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3368U - 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3368U
CN217283368U CN202122963441.XU CN202122963441U CN217283368U CN 217283368 U CN217283368 U CN 217283368U CN 202122963441 U CN202122963441 U CN 202122963441U CN 217283368 U CN217283368 U CN 217283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bottom plate
flanging
speaker
loud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34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平
董庆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34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3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3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3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和分别设于所述盆架上的磁路组件及振膜组件,所述盆架、振膜组件及磁路组件三者连接围出一内腔,所述盆架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与外界的空气通道,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轭铁和设于所述轭铁上的磁钢组件,所述轭铁包括相连的底板和翻边,所述翻边隔断所述空气通道,所述轭铁上设有连通所述空气通道与外界的通孔。本扬声器单体结构新颖、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轭铁上的翻边可完全阻断空气通道,而设置于轭铁上的通孔既可保证空气通道与外界相连通,也可阻挡吸音颗粒通过。本扬声器单体可针对设置于不同位置的空气通道,对应的将通孔设置于轭铁的底板和/或翻边上,以保证内腔与外界相连通。

Description

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换能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设于所述模组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扬声器模组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当前扬声器单体设计一般采用音膜作为振动部件策动空气发声,由于受到模组外壳后腔体积限制,现有的扬声器单体产品的低频频率响应不足,导致听感不佳,为解决此问题,业内通常会在模组外壳后腔填充吸音颗粒以增加虚拟后腔,进而降低F0,提升低频灵敏度。为了防止吸音颗粒通过扬声器单体的空气通道进入扬声器单体内部,导致产生杂音产生。现有技术选择在扬声器单体的磁罩背面开设通孔,同时在空气通道处盖覆网布,使吸音颗粒无法进入扬声器单体内部。
然而,上述结构仅限于空气通道位于磁罩背面的结构中才能实现,当空气通道位于扬声器单体的侧面或者侧背面时,既有的结构就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微型扬声器单体及具有该微型扬声器单体的扬声器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和分别设于所述盆架上的磁路组件及振膜组件,所述盆架、振膜组件及磁路组件三者连接围出一内腔,所述盆架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与外界的空气通道,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轭铁和设于所述轭铁上的磁钢组件,所述轭铁包括相连的底板和翻边,所述翻边隔断所述空气通道,所述轭铁上设有连通所述空气通道与外界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底板上;或者,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翻边上;或者,所述底板和所述翻边分别设有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整体呈环框状。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上设有第一避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避位槽相连通的第二避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所述第一避位槽设于所述长边上,和/或,所述第一避位槽设于所述短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向一侧弯折延伸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对应于所述轭铁的角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的外壁面不凸出于所述盆架的外壁面设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内设有上述的扬声器单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扬声器单体,结构新颖、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轭铁上的翻边可完全阻断空气通道,而设置于轭铁上的通孔既可保证空气通道与外界相连通,也可阻挡吸音颗粒通过。本扬声器单体可针对设置于不同位置的空气通道,对应的将通孔设置于轭铁的底板和/或翻边上,以保证内腔与外界相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扬声器单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扬声器单体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扬声器单体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扬声器单体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扬声器单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扬声器单体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扬声器单体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盆架;11、空气通道;12、定位柱;
2、轭铁;21、底板;211、第二避位槽;22、翻边;221、第一避位槽;23、通孔;
3、磁钢组件;
4、振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7,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1和分别设于所述盆架1上的磁路组件及振膜组件4,所述盆架1、振膜组件4及磁路组件三者连接围出一内腔,所述盆架1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与外界的空气通道11,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轭铁2和设于所述轭铁2上的磁钢组件3,所述轭铁2包括相连的底板21和翻边22,所述翻边22隔断所述空气通道11,所述轭铁2上设有连通所述空气通道11与外界的通孔23。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扬声器单体结构新颖、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轭铁2上的翻边22可完全阻断空气通道11,而设置于轭铁2上的通孔23既可保证空气通道11与外界相连通,也可阻挡吸音颗粒通过。本扬声器单体可针对设置于不同位置的空气通道11,对应的将通孔23设置于轭铁2的底板21和/或翻边22上,以保证内腔与外界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23设于所述底板21上;或者,所述通孔23设于所述翻边22上;或者,所述底板21和所述翻边22分别设有所述通孔23。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孔23可根据扬声器单体上的空气通道11的位置相应的设置于扬声器单体的侧面或背面。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22整体呈环框状。
