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9875U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9875U
CN217309875U CN202221041323.1U CN202221041323U CN217309875U CN 217309875 U CN217309875 U CN 217309875U CN 202221041323 U CN202221041323 U CN 202221041323U CN 217309875 U CN217309875 U CN 217309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exhaust
passage
liquid heat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13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13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9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9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9875U/zh
Priority to EP22212383.8A priority patent/EP4268685A1/en
Priority to JP2023004363A priority patent/JP2023161065A/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1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47J27/21175Co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中,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盖组件和泄压通道控制组件。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包括内部形成有两个排气通道的通道壳体和分别设置在每个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每个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排气通道的底壁上的使排气通道与容器本体的内腔连通的蒸汽入口和设置在排气通道的顶壁上的使排气通道与蒸汽泄压腔连通的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彼此连通且位于排气通道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部并相对靠近。根据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蒸汽在泄压通道控制组件的排气通道中的流动路径较短,不易在排气通道内部冷凝而形成冷凝水,从而解决了由于通道过长,蒸汽在其内部冷凝而带来的饮水卫生问题。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防倾倒液体加热容器在加热液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蒸汽,使得壶体内部的压力急剧增高。在使用时,需要设置一定的蒸汽出口来释放壶内的压力,在倾倒时,不仅需要避免液体大量溢出,还需要使蒸汽及时排出,避免发生爆炸的危险。
因此,为了避免发生上述的危险情况,申请公布号为CN112823723A中公开了一种排气管路3,如图1所示,排气管路3包括进气管31、连接管32、密封管33和排气管34;连接管32的一端与进气管31导通连接;密封管33包括相互导通连接的第一密封管段331和第二密封管段332,且连接管32的另一端与第一密封管段331导通连接;第二密封管段332的另一端与排气管34导通连接;其中,倾倒密封件设置于第二密封管段332,且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第二密封管段332中移动,以改变对排气管34的封堵状态。在加热使用时,蒸汽可以通过排气管路3排放,在倾倒时,倾倒密封件能够使进口端311位于所述壶身液面下方的所述排气管路3闭合,以避免壶内的液体溢出,以及使进口端311位于壶身的液面上方的排气管路3开启,以保证在倾倒时的排气。
但是,此种液体加热容器的蒸汽出口与进气管31上的进口端311相连,而整个排气管路3会从其排气管34上的出口端341进行排气,蒸汽的流通路径沿着排气管路的延伸方向进行,蒸汽的流通路径较长,会难免在排气管路3内部冷凝而形成冷凝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冷凝水积存在排气管路中容易导致饮水的卫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以使得蒸汽在泄压通道控制组件的排气通道中流动路径较短,不易在排气通道中冷凝而形成冷凝水,从而解决了由于通道过长,蒸汽在其内部冷凝而带来的饮水卫生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盖组件和泄压通道控制组件。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具有开口;盖组件覆盖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盖组件的内部具有用于进行蒸汽泄压的蒸汽泄压腔;泄压通道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蒸汽泄压腔中,所述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包括内部形成有两个排气通道的通道壳体和分别设置在每个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每个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的底壁上的使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腔连通的蒸汽入口和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的顶壁上的使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蒸汽泄压腔连通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彼此连通且位于所述排气通道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部并相对靠近;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处于倾倒状态时,位于下侧的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能够使位于下侧的排气通道关闭,位于上侧的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能够使位于上侧的排气通道开启。
