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1208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1208U
CN217281208U CN202220874782.1U CN202220874782U CN217281208U CN 217281208 U CN217281208 U CN 217281208U CN 202220874782 U CN202220874782 U CN 202220874782U CN 217281208 U CN217281208 U CN 217281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antenna
target segment
electronic device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747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杰
陈玉稳
王珅
韩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747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1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1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1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折叠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折叠区域两侧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第一金属边框,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包括相邻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一辐射体形成第一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形成第二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第二金属边框,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包括第一金属部和第二金属部,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所述第二金属部中至少一者连接有调谐电路,其中,在所述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一金属部相对,所述第二辐射体与所述第二金属部相对。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屏等部件的技术发展,电子设备的外观形态有从直板机往折叠机发展的趋势。折叠机在打开状态下具有大面积屏幕,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体验,在闭合状态下体积又很小、便于携带。然而,当折叠机处于折叠状态时,由于两个屏幕相对,因此,在天线位置可能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导致天线性能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可以避免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天线性能降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折叠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折叠区域两侧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第一金属边框,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包括相邻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一辐射体形成第一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形成第二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第二金属边框,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包括第一金属部和第二金属部,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所述第二金属部中至少一者连接有调谐电路,其中,在所述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一金属部相对,所述第二辐射体与所述第二金属部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金属边框中设置调谐电路,这样,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若第一金属边框与第二金属边框之间产生感应电流,而导致第一金属边框中的天线产生频偏时,所述调谐电路可以对产生频偏的天线的工作频段进行调节以降低频偏,从而可以避免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天线性能降低的问题。此外,通过在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之间设置第一隔离部,从而可以避免所述第一金属边框中相邻的天线之间相互影响,从而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折叠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折叠区域两侧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第一金属边框,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包括相邻的第一辐射体111和第二辐射体112,所述第一辐射体111和所述第二辐射体112之间具有第一隔离部113,所述第一辐射体111形成第一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112形成第二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第二金属边框,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包括第一金属部和第二金属部,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所述第二金属部中至少一者连接有调谐电路,其中,在所述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辐射体111与所述第一金属部相对,所述第二辐射体112与所述第二金属部相对。
其中,所述调谐电路可以包括电容和电感中的至少一者,此外,还是可以是由电容、电感、开关等元件形成的天线开关电路。所述第一金属部可以通过所述调谐电路接地,或者,所述第一金属部可以通过所述调谐电路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电路板的射频端口电连接。相应地,所述第二金属部可以通过所述调谐电路接地,或者,所述第二金属部可以通过所述调谐电路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电路板的射频端口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与所述第一金属部连接的调谐电路可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天线的工作频段。与所述第二金属部连接的调谐电路可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
上述第一辐射体111还包括接地点和馈电点,且所述第一辐射体111通过所述接地点接地,同时,所述第一辐射体111通过所述馈电点与馈源电连接。相应地,第二辐射体112还包括接地点和馈电点,且所述第二辐射体112通过所述接地点接地,同时,所述第二辐射体112通过所述馈电点与馈源电连接。
