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6206U - 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6206U
CN217306206U CN202220227993.6U CN202220227993U CN217306206U CN 217306206 U CN217306206 U CN 217306206U CN 202220227993 U CN202220227993 U CN 202220227993U CN 217306206 U CN217306206 U CN 217306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head
adhesive tape
rubber coating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279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能才
吴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Can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ji Can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ji Can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ji Can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279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6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6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6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该包胶机头包括胶带卷安装组件、解卷导送组件、临时固定组件、切割组件、递送组件和包胶组件,其具备自动解卷胶带、切取胶带、递送胶带、提供胶带缠绕时的包覆力等基本功能,而且其自身不具备胶带缠绕所需的卷绕力,但是通过递送组件和包胶组件的配合可以由绞线自身的旋转动作提供胶带缠绕所需的卷绕力,因此可以用于针对存量旧绞线机进行改造。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造设备以及对应的绞线设备中,点缠胶带是在绞线过程中同步并行实施的,并不会打乱原有的绞线节拍,也不会额外增加绞线人员的工作量,十分有利于对存量机器进行改造升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生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线束生产领域,有一种工艺需要用设备将两股或以上的线拧成麻花状,业内称之为绞线。对应的工艺称为绞线工艺,设备称为绞线机。绞线工艺中有一项是:要求在线束绞完后,在绞线两端的开口处点缠胶带,为防止绞好的线出现绞距变化、两端开绞散开的问题发生。目前业内绝大部分常规绞线机都不具备在绞线机上完成点缠胶带的功能,都是单一的绞线功能。所以点缠胶带的工作都是后续由专人、专位来完成,既增加了人员配置,也拉长了工艺流程,更为关键的是:在线束从绞线工位转移至点缠工位过程中(还需要在仓储中转停留),已经错过了点缠胶带的最佳时机,因为绞线过程不完全是塑性变形,还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弹性变形会缓慢释放,从而影响绞距的稳定;而且搬运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有外力的作用,使绞线端部发生开绞现象,从而影响绞线的质量。
也有很少部分的绞线机是配置了线上完成点缠胶带的功能,但实现的方式并不理想,主要问题在于:点缠胶带过程是在绞线过程结束之后进行的,而不是并行于绞线过程进行的,这样就会明显拉长单根线束的加工工时,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增加操作工等待时间、拉低绞线机的设备利用率等,弊端很明显。
还有部分厂家会对原有不具备点缠胶带功能的常规绞线机进行改造升级,增加点缠胶带的机构,从而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功能。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因为不是协同设计开发,绞线机在交付时并没有考虑改造因素,机械结构的布置并不好实现,改造需要与绞线机原有控制逻辑进行互通,而绞线机原有的控制系统是不会对外开放的,所以改造工作量巨大,无异于重新开发、生产一款具备点缠胶带功能的绞线机,成本也非常高;同时,也存在胶带点缠工作过程是在绞线过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也就还是逃不开绞线机生产节拍被拉低、设备利用率降低等问题。所以行业内,无论是绞线机生产厂家,还是使用厂家,都在寻求技术突破,迫切需要一款可以实现在线点缠胶带、而且不能影响原有绞线工作节拍的绞线机。而且,不具备点缠胶带功能的常规绞线机市场存量很大,绞线机的使用寿命又很长,线束生产厂家希望存量绞线机也能通过适当改造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功能,因此对应产生了对于实现这种改造所需的包胶机头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绞线机无法实现在线点缠胶带功能的缺陷,并提供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拟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其包括胶带卷安装组件、解卷导送组件、临时固定组件、切割组件、递送组件和包胶组件;
所述胶带卷安装组件用于安装胶带卷且为胶带卷能够自由回转;
所述解卷导送组件包括胶带导辊、解卷驱动电机和胶带解卷输送轮,所述胶带导辊用于对胶带卷上解卷出的解卷后胶带进行导向使解卷后胶带的胶带粘性面贴合胶带解卷输送轮,胶带解卷输送轮由解卷驱动电机驱动回转;
所述递送组件包括送料基座和递送驱动机构;所述送料基座作为所述包胶组件和所述临时固定组件的安装基础,所述递送驱动机构具有连接所述送料基座的直线位移输出端,用于将所述送料基座以及上部安装的所述包胶组件和所述临时固定组件同步递送靠近绞线,直至使绞线进入所述包胶组件内部的包胶位点;
所述临时固定组件包括胶带夹持机构和直线伸缩机构;所述胶带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送料基座上构成滑动副,所述胶带夹持机构在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送料基座上受控滑动,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行程中包含分别对应三种控制状态的三种行程节点,第一控制状态下所述胶带夹持机构和所述送料基座之间能够配合形成一个用于供解卷后胶带穿过进入下方包胶组件侧部的开口夹持空间,第二控制状态下所述胶带夹持机构压合在所述送料基座上且解卷后胶带的胶带粘性面被压合粘在所述胶带夹持机构上,第三控制状态下所述胶带夹持机构从所述送料基座上松开脱离;
所述包胶组件包括第一贴合弹片、第二贴合弹片、弹簧、弹片支撑座;所述弹片支撑座为内部具有包胶空间的开口件;所述第一贴合弹片和第二贴合弹片分别铰接固定于弹片支撑座上,且两者各自设有弹簧作为弹性支撑;第一贴合弹片和第二贴合弹片在弹簧的支撑力下相对布置,从而在所述包胶空间内形成从入口向内部夹持间距渐缩的进线通道,且进线通道的最窄间距不大于绞线直径。
