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4263U - 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4263U
CN217284263U CN202220983707.9U CN202220983707U CN217284263U CN 217284263 U CN217284263 U CN 217284263U CN 202220983707 U CN202220983707 U CN 202220983707U CN 217284263 U CN217284263 U CN 217284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aking
component
film
pull ro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837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伟
杨佩文
濮永瑜
张庆
尹兴盛
杨新明
施竹凤
杨明英
杨英鹏
罗毅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Co Of Yunnan Tobacco Co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Co Of Yunnan Tobacco Co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Co Of Yunnan Tobacco Co,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Baoshan Co Of Yunnan Tobacco Co
Priority to CN2022209837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4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4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4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Protec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所述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包括操作杆、破膜部件及破膜控制机构,所述破膜部件固定在操作杆底端,破膜控制机构固定在操作杆内或外的侧壁;破膜控制机构与破膜部件连接用于控制破膜部件的开合;所述破膜控制机构包括连接部件和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底端与破膜部件相连,顶端与连接部件的底端相连;弹性部件的弹力不小于破膜部件的开合力。本实用新型的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采用机械化操作,降低人力劳作成本,可以同时实现破膜和掏苗的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烟草种植操作中,每年的3-4月份会对漂浮育苗后的烟苗从育苗棚移栽至大田烟垄上,然后在烟垄上铺设地膜,以对烟苗进行保温保湿,对其进行前期生长的保护,随着烟苗的生长壮大和外界季节性的温度升高变化,需要将烟苗顶部的地膜破开,使得烟苗的叶片能够透过地膜破开处而暴露至外界,再对烟苗根部周边的地膜进行培土压覆对根部进行保温。
现有技术中,较为传统的方式是烟农用手抠烂烟苗顶部的地膜或者带小刀将地膜划开再用手将烟苗掏出,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存在破膜时洞口大小不一的问题,并且使用小刀破膜时很容易伤到烟苗。
需要设计出一种既可以对地膜进行破膜同时又能大幅度降低对烟苗的伤害,而且对地膜只划破而不割离,使得地膜仍能够包覆烟苗根部以进行培土保温作业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现有技术也存在一些破膜装置,但因其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导致存在组装生产成本较高或者操作繁琐、操控感不佳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上述领域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在既可以对地膜进行破膜又能大幅度降低对烟苗的伤害的同时,又大大简化装置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操作便捷、操控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包括操作杆、破膜部件及破膜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膜部件固定在操作杆底端,破膜控制机构固定在操作杆内或外的侧壁;破膜控制机构与破膜部件连接用于控制破膜部件的开合;所述破膜控制机构包括连接部件和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底端与破膜部件相连,顶端与连接部件的底端相连;弹性部件的弹力不小于破膜部件的开合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将组成部件简化至3部分,省略了现有装置常用的内外筒组装结构。在最简单的一个实施例中,人工操作时只需用手向上拉动连接部件的顶端即可实现破膜部件的开合,操作杆的作用是为整个破膜装置提供零部件附着安装的基本框架并形成一定长度使人们在操作使用破膜装置时无需弯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时,只需将操作杆底端的破膜部件插入需要破膜的小苗所在位置的地膜内,此时地膜会被戳破出现小洞;再拉动连接部件顶端产生向上的拉力,带动连接部件底端的弹性部件使其处于张紧状态,弹性部件进一步牵引破膜部件并控制破膜部件从闭合到开放,这一过程使地膜的小洞进一步受到张力而扩大,从而达到破膜目的。
所述操作杆顶部径向延伸出手柄;所述手柄与操作杆呈类L形结构;所述手柄与操作杆均内部中空;
所述弹性部件选自:橡皮筋或弹簧,优选弹簧。
所述弹簧选自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
所述破膜部件包括至少2个尖刺部;至少2个尖刺部的顶端铰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尖刺部为2个,其中1个尖刺部固定于操作杆的底端,为固定尖刺部;另一个尖刺部为活动尖刺部;所述活动尖刺部可相对于固定尖刺部做开合运动;
和/或,所述活动尖刺部的顶部与连接部件相连接。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拉杆和牵引块;拉杆相对于操作杆轴向设置;牵引块一端与活动尖刺部的顶部外壁固定,另一端与拉杆底端固定;