根据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所述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包括内部形成有两个排气通道的通道壳体和分别设置在每个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每个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的底壁上的使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腔连通的蒸汽入口和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的顶壁上的使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蒸汽泄压腔连通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彼此连通且位于所述排气通道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部并相对靠近,在使用时,容器本体的内腔的蒸汽能够通过蒸汽入口进入排气通道中并迅速从蒸汽出口排出,蒸汽在泄压通道控制组件中的流动路径相对较短,能够快速地排放至泄压通道控制组件的外部,从而使得蒸汽不易在排气通道形成冷凝水,进而解决了现有的通道过长,蒸汽容易在其内部形成冷凝水而导致的饮水卫生问题。
具体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倒水口和手柄部,两个排气通道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手柄部处延伸并相互连接,两个排气通道的第二端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延伸并相互远离,两个排气通道关于所述倒水口和所述手柄部之间的连线对称布置,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成对设置,分别位于相应排气通道的第二端。
在这些实施例中,关于倒水口和手柄部之间的连线对称布置两个排气通道,使得各个排气通道可以尽可能的覆盖在蒸汽泄压腔沿连线位置处的两端上,以能够为各自的活动密封件的运动提供位置优势,使其不论朝向哪边倾倒,在重力的作用下,位于下端的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处于封堵排气通道的位置上,位于上端的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则处于使得排气通道导通的位置上,进而满足液体加热容器在防倾倒状态下的需求。
在实施例中,每个排气通道还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沿着所述排气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所述排气通道在宽度方向上分隔为彼此平行并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槽和第二通道槽,所述蒸汽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槽的底壁上,所述蒸汽出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槽的顶壁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分隔壁将排气通道沿长度方向分隔为彼此导通连接的第一通道槽和第二通道槽,在其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蒸汽出口和蒸汽入口,将蒸汽出口和蒸汽入口错开设置在不同的槽段中,为活动密封件的位置设置提供优势。
在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密封件为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第一通道槽中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道槽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滚动,当所述滚珠滚动到所述第一通道槽的第二端时,能够封堵所述蒸汽出口,当所述滚珠滚动到所述第一通道槽的第一端时,所述蒸汽出口和所述蒸汽入口导通。
在这些实施例中,选取滚珠作为活动密封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以及制造。通过将滚珠设置在第一通道槽中,相比于将滚珠设置在第二通道槽中的方案而言,将滚珠设置在第一通道槽中,由于滚珠位于蒸汽出口的下方,而蒸汽朝外排放的过程中,蒸汽反而能推动滚珠封堵在蒸汽出口的下方,使得排气通道封堵的效果更好。
在实施例中,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道槽的第一端底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通道槽的第二端底壁的高度,所述分隔壁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通道槽的高度;两个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并相互连通。
具体地,第一通道槽的第一端设有开口,两个排气通道中的第一通道槽通过所述开口彼此连通,在所述连通位置上设有止挡部。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在液体加热容器的高度方向上,第一通道槽的第一端底壁的高度低于第一通道槽的第二端底壁的高度,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具有高度差,滚珠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位于第一通道槽的第一端,使得容器本体内腔中的蒸汽可以通过蒸汽入口经由排气通道并从蒸汽出口排放至盖组件的蒸汽泄压腔中,实现正常的排气泄压功能。通过设置两个排气通道中的第一通道槽彼此连通,在倾倒的状态下,位于上方的排气通道中的冷凝水或者溢出的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位于下方的排气通道的第一通道槽经由分隔壁流向对应的第二通道槽并从蒸汽入口流回至容器本体的内腔中,可以避免蒸汽在排气通道长期残留而导致的饮水卫生问题。另外,也减少了泄压通道控制组件的整体溢水量,符合溢水性能测试的要求。通过设置止挡部,可以对活动密封件进行限位,避免封堵功能的失效。