作为上述第一方面的优选,所述胶带解卷输送轮包括两个相同旋向的回转轮,第一个回转轮先接触解卷后胶带,第二个回转轮后接触解卷后胶带,且第二个回转轮的转速大于第一个回转轮,且胶带解卷输送轮与胶带粘性面贴合的表面上均具有滚花。
作为上述第一方面的优选,所述递送驱动机构包括递送驱动电机、递送驱动齿轮、递送滑轨和递送驱动齿条,所述送料基座安装于递送滑轨上构成滑动副,递送驱动齿条与送料基座固定连接,递送驱动齿轮与递送驱动齿条啮合并由递送驱动电机驱动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送料基座沿递送滑轨往复滑动。
作为上述第一方面的优选,所述直线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行程气缸和第二行程气缸,第一行程气缸和第二行程气缸的输出端均能独立推动所述胶带夹持机构,且第二行程气缸对所述胶带夹持机构的推动行程大于第一行程气缸;第一行程气缸和第二行程气缸的安装位置满足:所述第二行程气缸用于推动形成所述第一控制状态,所述第一行程气缸用于推动形成所述第二控制状态,所述第一行程气缸和第二行程气缸均不工作时所述胶带夹持机构回位至保持所述第三控制状态。
作为上述第一方面的优选,所述第一贴合弹片的自由端和第二贴合弹片的自由端在弹簧支撑力下对接贴合,且两者贴合的表面均为光滑的外凸曲面;优选的,所述第二贴合弹片上靠近铰接端一侧采用内凹镂空结构,形成用于避免将侧部悬垂的胶带向外推出的避让缺口。
作为上述第一方面的优选,所述切割组件为设置于所述胶带夹持机构上方的剪刀。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加装设备,其包括第一包胶机头、第二包胶机头和第二绞头驱动机构,其中第一包胶机头和第二包胶机头均采用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方案所述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
所述第二绞头驱动机构用于安装在第二绞头上,用于驱动第二绞头对绞线的第二端部进行旋转;
所述第一包胶机头和第二包胶机头分别用于加装在第一绞头所在侧和第二绞头所在侧的绞线机机架上,对绞线两端的缠胶点进行点缠胶带。
作为上述第二方面的优选,所述第二绞头驱动机构能够同时对第二包胶机头进行正向和反向驱动旋转。
作为上述第二方面的优选,所述第一绞头和第二绞头在所述绞线机呈镜像对称布置。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在线点缠胶带功能的绞线设备,其包括绞线机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加装设备,所述绞线机包括分别用于夹持绞线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绞头和第二绞头,其中第一绞头上具有驱动绞线第一端部旋转的绞头驱动机构,绞线由第一绞头带动旋转,所述的加装设备安装于所述绞线机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胶机头,具备自动解卷胶带、切取胶带、递送胶带、提供胶带缠绕时的包覆力等基本功能,而且其自身不具备胶带缠绕所需的卷绕力,但是通过递送组件和包胶组件的配合可以由绞线自身的旋转动作提供胶带缠绕所需的卷绕力,因此可以用于针对存量旧绞线机进行改造。
2)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包胶机头所提供的加装设备,最大程度上考虑适用于存量旧绞线机的改造,对绞线机主体的改动要求很小,尤其是对绞线机控制系统的改动,只需要获取绞线机的启动信号即可。由此,大量的存量旧绞线机可很方便的改造增加点缠胶带功能,有利于节省设备成本。当然,该加装设备也可以用于直接生产新的绞线设备。
2)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加装设备改造后所提供的绞线设备,点缠胶带是在绞线过程中同步并行实施的,并不会打乱原有的绞线节拍,也不会额外增加绞线人员的工作量,省去了后续安排专人、专位来进行点缠胶带的额外工作,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压缩了生产人员配置;同时相比手工操作,将点缠胶带工艺提前至了最佳时机,避免了先绞线、后点缠带来的脱绞、回绞等问题,使用绞线质量得以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绞线机的结构及工作示意图;
图2是绞线端部开绞的示意图;
图3是在绞线两头点缠胶带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胶机头处于准备就绪、等待工作触发时的结构和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加装设备后的绞线机总体结构示意描述图(卷覆胶带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加装设备后的绞线机总体结构示意描述图(脱离状态);
图7为应对无旋转动力的第二绞头不能提供卷覆胶带所需旋转动力时,要增加回转支撑、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8是包胶机头在解卷胶带、并预送胶带至切取位置时的工作状态描述示意图;
图9是描述第二贴合弹片除了起到包覆胶带时提供贴合力作用之外还需进行开槽处理以使胶带能顺利穿过到指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包胶机头在剪切胶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包胶工作流程启动后包胶机头处于准备将胶带递送至线束处时的示意图;
图12是包胶工作流程中胶带已经被递送至线束表面并预粘合第一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描述胶带已经被卷绕至线束指定表面后的状态以及包胶机头在退回初始位置前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绞线机1、第一包胶机头2、第二包胶机头3、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绞线5、完成点缠的胶带6、第一绞头101、第二绞头102、绞头支架103、胶带卷201、解卷后胶带202、胶带粘性面203、胶带导辊204、解卷驱动电机205、胶带解卷输送轮206、剪刀207、胶带夹持机构208、待包覆胶带209、第一贴合弹片210、第二贴合弹片211、弹簧212、弹片支撑座213、送料基座214、递送驱动电机215、递送驱动齿轮216、递送滑轨217、递送驱动齿条218、第一行程气缸219、第二行程气缸220、绞头回转支撑基座401、绞头驱动齿轮组402、绞头驱动电机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是间接连接即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中针对现有技术中大量的存量旧绞线机自身不具备点缠胶带功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此类存量旧绞线机改造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以及以包胶机头为核心的改造设备。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下面先对常规绞线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如图1所示,展示了现有的常规绞线机的工作原理,绞线机1主要由第一绞头101、第二绞头102、机架、控制系统等组成,当然可能还包含其他事先绞线功能必要的部件,由于其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中将绞线5的两端分别成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绞头101位于左侧,负责夹持绞线5的第一端部,同时并提供绞线5所需旋转动力。因此第一绞头101上会安装有驱动绞线5第一端部旋转的绞头驱动机构,绞线5由第一绞头101带动旋转。而第二绞头102位于右侧,一般仅仅负责夹持绞线5的第二端部,并提供线束张紧力,自身一般不具有旋转动力。绞线机1的常规工作过程为:操作人员先手动将两股或以上的线的两端分别夹持在第一绞头101和第二绞头102上形成绞线5,然后触发启动后由第一绞头101按预设圈数、预设方向高速旋转,将线束拧成麻花状,结束后两侧绞头同时松开,绞线5自由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绞头101位于左侧,而第二绞头102位于右侧仅仅是一种形式,两者的具体左右位置可以互换。实际中可以将负责夹持和动力的绞头作为第一绞头101,仅负责夹持绞头作为第二绞头102。