和/或,弹性部件的顶端固定于靠近拉杆底端的拉杆外壁上,弹性部件的底端固定于牵引块的中间位置;弹性部件对应拉杆的面、拉杆对应弹性部件的面、牵引块对应弹性部件和拉杆的面形成三角区域。
和/或,弹性部件对应拉杆的面与拉杆对应弹性部件的面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30°-60°。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弹性部件、拉杆、牵引块三者形成稳定的类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得人工操作在手动控制拉杆带动弹性部件拉动牵引块并进一步牵动活动尖刺部更为省力,操作也更为稳定、简便。上述夹角范围的设置是最为省力、操作最为便捷的一种结构。
所述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的整体高度为为60-100cm,优选80cm。这个高度设置方便人工操作该装置时不需要弯腰,是适合人体的高度。
所述固定尖刺部与活动尖刺部张开的口径为1.5-8cm;所述固定尖刺部与活动尖刺部闭合时形成的锥体的高度为15cm;张开口径与破膜的破洞大小相适配,这一口径破膜得到的洞口正好能将小苗全部露出;锥体高度的设置与小苗高度相适应,这一高度下的尖刺部插入地膜下的土壤中也不会伤及小苗。
和/或,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的破膜控制机构还包括手拉阀;手拉阀为类L形结构,其底端与拉杆的顶端连接,顶部用于手拉;手拉阀顶部与手柄位置对应且二者距离为5-10cm;这一距离的设置考虑到既要大于固定尖刺部与活动尖刺部张开的口径使得将手拉阀拉动至最高位置时可保证尖刺部张开口径达到最大,又要确保小于人工手部操作时手掌的极限开合距离使得人工手动操作时用单手就可操作提高便捷度。手拉阀为手动控制状态下用于向上拉动拉杆的机构,人工操作时可用手部大拇指握住手柄,其余四指握住手拉阀,四指用力向上握紧即可控制破膜装置进行破膜。
和/或,所述操作杆靠近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孔;手拉阀的底端穿过固定孔与拉杆的顶端相连。固定孔的作用是用于限制手拉阀和拉杆的位置和活动走向。
所述手柄远离操作杆顶端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通孔,便于在不使用时进行悬挂。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柄上还可以设置有手握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首先将本装置对准地膜需要破膜的位置,人工将手握住手柄和手拉阀,手持装置并将装置的操作杆底端的破膜部件刺破地膜,同时用手指向手掌内侧方向扳动手拉阀,破膜部件的活动尖刺部做开张运动将被刺破的地膜张开并形成洞口将苗叶掏出,破膜完成后,松开手拉阀,破膜部件的活动尖刺部自动闭合,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手柄自由端处通孔悬挂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化操作,降低人力劳作成本,可以同时实现破膜和掏苗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能够控制破膜力度,防止戳伤烟苗;同时,破膜完成后能够方便的收起尖刺部再进行掏苗,避免尖刺刮伤戳伤烟苗苗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列示如下:1-操作杆、11-手柄、111-通孔、12-固定孔;2-破膜部件、21-尖刺部、211-固定尖刺部、212-活动尖刺部;3-破膜控制机构、31-连接部件、311-拉杆、312-牵引块、32-弹性部件、33-手拉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实施例仅作为解释和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本组所有的实施例都具备如下共同特征:如图1所示,所述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包括操作杆1、破膜部件2及破膜控制机构3,所述破膜部件2固定在操作杆1底端,破膜控制机构3固定在操作杆1内或外的侧壁;破膜控制机构3与破膜部件2连接用于控制破膜部件2的开合;所述破膜控制机构3包括连接部件31和弹性部件32;弹性部件32的底端与破膜部件2相连,顶端与连接部件31的底端相连;弹性部件32的弹力不小于破膜部件2的开合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1顶部径向延伸出手柄11;所述手柄11与操作杆1呈类L形结构;所述手柄11与操作杆1均内部中空;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32选自:橡皮筋或弹簧,优选弹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簧选自拉簧或压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膜部件2包括至少2个尖刺部21;至少2个尖刺部21的顶端铰接;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尖刺部21为2个,其中1个尖刺部21固定于操作杆1的底端,为固定尖刺部211;另一个尖刺部21为活动尖刺部212;所述活动尖刺部212可相对于固定尖刺部211做开合运动;
和/或,所述活动尖刺部212的顶部与连接部件31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31包括拉杆311和牵引块312;拉杆311相对于操作杆1轴向设置;牵引块312一端与活动尖刺部212的顶部外壁固定,另一端与拉杆311底端固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311也可以替换成拉绳。
和/或,弹性部件32的顶端固定于靠近拉杆311底端的拉杆311外壁上,弹性部件32的底端固定于牵引块312的中间位置;弹性部件32对应拉杆311的面、拉杆311对应弹性部件32的面、牵引块312对应弹性部件32和拉杆311的面形成三角区域。
和/或,弹性部件32对应拉杆311的面与拉杆311对应弹性部件32的面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30°-60°。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的整体高度为为60-100cm,优选80cm。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尖刺部211与活动尖刺部212张开的口径为1.5-8cm;所述固定尖刺部211与活动尖刺部212闭合时形成的锥体的高度为15cm。
和/或,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的破膜控制机构还包括手拉阀33;手拉阀33为类L形结构,其底端与拉杆311的顶端连接,顶部用于手拉;手拉阀33顶部与手柄11位置对应且二者距离为5-10cm。
