CN217329635U - 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9635U
CN217329635U CN202220246763.4U CN202220246763U CN217329635U CN 217329635 U CN217329635 U CN 217329635U CN 202220246763 U CN202220246763 U CN 202220246763U CN 217329635 U CN217329635 U CN 217329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light emitting
area
vehicle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67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天星
李凡
许显斌
朱映光
张国辉
胡永岚
谢静
李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67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9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9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9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车灯,包括至少一组车灯组件,每个车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体,发光体上安装有光源,光源形成发光区域;反光结构,反光结构与发光体之间形成发光腔体;反光结构具有位于发光腔体内的至少2个反光镜面通过将发光体与反光结构之间形成发光腔体,反光结构具有位于发光腔体内的至少2个反光镜面,每个反光镜面均可反射发光体发射的光线及其他反光镜面的反射光,当发光体形成有一个发光形状时,本申请的车灯通过镜面反射,可以形成多个发光形状,从而形成多个车灯造型效果,同时还提高了配光强度,提高了车灯内部利用空间;与其他车灯相比,在相同的配光强度下,本方案相应减少了光源的使用数量,从而有效减低整体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灯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背景技术
车灯一般包含光源、壳体、饰条、灯罩、PCB板(包含电子元器件)、线束等几个部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为是面光源、边界清晰、可图形化、可显示、可柔性,因此已经在汽车车灯中有具体的应用。为了提高OLED车灯效果,需要在车灯结构中增加更多的OLED屏体,但是因为车灯结构空间很有限,所以限制了OLED数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在不增加OLED屏体数量的情况下,提高OLED车灯效果的车灯。配光也是车载法规要求,国标GB5920-2008规定示廓灯最小配光是4cd,为了降低整灯功率,OLED自身功耗不能过高,因此还需要寻找一种提升OLED配光性能的设计。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汽车车灯,包括至少一组车灯组件,每个所述车灯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上安装有光源,所述光源形成发光区域;
反光结构,所述反光结构与所述发光体之间形成发光腔体;所述反光结构具有位于所述发光腔体内的至少2个反光镜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具有垂直于其表面的出光方向;所述发光区域沿其出光方向在任意一个所述反光镜面的投光面积比大于等于70%;所述投光面积比为发光区域沿其出光方向在反光镜面上的投光区域面积与其自身面积的占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腔体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发光腔体的口径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变大,并在第二端形成出光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光镜面的反光率大于等于80%,优选为大于等于9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反光镜面与所述发光区域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10°至7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光镜面为平面、曲面、凹面或外凸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光镜面上设有凸起棱台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反光结构边缘对应固定连接,或,所述发光体相对于所述反光结构悬空设置;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反光结构分别固定在车灯壳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车灯组件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时,沿设定规则排布形成整灯造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体的光源为OLED、LED、miniLED、量子点光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发光区域包括若干独立控制的发光分区。