由上述描述可知,翻边22可遮盖扬声器单体的侧面,保护扬声器单体中的其余部件不受外物碰撞或磨损。同时,呈环框状的翻边22能够提高轭铁2自身的结构强度,降低轭铁2变形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22上设有第一避位槽221。
由上述描述可知,翻边22可避开设置于盆架1上的定位柱12,以使轭铁2可顺利装配于盆架1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2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避位槽221相连通的第二避位槽211。
由上述描述可知,底板21可避开设置于盆架1上的定位柱12,以使轭铁2可顺利装配于盆架1上。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所述第一避位槽221设于所述长边上,和/或,所述第一避位槽221设于所述短边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避位槽221可根据盆架1上定位柱12的位置相应地设置在翻边22的长边或短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22由所述底板21的边缘向一侧弯折延伸而成。
由上述描述可知,翻边22和底板21可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可让轭铁2的结构更为简单,加工更便捷,有利于生产制造。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23对应于所述轭铁2的角部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通孔23设置于轭铁2的角部,可避开靠近轭铁2中部设置的磁钢组件3,使磁钢组件3更大化,从而增强发声单元的性能灵敏度。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22的外壁面不凸出于所述盆架1的外壁面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翻边22不会增大扬声器单体在侧壁方向上的尺寸大小,符合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内设有上述的扬声器单体。
从上述描述可知,扬声器单体安装在模组外壳中,可根据空气通道11的位置将通孔23对应地设置于侧面和/或背面上,以连通不同产品中设置于不同位置的空气通道11,保证内腔与外界的空气流通。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扬声器单体,可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智能手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1和分别设于所述盆架1上的磁路组件及振膜组件4,所述盆架1、振膜组件4及磁路组件三者连接围出一内腔,所述盆架1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与外界的空气通道11,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轭铁2和设于所述轭铁2上的磁钢组件3,所述轭铁2包括相连的底板21和翻边22,所述翻边22隔断所述空气通道11,所述轭铁2上设有连通所述空气通道11与外界的通孔23。
具体的,轭铁2的底板21对应扬声器单体的底面设置,翻边22对应扬声器单体的侧面设置。通孔23设有多个,且通孔23的内径细小,可阻挡吸音颗粒通过。本实施例中,通孔23优选为圆柱形;在其它实施例中,通孔23可设置为方形、台柱形等多种形状。
所述通孔23设于所述底板21上;或者,所述通孔23设于所述翻边22上;或者,所述底板21和所述翻边22分别设有所述通孔23。本实施例中,多个通孔23对应空气通道11的位置设置于翻边22上。
所述翻边22整体呈环框状;所述翻边22由所述底板21的边缘向一侧弯折延伸而成。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轭铁2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且翻边22和底板21可为一体弯折成型。
所述通孔23对应于所述轭铁2的角部设置。具体的,轭铁2整体呈矩形,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磁钢组件3包括中心磁钢和多个边磁钢,中心磁钢位于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边磁钢之间。本实施例中,边磁钢设有四个,四个边磁钢一一对应轭铁2的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分为相对设置的两组,中心磁钢位于两组相对设置的边磁钢之间,且四个边磁钢分别靠近轭铁2的长边或短边的中部设置。空气通道11和通孔23一一对应地靠近轭铁2的四个角部设置,以此避开磁钢组件3,使得磁钢组件3可更大化,进而增强发声单元的性能灵敏度。较多的空气通道11和通孔23可保证内腔与外界地空气流通顺畅,对称的设计结构则可保证扬声器单体的振膜组件4策动空气时,声音传播均匀而稳定。
为了减小扬声器单体的整体外型尺寸,以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所述翻边22的外壁面不凸出于所述盆架1的外壁面设置。具体的,扬声器单体靠近轭铁2一侧的外壁面向内侧收缩,收缩的距离大于翻边22的厚度,而翻边22贴近此部分外壁面设置,从而令翻边22不会增大扬声器单体在垂直于侧壁的方向上的外型尺寸。本实施例还包括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中设有上述的扬声器单体。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轭铁2上的通孔23做出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通孔23设置于底板21上。容易理解的,将通孔23设置于底板21上,有利于连通设置于扬声器单体背面的空气通道11,保证内腔和外界的空气流通。
本实施例还包括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中设有上述的扬声器单体。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轭铁2上的通孔23做出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底板21和翻边22分别设有通孔23。容易理解的,将通孔23设置于底板21上,有利于满足扬声器单体的侧面和背面均设有空气通道11时的工作需要,保证内腔和外界的空气流通。
本实施例还包括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中设有上述的扬声器单体。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对底板21和翻边22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
翻边22上设有第一避位槽221;翻边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第一避位槽221设于长边上,或所述第一避位槽221设于所述短边上。底板21上具有与第一避位槽221相连通的第二避位槽211。
