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5423U - 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5423U
CN217275423U CN202220987142.1U CN202220987142U CN217275423U CN 217275423 U CN217275423 U CN 217275423U CN 202220987142 U CN202220987142 U CN 202220987142U CN 217275423 U CN217275423 U CN 217275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umidifying
conveying belt
air box
pip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871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永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naida Building & L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naida Building & L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naida Building & L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naida Building & L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871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5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5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5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60Produ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or ceramic elements, e.g. substitution of clay or shale by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s, e.g. ash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包括输送皮带轮和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有安装侧板、滑块、压紧弹簧、除湿箱罩、加热管、热风箱、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冷风箱,所述输送皮带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输送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另一个所述输送皮带轮转动连接,所述安装侧板的一端与输送皮带轮的一侧活动安装,所述安装侧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输送皮带轮活动安装,通过设置加热管、热风箱、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冷风箱,在热风箱、冷风箱的作用下,对其内空气进行循环烘干除湿,其中使用加热管,加热管加热后,提高空气循环当中的空气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除湿的效率,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保证上述产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制品的致密程度和外形不同,有烧结法、熔铸法和熔融喷吹法等。烧结法是将部分原料预烧成熟料,破碎和筛分,再按一定配比与生料混合,经过成型、干燥和烧成。耐火材料在制作用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进行干燥除湿。
然而现有的除湿效果不太好,结构复杂多变,效率不高,降低了使用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包括输送皮带轮和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有安装侧板、滑块、压紧弹簧、除湿箱罩、加热管、热风箱、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冷风箱,所述输送皮带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输送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另一个所述输送皮带轮转动连接,所述安装侧板的一端与输送皮带轮的一侧活动安装,所述安装侧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输送皮带轮活动安装,所述除湿箱罩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除湿箱罩的正面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通风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与通风槽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的一端与热风箱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另一端与冷风箱的顶部连通设置,使用加热管,加热管加热后,提高空气循环当中的空气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除湿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侧板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使用压紧弹簧,压紧弹簧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便于在复位回弹下,促使两个除湿箱罩合在一起,增加耐火材料除湿的空间环境。
优选的,所述除湿箱罩的底部与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风箱的底部与除湿箱罩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热风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扇,在热风箱、冷风箱的作用下,对其内空气进行循环烘干除湿。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风管的一端通过法兰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冷风箱的底部与另一个所述除湿箱罩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冷风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风机扇,在热风箱、冷风箱的作用下,对其内空气进行循环烘干除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侧板、滑块、压紧弹簧、除湿箱罩,通过使用者将耐火材料放置在皮带上,在电源启动下,输送皮带轮对其耐火材料进行运输至除湿箱罩内,通过设置滑块,并使用压紧弹簧,压紧弹簧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便于在复位回弹下,促使两个除湿箱罩合在一起,增加耐火材料除湿的空间环境,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管、热风箱、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冷风箱,在热风箱、冷风箱的作用下,对其内空气进行循环烘干除湿,其中使用加热管,加热管加热后,提高空气循环当中的空气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除湿的效率,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输送皮带轮、2除湿装置、201安装侧板、202滑块、203压紧弹簧、204除湿箱罩、205加热管、206热风箱、207第一通风管、208第二通风管、209冷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包括输送皮带轮1和除湿装置2,除湿装置2包括有安装侧板201、滑块 202、压紧弹簧203、除湿箱罩204、加热管205、热风箱206、第一通风管207、第二通风管208、冷风箱209,输送皮带轮1的数量为两个,输送皮带轮1通过皮带与另一个输送皮带轮1转动连接,安装侧板201的一端与输送皮带轮1 的一侧活动安装,安装侧板20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输送皮带轮1活动安装,安装侧板20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块202的外壁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压紧弹簧203的一端与滑块202的一侧固定连接,压紧弹簧203的另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除湿箱罩204的数量为两个,除湿箱罩204 