在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壳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蒸汽出口贯穿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下盖板设置在所述上盖板的下方,与所述上盖板围合成所述通道壳体,所述蒸汽入口贯穿设置在所述下盖板上,两个所述排气通道相互连接形成为L型。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盖板和下盖板相结合并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围合形成通道壳体,结构简单,通过上盖板和下盖板围合可以形成具有特定的形状的通道壳体,相比于管状通道而言,可以根据蒸汽泄压腔的尺寸进行定制设计,以充分利用蒸汽泄压腔的内部空间,形成合适尺寸的液体加热容器。另外,在壶体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蒸汽会沿从下至上的方向进行飘散,将蒸汽出口贯穿设置在上盖板上,将蒸汽入口贯穿设置在下盖板上,并且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彼此连通且相对靠近,蒸汽出口和蒸汽入口沿着蒸汽易于排出的方向设置,更利于蒸汽的顺利排出,从而避免在排气通道内部穿行路径过长而形成冷凝水。
在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壁形成在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分隔壁的上端距离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有预设距离,和/或所述分隔壁形成在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上并且所述分隔壁的下端距离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有预设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槽在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并且大于所述第一通道槽的开口宽度。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分隔壁的上端距离上盖板的下表面有预设距离或者分隔壁的下端距离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有预设距离,蒸汽便可以在排气通道中的第一通道槽和第二通道槽中流通,通过设置滚珠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并且大于第一通道槽的开口宽度,滚珠则不会从第一通道槽的第一端脱离,导致封堵的功能失效,也不会从第一通道槽运动到第二通道槽中,导致封堵的功能减弱。
在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壁上设有使所述第一通道槽和所述第二通道槽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蒸汽入口设置,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并且大于所述第一通道槽的开口宽度。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分隔壁上设有通孔,蒸汽便可以在排气通道中的第一通道槽和第二通道槽中流通,通过设置滚珠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并且大于第一通道槽的开口宽度,滚珠则不会从第一通道槽的第一端脱离,导致封堵的功能失效,也不会从第一通道槽运动到第二通道槽中,导致封堵的功能减弱。
在实施例中,所述盖组件包括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围合形成所述蒸汽泄压腔,所述底盖的底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容器本体内腔和所述蒸汽泄压腔的蒸汽导通口,所述蒸汽导通口与所述蒸汽入口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盖组件的底盖的底壁上设有连通容器本体内腔和蒸汽泄压腔的蒸汽导通口,便于与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底壁上的蒸汽入口实现连接。
在实施例中,所述盖组件的底壁上还具有连通所述容器本体的内腔与所述蒸汽泄压腔的排气柱,所述下盖板上设有排气柱连接口,所述排气柱连接口位于靠近所述手柄部的位置处,所述排气柱穿过所述排气柱连接口并朝向所述排气通道中延伸,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活动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上,并与所述排气柱的位置相对。
在这些实施例中,将泄压阀活动安装在上盖板上,并与排气柱的位置相对,在滚珠未将排气通道封堵的状态下,由于容器本体内部的气压可以正常排放,泄压阀封堵在辅助排气口的上端,以避免液体从此处溢出。在两个排气通道均为封堵的状态下,由于容器本体内部的气压未能及时排出从而导致气压不断增大,泄压阀在气压的作用下远离辅助排气口的上端,以正常排气,在气压内外平衡的作用下,泄压阀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封堵在辅助排气口的上端。
在实施例中,所述盖组件上还设置有蒸汽排放口,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部中的蒸汽排放通道,所述蒸汽排放口连通所述蒸汽泄压腔和所述蒸汽排放通道的上端,所述蒸汽排放通道的下端延伸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底部。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盖组件上还设置蒸汽排放口,进入蒸汽泄压腔中的蒸汽能够经由蒸汽排放口并通过蒸汽排放通道进入液体加热容器的底部后排到液体加热容器外,由于蒸汽的整个流动路径不容易被使用者直接接触,能够降低在使用时的烫伤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容器本体的内腔的蒸汽能够通过蒸汽入口进入排气通道中并迅速从蒸汽出口排出,因此蒸汽在泄压通道控制组件中的流动路径相对较短,能够快速地排出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外部,从而使得蒸汽不易在排气通道形成冷凝水,进而解决了现有的通道过长,蒸汽容易在其内部形成冷凝水而导致的饮水卫生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排气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盖组件倒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盖组件移去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在倾倒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液体加热容器去掉上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在倒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泄压通道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沿图8中的A-A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下盖板从下方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下盖板从上方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部分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容器本体;11、倒水口;