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发光体与反光结构之间形成发光腔体,所述反光结构具有位于所述发光腔体内的至少2个反光镜面,每个反光镜面均可反射发光体发射的光线及其他反光镜面的反射光,当发光体形成有一个发光形状时,本申请的车灯通过镜面反射,可以形成多个发光形状,从而形成多个车灯造型效果,同时还提高了配光强度,提高了车灯内部利用空间;因此与其他车灯相比,在相同的配光强度下,本方案相应减少了光源的使用数量,从而有效减低整体的成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发光腔体设计为靠近车尾端更小,出光口更大的设计,使得出光光线具有很大的纵深感,使得车灯具有深邃、立体和科技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发光区域沿其出光方向在任意一个所述反光镜面的投光面积比大于等于70%,使得发光体的光源在一个反射镜面上得到主要反射,其他镜面配合反射部分发光体的光线,通过将发光体的光源的初次反射率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车灯的配光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组车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反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灯组件的出光口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车灯组件的第二种结构中出光口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车灯组件的第二种结构中出光口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车灯组件的第二种结构中出光口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的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对应视角的第二种反光镜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对应视角的第三种反光镜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对应视角的第四种反光镜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2对应图1的车灯组件的透光区域面积说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2对应图4的车灯组件的透光区域面积说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中实施例3中OLED屏体的控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OLED屏体动态效果的变化示意图;
图15为对应图14的调制解调波形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0、发光体;20、反光结构;30、发光腔体;21、反光镜面;22、开口;21a、第一反光镜面;21b、第二反光镜面;21c、第三反光镜面;31、第一端;32、第二端;23、凸起棱台结构;10a、第一发光体;10b、第二发光体;11、发光区域;11-1、发光分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汽车车灯,包括至少一组车灯组件,每个所述车灯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体10,所述发光体10上安装有光源,所述光源形成发光区域11;
反光结构20,所述反光结构与所述发光体之间形成发光腔体30;所述反光结构20具有位于所述发光腔体30内的至少2个反光镜面2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发光体10的数量为1个,反光结构20结构类似四棱锥结构,其由PC材质制成,其一面设有开口22,OLED屏体对应该开口22安装,在实际装配的过程中,该开口可以是朝下的,也即OLED屏体位于反光结构20的下方,也可以是开口朝上的,也即OLED屏体位于反光结构的上方;如图3所示,反光结构20形成剖切面为类似U形的结构;其与OLED屏体靠近的一侧具有第一反光镜面21a,还具有第二反光镜面21b和第三反光镜面21c。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反光镜面21a、第二反光镜面21b和第三反光镜面21c均设置在一个一体的反光结构2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反光镜面设置在不同的反光结构上,例如反光结构由3块独立的反光板组成,第一反光镜面21a、第二反光镜面21b和第三反光镜面21c分别位于三个独立的反光板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体10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或3个,反光结构20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或者更多:
例如如图4所示,发光体10的数量为2个,反光结构20具有3个反光镜面21;
例如如图5所示,发光体10的数量为2个,反光结构20具有4个反光镜面21;
例如如图6所示,发光体10的数量为1个,反光结构20具有5个反光镜面21;
以上仅仅是车灯组件的某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发光体10的数量大于等于1个,反光结构20的反光镜面21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2个反光镜面21和至少一个发光体10,使得发光体10的发光区域11与各个反光镜面21形成发光腔体30;通过对发光体的光线进行多次反射,增加了出光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镜面21的反光率大于等于80%,优选为大于等于95%。其中反光镜面21的形成方式可选地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
