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9983U -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9983U
CN217279983U CN202220837445.5U CN202220837445U CN217279983U CN 217279983 U CN217279983 U CN 217279983U CN 202220837445 U CN202220837445 U CN 202220837445U CN 217279983 U CN217279983 U CN 217279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por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splay panel
pixe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374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亮
白一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374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9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9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9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阵列以及至少一条复用线,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条复用线分别与对应的像素单元电连接,各条所述复用线用于接收对应像素单元的扫描信号以及对应像素单元的感测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至少一条复用线,将对应像素单元的扫描信号以及对应像素单元的感测信号进行复用,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中布局走线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驱动效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MLED显示面板包括Mini-LED显示面板以及Micro-LED显示面板。微型LED(即,Micro LED)显示技术是指以自发光的微米量级的LED为发光像素单元,将其组装到驱动面板上形成高密度LED阵列的显示技术。采用Micro LED显示技术的显示面板具有反应快、高色域、高PPI、低能耗等优势;迷你型LED(即,Mini LED)显示技术是Micro LED显示技术与背板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高对比度、高显色性能等可与OLED相媲美的特点。
其中,透明度是MLED显示面板的核心指标之一。然而,相关技术中,受限于MLED显示面板像素电路的布局,透明度难以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中布局走线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驱动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阵列以及至少一条复用线,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条复用线分别与对应的像素单元电连接,各条所述复用线用于接收对应像素单元的扫描信号以及对应像素单元的感测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中,各行所述像素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口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口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口与第一内部节点电连接。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口与电源电压电连接。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三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口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三端口与外部的感测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发光部件,其中:所述发光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发光部件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存储电容,其中: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
进一步地,任一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漏极;或者,所述第一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三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源极。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线,其中,各条数据线分别与对应的像素单元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接。
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至少一条复用线,将对应像素单元的扫描信号以及对应像素单元的感测信号进行复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能够将相关技术中的扫描线以及感测线合二为一,减少显示面板中布局走线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驱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示出相关技术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示出相关技术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像素电路为3T1C结构。具体的,相关技术中的像素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以及存储电容Cst。在图1中,Cgs为晶体管T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gs1为晶体管T3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gs2为晶体管T2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其中,晶体管T1的栅极接收扫描信号Vscan,晶体管T1的漏极接收数据信号Vdata,晶体管T1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2的栅极以及存储电容Cst的一端电连接,形成内部节点G。晶体管T2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T3的源极、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以及存储电容Cst的另一端电连接,形成内部节点S。晶体管T2的漏极接收电源电压VDD,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接地平面VSS。晶体管T3的漏极与外部的感测电路电连接,晶体管T3的漏极的电压可以为参考电压Vref,晶体管T3的栅极与外部的感测线电连接。
相关技术中,多个像素电路形成阵列排布的像素阵列。扫描信号Vscan用于为该像素阵列的一行像素电路提供扫描信号,以驱动各行像素电路依次逐行扫描;数据信号Vdata用于为各个像素电路提供数据信号,以驱动各个像素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发光。
当扫描信号Vscan使得晶体管T1处于打开状态时,数据信号Vdata写入到内部节点G,进而控制晶体管T2打开,在晶体管T2的源漏之间形成驱动电流,从而驱动发光二极管进行发光;当扫描信号Vscan使得晶体管T1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存储电容Cst的存在,内部节点G仍能维持一定的电压水平,使得发光二极管LED继续发光。晶体管T3用于侦测内部节点S的电压,以便外部的检测电路能够感知内部节点S的电压,并根据内部节点S的电压对像素电路的驱动参数进行调整。
然而,相关技术中,扫描信号Vscan与感测信号Vsensing的时序相同,并由驱动信号分别输入。在具体对像素电路进行布局时,扫描信号Vscan与感测信号Vsensing为不同的两条走线,影响显示面板的透明度。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阵列以及至少一条复用线,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条复用线分别与对应的像素单元电连接,各条所述复用线用于接收对应像素单元的扫描信号以及对应像素单元的感测信号。
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至少一条复用线,将对应像素单元的扫描信号以及对应像素单元的感测信号进行复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相关技术中的扫描线以及感测线合二为一,减少显示面板中布局走线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驱动效率。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像素单元可以为3T1C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对于4T1C、5T1C等其他形式的像素单元的电路结构,本实用新型也同样适用。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像素单元的具体电路结构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中,各行所述像素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所述复用线既可以复用为扫描线,也可以复用为感测线,因此,可以设置各行所述像素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使得每一行所述像素单元都设置有一条对应的复用线,以在扫描阶段通过所述复用线对相应行的像素单元逐行进行扫描。
值得注意的是,显示面板的架构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1G1D架构。其中,在1G1D架构中,每一行像素单元与一条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每一个像素单元与一条对应的数据线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显示面板的架构也可以有其他形式。例如,每两行像素单元与一条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此时,一条扫描线可以同时控制两行像素单元中晶体管的状态。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架构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口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口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口与第一内部节点电连接。
参见图2,所述第一晶体管可以是晶体管T1。晶体管T1的第一端口可以通过复用线接收该像素单元的扫描信号Vscan。晶体管T1的第二端口可以接收该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晶体管T1的第三端口可以与第一内部节点G电连接。示例性的,当扫描信号Vscan为高电平时,晶体管T1打开,晶体管T1的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处于导通状态,此时,数据信号Vdata写入到第一内部节点G。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口与电源电压电连接。
参见图2,所述第二晶体管可以是晶体管T2。晶体管T2的第一端口可以与第一内部节点G电连接,晶体管T2的第二端口可以与第二内部节点S电连接,晶体管T2的第三端口可以与电源电压VDD电连接。示例性的,当数据信号Vdata写入到第一内部节点G后,第一内部节点G的电压升高,使得晶体管T2打开,晶体管T2的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处于导通状态,由于电压电压VDD的接入,在晶体管T2的源漏之间产生驱动电流,从而驱动发光二极管LED发光。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三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口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三端口与外部的感测电路电连接。