20、盖组件;21、底盖;211、蒸汽导通口;212、排气柱;22、顶盖;221、蒸汽排放口;
40、通道壳体;41、上盖板;411、蒸汽出口;42、下盖板;421、蒸汽入口;422、排气柱连接口;423、排气通道;4231、第一通道槽;4232、第二通道槽;424、分隔壁;
50、手柄部;
60、活动密封件;70、泄压阀;71、泄压阀连接口;8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解释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时,既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除非明确说明一个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面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如图2至图6以及图8至图11所示,其中,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0、盖组件20和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容器本体10的顶部具有开口,盖组件20覆盖在开口处,盖组件20的内部具有用于进行蒸汽泄压的蒸汽泄压腔。泄压通道控制组件设置在蒸汽泄压腔中,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内部形成有两个排气通道423的通道壳体40和分别设置在每个排气通道423中的活动密封件60,每个排气通道423包括设置在排气通道423的底壁上的使排气通道423与容器本体10的内腔连通的蒸汽入口421和设置在排气通道423的顶壁上的使排气通道423与蒸汽泄压腔连通的蒸汽出口411,蒸汽出口411与蒸汽入口421彼此连通且位于排气通道423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部并相对靠近;在液体加热容器处于倾倒状态时,位于下侧的排气通道423中的活动密封件60能够使位于下侧的排气通道423关闭,位于上侧的排气通道423中的活动密封件60能够使位于上侧的排气通道423开启。
根据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通道壳体内设有两个排气通道,每个排气通道423包括设置在排气通道423的底壁上的使排气通道423与容器本体10的内腔连通的蒸汽入口421和设置在排气通道423的顶壁上的使排气通道423与蒸汽泄压腔连通的蒸汽出口411,蒸汽出口411与蒸汽入口421彼此连通且位于排气通道423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部并相对靠近,在使用时,容器本体10的内腔的蒸汽能够通过蒸汽入口421进入排气通道中并迅速从蒸汽出口411排出,蒸汽在泄压通道控制组件中的流动路径相对较短,能够快速地排放至泄压通道控制组件的外部,从而使得蒸汽不易在排气通道形成冷凝水,进而解决了现有的通道过长,蒸汽容易在其内部形成冷凝水而导致的饮水卫生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在正常使用时,泄压通道控制组件中的排气通道可以正常排气泄压,在发生倾倒时,则需要使位于容器本体10中的液面下方的排气通道关闭,避免发生溢水的现象,从而满足溢水量测试的要求,并且需要使位于容器本体10中的液面上方的排气通道打开,以对容器本体10内部进行泄压,避免气压过大发生爆炸等危险情况。
在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倒水口11和手柄部50,两个排气通道423的第一端分别朝向手柄部50处延伸并相互连接,两个排气通道423的第二端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延伸并相互远离,两个排气通道423关于倒水口11和手柄部50之间的连线对称布置,蒸汽出口411与蒸汽入口421成对设置,分别位于相应排气通道423的第二端。
图5和图6中分别示出了液体加热容器在倾倒状态下的示例,如图5和图6所示,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倒水口11和手柄部50,排气通道包括第一排气通道A和第二排气通道B,第一排气通道A的第一端和第二排气通道B的第一端相互连接,第一排气通道A的第二端和第二排气通道B的第二端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延伸,第一排气通道A和第二排气通道B关于倒水口11和手柄部50之间的连线对称布置,第一排气通道A的第一端和第二排气通道B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朝向手柄部50,蒸汽出口411与蒸汽入口421成对设置,分别位于第一排气通道A的第二端和第二排气通道B的第二端。
在这些实施例中,关于倒水口11和手柄部50之间的连线对称布置第一排气通道A和第二排气通道B,使得各个排气通道可以尽可能的覆盖在蒸汽泄压腔沿连线位置处的两端上,以能够为各自的活动密封件60的运动提供位置优势,使得液体加热容器不论朝向哪边倾倒,在重力的作用下,位于下端的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60处于封堵排气通道的位置上,位于上端的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60则处于使得排气通道导通的位置上,进而满足液体加热容器在防倾倒状态下的需求。
根据本申请,排气通道423一方面作为活动密封件60的导程腔,另一方面则作为蒸汽从蒸汽入口421进入通道壳体内的临时过渡区。本申请,可以设置蒸汽出口411与蒸汽入口421的位置相对,设置活动密封件60的尺寸不至于从蒸汽出口411与蒸汽入口421中的任意一个上脱离,并设置活动密封件60的尺寸能够封堵蒸汽出口411与蒸汽入口421中的任意一个。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1所示,每个排气通道423还包括分隔壁424。分隔壁424沿着排气通道423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分隔壁424将排气通道423沿着长度方向分隔为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平行并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蒸汽入口421设置在第二通道槽4232的底壁上,蒸汽出口411位于第一通道槽4231的顶壁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分隔壁424将排气通道423沿长度方向分隔为彼此导通连接的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在其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蒸汽出口411和蒸汽入口421,将蒸汽出口411和蒸汽入口421错开设置在不同的槽段中,为活动密封件60的位置设置提供优势(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活动密封件60为滚珠,滚珠设置在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中的至少一个中。