方式一:反光结构20的材质例如可以是PC,反光镜面21可以通过在PC材质进行电镀工艺或者PVD形成镜像效果;电镀材料例如可以是镍和/或镍铬合金;或者电镀材料在镍和/或镍铬合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包含其他材质如铝或银。
方式二:反光结构20的基体材料不受限制,反光镜面21可以通过在反光结构20的基体表面贴附一层高反射率的金属膜层形成;金属膜的材质可以选择银铝薄膜。
不管上述何种方式,高的折射率可以进一步保证车灯组件的出光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发光腔体30具有第一端31和相对的第二端32,所述发光腔体的口径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变大,并在第二端形成出光口。
上述发光腔体30的口径设置使得发光腔体30的出光具有深邃、立体、和科技感;上述发光腔体30的设置也使得整个发光腔体30可形成发动机喷口、矢量发送机、喷火、喇叭、魔盒、音响、等效果造型,造型丰富美观。
基于上述发光腔体30的口径逐步变大的设计,所述发光区域11为平面区域,如图7所示,所述反光镜面21与所述发光区域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α,所述第一夹角α为锐角。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α的范围为10°至75°。第一夹角的该范围使得不仅可以满足车灯的狭长条形的空间要求,又可以保证发光效果。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镜面21为平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光镜面21也可以设置为曲面,如图8所示,各个反光镜面21为波浪状的曲面;如图9所示,各个反光镜面21为外凸面,形成凸透镜的效果;反光镜面21的形状也可以是内凹面,或者部分平面和/或部门曲面和/或部分外凸面和/或内凹面;通过上述部分的表面形状的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各个反光镜面21的光反射率,从而进一步增加车灯组件的发光强度。
优选地,如图10所示,所述反光镜面21上设有凸起棱台结构23,凸起棱台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反光镜面21的反射率,发光腔体内,每个凸起棱台反光效果比其他部位更强,像一颗颗钻石一样闪耀凸显,从而形成类似钻石一样的发光效果。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结构20与发光体10之间可以一体固定连接,也可以分开,具体地:
一体固定例如,所述发光体10与所述反光结构20边缘对应固定连接。例如,发光体10为OLED屏体,OLED屏体的非发光面背向反光结构20,OLED屏体安装在反光结构20的开口22处,发光体10和反光结构20接触;这样,反光结构20可以给予发光体10以支撑。反光结构20与发光体接触的边缘进行翻边,OLED屏体通过卡扣、卡接、螺丝、胶粘、热铆等方式与反光结构的翻边进行固定连接。此时,发光腔体30在纵截面上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在发光腔体30的口径相对更小的一端,可以是完全闭合的,也可以是有一定开口的。
分体设计例如,发光体10悬空在反光结构20上。其中,发光体10与车灯灯壳或车灯饰条采用支架方式进行固定:发光体10通过卡扣、卡接、螺丝、胶粘、热铆等方式固定在支架上,再将支架固定在车灯饰条或者壳体上。此时,发光腔体30在纵截面上形成一个具有缝隙的半封闭的空间;在发光腔体30的口径相对更小的一端,可以是完全闭合的,也可以是有一定开口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体10的光源也可以选择OLED、LED、miniLED、量子点光源中的至少一种。也即,可以是单独的LED光源,或者单独的miniLED光源或者单独的量子点光源;也可以同时布置OLED光源和LED光源,或者同时布置OLED光源与miniLED光源或者其他形式。不管是何种光源形式,光源优选为设置多个独立的发光分区,使得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发光分区的点亮程度来实现不同的车灯效果,这些车灯效果在经过反射镜面21的反射后,呈现多组该车灯效果,不仅提高了光强,也进一步实现了车灯的立体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发光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具有垂直于其表面的出光方向;所述发光区域沿其出光方向在任意一个所述反光镜面的投光面积比大于等于70%;所述投光面积比为发光区域沿其出光方向在反光镜面上的投光区域面积与其自身面积的占比。
对于车灯组件来说,出光率等于其从出光口输出的出光量与发光体的原始出光量的比,该比值越大,相同条件下的光强更高,本申请对于投光面积比大于等于70%的限定,使得大比例的初次光源投射在正对的反光镜面,增加了出光口的出光量,提高了车灯组件的出光率,进而增加了车灯组件的光强。
具体地,如图11所示,例如对应图3中的反光结构20的情况,反光镜面21包括第一反光镜面21a、第二反光镜面21b和第三反光镜面21c;其中第一反光镜面21a与第二反光镜面21b的夹角≤90°,第二反光镜面21b与第三反光镜面21c的夹角≤90°,使得发光区域在第一方向的两侧的光均可投射在第二反光镜面21b,发光体10的发光区域的总面积为S,其在第二反光镜面21b上的透光面积为S1,投光面积比S1/S大于等于70%,在本实施例中,投光面积比为100%。在图11中,为了便于观看,我们将第三反光镜面21c所在的反光结构20的部分去除。
如图12所示,例如对应图4中所示的情况,发光体有2个,分别为第一发光体10a和第二发光体10b;第一发光体10a的发光区域的面积为S10a,第二发光体10b的发光区域的面积为S10b;第一发光体10a的发光区域在第二反光镜面21b上的投光面积为S3,第一发光体10b的发光区域在第二反光镜面21b上的投光面积为S4;第一发光体10a的投光面积比S3/S10a等于85%;第二发光体10b的投光面积比S4/S10b等于85%。为了便于说明,图12中我们缺省第一反光镜面21a和第三反光镜面21c进行示意。