上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各种天线,且所述第一天线的工作频段可以与所述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不同。由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不同,因此,可以避免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同时工作时,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
此外,所述折叠区域可以设置转轴,且所述第一显示屏可以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显示屏转动连接。此外,所述第一显示屏内还可以设置第一磁性体,所述第二显示屏内还可以设置第二磁性体,且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吸合。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使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所述第二金属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调谐电路,也可以使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所述第二金属部分别连接不同的调谐电路。其中,所述调谐电路可以包括电容和电感中的至少一者,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选取。下文以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所述第二金属部分别连接不同的调谐电路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具体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由于所述第一辐射体111与第一金属部相对,因此,所述第一辐射体111与第一金属部之间可能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感应电流的存在,可能导致第一天线的工作频段偏高或偏低的问题,当所述感应电流导致所述第一天线的工作频率偏高时,可以使与第一金属部连接的调谐电路包括电容,这样,通过调谐电路中的电容可以降低所述第一天线的工作频率,从而将第一天线的工作频率调节至正常范围内。相应地,当所述感应电流导致所述第一天线的工作频率偏低时,可以使与第一金属部连接的调谐电路包括电感,这样,通过调谐电路中的电感可以拉高所述第一天线的工作频率,从而将第一天线的工作频率调节至正常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于第二金属部的调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连接于第一金属部的调谐电路的工作原理类似,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予以赘述。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二金属边框中设置调谐电路,这样,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若第一金属边框与第二金属边框之间产生感应电流,而导致第一金属边框中的天线产生频偏时,所述调谐电路可以对产生频偏的天线的工作频段进行调节以降低频偏,从而可以避免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天线性能降低的问题。此外,通过在第一辐射体111与第二辐射体112之间设置第一隔离部113,从而可以避免所述第一金属边框中相邻的天线之间相互影响,从而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断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断口将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分段;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断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断口将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分段;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断口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断口,在所述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断口与所述第一断口所对应的第二断口对齐。
请参见图1,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包括4个第一断口,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包括4个第二断口,4个第一断口与4个第二断口一一对应。或者,请参见图2,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包括5个第一断口,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包括5个第二断口,5个第一断口与5个第二断口一一对应。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中的辐射体通过断口进行信号辐射,因此,通过在第二金属边框中设置于第一断口一一对应的第二断口,如此,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任意一个第一断口均与所对应的第二断口相对,从而避免因第一断口与金属框相对而导致的辐射效果变差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分段包括第一目标分段110,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包括第一接地点114和第二接地点116,所述第一接地点114和所述第二接地点116分别接地,且所述第一接地点114和所述第二接地点116将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分隔为第一子分段、第二子分段和第三子分段,所述第二子分段位于所述第一子分段和所述第三子分段之间;所述第一子分段形成所述第一辐射体111,所述第二子分段形成所述第一隔离部113,所述第三子分段形成所述第二辐射体112。
请参见图1,在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包括第一辐射体111和第二辐射体112,所述第一辐射体111包括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辐射体111包括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馈入所述第一辐射体111之后,通过第一目标分段110的第一端向外辐射,同时,所述第一辐射体111中的信号传递至第一接地点114时,通过第一接地点114传递至地,而不会传递至所述第二辐射体112。相应地,在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馈入所述第二辐射体112之后,通过第一目标分段110的第二端向外辐射,同时,所述第二辐射体112中的信号传递至第二接地点116时,通过第二接地点116传递至地,而不会传递至所述第一辐射体111。从而实现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同一金属分段上形成两个辐射体,如此,有利于节省第一金属边框中的天线安装空间,从而有利于在第一金属边框中制作更多的天线。同时,通过在第一辐射体111与第二辐射体112之间形成隔离部,从而有利于实现制作于同一金属分段的两个天线之间的相对隔离。
此外,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两个金属分段之间的断口实现两个不同天线之间的隔离,例如,所述第一辐射体111和所述第二辐射体112为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分段,所述第一隔离部113为所述第一辐射体111和所述第二辐射体112之间的第一断口。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分段还包括第二目标分段120、第三目标分段130、第四目标分段140和第五目标分段150,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所述第二目标分段120、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所述第四目标分段140和所述第五目标分段150分别形成不同天线的辐射体。
