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3624U - 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3624U
CN217323624U CN202121137360.8U CN202121137360U CN217323624U CN 217323624 U CN217323624 U CN 217323624U CN 202121137360 U CN202121137360 U CN 202121137360U CN 217323624 U CN217323624 U CN 217323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ng water
pipe
communicated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73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生祥
张奇
付喜亮
孟浩
赵凯
李俊
何川
张宏元
袁弘
孙利
郝薛刚
侯建军
侯赟
陈淑荣
孙所清
吉力特
田志飞
张弛
刘兴
尹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Shengle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Beijing Jingneng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Shengle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Beijing Jingne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Shengle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Beijing Jingne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Jingneng Shengle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373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3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3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3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旁路过滤器;在循环水泵的出口与空冷塔的进口之间连通有旁路管线,在旁路管线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装设有旁路过滤器和所述混床;凝汽器与循环水泵之间的循环进水管上连通有加药系统的加药管。优点:在循环进水管上连通加药系统,对酸性的间冷循环水补充水进行有效中和,而且能够有效降低间冷循环水中的溶氧量、降低间冷循环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减缓间冷循环水对铝管束的腐蚀速率,避免对冷却三角管束造成严重腐蚀;旁路过滤器对间冷循环水内的悬浮物进行过滤,降低间冷循环水内的悬浮物含量;混床能够对间冷循环水中的氯离子等杂质离子进行吸附处理,减缓对冷却三角管束的腐蚀。

Description

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350MW超临界燃煤热电联供机组采用高效节水的表面式间接空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通过间冷循环水对凝汽器内的乏汽进行降温,经换热后,使乏汽冷却为冷凝水,而换热后的间冷循环水由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管道送入空冷塔内的冷却三角管束和储水箱,通过空冷散热器与空气进行表面换热,间冷循环水被冷却后,再返回至凝汽器,循环往复。
该表面式间接空冷系统在投运前,采取冲洗、换水等措施,每年补换水量达到50000立方,按照除盐水每立方20元计算,每年水费需要100万元;而且该表面式间接空冷系统容积大,约5000吨,无法将该系统内原有的所有间冷循环水全部放空,导致该系统在投运初期,间冷循环水的溶氧量、悬浮物及氯离子含量等指标严重超标,而且间冷循环水补充水呈酸性,造成冷却三角管束腐蚀泄漏,给电厂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改善间冷循环水的水质以延长冷却三角管束使用寿命的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空冷塔、凝汽器和循环水泵,所述凝汽器的水侧出水口通过循环进水管与所述空冷塔的进口连通,所述空冷塔的出口通过循环出水管与所述凝汽器的水侧进水口连通,在所述循环进水管上装设有所述循环水泵;其还包括旁路过滤器、混床和加药系统;在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与所述空冷塔的进口之间连通有旁路管线,在所述旁路管线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装设有所述旁路过滤器和所述混床;所述凝汽器与所述循环水泵之间的所述循环进水管上连通有所述加药系统的加药管。
进一步地,所述加药系统包括药液桶和搅拌桶;所述药液桶通过药液泵与所述搅拌桶连通,所述搅拌桶内装设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桶的出药口通过所述加药管与所述循环进水管连通;所述加药管上装设有加药泵。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药泵的进口处的所述加药管上装设有杂质过滤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药泵的出口处的所述加药管上装设有逆止阀。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药泵和所述逆止阀之间的所述加药管与所述搅拌桶之间连接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装设有安全阀。