如图2所示,展示了线束在绞合之后,在两端没有点缠胶带的情况下,由于线束弹性力的释放、转运过程中外力的作用等,导致端部开绞的情况。因此,为防止绞好的线出现绞距变化、两端开绞散开的问题,需要按照图3所示在绞线两头点缠胶带的位置,利用完成点缠的胶带6防止线束绞合后产生开绞现象。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将绞线两头需要点缠胶带的位置称为缠胶点。
对于已有存量机器而言,已有的绞线机1自身并不具备点缠胶带的功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才可以实现点缠胶带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中对已有存量机器进行改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不需要改变存量的绞线机原有其它的逻辑信号的包胶机头。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采用的发明构思是:通过在已有的绞线机1两侧绞头的旋转方向处各布置一套被动式的包胶机头,被动式的包胶机头具备自动解卷胶带、定长切取胶带、递送胶带、提供胶带缠绕时的包覆力等基本功能,而胶带缠绕所需的卷绕力由绞线自身的旋转动作提供。同时,包胶机头的结构应该足够紧凑小巧,不能遮挡操作人员的视线及影响操作人员上下线的空间。由此,当绞线过程启动后,在恰当的时机,包胶机头将已经切取准备好的胶带段递送贴合至正在旋转的绞线5表面,利用绞线5自身的旋转动作,将胶带段卷绕至线束表面。而且,由于线束是手工装夹的,很容易存在一定的偏离绞头旋转中心的量,导致线束实际绞合时存在一定晃动量,因此卷绕过程中应当有对应的机构提供自适应贴合力,以保证胶带卷绕的紧实度。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胶带的卷绕过程是利用线束绞合时自身的旋转动作,也就是说胶带点缠过程是与线束绞合过程同步进行的,理论上只要线束的实际绞合圈数大于点缠胶带所需要的圈数就可以实现。这种做法带来的优点是:1、虽然增加了点缠胶带的包胶工序段,但实际绞线时间并没有增加,原有的绞线工艺节拍完全没有被打破;2、包胶工序的逻辑动作触发点只需要获取绞线机的启动信号,并给定一定的延时即可实现,该需求的实现难度较低。由于存量的绞线机原有其它的逻辑信号不需要对包胶机头开放,也不需要改变自身绞线工序的控制逻辑,因此本实用新型十分有利于对存量的旧绞线机进行改造,使其实现点缠胶带的功能。
但是上述被动式的包胶机头由于自身不具备包胶的动力,其卷绕胶带所需的动力均来源于绞线自身的转动。但是常规的绞线机1的第二绞头102一般只负责夹持线束,没有配置旋转动力。这种情况下,如果绞线5的第二端部不旋转或者仅在有极少圈数的旋转,是无法满足点缠胶带的基本需求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布置第二包胶机头3时,还要考虑改造第二绞头使其也能够旋转。
基于上述描述,下面本实用新型中具体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介绍适用于此类存量旧绞线机改造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以及以包胶机头为核心的改造设备,以便于理解其原理和结构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该包胶机头是一种自身不具备包胶回转动力的被动式包胶机头结构。该包胶机头的基本组成包括胶带卷安装组件、解卷导送组件、临时固定组件、切割组件、递送组件和包胶组件。下面对各组件的主要功能进行介绍:
前述的胶带卷安装组件用于安装胶带卷201且为胶带卷201能够自由回转;前述的解卷导送组件用于将胶带从胶带卷201上解开并导送至包胶组件处;前述的临时固定组件用于对解卷后胶带202进行临时固定,使其悬垂于包胶组件的进线通道入口侧部,但其固定力不能过高,应当保证胶带能够被绞线5卷绕时脱离临时固定组件的固定点;前述的切割组件用于对被临时固定的解卷后胶带202在固定点上游进行切割,形成一段待包覆胶带209;前述的递送组件用于将携带有前述的待包覆胶带209的临时固定组件以及前述的包胶组件同步递送至绞线5侧部,使绞线5贴合前述的待包覆胶带209的胶带粘性面203并进入前述的包胶组件内部的包胶位点,同时在胶带点缠完毕后回位;前述的包胶组件用于对前述的待包覆胶带209施加贴合绞线5的压合力,使前述的待包覆胶带209在绞线5的旋转动作下被不断卷绕在绞线5的缠胶点表面实现胶带点缠。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谓包胶组件内部的包胶位点是指包胶组件在执行包胶动作时绞线5应当处在的位点,不同的包胶组件会根据自身结构设计不同的包胶位点,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包胶组件一般通过一条进线通道从外部连通至包胶位点,该进线通道即用于供绞线5从外部进入包胶位点的通道。
包胶机头中的胶带卷安装组件、解卷导送组件、临时固定组件、切割组件、递送组件和包胶组件的具体结构和设置形式虽然有众多不同的实现方案,但是由于已有的绞线机1进行改造时,其改造空间极为有限,因此需要对各组件的结构形式进行合理优化。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包胶机头的一种实现方案,该实现方案具有布局紧凑、功能完善的优点,能够在已有的绞线机1上利用有限的改造空间来实现胶带点缠,尽量避免干扰操作人员的正常上下线。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胶机头中各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在该包胶机头结构中,胶带卷安装组件采用了一条安装在机头机架上的辊轴,胶带卷201的中心回转孔可以插入辊轴中,从而实现固定和自由回转。
在该包胶机头结构中,解卷导送组件包括胶带导辊204、解卷驱动电机205和胶带解卷输送轮206,三者均固定于机头机架上,而且胶带卷安装组件和胶带导辊204的安装高度高于胶带解卷输送轮206,且胶带卷安装组件和胶带导辊204的安装分别位于胶带解卷输送轮206的两侧。胶带导辊204用于对胶带卷201上解卷出的解卷后胶带202进行导向使解卷后胶带202的胶带粘性面203贴合胶带解卷输送轮206。由此,从胶带卷201上解卷出来的解卷后胶带202绕过胶带导辊204包覆到胶带解卷输送轮206表面,并且胶带粘性面203是贴合至胶带解卷输送轮206的外表面的。而且对于不同粘性的胶带,可以通过调整胶带导辊204的位置来改变胶带粘性面203在胶带解卷输送轮206上的贴合长度,进而改变解卷力的大小。胶带解卷输送轮206由解卷驱动电机205驱动回转,从而实现将胶带从胶带卷201上解卷的动作。为了避免胶带粘性面203粘贴在胶带解卷输送轮206上无法自动剥离且其与胶带粘性面203贴合的表面上均具有滚花,在保证摩擦力的同时减少粘合力。解卷驱动电机205可以通过预先设置旋转速度和时间,实现对胶带的定长解卷,保证每次包胶的胶带长度基本一致。