将滚珠设置在第二通道槽4232中,在滚珠封堵蒸汽入口421的情况下,由于此时滚珠位于蒸汽入口421的上方,若容器本体10内腔中的气压过大,可能会造成滚珠在气压的推动下反复运动,影响滚珠的密封效果。因此,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将蒸汽出口411设置在第一通道槽4231的上方,在第一通道槽4231中设置滚珠时,第一通道槽4231则作为滚珠的导程腔,滚珠能够在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滚动,当滚珠滚动到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二端时,能够封堵蒸汽出口411,当滚珠滚动到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时,蒸汽出口411和蒸汽入口421导通,蒸汽在流动路径上无滚珠阻挡,可以保证气体的顺畅流通。另外,相比于将滚珠设置在第二通道槽4232中的方案而言,将滚珠设置在第一通道槽4231中,由于滚珠位于蒸汽出口411的下方,而蒸汽朝外排放的过程中,蒸汽反而能推动滚珠封堵在蒸汽出口411的下方,使得排气通道封堵的效果更好。
如图9所示,在液体加热容器的高度方向上,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底壁的高度低于第一通道槽4231第二端底壁的高度,分隔壁424的高度小于第一通道槽4231的高度,两个排气通道423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并相互连通。具体地,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设有开口,两个排气通道423中的第一通道槽4231通过开口彼此连通,在连通位置上设有止挡部。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在液体加热容器的高度方向上,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底壁的高度低于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二端底壁的高度,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具有高度差,滚珠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位于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使得容器本体10内腔中的蒸汽可以通过蒸汽入口421经由排气通道423并从蒸汽出口411排放至盖组件20的蒸汽泄压腔中,实现正常的排气泄压功能。通过设置两个排气通道中的第一通道槽4231彼此连通,在倾倒的状态下,位于上方的排气通道中的冷凝水或者溢出的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位于下方的排气通道的第一通道槽4231经由分隔壁424流向对应的第二通道槽4232并从蒸汽入口421流回至容器本体10的内腔中,可以避免蒸汽在排气通道长期残留而导致的饮水卫生问题。另外,也减少了泄压通道控制组件的整体溢水量,符合溢水量性能测试的要求。通过设置止挡部,可以对滚珠进行限位,避免封堵功能的失效。
在实施例中,通道壳体40包括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蒸汽出口411贯穿设置在上盖板41上。下盖板42设置在上盖板41的下方,与上盖板41连接并与上盖板41围合成通道壳体40,蒸汽入口421贯穿设置在下盖板42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相结合并一起围合形成通道壳体40,结构简单,通过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围合可以形成具有特定的形状的通道壳体40,相比于管状通道而言,本申请的通道壳体40可以根据蒸汽泄压腔的尺寸进行定制设计,以充分利用蒸汽泄压腔的内部空间,形成合适尺寸的液体加热容器。另外,在壶体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蒸汽会沿从下至上的方向进行飘散,将蒸汽出口411贯穿设置在上盖板41上,将蒸汽入口421贯穿设置在下盖板42上,并且蒸汽出口411与蒸汽入口421彼此连通且相对靠近,蒸汽出口411和蒸汽入口421沿着蒸汽易于排出的方向设置,更利于蒸汽的顺利排出,从而避免在排气通道内部穿行路径过长而形成冷凝水。
根据本申请,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结合,例如但不限于,上盖板41扣合在下盖板42上,在上盖板41与上盖板41连接后,为了实现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依然可以导通连接,可以在分隔壁424上设置通孔,以使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之间可以导通气体,保证排气通道中气体的流通效果。通孔的形状可以任意设置,以能够正常导通气体并尽量不会使滚珠越位到第二通道槽4232中为原则,也可以设置分隔壁424与上盖板41的底表面或者与下盖板42的底壁之间并不接触,根据本申请并不限制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的导通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教导下,选择其他合适的方式进行导通,例如,但不限于,将分隔壁设置为网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壁424形成在下盖板42的上表面上并且分隔壁424的上端距离上盖板41的下表面有预设距离,和/或分隔壁424形成在上盖板41的下表面上并且分隔壁424的下端距离下盖板42的上表面有预设距离;其中,第一通道槽4231在排气通道423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滚珠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并且大于第一通道槽4231的开口宽度。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分隔壁424的上端距离上盖板41的下表面有预设距离和/或分隔壁424的下端距离下盖板42的上表面有预设距离,蒸汽便可以在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中流通,通过设置滚珠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并且大于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的开口宽度,滚珠则不会从第一通道槽4231脱离,导致封堵的功能失效,也不会从第一通道槽4231运动到第二通道槽4232中,导致封堵的功能减弱。