具体地,所述第二目标分段120包括第三辐射体121、第四辐射体122和第二隔离部123,所述第二隔离部123位于所述第三辐射体121与所述第四辐射体122之间,所述第三辐射体121形成第三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122形成第四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包括第五辐射体,所述第五辐射体形成第五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第四目标分段140包括第六辐射体,所述第六辐射体形成第六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第五目标分段150包括第七辐射体,所述第七辐射体形成第七天线的辐射体。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所述第二目标分段120、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所述第四目标分段140和所述第五目标分段150分别形成不同天线的辐射体,如此,有利于在第一金属边框中制作尽量多的天线,从而缓解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内置天线230和第二内置天线240,所述第一内置天线230和所述第二内置天线24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内。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内置天线230和第二内置天线240,如此,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天线数量,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覆盖更多的信号频段。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分段包括第六目标分段160和第七目标分段170,所述第六目标分段160形成第八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七目标分段170形成第九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六目标分段160和所述第七目标分段170分别设有所述调谐电路。
具体地,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可以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主屏幕,所述第二显示屏可以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副屏幕。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呈U型,由所述第一金属边框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包括:第三目标分段130、第四目标分段140、第二目标分段120、第一目标分段110和第五目标分段150。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包括第三接地点131和第一馈电点132,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通过所述第三接地点131接地,且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点132与第一馈源电连接。
所述第四目标分段140包括第四接地点141和第二馈电点142,所述第四目标分段140通过所述第四接地点141接地,且所述第四目标分段140通过所述第二馈电点142与第二馈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目标分段120还包括第五接地点125、第六接地点126、第三馈电点124和第四馈电点127,所述第五接地点125和第六接地点126位于所述第三馈电点124和第四馈电点127之间,所述第五接地点125与所述第六接地点126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隔离部123,所述第三辐射体121通过所述第三馈电点124与第三馈源电连接,所述第四辐射体122通过所述第四馈电点127与第四馈源电连接。
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包括第一接地点114和第二接地点116,所述第一接地点114和所述第二接地点116分别接地,且所述第一接地点114和所述第二接地点116将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分隔为第一子分段、第二子分段和第三子分段,所述第二子分段位于所述第一子分段和所述第三子分段之间;所述第一子分段形成所述第一辐射体111,所述第二子分段形成所述第一隔离部113,所述第三子分段形成所述第二辐射体112。此外,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还包括第五馈电点115、第六馈电点117和第一调谐电路210,所述第一辐射体111通过所述第五馈电点115与第五馈源电连接,所述第二辐射体112通过所述第六馈电点117与第六馈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111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210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调谐电路210为天线开关。
所述第五目标分段150包括第七接地点152、第七馈电点151和第二调谐电路220,所述第五目标分段150通过所述第七接地点152接地,且所述第五目标分段150通过所述第七馈电点151与第七馈源电连接,所述第五目标分段150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0与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分段还包括第九目标分段180、第十目标分段190和第十一目标分段200,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九目标分段180与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相对,所述第六目标分段160与所述第四目标分段140相对,所述第七目标分段170与所述第二目标分段120相对,所述第九目标分段180与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相对,所述第十目标分段190与所述第一目标分段110相对,所述第十一目标分段200与所述第五目标分段150相对。
所述第九目标分段180包括第八接地点181,且所述第九目标分段180通过第八接地点181接地,同时,第九目标分段180通过第二调谐电路220接地,所述第二调谐电路220包括电容或电感。
所述第六目标分段160包括第九接地点162和第八馈电点161,所述第九接地点162接地,所述第八馈电点161与第八馈源电连接,同时,所述第六目标分段160通过第二调谐电路220接地。
所述第七目标分段170包括第十接地点173、第十一接地点172、第九馈电点171,所述第十接地点173、第十一接地点172分别接地,所述第九馈电点171与第九馈源电连接,所述第六目标分段160通过第二调谐电路220接地。
所述第十目标分段190包括第十二接地点191、第十三接地点192,所述第十二接地点191和十三接地点将所述第九目标分段180分隔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0与电路板电连接,苏所述第三部分通过第二调谐电路220接地。
所述第十一目标分段200包括第十四接地点201,且所述第十一目标分段200通过第十四接地点201接地,同时,第十一目标分段200通过第二调谐电路220接地。
该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中包括11个天线,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各个天线的覆盖频段分别为:
所述第一天线支持LB、MHB,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天线辐射体利用电子设备外壳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二天线支持MHB,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三天线支持MHB、N78/N79,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四天线N78/N79,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五天线支持MHB、N78/N79,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六天线支持GPS,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七天线支持LB,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八天线支持WIFI2.4G/5G,通过一个天线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天线辐射体利用电子设备外壳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九天线支持WIFI2.4G/5G,通过一个天线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天线辐射体利用电子设备外壳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一内置天线230支持N41,辐射体采用FPC或PDS工艺实现;
所述第二内置天线240支持N78/N79,辐射体采用FPC或PDS工艺实现。
该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该天线系统支持4G/5G的4*4MIMO和WIFI 2.4/5G的2*2MIMO。
2)、5G的TRX是23#天线,布局在电子设备的侧边,用户使用贴耳通话、单手握和屏幕展开手握时都不会出现天线被握死的情况,所以5G天线性能良好。
3)、2/3/4G的TRX也是部分布局在电子设备的底部和侧边,且支持双天线自动切换保证天线性能始终是最优状态。
4)、WIFI 2.4/5G和WIFI 2.4/5G MIMO天线布局在副屏,可以留出更多空间给LTE和5G NR天线布局。在单手握和横屏手握时都不会出现天线同时被握死的情况,所以WIFI天线性能良好。
5)、GPS天线布局在电子设备的顶部,辐射上半球效率占比高,有利于用户体验。
6)、所有相邻天线的隔离度都是良好的,部分相邻天线通过接地点隔离,部分相邻天线通过断口隔离,且同一断口的相邻天线的工作频段基本都是不同频段,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相邻天线的隔离度,减少相邻天线性能的相互影响。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分段还包括第八目标分段250,所述第八目标分段250形成第八天线的辐射体。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区别在于:在第一目标分段110中新增一个第一断口,同时,在第十目标分段190处增加第二断口,以新增所述第八目标分段250和第十二目标分段260。同时,取消所述第六目标分段160中的第八天线和第七目标分段170中的第九天线。并在第八目标分段250中新增第十五接地点251和第十馈电点252,以在第一金属边框中形成第八天线。所述第十二目标分段260通过第十六接地点261接地。
该实施方式一共形成10个天线,其中,各个天线的工作频段分别为:
第一天线支持LB DRX、MHB DRX MIMO,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天线辐射体利用电子设备外壳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二天线支持WIFI2.4/5G,通过一个天线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三天线支持MHB PRX MIMO、N78/N79 TRX,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四天线支持N78/N79 DRX MIMO,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五天线支持MHB TRX、N78/N79 PRX MIMO,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六天线支持GPS、WIFI 5G,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七天线支持LB TRX,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八天线支持MHB DRX、N78/N79 DRX MIMO,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一内置天线230支持N41 PRX MIMO、WIFI 2.4G,辐射体采用FPC或PDS工艺实现;
所述第二内置天线240支持N78/N79 DRX MIMO,辐射体采用FPC或PDS工艺实现。
该实施方式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该天线系统支持4G/5G的4*4MIMO和WIFI 2.4/5G的2*2MIMO。
2)、5G的TRX是22#天线,布局在电子设备的左上角,用户使用贴耳通话、单手握和屏幕展开手握时都不会出现天线被握死的情况,所以5G天线性能良好。
3)、2/3/4G的TRX也是部分布局在电子设备的底部和顶部,且支持双天线自动切换保证天线性能始终是最优状态。
4)、WIFI 2.4/5G和WIFI 2.4/5G MIMO天线布局在背面靠近中框和侧边位置。在单手握和横屏手握时都不会出现天线同时被握死的情况,所以WIFI天线性能良好。
5)、GPS天线布局在电子设备的顶部,辐射上半球效率占比高,有利于用户体验。
6)、所有相邻天线的隔离度都是良好的,部分相邻天线通过接地点隔离,部分相邻天线通过断口隔离,且同一断口的相邻天线的工作频段基本都是不同频段,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相邻天线的隔离度,减少相邻天线性能的相互影响。
7、该天线布局只利用了主屏幕区域三条边和5个断口的情况下,设计10个天线辐射体同时兼容2G/3G/4G/5G、WIFI和GPS所有需要频段,空间利用率高,同时有效提高各个天线之间各模态的隔离度,有效提升整个天线系统的性能,改善用户体验和电子设备外观完整性。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区别在于:在第五目标分段150中新增一个第一断口,同时,在第十一目标分段200处增加第二断口,以新增所述第八目标分段250和第十二目标分段260。同时,取消所述第六目标分段160中的第八天线和第七目标分段170中的第九天线。并在第八目标分段250中新增第十五接地点251和第十馈电点252,以在第一金属边框中形成第八天线。
该实施方式一共形成10个天线,其中,各个天线的工作频段分别为:
第一天线支持LB DRX、MHB DRX MIMO,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天线辐射体利用电子设备外壳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二天线支持MHB DRX,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三天线支持MHB PRX MIMO、N78/N79 TRX,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四天线支持N78/N79 DRX MIMO,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五天线支持MHB TRX、N78/N79 PRX MIMO,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六天线支持GPS、WIFI 5G,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七天线支持LB TRX,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八天线支持WIFI2.4/5G,通过一个天线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一内置天线230支持N41 PRX MIMO、WIFI 2.4G,辐射体采用FPC或PDS工艺实现;
所述第二内置天线240支持N78/N79 DRX MIMO,辐射体采用FPC或PDS工艺实现。