在该包胶机头结构中,胶带解卷输送轮206的具体结形式不限。作为一种进一步的优选形式,在本实施例中胶带解卷输送轮206可以采用包括两个相同旋向的回转轮,第一个回转轮先接触解卷后胶带202,第二个回转轮后接触解卷后胶带202,且第二个回转轮的转速大于第一个回转轮。也就是说,胶带解卷输送轮206由上下两个表面呈滚花状的回转轮部分相契组成,上、下回转轮通过齿轮或同步带结构相啮合,在解卷驱动电机205的驱动下,实现同方向旋转。并且胶带解卷输送轮206中要实现下回转轮的转速要尽可能的大于上回转轮的转速,这样做的原因是:上回转轮用于提供胶带解卷力,并且它的旋转角度与胶带的实际输送长度对应,而下回转轮的表面线速度高于上回转轮的表面线速度,有利于实现剥离胶带的目的,防止胶带在输送过程中黏附在下回转轮的表面上。
在该包胶机头结构中,切割组件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激光切割、剪刀式切割均可。考虑到本实用新型已有的绞线机1上的布置空间极其有限,为了尽可能减小该包胶机头结构的占地空间,本实施例中将切割组件设置为剪刀207,剪刀207布置在胶带解卷输送轮206在下回转轮附近处,同时位于胶带夹持机构208上方,用于定长切断解卷后胶带202,为了便于叙述,将切断的这一段解卷后胶带202称为待包覆胶带209。
在该包胶机头结构中,递送组件包括送料基座214和递送驱动机构,该递送组件的作用是将预先切割好的待包覆胶带209在指定的时刻递送至贴近绞线5,进而进行被动式卷绕工序。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待包覆胶带209是被临时固定组件固定的,而且在进行点缠胶带的过程中需要包胶组件的配合,因此临时固定组件和包胶组件需要被递送组件同步递送至绞线5处。因此本实施例中,将送料基座214作为包胶组件和临时固定组件的安装基础。递送驱动机构具有连接送料基座214的直线位移输出端,用于将送料基座214以及上部安装的包胶组件和临时固定组件同步递送靠近绞线5,直至使绞线5进入包胶组件内部的包胶位点。递送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原则上任意满足布置空间要求且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驱动机构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递送驱动机构包括递送驱动电机215、递送驱动齿轮216、递送滑轨217和递送驱动齿条218,送料基座214安装于递送滑轨217上构成滑动副,递送驱动齿条218与送料基座214固定连接,递送驱动齿轮216与递送驱动齿条218啮合形成齿轮齿条结构,递送驱动齿轮216由递送驱动电机215驱动旋转,从而通过控制递送驱动电机215即可由齿轮齿条结构驱动送料基座214沿递送滑轨217往复滑动。
在该包胶机头结构中,临时固定组件包括胶带夹持机构208和直线伸缩机构,其功能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对解卷后胶带202进行切割时对其进行压合固定,以便于剪刀207能够切断胶带并且保持待包覆胶带209不会掉落;另一方面是在递送过程需要松开待包覆胶带209期间,能够对待包覆胶带209进行弱固定,即可以时待包覆胶带209不至于掉落,又可以保证待包覆胶带209能够被绞线5顺利地缠绕。在本实施例中,胶带夹持机构208安装于送料基座214上构成滑动副,胶带夹持机构208在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下在送料基座214上受控滑动,而且为了实现临时固定组件的上述两方面功能,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行程中包含分别对应三种控制状态的三种行程节点,第一控制状态、第二控制状态、第三控制状态分别对应于第一行程节点、第二行程节点、第三行程节点,其中第一行程节点最大,第三行程节点最小,而第二行程节点位于两者之间。需注意的是,此处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行程是指将胶带夹持机构208相对于送料基座214滑动的行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行程节点、第二行程节点、第三行程节点是整个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行程中的三个关键点,但整个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行程实际上是连续的,并非仅有这三个关键点。前述三个行程节点的具体数值不限,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控制状态即可,对应的三种控制状态分别如下:
第一控制状态下,胶带夹持机构208和送料基座214之间能够配合形成一个用于供解卷后胶带202穿过进入下方包胶组件侧部的开口夹持空间。所谓开口夹持空间是一个竖向可以贯通以便于解卷后胶带202穿过的开口,且这个开口的大小可调控,后续可以通过缩小开口对穿过开口的解卷后胶带202进行压合固定。
第二控制状态下,胶带夹持机构208压合在送料基座214上且解卷后胶带202的胶带粘性面203被压合粘在胶带夹持机构208上。剪刀207的切断胶带操作即可在第二控制状态下完成,当胶带被切断后由于其胶带粘性面203被压合粘在胶带夹持机构208上,因此不会直接掉落。
第三控制状态下,胶带夹持机构208从送料基座214上松开脱离。此时由于胶带粘性面203被粘在胶带夹持机构208上,因此不会掉落而且能够随着胶带夹持机构208同步移动。而这种粘性力是一种弱固定力,在胶带受到拉力后就会脱落。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控制状态下胶带夹持机构208仅需要从送料基座214上松开脱离即可,实际实现时两者之间保持缝隙形式的间距即可,依然保持待包覆胶带209尽量靠近包胶组件,不需要像第一控制状态下一样在两者之间形成较大的开口夹持空间。
上述三种伸缩控制状态可以通过改变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行程使其处于不同的行程节点来实现,因此直线伸缩机构必须能够调控其驱动行程。当然,直线伸缩机构可以是单一的机构,也可以是多个机构组合,对此不做限制。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较佳实现方式,考虑到该包胶机头结构的空间尺寸问题,将该直线伸缩机构设置为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的组合,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的输出端均能独立推动胶带夹持机构208,但是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的输出端与胶带夹持机构208之间并非完全固定的连接,气缸回缩时均可以脱离。第二行程气缸220对于胶带夹持机构208的推动行程长于第一行程气缸219对于胶带夹持机构208的推动行程因此第二行程气缸220为长行程气缸,第一行程气缸219为短行程气缸。胶带夹持机构208在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的推动下,可以分别张开对应大小的开口。在第二行程气缸220的推动下,胶带夹持机构208可以张开至较大开口,方便解开的胶带202从开口处穿过到达下方包胶组件的进线通道入口侧部位置处。在第一行程气缸219的推动下,胶带夹持机构208可以适当张开一定开口,用于解除机构对胶带的保持作用。胶带夹持机构208自身具有回位机构,回位机构可通过设置弹簧来实现。在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都为缩回的状态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胶带夹持机构可以将解开的胶带夹持在基座上,用于切割胶带时提供保持力和暂时将待包覆胶带209固定在图示位置。由此可见,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通过配合可以实现前述的三种伸缩控制状态,第二行程气缸220在工作状态下输出端推动至极限位置时形成前述的第一控制状态,第一行程气缸219在工作状态下输出端推动至极限位置时形成前述的第二控制状态,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均不工作时胶带夹持机构208回位至保持前述的第三控制状态。