进一步地,在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装设有联氨吸收器。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水封筒,在所述搅拌桶的底部通过排污管与所述水封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与所述搅拌桶之间连接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装设有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水封筒通过注水管与所述加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联氨吸收器的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水封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循环进水管上连通加药系统,通过搅拌桶内的搅拌机对所加的稀释水和化学药液进行充分搅拌,将化学药液稀释后,通过加药泵泵送至循环水泵的进口,并与凝汽器排出的间冷循环水进行混合,对酸性的间冷循环水补充水进行有效中和,而且能够有效降低间冷循环水中的溶氧量、降低间冷循环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减缓间冷循环水铝管束的腐蚀速率,避免对冷却三角管束造成严重腐蚀;另外,间冷循环水在往复循环过程中,部分间冷循环水连续的通过旁路管线,通过旁路过滤器对间冷循环水内的悬浮物进行有效的过滤,有效降低间冷循环水内的悬浮物含量,减小间冷循环水对冷却三角管束的冲刷,有利于延长冷却三角管束的使用寿命;通过混床能够对间冷循环水中的氯离子等杂质离子进行有效的吸附处理,降低间冷循环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减缓对冷却三角管束的腐蚀;通过改善间冷循环水的水质,不需要进行更换,有利于节约用水量,降低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空冷塔1、凝汽器2、循环水泵3、循环进水管4、循环出水管5、旁路过滤器6、混床7、加药系统8、药液桶8.1、搅拌桶8.2、药液泵8.3、搅拌机8.4、加药管8.5、加药泵8.6、杂质过滤器8.7、逆止阀8.8、泄压管8.9、安全阀8.10、联氨吸收器8.11、水封筒8.12、排污管8.13、加水管8.14、截止阀8.15、注水管8.16、液位计8.17、溢流管8.18、旁路管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空冷塔1、凝汽器2和循环水泵3,凝汽器2的水侧出水口通过循环进水管4与空冷塔1的进口连通,空冷塔1的出口通过循环出水管5与凝汽器2的水侧进水口连通,在循环进水管4上装设有循环水泵3;通过空冷塔1降温处理后的间冷循环水对凝汽器2内的乏汽进行降温,经换热后,使乏汽冷却为冷凝水,而换热后的间冷循环水由循环水泵3通过循环进水管4送入空冷塔1内的冷却三角管束和储水箱,通过空冷散热器与空气进行表面换热,间冷循环水被冷却后,再通过循环出水管5返回至凝汽器2,循环往复。
其还包括旁路过滤器6、混床7和加药系统8;凝汽器2与循环水泵3之间的循环进水管4上连通有加药系统8的加药管8.5,加药系统8包括药液桶8.1和搅拌桶8.2;药液桶8.1通过药液泵8.3与搅拌桶8.2连通,搅拌桶8.2内装设有搅拌机8.4,搅拌桶8.2的出药口通过加药管8.5与循环进水管4连通;循环水泵3的出口与搅拌桶8.2之间连接有加水管8.14,加水管8.14上装设有截止阀8.15,通过开启截止阀8.15能够从循环进水管4直接引出间冷循环水,通过加水管8.14流入搅拌桶8.2内,作为化学药液的稀释水,节约水资源;加药管8.5上装设有加药泵8.6,药液泵8.3将药液桶8.1内的化学药液抽取到搅拌桶8.2内,本实施中,所使用的化学药液为联氨;通过搅拌桶8.2内的搅拌机8.4对所加的稀释水和化学药液进行充分搅拌,将化学药液稀释后,通过加药泵8.6泵送至循环水泵3的进口,并与凝汽器2排出的间冷循环水进行混合;联氨具有还原性,能够有效降低间冷循环水中的溶氧量,并能够降低间冷循环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减缓间冷循环水对铝管束的腐蚀速率;联氨为弱碱性,能够对酸性的间冷循环水补充水进行有效中和,避免对冷却三角管束造成严重腐蚀;在循环水泵3的出口与空冷塔1的进口之间连通有旁路管线9,在旁路管线9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装设有旁路过滤器6和混床7;从凝汽器2排出的间冷循环水大部分通过循环进水管4直接送入空冷塔1内,而其余的循环进水管4流入旁路管线9,本实施例中,从循环进水管4直接送入空冷塔1内的间冷循环水水量为每小时26000吨,流入旁路管线9的间冷循环水水量为每小时50吨,即每天1200吨,所有的间冷循环水在往复循环的过程中,不间断的通过旁路管线9,能够对间冷循环水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旁路过滤器6对间冷循环水内的悬浮物进行有效的过滤,有效降低间冷循环水内的悬浮物含量,减小间冷循环水对冷却三角管束的冲刷,有利于延长冷却三角管束的使用寿命;通过混床7能够对间冷循环水中的氯离子等杂质离子进行有效的吸附处理,降低间冷循环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减缓对冷却三角管束的腐蚀。
在加药泵8.6的进口处的加药管8.5上装设有杂质过滤器8.7,能够对化学药液内的杂质进行有效过滤,避免堵塞加药泵8.6;在加药泵8.6的出口处的加药管8.5上装设有逆止阀8.8,对加药泵8.6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加药泵8.6和逆止阀8.8之间的加药管8.5与搅拌桶8.2之间连接有泄压管8.9,泄压管8.9上装设有安全阀8.10,当加药泵8.6的出口压力高于工艺要求值时,通过安全阀8.10进行快速泄压,保证安全,泄压的介质经泄压管8.9流入搅拌桶8.2内;在搅拌桶8.2的顶部装设有联氨吸收器8.11,联氨吸收器8.11内装有活性炭,能够对挥发的联氨进行有效吸收,避免排入空气污染环境;还包括水封筒8.12,在搅拌桶8.2的底部通过排污管8.13与水封筒8.12连通,清理搅拌桶8.2时,底部的联氨药液排入水封筒8.12,进行吸收;联氨吸收器8.11的进口通过管路与水封筒8.12连通,搅拌桶8.2内所挥发的部分联氨能够通过水封筒8.12吸收;水封筒8.12通过注水管8.16与加水管8.14连通,水封筒8.12内所需的水能够从加水管8.14直接引入,更加便捷;搅拌桶8.2上装设有液位计8.17,便于观察液位;水封筒8.12通过溢流管8.18与排污沟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空冷塔、凝汽器和循环水泵,所述凝汽器的水侧出水口通过循环进水管与所述空冷塔的进口连通,所述空冷塔的出口通过循环出水管与所述凝汽器的水侧进水口连通,在所述循环进水管上装设有所述循环水泵;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旁路过滤器、混床和加药系统;
