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7899U - 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7899U
CN217307899U CN202220694254.8U CN202220694254U CN217307899U CN 217307899 U CN217307899 U CN 217307899U CN 202220694254 U CN202220694254 U CN 202220694254U CN 217307899 U CN217307899 U CN 217307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heat conduction
ptc
electric heating
condu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42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ingguo City Tian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ingguo City Tian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ingguo City Tian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Ningguo City Tian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942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7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7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7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TC加热器导热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器主体,所述的加热器主体呈环状,所述的加热器主体顶部设有上固架,所述的上固架内设有可转动的风机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电加热部,转动风机件,转动产生向下的气流,通过对位导流组件将气流送入至电加热部内,对位导流组件可确保气流多方位均匀同步导流至电加热部处,对位精确度高,导热效果较好,气流被电加热部加热后向下输送,再通过摆向调节件可自动调节,可增加取暖范围,实现多方向角度调节,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背景技术
PTC发热体是一种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的一种加热器,PTC发热体由镀锌外压板、不锈钢波纹状弹簧片、镀锌内压板、单层铝散热件、双层铝散热件、镀镍铜电极端子和高温塑胶电极护套等组成。现有的PTC加热器在工作过程中,气流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四处扩散,难以将气流进行多方位均匀同步导流,对位精确度较差,导热效果较为一般。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PTC加热器[申请号:201811479287.5],该PTC加热器包括:PTC加热器部件,被形成为使得设置在空调壳体内部的加热器杆和散热翅片彼此交替地排列;框架,沿PTC加热器部件的周围形成,以支撑PTC加热器部件;多个IGBT元件,设置在框架上并选择性地将电池电流施加到各加热器杆,以调节加热器杆的发热量;控制模块,设置在框架上并控制多个IGBT元件,以根据目标温度值调节加热器杆的发热量;以及散热片,设置在框架上,与多个IGBT元件连接以进行热交换,并且被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穿过PTC加热器部件,以通过空调壳体内的流动空气散发多个IGBT元件的热。但是该方案在工作过程中,气流在输送过程中仍然容易四处扩散,难以将气流进行多方位均匀同步导流,对位精确度较差,存在导热效果较为一般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包括加热器主体,所述的加热器主体呈环状,所述的加热器主体顶部设有上固架,所述的上固架内设有可转动的风机件,所述的加热器主体内设有电加热部,所述的电加热部上方设有对位导流组件,所述的对位导流组件与风机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加热器主体内还设有摆向调节件,所述的摆向调节件位于电加热部下方。
在上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中,所述的加热器主体内设有环形加热腔室,所述的对位导流组件、电加热部和摆向调节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环形加热腔室内。
在上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中,所述的对位导流组件包括设置于环形加热腔室内的导流内嵌台,所述的导流内嵌台位于风机件和电加热部之间,所述的导流内嵌台底部设有并列式降噪连接件,所述的并列式降噪连接件与电加热部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中,所述的并列式降噪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导流内嵌台底部的若干导风连接管,所述的若干导风连接管并列设置,所述的导风连接管与电加热部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中,所述的电加热部包括设置于环形加热腔室内的PTC加热体,所述的加热器主体内设有加热控制器,所述的加热控制器与PTC加热体相连。
在上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中,所述的PTC加热体位于导风连接管与摆向调节件之间,所述的PTC加热体由若干环形PTC陶瓷片组合连接形成。
在上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中,所述的风机件包括设置于上固架内的风扇,所述的风扇上方设有周向转动器,所述的周向转动器的转动轴与风扇相连,所述的风扇与导流内嵌台之间设有连通部。
在上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中,所述的连通部包括设置于风扇与导流内嵌台之间的导流连接台,所述的导流连接台顶部呈球状,所述的导流连接台与加热器主体之间形成连通腔,所述的连通腔与导流内嵌台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中,所述的导流内嵌台内设有对位连接腔,所述的对位连接腔一侧与连通腔相连通,另一侧与导风连接管相连通。