在该包胶机头结构中,包胶组件包括第一贴合弹片210、第二贴合弹片211、弹簧212、弹片支撑座213。其中,弹片支撑座213为内部具有包胶空间的开口件,第一贴合弹片210和第二贴合弹片211分别铰接固定于弹片支撑座213上,两者均可绕着铰接轴转动,且两者各自设有弹簧212作为弹性支撑。第一贴合弹片210和第二贴合弹片211在弹簧212的支撑力下相对布置,从而在包胶空间内形成从入口向内部夹持间距渐缩的进线通道,且进线通道的最窄间距不大于绞线5直径。第二贴合弹片211和第一贴合弹片210可形成包覆所需空间,在弹片后方设置的弹簧212作用下,可对绞线5提供包覆胶带时的贴紧力。绞线5在进入从入口向内部夹持间距渐缩的进线通道过程中,其表面携带的待包覆胶带209会在第一贴合弹片210和第二贴合弹片211的压合作用下被压在绞线5表面。上下弹片的这种布置形式还可以提供自适应的贴合作用,可以在弹簧212的调节下适应不同直径的绞线5,同时在一定程度下可以解决绞线旋转时晃动的问题,减小过渡晃动的绞线对机头机构施加的作用力,起到缓冲效果。
原则上来说只要进线通道的最窄间距不大于绞线5直径都可以使得待包覆胶带209完全压合在绞线5表面,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绞线5往往会因为偏心存在一定得到晃动,因此这种第一贴合弹片210和第二贴合弹片211的压合作用应当留有冗余量。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较佳实现方式,第一贴合弹片210的自由端和第二贴合弹片211的自由端在弹簧212支撑力下对接贴合,且两者贴合的表面均为光滑的外凸曲面,以此提高绞线5收到的压合力以及进入进线通道的顺畅性。另外,在实际应用时,为了尽可能保证点缠胶带的紧实性,绞线5接触待包覆胶带209时应当尽快对其施加压合力,因此待包覆胶带209应当尽量靠近进线通道入口。因此,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将第二贴合弹片211上靠近铰接端一侧采用内凹镂空结构,形成用于避免将侧部悬垂的胶带向外推出的避让缺口。具体如图9所示,第二贴合弹片211的图示位置被设置成避让缺口,以方便准备胶带时,胶带能穿过并贴合至上下弹片形成的缺口位置。
基于上述所描述的包胶机头,本实用新型即可实现利用绞线5自身旋转动作来将待包覆胶带209卷绕至绞线5的缠胶点上的功能,因此基于这种包胶机头,可以进一步设计相应的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加装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加装设备,下面简称该加装设备。该加装设备用于安装在绞线机1上,如图5和图6所示,展示了该加装设备在绞线机1上安装后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用于安装该加装设备的绞线机1可以是已有存量机器,而该加装设备则作为加装结构,后续通过改装安装在已有存量机器上。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该加装设备尤其适用于对已有存量机器进行加装改造,使得原本不具备在线点缠胶带功能的已有存量机器可以实现已有存量机器功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前述的绞线机1也可以是与该加装设备一并生产出厂的新成套设备,即在工厂中就将该加装设备直接安装在绞线机1上一起出厂,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继续参见图5和图6所示,加装在已有的绞线机1上的加装设备主要包括第一包胶机头2、第二包胶机头3和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三个模块。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中将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安装在第二绞头102上,用于驱动第二绞头102对绞线5的第二端部进行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即可以是完全新加装实现的,也可以对现有驱动机构进行改造实现的。假如已有的绞线机1的第二绞头102只负责夹持绞线5,没有配置旋转动力,则前述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需要时完全新加装的。但是也有已有的绞线机1的两侧绞头都配置了旋转动力,绞线过程启动后,两侧绞头以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加快线束绞合的进程。,但是,因为两个绞头的旋转方向是不同向的,而两侧包胶机头进行胶带包覆时对绞线5的旋向需求是一致的,所以需要对绞线机原有的控制逻辑进行一定的改变,使得第二绞头102上配置的绞头驱动机构能够在需要点缠胶带时具有与第一绞头101上配置的绞头驱动机构相同的旋向。因此,第二绞头102上配置的绞头驱动机构经过这种改造后的也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述的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当然,假如已有的绞线机1的第二绞头102上原装配置的绞头驱动机构可提供的旋向能够满足第二包胶机头3进行胶带包覆时对绞线5的旋向需求,那么也可以不需要改造,直接将原装配置的绞头驱动机构作为前述的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
继续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该加装设备中,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均采用前述实施例如图4所示的被动式的包胶机头,能够分别加装在第一绞头101所在侧和第二绞头102所在侧的机架上,分别用于对绞线5两端的缠胶点进行点缠胶带。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一绞头101和第二绞头102的布置是镜像状态,所以对应的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也设计成镜像对称的结构,以保证胶带点缠位置即缠胶点尽可能靠近绞线的夹持点(绞线的开口处)。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的布置可以不是镜像对称的,实际上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机头结构,但分别布置在绞线5靠近操作人员一侧和远离操作人员一侧。因此,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的布置形式可取决于绞线机1上进行加装时实际的可利用空间。
由于存量的绞线机1原有其它的逻辑信号很难对包胶机头开放,而且为了避免改变绞线机1自身绞线工序的控制逻辑,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包胶机头启动包胶工序的逻辑动作触发点采用的是绞线机1启动后的一定延时,达到该延时后线束已经具有了部分绞线程度但依然处于旋转过程中,此时如果将胶带段贴近绞线5即可使胶带段在绞线5自身的旋转过程中被动式地被卷绕至缠胶点上。