当发光体10在其中一个反光镜面实现大比例的投光面积比时,实现了发光体10的初次光源大效率反射,结合反光镜面的反射率80%以上,可以进一步有效地增加汽车车灯的光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发光区域11包括若干独立的发光分区11-1;
车灯组件设有控制模块4,用于根据设定规则给各个所述发光分区11-1输出不同的工作电流,以调节所述发光分区11-1的灰阶;不同灰阶的发光分区11-1配合形成动态变化效果图。
具体的,所述“若干个”是指一个、两个或多个;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体10上设有多个独立控制的发光分区11-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分区11-1也可以设有一个或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区域11为三角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面还可以为适应于汽车安装位置的不规则图形,或矩形、圆形等规则图形。
具体的,所述“灰阶”是指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
具体的,所述发光体10设置于汽车车头位置、车尾位置、汽车两侧位置或汽车的其他位置。
工作原理:由于所述若干发光分区11-1独立控制,控制模块4通过输出不同工作电流调节所述发光分区11-1的灰阶,不同灰阶的发光分区配合时序控制,可以实现动态变化的效果。
通过调节所述发光区域11的灰阶,使得在不同时刻,所述发光区域11可呈现出不同灰阶层级的发光造型;进而在一段时间内,不同灰阶层级的发光造型可配合形成动态变化效果图,例如心跳动态效果图、流水动态效果图、箭头移动动态效果图、喷火律动效果图等,视觉效果较强。
例如汽车转弯时,在对应侧车灯处显示箭头移动动态效果,便于后方来车在第一时间注意前车的转向方向;
例如汽车刹车时,在车辆后方显示心跳动态效果图,便于后方来车第一时间注意前车的刹车行为,及时减速。
以图13为例,图13所示的发光体10共有32个发光分区11-1,即第一层发光分区11-1有2个、第二层有6个、第三层有10个、第四层有14个;32个发光分区11-1共同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发光区域1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中通过调节发光分区11-1的灰阶实现发光造型动态变化的效果,本实施例中以0表示最低灰阶(亮度最低),1表示最高灰阶(亮度最高);0至1间设置4级灰阶,分别用0.2、0.4、0.6、0.8表示;同时以喷火律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10个时序(T1-T810)进行解释举例说明,如图14及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495682650000091
Figure BDA0003495682650000101
表-1
本领域工作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动态变化是通过调节发光体1不同层的发光区域的灰阶实现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边缘向中间、由中间向边缘、由左向右、由右向左或随机等不同方式进行灰阶调节控制。通过表-1不同时序下对不同层的发光分区11-1进行电流,该电流调节过程实现了不同发光分区11-1的灰阶调节,使得生成的动态变化图更为生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申请如图14所提供的喷火律动动态变化过程仅用于进一步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及其所起到的效果,并非是对颜色或对其变化过程进行的限定。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4包括对应每个所述发光区域11设置的脉冲调制信号生成电路;所述控制模块4配置用于通过调节脉冲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所述发光区域11的电流大小。
控制模块4例如可以是以TPS92638芯片或L99LDLH32为核心处理器的控制电路,用于给各个发光分区11-1提供脉冲调制电流,对于被控制的发光分区11-1,将其恒定工作电流I0输入核心处理器的IN引脚,对应该输入引脚的输出引脚GPIO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当前时序下的PWM波形;例如一个时间帧的显示时间周期为1s,一个动态周期为10s,则对于第一层的发光分区11-1来说,其PWM波形的变化如图15所示,在第一时序T1下工作电流为0,在第二时序T2下其工作电流为I0,其在第三工作时序T3下其工作电流有80%的时间保持工作电流为T0,其他时间为0;在第四工作时序T4下其工作电流有60%的时间保持工作电流为T0,其他时间为0;在第五工作时序T5下其工作电流有40%的时间保持工作电流为T0,其他时间为0;在第六工作时序T6下其工作电流有20%的时间保持工作电流为T0,其他时间为0;在第六工作时序T6、第七工作时序T7、第七工作时序T8、第九工作时序T9、第十工作时序T10下其工作电流为0;第一工作时序T1至第十工作时序T10重复上述电流控制即可实现图14中工作各个动态效果的变化。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体1为OLED屏体,且其具有正三角形的发光面;所述发光面由若干三角形的发光区域11排列组成,如图1所示,每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区域11具有公共边或公共顶点,使得相邻发光区域11间没有间隔空隙,光线更为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区域11也可以为矩形、梯形等形状。
实施例4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汽车车灯,设有大于等于2个实施例1或实施2或实施例3中所述的车灯组件;优选地,所述车灯组件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时,沿设定规则排布形成整灯造型。设定规则例如为直线排布,曲线排布或者圆周排布等。