具体的,盆架1与翻边22的形状相对应,整体呈矩形环状,且盆架1长边上设有向靠近轭铁2的方向凸出的定位柱12。在轭铁2对应定位柱12的位置上设置第一避位槽221和第二避位槽211,可使轭铁2避开定位柱12,进而能顺利地进行装配。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2、第一避位槽221和第二避位槽211的数量一致,第一避位槽221于相对的两个长边上对称地设有四个。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柱12、第一避位槽221和第二避位槽211可分别设置成一个、两个或更多个。
本实施例还包括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中设有上述的扬声器单体。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是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对第一避位槽221的位置做出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翻边22的长边和短边上分别设有第一避位槽221。容易理解的,翻边22的长边和短边上分别设有第一避位槽221,可满足盆架1在长边和短边上均设置有定位柱12时的装配需要。
本实施例还包括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中设有上述的扬声器单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结构新颖、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整体外型尺寸小,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具有更大化的磁钢组件,发声单元的性能灵敏度高。轭铁上的翻边可完全阻断空气通道,且可以保护扬声器单体中的其余部件不受外物碰撞或磨损,而设置于轭铁上的通孔既可保证空气通道与外界相连通,也可阻挡吸音颗粒通过。本扬声器单体可针对设置于不同位置的空气通道,对应的将通孔设置于轭铁的底板和/或翻边上,以保证内腔与外界相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和分别设于所述盆架上的磁路组件及振膜组件,所述盆架、振膜组件及磁路组件三者连接围出一内腔,所述盆架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与外界的空气通道,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轭铁和设于所述轭铁上的磁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包括相连的底板和翻边,所述翻边隔断所述空气通道,所述轭铁上设有连通所述空气通道与外界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底板上;或者,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翻边上;或者,所述底板和所述翻边分别设有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整体呈环框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上设有第一避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避位槽相连通的第二避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所述第一避位槽设于所述长边上,和/或,所述第一避位槽设于所述短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向一侧弯折延伸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对应于所述轭铁的角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外壁面不凸出于所述盆架的外壁面设置。
10.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内设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单体。
CN202122963441.XU 2021-11-29 2021-11-29 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Active CN217283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3441.XU CN217283368U (zh) 2021-11-29 2021-11-29 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3441.XU CN217283368U (zh) 2021-11-29 2021-11-29 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3368U true CN217283368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3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3441.XU Active CN217283368U (zh) 2021-11-29 2021-11-29 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3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7577B2 (en) Sounding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214901294U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216884U (zh) 多功能发声器件
US20200053470A1 (en) Speaker module
CN114257930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866911A (zh)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1531314U (zh) 扬声器
CN217283368U (zh) 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CN219999584U (zh) 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217216874U (zh) 扬声器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00106A1 (zh) 扬声器箱
CN211019225U (zh) 扬声器单体和扬声器模组
CN213342570U (zh)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CN216905175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WO2022062003A1 (zh) 一种发声单体和扬声器箱
CN111654791A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999590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9019027U (zh) 一种发声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CN111163409A (zh) 扬声器单体和扬声器模组
CN219999597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20307358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9999595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7388994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及扬声器模组
CN221058437U (zh) 微型扬声器
CN219421013U (zh) 发声装置和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