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的逻辑动作触发点可以人工控制,也可以自动控制。但考虑到自动化程度,优选采用自动化控制。因此,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该自动化控制功能,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均包括信号获取模块、延时控制模块和包胶机头结构。
首先,前述的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绞线机1的启动信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信号获取模块可以通过直接获取绞线机1的启动信号,也可以通过间接获取能够计算绞线机1启动时间的其他信号再反过来反推出绞线机1的启动信号,对此不做限定。绞线机1的启动信号获取可以由任意可行的现有技术方式实现,例如读取绞线机1控制模块中的启动信号,或者检测绞线机1的启动电流等方式读取启动信号。
其次,前述的延时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前述的启动信号后根据预设延时启动包胶机头结构的逻辑动作,即获取到绞线机1的启动信号后从零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预设延时后包胶机头开始执行相应的逻辑动作。其中,预设延时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设定,以能够满足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各自的点缠胶带功能实现为准,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各自的预设延时可以分别记为第一预设延时和第二预设延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中信号获取模块和延时控制模块即可以是共用的,也可以是各自独立内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各自独立控制,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中分别内置有信号获取模块和延时控制模块。另外,信号获取模块和延时控制模块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是逻辑电路,也可以是机头内置控制模块中的程序模块,只要能够实现对应功能即可。当然,信号获取模块和延时控制模块可以合并在同一模块中同时实现两种功能,也可以分别设置独立的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中,各自的延时控制模块中的预设延时可以设置成可调整形式或者预先根据试验确定最佳值,应当保证在绞线机1结束绞线节拍之前待包覆胶带209能够被全部卷绕包覆到绞线5上各自机头对应的缠胶点上。
最后,前述的包胶机头结构用于执行内置逻辑动作将切取的待包覆胶带209定时递送至贴近正在旋转的绞线5上对应的缠胶点,使待包覆胶带209在绞线5自身的旋转过程中被动式地被卷绕至缠胶点上。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加装设备中,如果已有的绞线机1上第二绞头102处原本不存在动力,则需要完全新加装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此时需要考虑第二绞头102的回转支撑和动力安装位置。如图7所示,对于第二绞头没有配置旋转动力的绞线机,需要改造或增加第二绞头的回转支撑机构和回转驱动机构,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包括绞头回转支撑基座401、绞头驱动齿轮组402和绞头驱动电机403。图示绞头回转支撑基座401为第二绞头回转支撑的基础件,可增加必要的绞头连接件、回转轴承等元件,这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绞头回转支撑基座401用于安装在第二绞头102的绞头支架103上为第二绞头102末端提供转动安装位点,绞头驱动齿轮组402用于配合连接第二绞头102末端和绞头驱动电机403输出轴,将绞头驱动电机403的驱动力传动至第二绞头102上,驱动第二绞头102对绞线5的第二端部进行旋转。绞头驱动电机403通过绞头驱动齿轮组402可以按设定要求驱动第二绞头102旋转和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已有的绞线机1自身控制逻辑不对外开放,那么其原本的绞线节拍不能被打乱,否则会影响到绞线效果。但是第二绞头102被绞头驱动电机403驱动旋转后,如果绞线5的第一端部依然保持原本程序不变,那么整条绞线5实际的卷绕圈数将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导致绞线效果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可考虑使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能够同时对第二包胶机头3进行正向和反向驱动旋转,实际实现时可将绞头驱动电机403选型为正反转电机。在一轮点缠胶带的过程中,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驱动第二绞头102对绞线5的第二端部进行先正向后反向或者先反向旋转后正向旋转的双向旋转,而且保证双向旋转中正向旋转圈数和反向旋转圈数一致,由此实现绞线5的第二端部的综合旋转圈等效为0,避免因引入点缠胶带功能而破坏绞线自身工序。
上述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加装设备工作流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胶带准备阶段和胶带递送包覆阶段,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胶带准备阶段描述:在胶带准备阶段初始,如图8所示,胶带递送机构处于初始位置,胶带卷201按图示方式安装,并将解卷后胶带202按图4所示要求绕过胶带导辊204和胶带解卷输送轮206到达剪刀207切割位置处。胶带的粘性面203按图示方向布置。第二行程气缸220动作,将原先闭合的胶带夹持机构208顶开较大距离,形成允许胶带顺利通过的开口夹持空间,然后解卷驱动电机205动作,驱动胶带解卷输送轮206解开胶带并穿过上述夹持空间和第二贴合弹片211的缺口空间,将解卷后胶带202输送至第一贴合弹片210圆弧表面合适位置。胶带位置到位后,进入到图9状态,第二行程气缸220退回,胶带夹持机构208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胶带夹持在送料基座214的配合面上,然后剪刀207启动,如图10所示将胶带剪断,并复位,胶带准备阶段完成,等待进入下一工作流程。
2)胶带递送包覆阶段:绞线机1的绞线工作流程启动后,线束左端开始旋转绞合,包胶机头在获取到绞线启动信号后,在合适时机(通过延时设置,左右机头独立延时设置),启动胶带递送流程,如图11状态,递送流程触发后,第一行程气缸219动作,将闭合的胶带夹持机构208顶开较小距离,目的是使原先被牢固夹持住的待包覆胶带209松开,但因为粘性关系,还不至于掉落。进入到图12状态,递送驱动电机215动作驱使胶带递送机构运动至线束旋转位置,此时上下贴合弹片将待包覆胶带209贴合至旋转的线束表面,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贴合紧。随着绞线的继续旋转,线束将其余的胶带也卷绕在表面形成完成点缠的胶带6,完成点缠胶带过程;而绞线的右端由于初始状态是没有旋转的,有别与第一包胶机头,只有在胶带递送至线束表面后,第二绞头才会正向旋转并卷绕胶带。而第二绞头的反向旋转即可以在正向旋转之前完成,也可以在正向旋转之后完成,优选是在正向旋转之前完成。