多组上述车灯组件排布形成的汽车车灯进一步丰富了车灯造型。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车灯组件,每个所述车灯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上安装有光源,所述光源形成发光区域;
反光结构,所述反光结构与所述发光体之间形成发光腔体;所述反光结构具有位于所述发光腔体内的至少2个反光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具有垂直于其表面的出光方向;所述发光区域沿其出光方向在任意一个所述反光镜面的投光面积比大于等于70%;所述投光面积比为发光区域沿其出光方向在反光镜面上的投光区域面积与其自身面积的占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腔体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发光腔体的口径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变大,并在第二端形成出光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面的反光率大于等于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面的反光率大于等于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反光镜面与所述发光区域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10°至7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面为平面、曲面、凹面或外凸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面上设有凸起棱台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反光结构边缘对应固定连接;或,
所述发光体相对于所述反光结构悬空设置;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反光结构分别固定在车灯壳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组件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时,沿设定规则排布形成整灯造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的光源为OLED、LED、miniLED、量子点光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发光区域包括若干独立控制的发光分区。
CN202220246763.4U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Active CN217329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6763.4U CN217329635U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6763.4U CN217329635U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9635U true CN217329635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5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6763.4U Active CN217329635U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9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2902B2 (en) Optical system with main function for motor vehicle
US5276591A (en) Sign with indirect illumination from light emitting diodes
KR102036223B1 (ko) 엠블럼을 조명하기 위한 광 조립체
JP5478467B2 (ja) 車両外装ガーニッシュ
KR20130081352A (ko) 차량용 램프
JP2000040410A (ja) 車両用信号灯具
US9435506B2 (en) Lighting device in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plate-shaped light conductor and a rod-shaped light conductor
KR101451861B1 (ko) 차량용 램프
JP2020107595A (ja) 車載用led線状照明モジュール
JP2001283617A (ja) 車輌用灯具
CN109964078A (zh) 利用导光膜的照明用部件
CN217329635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CN111637421A (zh) 一种真空镀铝节能型汽车发光标志
CN217928582U (zh) 一种汽车车灯
CN116557806A (zh) 一种新型汽车车灯
CN217763270U (zh) 一种oled汽车车灯
CN106764789A (zh) 一种汽车尾灯
JP4323065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6044330A (ja) 発光装置
KR200483959Y1 (ko) 차량용 램프
JP2001266608A (ja) 車両用信号灯具
CN216716077U (zh) 车灯照明结构、车灯及车辆
CN219955142U (zh) 一种面发光氛围灯
CN109827144B (zh) 用于灯具同一功能区域实现两种均匀发光效果的光学系统
KR101282632B1 (ko) 차량용 램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