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7807U -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7807U
CN217327807U CN202220235713.6U CN202220235713U CN217327807U CN 217327807 U CN217327807 U CN 217327807U CN 202220235713 U CN202220235713 U CN 202220235713U CN 217327807 U CN217327807 U CN 217327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blades
blade
air
win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57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怀
王万宏
金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angdi Gelint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angdi Gelint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angdi Gelint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angdi Gelint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57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7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7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7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一种离心风轮,包括轮毂、风圈和多片叶片;所述轮毂中心处向轴向一侧拱起,多片叶片周向规则设置于拱起部周边的轮毂边缘上,风圈围绕设置在叶片外侧,且风圈的内侧壁连接在叶片顶部的外侧端上;所述风圈内部围合构成第一进风口,相邻两片叶片之间构成出风口;所述叶片的截面呈圆弧形,圆弧形开口内壁为叶片的压力面,圆弧形开口外壁为叶片的背压面,所述叶片从下至上朝向压力面方向倾斜设置。本方案中的叶片从下至上朝向压力面方向倾斜设置,增加离心风轮的风量,使气流平缓波动,降低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
背景技术
离心风轮因其效率高、风量大等优点一直被室内空调所采用,但其噪音问题一直成为其性能提升的瓶颈。具体来说,现有离心风轮,包括轮毂、风圈和多片叶片,多片叶片周向规则设置于拱起部周边的轮毂边缘上,风圈围绕设置在叶片外侧,且风圈的内侧壁连接在叶片顶部的外侧端上。离心风轮运转时,内部形成气流负压区,气流从风圈之间的进风口被快速吸入负压区中,然后由叶片之间的出风口甩出。在气流被吸入负压区的过程中,气流由垂直流动方向改为水平的螺旋流动方向,螺旋流动的气体与叶片之间产生摩擦时,称为切风。切风是风轮中能耗大、噪音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风轮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规离心风轮的叶片是直叶片的;由叶片作用于空气的角度是直角;在叶尖尾部的空气受到叶片的搅动力很大;这样离心风轮会产生的噪声叶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轮,本方案中的叶片从下至上朝向压力面方向倾斜设置,由于有斜度的叶片搅动空气的面积增加,会增加离心风轮的风量;同时;倾斜设置的叶片可以有效减弱对于叶尖尾部的空气扰动所产生的噪声能量叠加,使气流平缓波动,降低噪声。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风轮,包括轮毂、风圈和多片叶片;所述轮毂中心处向轴向一侧拱起,多片叶片周向规则设置于拱起部周边的轮毂边缘上,风圈围绕设置在叶片外侧,且风圈的内侧壁连接在叶片顶部的外侧端上;所述风圈内部围合构成第一进风口,相邻两片叶片之间构成出风口;所述叶片的截面呈圆弧形,圆弧形开口内壁为叶片的压力面,圆弧形开口外壁为叶片的背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从下至上朝向压力面方向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离心风轮,该离心风轮中的多片叶片周向规则设置于拱起部周边的轮毂边缘上,风圈围绕设置在叶片外侧,且风圈的内侧壁连接在叶片顶部的外侧端上;所述风圈内部围合构成第一进风口,相邻两片叶片之间构成出风口。运转时,轮毂带动、叶片和风圈转动,叶片的压力面将气流从出风口甩出,并在离心风轮内部形成气流负压区,并通过第一进风口进风。
在此基础上,本方案区别于现有的是:本方案中的叶片从下至上朝向压力面方向倾斜设置,由于有斜度的叶片搅动空气的面积增加,会增加离心风轮的风量;同时;倾斜设置的叶片可以有效减弱对于叶尖尾部的空气扰动所产生的噪声能量叠加,使气流平缓波动,降低噪声。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叶片的倾斜角度为5-2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轮毂的拱起部开口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机轴的轴套,轴套周边的轮毂上周向规则设置有贯通轮毂上下端面的多个通孔。此方案基于轴套连接电机轴,电机处于轮毂的拱起部开口一侧,沿轴套周边设置的多个通孔贯通轮毂上下端面。在离心风轮运转时,内部形成气流负压区,一方面可从第一进风口进风,另一方面也可通过通孔从电机侧进风;从而提升离心风叶的风量。
作为优选,多个叶片的下端面通过固定圈连接固定,所述轮毂的边缘连接于固定圈与风圈之间的叶片内端部上;所述固定圈内部围合构成第二进风口,以轮毂边缘为界将出风口分为第一出风区和第二出风区,第一出风区处于轮毂边缘与风圈之间,第二出风区处于轮毂边缘与固定圈之间。传统方案中,叶片的下端面直接固定于轮毂端面的边缘上,并未设置固定圈。而本方案中,轮毂的边缘连接于叶片中部,并将叶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区,下部分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第二出风区;其中的第二出风区位于电机安装位旁。此结构下,在离心风轮运转时,叶片间形成的第二出风区能够将电机安装位的气流甩出,从而对电机进行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轴套外壁周向布置有多条加强筋与轮毂之间连接,加强筋的设置提升轴套及其与轮毂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轮,一种离心风机,包括电机,以及连接于电机输出轴上的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是如上所述离心风轮。
附图说明
图1为离心风轮的底部视角立体图。
图2为离心风轮的顶部视角立体图。
图3为离心风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离心风轮,包括轮毂1、风圈2和多片叶片3;所述轮毂1中心处向轴向一侧拱起,多片叶片3周向规则设置于拱起部11周边的轮毂1边缘上,风圈2围绕设置在叶片3外侧,且风圈2的内侧壁连接在叶片3顶部的外侧端上。所述风圈2内部围合构成第一进风口4,相邻两片叶片3之间构成出风口。所述叶片3的截面呈圆弧形,圆弧形开口内壁为叶片3的压力面31,圆弧形开口外壁为叶片3的背压面32,所述叶片3从下至上朝向压力面31方向倾斜设置;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叶片3的倾斜角度为5-20°之间。