如图13所示,当胶带卷绕完成后,递送机构退回到初始位置过程中,第一行程气缸219关闭,第二行程气缸220提前打开,为进入到胶带准备阶段作提前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两侧包胶机头中执行胶带准备动作流程和胶带递送包覆动作流程的时间点可能是不一致的。对于第一包胶机头2而言,由于其所在侧的第一绞头101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因此只要控制对应的第一预设延时使得在绞线机1结束绞线节拍之前能够将待包覆胶带209全部卷绕包覆到绞线5的第一端部所在侧的缠胶点上即可,优选设置为刚好在绞线机1结束绞线节拍结束时刻或者相对于该时刻略有提前量时将待包覆胶带209全部卷绕包覆到绞线5的第一端部所在侧的缠胶点上,以保证缠胶效果。而胶带准备动作流程则可以在收到绞线机1启动信号之前、之时或者之后启动执行,在所述时间间隔达到第一预设延时之前执行完毕即可。对于第二包胶机头3而言,由于其所在侧的第二绞头102原本并不工作,而且其工作后实际会打乱原本的绞线节拍,因此需要通过双向旋转进行圈数补偿。双向旋转中,绞线5的第二端部的正向旋转方向定义为与绞线时第一端部的旋转方向一致的旋向。由此,对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都设置在绞线5靠近操作人员一侧的做法下,第二包胶机头3的胶带递送包覆动作流程也应当在绞线5的第二端部的正向旋转过程中执行完毕。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绞线机1原有绞线节拍的影响,双向旋转过程中正向旋转的时间最好控制为刚好能够将待包覆胶带209全部卷绕包覆到绞线5的第二端部所在侧的缠胶点上。
由此可见,上述实施例所展示的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加装设备,可用于绞线机旧设备的改造,以增加在线点缠胶带功能,当然也可用于新款绞线机开发时,集成在线点缠胶带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5和图6中是将左侧的第一包胶机头2、右侧的第二包胶机头3和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三个模块加装在已有的绞线机1上说明其工作原理的,但是绞线机1自身并非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加装设备的必要组成部分,描述过程中引入绞线机1自身的第一绞头101、第二绞头102以及第一绞头101上设置的绞头驱动机构,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描述该加装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与此对应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在线点缠胶带功能的绞线设备,包括前述的绞线机1,绞线机上还安装有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加装设备。绞线机1包括分别用于夹持绞线5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绞头101和第二绞头102,其中第一绞头101上具有驱动绞线5第一端部旋转的绞头驱动机构,绞线5由第一绞头101带动旋转。
如前所述,该绞线设备中即可以是对已有的绞线机1进行改造增加加装设备得到的,也可以是直接在工厂中制造新的绞线机1时就将加装设备进行加装得到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带卷安装组件、解卷导送组件、临时固定组件、切割组件、递送组件和包胶组件;
所述胶带卷安装组件用于安装胶带卷(201)且为胶带卷(201)能够自由回转;
所述解卷导送组件包括胶带导辊(204)、解卷驱动电机(205)和胶带解卷输送轮(206),所述胶带导辊(204)用于对胶带卷(201)上解卷出的解卷后胶带(202)进行导向使解卷后胶带(202)的胶带粘性面(203)贴合胶带解卷输送轮(206),胶带解卷输送轮(206)由解卷驱动电机(205)驱动回转;
所述递送组件包括送料基座(214)和递送驱动机构;所述送料基座(214)作为所述包胶组件和所述临时固定组件的安装基础,所述递送驱动机构具有连接所述送料基座(214)的直线位移输出端,用于将所述送料基座(214)以及上部安装的所述包胶组件和所述临时固定组件同步递送靠近绞线(5),直至使绞线(5)进入所述包胶组件内部的包胶位点;
所述临时固定组件包括胶带夹持机构(208)和直线伸缩机构;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安装于所述送料基座(214)上构成滑动副,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在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送料基座(214)上受控滑动,直线伸缩机构的驱动行程中包含分别对应三种控制状态的三种行程节点,第一控制状态下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和所述送料基座(214)之间能够配合形成一个用于供解卷后胶带(202)穿过进入下方包胶组件侧部的开口夹持空间,第二控制状态下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压合在所述送料基座(214)上且解卷后胶带(202)的胶带粘性面(203)被压合粘在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上,第三控制状态下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从所述送料基座(214)上松开脱离;
所述包胶组件包括第一贴合弹片(210)、第二贴合弹片(211)、弹簧(212)、弹片支撑座(213);所述弹片支撑座(213)为内部具有包胶空间的开口件;所述第一贴合弹片(210)和第二贴合弹片(211)分别铰接固定于弹片支撑座(213)上,且两者各自设有弹簧(212)作为弹性支撑;第一贴合弹片(210)和第二贴合弹片(211)在弹簧(212)的支撑力下相对布置,从而在所述包胶空间内形成从入口向内部夹持间距渐缩的进线通道,且进线通道的最窄间距不大于绞线(5)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解卷输送轮(206)包括两个相同旋向的回转轮,第一个回转轮先接触解卷后胶带(202),第二个回转轮后接触解卷后胶带(202),且第二个回转轮的转速大于第一个回转轮,且胶带解卷输送轮(206)与胶带粘性面(203)贴合的表面上均具有滚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递送驱动机构包括递送驱动电机(215)、递送驱动齿轮(216)、递送滑轨(217)和递送驱动齿条(218),所述送料基座(214)安装于递送滑轨(217)上构成滑动副,递送驱动齿条(218)与送料基座(214)固定连接,递送驱动齿轮(216)与递送驱动齿条(218)啮合并由递送驱动电机(215)驱动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送料基座(214)沿递送滑轨(217)往复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的输出端均能独立推动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且第二行程气缸(220)对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的推动行程大于第一行程气缸(219);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的安装位置满足:所述第二行程气缸(220)用于推动形成所述第一控制状态,所述第一行程气缸(219)用于推动形成所述第二控制状态,所述第一行程气缸(219)和第二行程气缸(220)均不工作时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回位至保持所述第三控制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弹片(210)的自由端和第二贴合弹片(211)的自由端在弹簧(212)支撑力下对接贴合,且两者贴合的表面均为光滑的外凸曲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弹片(211)上靠近铰接端一侧采用内凹镂空结构,形成用于避免将侧部悬垂的胶带向外推出的避让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为设置于所述胶带夹持机构(208)上方的剪刀(207)。