参见图2,所述第三晶体管可以是晶体管T3。晶体管T3的第一端口可以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以接收该像素单元的感测信号Vsensing;晶体管T3的第二端口可以与第二内部节点S电连接,晶体管T3的第三端口可以与外部的感测电路电连接。示例性的,在感测阶段,所述复用线可以为高电平,使得晶体管T3打开,晶体管T3的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内部节点的电压可以输出至晶体管T3的第三端口,并进一步传输至外部的感测电路,以便外部的感测电路能够根据第二内部节点S的电压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外部的感测电路能够根据第二内部节点S的电压对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漂移进行补偿。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对于感测电路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发光部件,其中:所述发光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发光部件的另一端接地。
继续参见图2,所述发光部件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在图2中,示例性的,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可以与第二内部节点S电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可以与VSS电连接,即接地。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存储电容,其中: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存储电容可以是存储电容Cst。存储电容Cst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内部节点G电连接,存储电容Cst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内部节点S电连接。示例性的,当扫描信号Vscan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晶体管T1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此时,由于存储电容Cst的存在,第一内部节点G仍残留有足够的电压,能够使得晶体管T2处于打开状态,进而使得发光二极管LED持续发光。
进一步地,任一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漏极;或者,所述第一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三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源极。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任何晶体管均可以是N型,也可以是P型。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任何晶体管也可以是薄膜晶体管(即,TFT)。可以理解,晶体管的类型有多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晶体管的类型,本实用新型对于晶体管的类型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线,其中,各条数据线分别与对应的像素单元电连接。例如,在图2中,数据信号Vdata可以是该像素单元对应的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数据信号Vdata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控制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强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的时序可以包括多个工作周期,每个工作周期可以包括显示阶段以及感测阶段。在显示阶段,所述复用线复用为扫描线,以使对应像素单元的晶体管打开,驱动发光部件进行发光;在感测阶段,所述复用线复用为感测线,侦测对应像素单元中内部节点的电位,以使外部的感测电路能够感测到对应像素单元的内部的参数,并根据侦测情况对对应的像素单元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复用线可以分时复用。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2,晶体管T1的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存在寄生电容Cgs,晶体管T3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存在寄生电容Cgs1,晶体管T2的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存在寄生电容Cgs2。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相关技术中的感测线以及扫描线复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相关技术总体的寄生电容更小,能够进一步降低寄生电容,提升显示面板工作的稳定性。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终端主体可包括例如驱动芯片的其他部分。所述驱动芯片可产生所述数据信号、扫描信号以及感测信号。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具体实现并不限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将相关技术中的扫描线以及感测线合并,在实际测试中能够至少增加1%的透明度;同时,由于采用一根复用线即可以传输扫描信号以及感测信号,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驱动芯片资源的占用,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驱动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至少一条复用线,将对应像素单元的扫描信号以及对应像素单元的感测信号进行复用,能够将相关技术中的扫描线以及感测线合二为一,减少显示面板中布局走线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驱动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单元阵列以及至少一条复用线,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条复用线分别与对应的像素单元电连接,各条所述复用线用于接收对应像素单元的扫描信号以及对应像素单元的感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中,各行所述像素单元分别与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口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口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口与第一内部节点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口与电源电压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三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口与该像素单元对应的复用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三端口与外部的感测电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发光部件,其中:所述发光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发光部件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存储电容,其中: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部节点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部节点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一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漏极;或者,所述第一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三端口为该晶体管的源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线,其中,各条数据线分别与对应的像素单元电连接。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接。
CN202220837445.5U 2022-04-12 2022-04-12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Active CN217279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7445.5U CN217279983U (zh) 2022-04-12 2022-04-12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7445.5U CN217279983U (zh) 2022-04-12 2022-04-12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9983U true CN217279983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3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37445.5U Active CN217279983U (zh) 2022-04-12 2022-04-12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9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2680B (zh) 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1393397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pixel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37355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US10565934B2 (en) Drive compensation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6448555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6531085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11289004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driving method
WO2019196758A1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0689840B (zh) 一种像素电路、短路检测方法和显示面板
EP3588480B1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layout structure of transistor
CN109308872A (zh)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
CN113689821A (zh) 发光器件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CN110189701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13168809B (zh)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08431A (zh) 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0930949A (zh) 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US20090109149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217279983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1625133A (zh) Oled显示面板
CN113689828B (zh) 背光驱动电路、显示终端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14283738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1983401A (zh) 显示装置
CN113257187B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5497429B (zh) 像素驱动电路、模组、背光源、面板、装置及驱动方法
CN216596895U (zh) 一种灯条及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