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分隔壁424上设有使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相互连通的通孔,通孔靠近蒸汽入口421设置。滚珠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并且大于第一通道槽4231的开口宽度。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分隔壁424上设有通孔,蒸汽便可以在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中流通,通过设置滚珠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并且大于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的开口宽度,滚珠则不会从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脱离,导致封堵的功能失效,也不会从第一通道槽4231运动到第二通道槽4232中,导致封堵的功能减弱。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排气通道中气体的流通效果,可以采用以上两个实施例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的,设置分隔壁424的上端距离上盖板41的下表面有预设距离和/或分隔壁424的下端距离下盖板42的上表面有预设距离,并且在分隔壁424上设有通孔。
此外,在防倾倒液体加热容器的性能测试中,防倾倒液体加热容器在倾倒状态下的溢水量会影响其性能测试结果。根据本申请,将蒸汽入口421设置在第二通道槽4232的对应的下盖板42的底壁上,蒸汽出口411位于第一通道槽4231的上方,将活动密封件60设置在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中的至少一个中,从蒸汽出口411进入的蒸汽绕过分隔壁424便可以从蒸汽入口421排到蒸汽泄压腔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滚珠设置在首尾相连的排气管路中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滚珠在不封堵蒸汽出口411时,不会阻挡蒸汽入口421的正常进气,保证了排气通道的进气顺畅,另一方面,单独设置滚珠的导程腔,可以使得其在需要封堵时,快速地响应到蒸汽出口411的位置处,不会受到其他部件干涉从而影响其响应的速度,避免容器本体10的内腔中的液体会优先从蒸汽出口411排出从而导致溢水量测试不合格。
在实施例中,盖组件20包括顶盖22和底盖21,顶盖22和底盖21连接并围合形成蒸汽泄压腔,底盖21的底壁上设有连通容器本体10内腔和蒸汽泄压腔的蒸汽导通口211,蒸汽导通口211与蒸汽入口421连接。蒸汽导通口211可以为形成在盖组件20底壁上的一个通孔,蒸汽导通口211与蒸汽入口421则需要通过额外设置的连接管实现连接。蒸汽导通口211也可以为一端贯穿盖组件的底壁,另一端相对于盖组件的底表面向上突出并朝向蒸汽泄压腔的方向延伸形成的连接柱,并且连接柱为空心柱体。
图3中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盖组件20的结构示例。图12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盖组件的部分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12所示,盖组件20包括相互结合的顶盖22和底盖21,蒸汽导通口211为形成在底盖21连接柱,并且连接柱为空心柱体。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盖组件20的底壁上设有连通容器本体10内腔和蒸汽泄压腔的蒸汽导通口211,便于与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底壁上的蒸汽入口421实现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如图7所示,在倒水时,滚珠在重力作用下,会封堵在对应的蒸汽出口411处,以使泄压通道控制组件的各个排气通道均处于封堵状态,为了保证倒水状态下的安全性,需要额外设计可以使蒸汽得以正常排放的出口。
在实施例中,如图6、图10和图12所示,盖组件20的底壁上还具有连通容器本体10的内腔与蒸汽泄压腔的排气柱212,下盖板42上设有排气柱连接口422,排气柱连接口422位于靠近手柄部50的位置处,排气柱212穿过排气柱连接口422并朝向排气通道中延伸,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泄压阀70,泄压阀70活动安装在上盖板41上,并与排气柱212的位置相对。具体的,在图9和图12所示的示例中,上盖板41上设有泄压阀连接口71,泄压阀70为弹性胶圈,通过弹性挤压在泄压阀连接口71中,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容器的高度方向上运动。
在这些实施例中,将泄压阀70活动安装在上盖板41上,并与排气柱212的位置相对,在滚珠未将排气通道封堵的状态下,由于容器本体10内部的气压可以正常排放,泄压阀70封堵在排气柱212的上端,以避免液体从此处溢出。在两个排气通道均为封堵的状态下,由于容器本体10内部的气压未能及时排出从而导致气压不断增大,泄压阀70在气压的作用下远离排气柱212的上端,以正常排气,在气压内外平衡的作用下,泄压阀7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再次封堵在排气柱212的上端。
在实施例中,盖组件20上还设置有蒸汽排放口221,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设置在手柄部50中的蒸汽排放通道(图中未示出),蒸汽排放口221连通盖组件20的蒸汽泄压腔和蒸汽排放通道的上端,蒸汽排放通道的下端延伸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底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手柄部50的上端与盖组件20上的蒸汽排放口221连接,手柄部50的下端与位于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本体10底部的底座80连接。(图中未示出其连接关系),蒸汽排放通道的下端延伸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底座80中。
根据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在盖组件20上还设置蒸汽排放口221,进入蒸汽泄压腔中的蒸汽能够经由蒸汽排放口221并通过蒸汽排放通道进入液体加热容器的底部后排到液体加热容器外,由于蒸汽的整个流动路径不容易被使用者直接接触,能够降低在使用时的烫伤风险。
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由于结构的原因,在倾倒时,由于手柄部50的重力导致液体加热容器的重心不平衡,会以手柄部50朝下的姿态倾斜滚动,最终停留在以手柄部50为支撑点的状态,一般有两种倾倒状态,可以朝向如附图6所示的方向倾倒,也可以朝向相对于附图6所示的镜像方向倾倒。