8.一种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加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包胶机头(2)、第二包胶机头(3)和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其中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均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
所述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用于安装在第二绞头(102)上,用于驱动第二绞头(102)对绞线(5)的第二端部进行旋转;
所述第一包胶机头(2)和第二包胶机头(3)分别用于加装在第一绞头(101)所在侧和第二绞头(102)所在侧的绞线机机架上,对绞线(5)两端的缠胶点进行点缠胶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绞头驱动机构(4)能够同时对第二包胶机头(3)进行正向和反向驱动旋转。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头(101)和第二绞头(102)在所述绞线机(1)呈镜像对称布置。
11.一种具有在线点缠胶带功能的绞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绞线机(1)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装设备,所述绞线机(1)包括分别用于夹持绞线(5)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一绞头(101)和第二绞头(102),其中第一绞头(101)上具有驱动绞线(5)第一端部旋转的绞头驱动机构,绞线(5)由第一绞头(101)带动旋转,所述的加装设备安装于所述绞线机(1)上。
CN202220227993.6U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Active CN217306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7993.6U CN217306206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7993.6U CN217306206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6206U true CN217306206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2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27993.6U Active CN217306206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62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6730A (zh) * 2022-01-27 2022-11-15 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设备、绞线机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6730A (zh) * 2022-01-27 2022-11-15 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设备、绞线机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0072B (zh) 利用条带来缠绕线束
CN104025209B (zh) 扭绞装置和用于在扭绞装置中扭绞电导线或光导线的方法
CN217306206U (zh) 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JP3989948B1 (ja) 複数ワイヤ同時巻線方法及びその巻線装置
CN110444343B (zh) 自动化胶带定点包扎设备及其包扎方法
CN108597860B (zh) 一种绕线机的放线机构及其防打结断线方法
KR20130088000A (ko) 다이나모 전기 기계용의 코일 지지부 및 코어의 단일 폴을 감기 위한 장치와 방법
GB2064611A (en) Stranding machine
CN214326722U (zh) 扎缆装置以及包括它的系统、裁缆绕缆扎缆一体化装置
GB2233590A (en) Dual capstan in-line wire drawing machine
EP0068028A1 (en) Coiling device
CN115346730A (zh) 用于绞线机实现在线点缠胶带的设备、绞线机和方法
CN114639543B (zh) 变压器线圈绕制的铜线放卷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0438202U (zh) 矩形漆包线的张力机构
CN110706866B (zh) 一种电缆对绞机
US20220293301A1 (en) Assembly head and method for wrapping a wire harness in an automated manner
CN221226018U (zh) 一种变压器包胶机构
CN220766126U (zh) 绕线机构及具有其的绕线设备
CN218525451U (zh) 一种绕线张力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3439312A (zh) 用于包绕电的导线组的装置
CN110180975A (zh) 一种弹簧绕卷成型设备
JP2863035B2 (ja) 撚線機
JP2640154B2 (ja) 撚線製造用の線条体の繰出・供給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2202299B (zh) 组合定子绕线设备
CN218201530U (zh) 一种线材端头打结机构及绕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301, 3rd Floor, Office, No. 267, West Second Ring Road, Taozhu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800

Patentee after: ZHUJI CAN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11 first floor, building 5, No. 78, Zhancheng Avenue,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JI CAN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