该实施方式与图2所述的实施例相比,WIFI 2.4/5G和WIFI 2.4/5G MIMO天线布局在背面、顶部中框和底部中框位置。在单手握和横屏手握时都不会出现天线同时被握死的情况,所以WIFI天线性能良好。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还包括第九辐射体和第三隔离部,所述第三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五辐射体与所述第九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九辐射体形成第九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一显示屏还包括第三内置天线270。
该实施方式与图3所述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三目标分段130增设第九天线,同时,在电子设备内部增设第三内置天线270,从而使得电子设备中具有12个天线。其中,各个天线的工作频段分别为:
第一天线支持支持LMHB DRX,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二天线支持WIFI2.4G、N78/79PRX MIMO、N41 PRX MIMO,通过一个天线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三天线支持MHB TRX N78/N79 TRX,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四天线支持N78 DRX、WIFI5G,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天线辐射体利用电子设备外壳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五天线支持WIFI2.4G MHB DRX、N41 PRX MIMO,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六天线支持GPS,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七天线支持MHB DRX,通过一个天线开关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八天线支持LB TRX,通过一个天线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第九天线支持N78/N79 TRX,通过一个天线覆盖若干个工作模态,辐射体采用中框金属体实现;
所述第一内置天线230支持N78/79DRX MIMO,辐射体采用FPC或PDS工艺实现;
所述第二内置天线240支持N78/N79 DRX MIMO,辐射体采用FPC或PDS工艺实现;
所述第三内置天线270支持N79 DRX MIMO,辐射体采用FPC或PDS工艺实现。
该实施方式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该天线系统支持4G/5G的4*4MIMO和WIFI 2.4/5G的2*2MIMO。
2)、5G的TRX是22#天线,布局在电子设备的上边框,用户使用贴耳通话、单手握和屏幕展开手握时都不会出现天线被握死的情况,所以5G天线性能良好。
3)、2/3/4G的TRX也是部分布局在电子设备的底部和侧边,且支持双天线自动切换保证天线性能始终是最优状态。
4)、WIFI 2.4/5G和WIFI 2.4/5G MIMO天线布局在侧边框、顶部边框和背面位置。在单手握和横屏手握时都不会出现天线同时被握死的情况,所以WIFI天线性能良好。
5)、GPS天线布局在电子设备的顶部,辐射上半球效率占比高,有利于用户体验。
6)、所有相邻天线的隔离度都是良好的,部分相邻天线通过接地点隔离,部分相邻天线通过断口隔离,且同一断口的相邻天线的工作频段基本都是不同频段,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相邻天线的隔离度,减少相邻天线性能的相互影响。
7、该天线布局只利用了主屏幕区域三条边和6个断口的情况下,设计12个天线辐射体同时兼容2G/3G/4G/5G、WIFI和GPS所有需要频段,空间利用率高,同时有效提高各个天线之间各模态的隔离度,有效提升整个天线系统的性能,改善用户体验和电子设备外观完整性。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分段130还包括第九辐射体和第三隔离部,所述第三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五辐射体与所述第九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九辐射体形成第九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分段还包括第八目标分段250,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内置天线270和第四内置天线280,所述第三内置天线270和所述第四内置天线28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内,且所述第四内置天线280位于所述第八目标分段250的侧部。
该实施方式与图4所述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显示屏左下角的电路板,同时,将第一天线更换为第四内置天线280,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边框中,任意相邻两个辐射体之间的工作频段不同。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任意相邻两个辐射体之间的工作频段不同,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相邻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包括工作频段相同的至少两个辐射体。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金属边框包括工作频段相同的至少两个辐射体,这样,同一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天线进行辐射,从而提高信号辐射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折叠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折叠区域两侧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第一金属边框,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包括相邻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具有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一辐射体形成第一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形成第二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第二金属边框,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包括第一金属部和第二金属部,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所述第二金属部中至少一者连接有调谐电路,其中,在所述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一金属部相对,所述第二辐射体与所述第二金属部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断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断口将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分段;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断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断口将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分段;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断口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断口,在所述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断口与所述第一断口所对应的第二断口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分段包括第一目标分段,所述第一目标分段包括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