上述离心风轮中的多片叶片3周向规则设置于拱起部11周边的轮毂1边缘上,风圈2围绕设置在叶片3外侧,且风圈2的内侧壁连接在叶片3顶部的外侧端上。所述风圈2内部围合构成第一进风口4,相邻两片叶片3之间构成出风口。运转时,轮毂1带动、叶片3和风圈2转动,叶片3的压力面31将气流从出风口甩出,并在离心风轮内部形成气流负压区,并通过第一进风口4进风。在此基础上,本方案区别于现有的是:本方案中的叶片3从下至上朝向压力面31方向倾斜设置,由于有斜度的叶片3搅动空气的面积增加,会增加离心风轮的风量。同时。倾斜设置的叶片3可以有效减弱对于叶尖尾部的空气扰动所产生的噪声能量叠加,使气流平缓波动,降低噪声。
在如图1所示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轮毂1的拱起部11开口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机轴的轴套12,此方案基于轴套12连接电机轴,电机处于轮毂1的拱起部11开口一侧;轴套12外壁周向布置有多条加强筋13与轮毂1之间连接,加强筋13的设置提升轴套12及其与轮毂1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轴套12周边的轮毂1上周向规则设置有贯通轮毂1上下端面的多个通孔14。在离心风轮运转时,内部形成气流负压区,一方面可从第一进风口4进风,另一方面也可通过通孔14从电机侧进风。从而提升离心风叶的风量。
进一步地,多个叶片3的下端面通过固定圈5连接固定,所述轮毂1的边缘连接于固定圈5与风圈2之间的叶片3内端部上。所述固定圈5内部围合构成第二进风口,以轮毂1边缘为界将出风口分为第一出风区61和第二出风区62,第一出风区61处于轮毂1边缘与风圈2之间,第二出风区62处于轮毂1边缘与固定圈5之间。传统方案中,叶片3的下端面直接固定于轮毂1端面的边缘上,并未设置固定圈5。而本方案中,轮毂1的边缘连接于叶片3中部,并将叶片3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相邻两个叶片3之间形成第一出风区61,下部分相邻两个叶片3之间形成第二出风区62。其中的第二出风区62位于电机安装位旁。此结构下,在离心风轮运转时,叶片3间形成的第二出风区62能够将电机安装位的气流甩出,从而对电机进行散热。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轮,一种离心风机,包括电机,以及连接于电机输出轴上的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是如实施例1中所述离心风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离心风轮,包括轮毂(1)、风圈(2)和多片叶片(3);所述轮毂(1)中心处向轴向一侧拱起,多片叶片(3)周向规则设置于拱起部(11)周边的轮毂(1)边缘上,风圈(2)围绕设置在叶片(3)外侧,且风圈(2)的内侧壁连接在叶片(3)顶部的外侧端上;所述风圈(2)内部围合构成第一进风口(4),相邻两片叶片(3)之间构成出风口;所述叶片(3)的截面呈圆弧形,圆弧形开口内壁为叶片(3)的压力面(31),圆弧形开口外壁为叶片(3)的背压面(32),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从下至上朝向压力面(31)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的倾斜角度为5-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的拱起部(11)开口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机轴的轴套(12),轴套(12)周边的轮毂(1)上周向规则设置有贯通轮毂(1)上下端面的多个通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多个叶片(3)的下端面通过固定圈(5)连接固定,所述轮毂(1)的边缘连接于固定圈(5)与风圈(2)之间的叶片(3)内端部上;所述固定圈(5)内部围合构成第二进风口,以轮毂(1)边缘为界将出风口分为第一出风区(61)和第二出风区(62),第一出风区(61)处于轮毂(1)边缘与风圈(2)之间,第二出风区(62)处于轮毂(1)边缘与固定圈(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2)外壁周向布置有多条加强筋(13)与轮毂(1)之间连接。
6.一种离心风机,包括电机,以及连接于电机输出轴上的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轮是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离心风轮。
CN202220235713.6U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 Active CN217327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713.6U CN217327807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713.6U CN217327807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7807U true CN217327807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4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5713.6U Active CN217327807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7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02639B1 (en) Propeller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with same
CN201241864Y (zh) 用于风机的风叶轮
JPH02275098A (ja) ファン取付装置
CN208793271U (zh) 用于离心风机的叶轮、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CN217327807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轮
CN210290259U (zh) 叶轮、风机及电机
CN211692946U (zh) 一种吹风效果好的吹吸机
CN111894876B (zh) 风机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09944584U (zh) 进风格栅以及空调室外机
JPH053993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5762421U (zh) 一种离心风叶、风机及包含其的空调系统
CN209818372U (zh) 一种高效静音的负压式轴流风机
WO2018232838A1 (zh) 风轮、风机及制冷设备
JP2000314394A (ja) 送風機
CN113123979B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509754U (zh) 一种轴流风扇及一种吊扇
CN210861438U (zh) 进风格栅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09586721U (zh) 轴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KR100422704B1 (ko) 보조 임펠러가 구비된 축류팬
JP3938252B2 (ja) 多翼送風機
CN220227271U (zh) 一种斜流离心风轮
CN220354112U (zh) 一种具有双层叶片结构的离心叶轮
CN217632998U (zh) 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17002324U (zh) 一种风机系统及应用有该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CN217129855U (zh) 轴流风机及其轴流风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