在正常使用时,两个活动密封件分别位于第一排气通道A的第一端和第二排气通道B的第一端,当倾倒状态时,每个活动密封件会滚动到所在的排气通道的位置最低点。
图6中示出了液体加热容器的倾倒状态示例。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在容器本体10内腔中正常盛装量的前提下,当液体加热容器倾倒后,处于下方的A组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60滚动到封堵位置并封堵A组的蒸汽出口411,此时,A组的蒸汽入口421一般都处于液面以下,由于活动密封件60处于封堵位置,此时,A组的排气通道处于密闭状态,容器本体10内腔中的液体不会从A组的排气通道中溢出。与此同时,B组排气通道中的活动密封件60不在封堵位置,B组的排气通道处于导通状态,并且B组的蒸汽入口421处于最高位置,一般在容器本体10内腔中的液面之上,当液体加热容器内部具有蒸汽压力时,蒸汽便可以通过B组的蒸汽入口421进入其排气通道,并从其蒸汽出口411排出,及时地泄压排气。另外,容器本体10内腔中的气压释放后,内腔中的液体有可能会从B组的蒸汽入口421进入其排气通道中,由排气通道中的第二通道槽4232进入第一通道槽4231中,由于A组和B组的两个第一通道槽4231彼此连通,之后便会进入A组的排气通道中的第一通道槽4231中,并通过分隔壁424流入相应的第二通道槽4232后从A组的蒸汽入口421流回至容器本体10的内腔中。因此,根据本申请的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在B组的排气通道处于开放的状态下,不仅能够释放容器本体10内腔气压,还能够保证容器本体10内腔中液体不至于溢出。
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容器本体10的内腔的蒸汽能够通过蒸汽入口421进入排气通道中并迅速从蒸汽出口411排出,因此蒸汽在泄压通道控制组件中的流动路径相对较短,能够快速地排出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外部,从而使得蒸汽不易在排气通道形成冷凝水,进而解决了现有的通道过长,蒸汽容易在其内部形成冷凝水而导致的饮水卫生问题。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但是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10),所述容器本体(10)的顶部具有开口;
盖组件(20),覆盖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盖组件(20)的内部具有用于进行蒸汽泄压的蒸汽泄压腔;
泄压通道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蒸汽泄压腔中,所述泄压通道控制组件包括内部形成有两个排气通道(423)的通道壳体(40)和分别设置在每个排气通道(423)中的活动密封件(60),每个排气通道(423)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423)的底壁上的使所述排气通道(423)与所述容器本体(10)的内腔连通的蒸汽入口(421)和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423)的顶壁上的使所述排气通道(423)与所述蒸汽泄压腔连通的蒸汽出口(411),所述蒸汽出口(411)与所述蒸汽入口(421)彼此连通且位于所述排气通道(423)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部并相对靠近;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处于倾倒状态时,位于下侧的排气通道(423)中的活动密封件(60)能够使位于下侧的排气通道(423)关闭,位于上侧的排气通道(423)中的活动密封件(60)能够使位于上侧的排气通道(423)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倒水口(11)和手柄部(50),两个排气通道(423)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手柄部(50)处延伸并相互连接,两个排气通道(423)的第二端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延伸并相互远离,两个排气通道(423)关于所述倒水口(11)和所述手柄部(50)之间的连线对称布置,所述蒸汽出口(411)与所述蒸汽入口(421)成对设置,分别位于相应排气通道(423)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排气通道(423)还包括分隔壁(424),所述分隔壁(424)沿着所述排气通道(423)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所述排气通道(423)在宽度方向分隔为彼此平行并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槽(4231)和第二通道槽(4232),所述蒸汽入口(421)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槽(4232)的底壁上,所述蒸汽出口(411)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的顶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密封件(60)为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第一通道槽(4231)中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滚动,当所述滚珠滚动到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二端时,能够封堵所述蒸汽出口(411),当所述滚珠滚动到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时,所述蒸汽出口(411)和所述蒸汽入口(421)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一端底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的第二端底壁的高度,所述分隔壁(424)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的高度;两个所述排气通道(423)的第一端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壳体(40)包括:
上盖板(41),所述蒸汽出口(411)贯穿设置在所述上盖板(41)上;