在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与所述空冷塔的进口之间连通有旁路管线,在所述旁路管线上沿介质流向依次装设有所述旁路过滤器和所述混床;所述凝汽器与所述循环水泵之间的所述循环进水管上连通有所述加药系统的加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系统包括药液桶和搅拌桶;所述药液桶通过药液泵与所述搅拌桶连通,所述搅拌桶内装设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桶的出药口通过所述加药管与所述循环进水管连通;所述加药管上装设有加药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药泵的进口处的所述加药管上装设有杂质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药泵的出口处的所述加药管上装设有逆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药泵和所述逆止阀之间的所述加药管与所述搅拌桶之间连接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装设有安全阀。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装设有联氨吸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水封筒,在所述搅拌桶的底部通过排污管与所述水封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与所述搅拌桶之间连接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装设有截止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筒通过注水管与所述加水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氨吸收器的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水封筒连通。
CN202121137360.8U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323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7360.8U CN217323624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7360.8U CN217323624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3624U true CN217323624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37360.8U Active CN217323624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3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10241U (zh) 臭氧微纳米气泡清洗陶瓷膜设备的系统
CN203112533U (zh) 一种水处理加药装置
CN106830558A (zh) 富产蒸汽型高含盐高浓度废水处理装置及废水处理方法
CN106640113A (zh) 一种用于tbm的供水与冷却系统
CN217323624U (zh) 一种间冷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06886865U (zh) 一种环保废水处理装置
CN205398323U (zh) 一种膜曝气与膜吸收耦合工艺的高氨氮废水资源化零排放处理的装置
CN206915942U (zh) 一种深度去除氨氮的废水处理装置
CN105600995A (zh) 一种膜曝气与膜吸收耦合工艺的高氨氮废水资源化零排放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5637935U (zh) 一种冷凝水降温回收系统
CN206910884U (zh) 一种可防废水堵塞的预处理装置
CN207196985U (zh) 一种循环式冷水机
CN106197061B (zh) 冷却塔饱和水蒸汽回收装置及应用其的节水系统
CN206767858U (zh) 一种高效阻垢除垢系统
CN219888245U (zh) 一种磷酸洗氨泵用冷却系统及磷酸洗氨系统
CN204873983U (zh) 过滤装置反洗水处理系统
CN205295060U (zh) 一种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05151879U (zh) 回收空压机余热的生化池升温系统
CN218177456U (zh) 水环式真空泵的水循环系统
CN203021313U (zh) 一种生产油墨后的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
CN103585816B (zh) 一种处理炉气后产生的废硫酸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212003588U (zh) 一种水环真空泵装置
CN216342797U (zh) 一种节水高效水环真空泵的系统
CN220397489U (zh) 一种低温余热锅炉化学除氧器
CN212320497U (zh) 板翅式换热器的防腐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