在上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中,所述的摆向调节件包括设置于加热器主体内的若干电动摆叶,所述的若干电动摆叶沿加热器主体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电加热部,转动风机件,转动产生向下的气流,通过对位导流组件将气流送入至电加热部内,对位导流组件可确保气流多方位均匀同步导流至电加热部处,对位精确度高,导热效果较好,气流被电加热部加热后向下输送,再通过摆向调节件可自动调节,可增加取暖范围,实现多方向角度调节,实用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风连接管,将气流输送至PTC加热体,采用并列式输气结构,在不影响气量的情况下,减小了噪音,起到降噪的效果,提高了使用感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加热器主体1、上固架2、风机件3、电加热部4、对位导流组件5、摆向调节件6、环形加热腔室7、导流内嵌台8、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导风连接管10、PTC加热体11、加热控制器12、风扇13、周向转动器14、连通部15、导流连接台16、连通腔17、对位连接腔18、电动摆叶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包括加热器主体1,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呈环状,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顶部设有上固架2,所述的上固架2内设有可转动的风机件3,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内设有电加热部4,所述的电加热部4上方设有对位导流组件5,所述的对位导流组件5与风机件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内还设有摆向调节件6,所述的摆向调节件6位于电加热部4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电加热部4,转动风机件3,转动产生向下的气流,通过对位导流组件5将气流送入至电加热部4内,对位导流组件5可确保气流多方位均匀同步导流至电加热部4处,对位精确度高,导热效果较好,气流被电加热部4加热后向下输送,再通过摆向调节件6可自动调节,可增加取暖范围,实现多方向角度调节,实用性较强。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内设有环形加热腔室7,所述的对位导流组件5、电加热部4和摆向调节件6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环形加热腔室7内。
具体地说,环形加热腔室7用以安装放置对位导流组件5、电加热部4和摆向调节件6。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对位导流组件5包括设置于环形加热腔室7内的导流内嵌台8,所述的导流内嵌台8位于风机件3和电加热部4之间,所述的导流内嵌台8底部设有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所述的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与电加热部4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电加热部4,转动风机件3,转动产生向下的气流,通过导流内嵌台8将气流送入至电加热部4内,导流内嵌台8可确保气流多方位均匀同步导流至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处,对位精确度高,导热效果较好,并且通过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将气流输送至电加热部4,采用并列式输气结构,在不影响气量的情况下,减小了噪音,起到降噪的效果,提高了使用感受,气流被电加热部4加热后向下输送,再通过摆向调节件6可自动调节,可增加取暖范围,实现多方向角度调节,实用性较强。
所述的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包括设置于导流内嵌台8底部的若干导风连接管10,所述的若干导风连接管10并列设置,所述的导风连接管10与电加热部4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通过若干导风连接管10将气流输送至电加热部4,采用并列式输气结构,在不影响气量的情况下,减小了噪音,起到降噪的效果,提高了使用感受。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电加热部4包括设置于环形加热腔室7内的PTC加热体11,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内设有加热控制器12,所述的加热控制器12与PTC加热体11相连。
本实施例中,通过加热控制器12控制PTC加热体11进行加热,加热控制器12可对PTC加热体11进行自动控温,自动化程度较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加热控制器12可以选用市售的加热控制元件。
所述的PTC加热体11位于导风连接管10与摆向调节件6之间,所述的PTC加热体11由若干环形PTC陶瓷片组合连接形成,与环形加热腔室7的形状相配适,达到均匀的加热效果。
所述的风机件3包括设置于上固架2内的风扇13,所述的风扇13上方设有周向转动器14,所述的周向转动器14的转动轴与风扇13相连,所述的风扇13与导流内嵌台8之间设有连通部15。
本实施例中,在加热过程中,启动周向转动器14,通过周向转动器14的转动轴带动风扇13进行转动,产生向下的气流,连通部15将风扇13与导流内嵌台8进行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周向转动器14可采用微型电机。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连通部15包括设置于风扇13与导流内嵌台8之间的导流连接台16,所述的导流连接台16顶部呈球状,所述的导流连接台16与加热器主体1之间形成连通腔17,所述的连通腔17与导流内嵌台8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在加热过程中,启动周向转动器14,通过周向转动器14的转动轴带动风扇13进行转动,产生向下的气流,连通腔17将风扇13与导流内嵌台8进行连通,导流连接台16顶部呈球状,在输送气流过程中,减小了空气阻力,避免出现气流量的损耗,空气动力学结构合理。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导流内嵌台8内设有对位连接腔18,所述的对位连接腔18一侧与连通腔17相连通,另一侧与导风连接管10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对位连接腔18将连通腔17和导风连接管10进行连通,对位连接腔18的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小,采用类漏斗结构,可更好的输送气流。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摆向调节件6包括设置于加热器主体1内的若干电动摆叶19,所述的若干电动摆叶19沿加热器主体1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动摆叶19可自动调节风向,可增加取暖范围,实现多方向角度调节,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热控制器12控制PTC加热体11进行加热,加热控制器12可对PTC加热体11进行自动控温,自动化程度较高,启动周向转动器14,通过周向转动器14的转动轴带动风扇13进行转动,产生向下的气流,连通腔17将风扇13与导流内嵌台8进行连通,导流连接台16顶部呈球状,在输送气流过程中,减小了空气阻力,避免出现气流量的损耗,空气动力学结构合理,通过导流内嵌台8将气流送入至电加热部4内,导流内嵌台8可确保气流多方位均匀同步导流至导风连接管10处,对位精确度高,导热效果较好,并且通过导风连接管10将气流输送至PTC加热体11,采用并列式输气结构,在不影响气量的情况下,减小了噪音,起到降噪的效果,提高了使用感受,气流被PTC加热体11加热后向下输送,再通过电动摆叶19可自动调节风向,可增加取暖范围,实现多方向角度调节,实用性较强,