下盖板(42),设置在所述上盖板(41)的下方,与所述上盖板(41)围合成所述通道壳体(40),所述蒸汽入口(421)贯穿设置在所述下盖板(42)上,两个所述排气通道(423)相互连接形成为L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424)形成在所述下盖板(42)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分隔壁(424)的上端距离所述上盖板(41)的下表面有预设距离,和/或所述分隔壁(424)形成在所述上盖板(41)的下表面上并且所述分隔壁(424)的下端距离所述下盖板(42)的上表面有预设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在所述排气通道(423)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并且大于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的开口宽度;和/或,
所述分隔壁(424)上设有使所述第一通道槽和所述第二通道槽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蒸汽入口(421)设置,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并且大于所述第一通道槽(4231)的开口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组件(20)包括顶盖(22)和底盖(21),所述顶盖(22)和所述底盖(21)围合形成所述蒸汽泄压腔,所述底盖(21)上设有连通所述容器本体(10)内腔和所述蒸汽泄压腔的蒸汽导通口(211),所述蒸汽导通口(211)与所述蒸汽入口(42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组件(20)的底壁上具有连通所述容器本体(10)的内腔与所述蒸汽泄压腔的排气柱(212),所述下盖板(42)上设有排气柱连接口(422),所述排气柱连接口(422)位于靠近所述手柄部(50)的位置处,所述排气柱(212)穿过所述排气柱连接口(422)并朝向所述排气通道(423)中延伸,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泄压阀(70),所述泄压阀(70)活动安装在所述上盖板(41)上,并与所述排气柱(212)的位置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组件(20)上还设置有蒸汽排放口(221),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部(50)中的蒸汽排放通道,所述蒸汽排放口(221)连通所述蒸汽泄压腔和所述蒸汽排放通道的上端,所述蒸汽排放通道的下端延伸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底部。
CN202221041323.1U 2022-04-24 2022-04-24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217309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1323.1U CN217309875U (zh) 2022-04-24 2022-04-24 液体加热容器
EP22212383.8A EP4268685A1 (en) 2022-04-24 2022-12-09 A liquid heating container
JP2023004363A JP2023161065A (ja) 2022-04-24 2023-01-16 液体加熱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1323.1U CN217309875U (zh) 2022-04-24 2022-04-24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9875U true CN217309875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0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1323.1U Active CN217309875U (zh) 2022-04-24 2022-04-24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68685A1 (zh)
JP (1) JP2023161065A (zh)
CN (1) CN217309875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94228U (zh) * 2015-02-02 2015-06-17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热水壶
CN112823723A (zh) 2019-11-20 2021-05-21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CN216454594U (zh) * 2021-12-08 2022-05-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61065A (ja) 2023-11-06
EP4268685A1 (en)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38284B2 (ja) 排気型電解液漏れ抵抗二輪自動車用バッテリ
US20120006815A1 (en) Vehicle tank
CN217309875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14831513B (zh) 盖体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CN216454593U (zh) 液体加热器
JPS624261Y2 (zh)
CN208864043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电饭煲
JP5920004B2 (ja) 電気ポット
CN110811323A (zh) 一种内泄压防倾倒电水壶壶盖
CN216454594U (zh) 液体加热容器
US10661044B2 (en) Humidification chamber having suspension type float
RU2516478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аровой утюг и клапан
US6066411A (en) Cover device for a storage battery
CN213189146U (zh) 电热水壶
CN213060272U (zh) 一种水气分离型出水嘴
CN205410858U (zh) 泄压结构及家用电器
KR102186940B1 (ko) 안전배출수단을 구비한 음료용기
CN111888612A (zh) 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
US1583871A (en) Vent plug for electric accumulators and the like
CN211722800U (zh) 一种即热饮水装置
CN211408661U (zh) 一种内泄压防倾倒电水壶壶盖
CN218210076U (zh) 一种用于液体加热装置的倾倒泄压结构及使用其的加湿器
CN218390761U (zh) 饮水设备
JP3199003B2 (ja) 電気湯沸かし器
JP6482300B2 (ja) 塗布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