和/或,所述操作杆1靠近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孔12;手拉阀33的底端穿过固定孔12与拉杆311的顶端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1远离操作杆1顶端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通孔11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1上还可以设置有手握防滑套。

Claims (10)

1.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包括操作杆、破膜部件及破膜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膜部件固定在操作杆底端,破膜控制机构固定在操作杆内或外的侧壁;破膜控制机构与破膜部件连接用于控制破膜部件的开合;所述破膜控制机构包括连接部件和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底端与破膜部件相连,顶端与连接部件的底端相连;弹性部件的弹力不小于破膜部件的开合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顶部径向延伸出手柄;所述手柄与操作杆呈类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选自:橡皮筋或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选自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膜部件包括至少2个尖刺部;至少2个尖刺部的顶端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尖刺部为2个,其中1个尖刺部固定于操作杆的底端,为固定尖刺部;另一个尖刺部为活动尖刺部;所述活动尖刺部可相对于固定尖刺部做开合运动;
和/或,所述活动尖刺部的顶部与连接部件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拉杆和牵引块;拉杆相对于操作杆轴向设置;牵引块一端与活动尖刺部的顶部外壁固定,另一端与拉杆底端固定;
和/或,弹性部件的顶端固定于靠近拉杆底端的拉杆外壁上,弹性部件的底端固定于牵引块的中间位置;弹性部件对应拉杆的面、拉杆对应弹性部件的面、牵引块对应弹性部件和拉杆的面形成三角区域;
和/或,弹性部件对应拉杆的面与拉杆对应弹性部件的面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30°-60°。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任一所述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整体高度为为60-100cm;
和/或,所述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的整体高度为80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尖刺部与活动尖刺部张开的口径为1.5-8cm;所述固定尖刺部与活动尖刺部闭合时形成的锥体的高度为15cm;
和/或,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的破膜控制机构还包括手拉阀;手拉阀为类L形结构,其底端与拉杆的顶端连接,顶部用于手拉;手拉阀顶部与手柄位置对应且二者距离为5-10cm;
和/或,所述操作杆靠近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孔;手拉阀的底端穿过固定孔与拉杆的顶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远离操作杆顶端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通孔。
CN202220983707.9U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 Active CN217284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3707.9U CN217284263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3707.9U CN217284263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4263U true CN217284263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83707.9U Active CN217284263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4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6271Y (zh) 高枝瓜果采摘器
CN204466279U (zh) 一种水果采摘装置
CN208402432U (zh) 一种家用植株移栽种植装置
KR200485559Y1 (ko) 농업용 멀칭필름 천공기구
CN217284263U (zh) 一种地膜下小苗栽培破膜装置
CN210406080U (zh) 一种田间拔草工具
CN210987096U (zh) 一种树果的采摘器具
CN214628050U (zh) 一种草莓移栽装置
JP3123489U (ja) 果実収穫器兼用高枝剪定鋏
CN206517827U (zh) 一种隐藏刀片的瓜果采摘器
CN214545364U (zh) 一种拔草装置
CN107820908A (zh) 一种用于花生种植的装置
CN210406233U (zh) 一种果树拉枝工具
CN210406399U (zh) 一种林业种植用幼苗培养大棚
CN108684317B (zh) 一种钢丝驱动式果实兼枝条采剪装置
CN202145780U (zh) 一种地膜栽培破膜器
CN202958205U (zh) 一种花椒采摘装置
CN208227747U (zh) 人工辅助水果快速采摘收集装置
CN202635180U (zh) 一种园艺剪
RU2441360C2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плодосъемник
CA2603608A1 (en) Method for placing young plants in containers
CN212910677U (zh) 一种烟株膜下培土装置
CN217825867U (zh) 一种简易农业拔草器
CN214316589U (zh) 一种辣椒自交套袋
CN210381937U (zh) 一种手持可调式车载花椒采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