对位连接腔18将连通腔17和导风连接管10进行连通,对位连接腔18的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小,采用类漏斗结构,可更好的输送气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加热器主体1、上固架2、风机件3、电加热部4、对位导流组件5、摆向调节件6、环形加热腔室7、导流内嵌台8、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导风连接管10、PTC加热体11、加热控制器12、风扇13、周向转动器14、连通部15、导流连接台16、连通腔17、对位连接腔18、电动摆叶1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包括加热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呈环状,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顶部设有上固架(2),所述的上固架(2)内设有可转动的风机件(3),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内设有电加热部(4),所述的电加热部(4)上方设有对位导流组件(5),所述的对位导流组件(5)与风机件(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内还设有摆向调节件(6),所述的摆向调节件(6)位于电加热部(4)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内设有环形加热腔室(7),所述的对位导流组件(5)、电加热部(4)和摆向调节件(6)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环形加热腔室(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位导流组件(5)包括设置于环形加热腔室(7)内的导流内嵌台(8),所述的导流内嵌台(8)位于风机件(3)和电加热部(4)之间,所述的导流内嵌台(8)底部设有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所述的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与电加热部(4)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列式降噪连接件(9)包括设置于导流内嵌台(8)底部的若干导风连接管(10),所述的若干导风连接管(10)并列设置,所述的导风连接管(10)与电加热部(4)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部(4)包括设置于环形加热腔室(7)内的PTC加热体(11),所述的加热器主体(1)内设有加热控制器(12),所述的加热控制器(12)与PTC加热体(1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TC加热体(11)位于导风连接管(10)与摆向调节件(6)之间,所述的PTC加热体(11)由若干环形PTC陶瓷片组合连接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件(3)包括设置于上固架(2)内的风扇(13),所述的风扇(13)上方设有周向转动器(14),所述的周向转动器(14)的转动轴与风扇(13)相连,所述的风扇(13)与导流内嵌台(8)之间设有连通部(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部(15)包括设置于风扇(13)与导流内嵌台(8)之间的导流连接台(16),所述的导流连接台(16)顶部呈球状,所述的导流连接台(16)与加热器主体(1)之间形成连通腔(17),所述的连通腔(17)与导流内嵌台(8)的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内嵌台(8)内设有对位连接腔(18),所述的对位连接腔(18)一侧与连通腔(17)相连通,另一侧与导风连接管(10)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TC加热器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向调节件(6)包括设置于加热器主体(1)内的若干电动摆叶(19),所述的若干电动摆叶(19)沿加热器主体(1)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
CN202220694254.8U 2022-03-28 2022-03-28 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Active CN217307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4254.8U CN217307899U (zh) 2022-03-28 2022-03-28 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4254.8U CN217307899U (zh) 2022-03-28 2022-03-28 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7899U true CN217307899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5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4254.8U Active CN217307899U (zh) 2022-03-28 2022-03-28 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7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2833Y (zh) 具有加热装置的兆瓦级风力机叶片阴模
CN201639520U (zh) 一种太阳能电热联动装置
CN201700341U (zh) 茶叶理条机
CN217307899U (zh) Ptc加热器导热结构
CN116608588A (zh) 一种可提高温度均匀度的循环供热用热风炉
CN210220216U (zh) 一种节能式热换加热器
CN212865314U (zh) 电热导热油烘筒
CN211005526U (zh) 一种时效炉
CN213237959U (zh) 一种气体加热用节能装置
CN220858426U (zh) 发热器组件
CN111780399B (zh) 一种空调维护辅助结构件
CN20394188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测试机冷却装置
CN11329987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用电池正极材料的烧结装置
CN208794966U (zh) 一种隧道加热炉
CN110017676B (zh) 一种无极变速的对流吹拂式陶瓷胚体的干燥设备
CN114754406A (zh) 环形ptc加热器
CN216814330U (zh) 一种便于出风的取暖器
CN217303519U (zh) 可独立控制风量的锂电池极片烘箱
CN201497300U (zh) 聚氨酯原料烘箱
CN201817377U (zh) 快速对流加热炉
CN217066105U (zh) 烤箱风轮高效送热结构
CN211893966U (zh) 一种铝合金包覆预热装置
CN209818205U (zh) 一种风电用集成变桨驱动控制装置
CN212691906U (zh) 一种家用取暖装置
CN21466570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