一接地点和所述第二接地点分别接地,且所述第一接地点和所述第二接地点将所述第一目标分段分隔为第一子分段、第二子分段和第三子分段,所述第二子分段位于所述第一子分段和所述第三子分段之间;所述第一子分段形成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子分段形成所述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三子分段形成所述第二辐射体;或者,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为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分段,所述第一隔离部为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的第一断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分段还包括第二目标分段、第三目标分段、第四目标分段和第五目标分段,所述第一目标分段、所述第二目标分段、所述第三目标分段、所述第四目标分段和所述第五目标分段分别形成不同天线的辐射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分段包括第三辐射体、第四辐射体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二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三辐射体与所述第四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三辐射体形成第三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四辐射体形成第四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第三目标分段包括第五辐射体,所述第五辐射体形成第五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第四目标分段包括第六辐射体,所述第六辐射体形成第六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第五目标分段包括第七辐射体,所述第七辐射体形成第七天线的辐射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内置天线和第二内置天线,所述第一内置天线和所述第二内置天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分段包括第六目标分段和第七目标分段,所述第六目标分段形成第八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七目标分段形成第九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六目标分段和所述第七目标分段分别设有所述调谐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分段还包括第八目标分段,所述第八目标分段形成第八天线的辐射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目标分段还包括第九辐射体和第三隔离部,所述第三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五辐射体与所述第九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九辐射体形成第九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内置天线,所述第三内置天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目标分段还包括第九辐射体和第三隔离部,所述第三隔离部位于所述第五辐射体与所述第九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九辐射体形成第九天线的辐射体;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分段还包括第八目标分段,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内置天线和第四内置天线,所述第三内置天线和所述第四内置天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内,且所述第四内置天线位于所述第八目标分段的侧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中,任意相邻两个辐射体之间的工作频段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包括工作频段相同的至少两个辐射体。
CN202220874782.1U 2022-04-08 2022-04-08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281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4782.1U CN217281208U (zh) 2022-04-08 2022-04-0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4782.1U CN217281208U (zh) 2022-04-08 2022-04-0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1208U true CN217281208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5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74782.1U Active CN217281208U (zh) 2022-04-08 2022-04-0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1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67815B1 (en) Antenna for device, and foldable device
CN109346833B (zh) 具有wifi mimo天线的终端设备
CN104022350B (zh) 具有金属边框的智能机天线
CN107851884B (zh) 金属边框天线和终端设备
KR10168763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가변형 내장 안테나 장치
EP3961811B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51212B (zh) 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0276938B2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1198464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52483A1 (zh) 多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TWI356528B (zh)
CN105024146B (zh) 组合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514586A (zh) 一种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WO2020216241A1 (zh) 紧凑型天线及移动终端
EP2490297A1 (en) Dual-mode terminal antenna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06058426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7281208U (zh) 电子设备
CN210805986U (zh) 移动终端
CN109309284A (zh) 天线装置和移动装置
WO2022237352A1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2436265A (zh) 移动终端及其天线控制方法
CN214378823U (zh) 移动通信设备
CN115579618A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05488560U (zh) 一种调谐开关手机天线
CN217768751U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