的底部与滑块202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侧板201、滑块202、压紧弹簧203、除湿箱罩204,通过使用者将耐火材料放置在皮带上,在电源启动下,输送皮带轮1对其耐火材料进行运输至除湿箱罩204内,通过设置滑块 202,并使用压紧弹簧203,压紧弹簧203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便于在复位回弹下,促使两个除湿箱罩204合在一起,增加耐火材料除湿的空间环境,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除湿箱罩204的正面开设有通风槽,加热管205的一端与通风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加热管205的另一端与通风槽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热风箱206的底部与除湿箱罩204的顶部连通设置,热风箱2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扇,第一通风管207的一端与热风箱206的顶部连通设置,第一通风管207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风管208的一端通过法兰连通设置,第二通风管208的另一端与冷风箱209的顶部连通设置,冷风箱209的底部与另一个除湿箱罩204的顶部连通设置,冷风箱20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风机扇,通过设置加热管205、热风箱206、第一通风管207、第二通风管 208、冷风箱209,在热风箱206、冷风箱209的作用下,对其内空气进行循环烘干除湿,其中使用加热管205,加热管205加热后,提高空气循环当中的空气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除湿的效率,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在使用时,通过使用者将耐火材料放置在皮带上,在电源启动下,输送皮带轮1对其耐火材料进行运输至除湿箱罩204内,通过设置滑块202,并使用压紧弹簧203,压紧弹簧203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便于在复位回弹下,促使两个除湿箱罩204合在一起,增加耐火材料除湿的空间环境,通过设置加热管205、热风箱206、第一通风管207、第二通风管208、冷风箱209,在热风箱206、冷风箱209的作用下,对其内空气进行循环烘干除湿,其中使用加热管205,加热管205加热后,提高空气循环当中的空气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除湿的效率。
综上可得,通过设置安装侧板201、滑块202、压紧弹簧203、除湿箱罩 204,通过使用者将耐火材料放置在皮带上,在电源启动下,输送皮带轮1对其耐火材料进行运输至除湿箱罩204内,通过设置滑块202,并使用压紧弹簧 203,压紧弹簧203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便于在复位回弹下,促使两个除湿箱罩204合在一起,增加耐火材料除湿的空间环境,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通过设置加热管205、热风箱206、第一通风管207、第二通风管208、冷风箱209,在热风箱206、冷风箱209的作用下,对其内空气进行循环烘干除湿,其中使用加热管205,加热管205加热后,提高空气循环当中的空气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除湿的效率,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包括输送皮带轮(1)和除湿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2)包括有安装侧板(201)、滑块(202)、压紧弹簧(203)、除湿箱罩(204)、加热管(205)、热风箱(206)、第一通风管(207)、第二通风管(208)、冷风箱(209),所述输送皮带轮(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输送皮带轮(1)通过皮带与另一个所述输送皮带轮(1)转动连接,所述安装侧板(201)的一端与输送皮带轮(1)的一侧活动安装,所述安装侧板(20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输送皮带轮(1)活动安装,所述除湿箱罩(20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除湿箱罩(204)的正面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加热管(205)的一端与通风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205)的另一端与通风槽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207)的一端与热风箱(206)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二通风管(208)的另一端与冷风箱(209)的顶部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20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块(202)的外壁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弹簧(203)的一端与滑块(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弹簧(203)的另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箱罩(204)的底部与滑块(202)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箱(206)的底部与除湿箱罩(204)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热风箱(2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管(207)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风管(208)的一端通过法兰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箱(209)的底部与另一个所述除湿箱罩(204)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冷风箱(20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风机扇。
CN202220987142.1U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 Active CN217275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7142.1U CN217275423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7142.1U CN217275423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5423U true CN217275423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87142.1U Active CN217275423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5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9322B (zh) 一种生产陶瓷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201166512Y (zh) 塑料干燥机
CN101507940A (zh) 除湿无尘雷蒙磨
CN217275423U (zh) 一种耐火材料的除湿装置
CN206695531U (zh) 一种用于石膏生产线的烘干系统
CN209355642U (zh) 一种环保型工业陶瓷烘干装置
CN105783463A (zh) 一种干燥滚筒装置
CN110044168B (zh) 一种内抽风式粮食烘干机
CN208091157U (zh) 一种木质板材烘干装置
CN105532937A (zh) 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
CN103316739B (zh) 多功能气流烘干磨粉机
CN206467275U (zh) 一种铁矿石磁化焙烧装置
CN205156567U (zh) 一种生产烧结铁氧体磁粉的烘干装置
CN204313585U (zh) 一种玻璃粉的粉碎烘干装置
CN208832903U (zh) 一种金属冶炼用钢尾渣干燥装置
CN206281320U (zh) 一种用于隧道微波干燥设备的空气循环装置
CN206207961U (zh) 一种循环利用成珠炉尾气烘干玻璃微珠的烘干机
CN212409286U (zh) 一种震动式球团烘干设备
CN218443180U (zh) 一种基于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设备
CN219390426U (zh) 一种树脂砂轮干燥装置
CN206469637U (zh) 高效布料烘干机
CN205878794U (zh) 一种水稻循环烘干装置
CN209783224U (zh) 一种砖坯环保预烘干装置
CN212109438U (zh) 一种面粉加工设备送料装置
CN211120275U (zh) 一种连续式茶叶高速烘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