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9414U -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 Google Patents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9414U
CN217269414U CN202220950604.2U CN202220950604U CN217269414U CN 217269414 U CN217269414 U CN 217269414U CN 202220950604 U CN202220950604 U CN 202220950604U CN 217269414 U CN217269414 U CN 217269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ransmission shaft
arm
limiting
fix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06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506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9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9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9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涉及锁具技术领域。该固定结构包括设有止转槽和卡接槽的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其中,第二固定件包括弹力臂和位于弹力臂两端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间隔设置,以形成与止转槽同轴的插接空间,连接臂通过卡接部与第一固定件卡接且连接臂上设有位于插接空间内的限位部。如此使得传动轴只需经插接空间插入止转槽就能实现与固定结构的止转连接,同时在限位部收容于设于传动轴上的限位槽后实现传动轴的轴向固定,固定过程简单,不易犯错,且无需额外的专用工具。

Description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背景技术
当前常用的智能锁,电子密码锁,机械门锁等中固定传动轴的结构一般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或者插销固定,所以安装需要专用工具,导致产品包装的体积增加,不利于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及功能和成本控制。而现有无螺栓或插销的传动轴固定结构的传动轴固定过程繁琐,容易在固定过程中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旨在解决现有固定传动轴的结构需要专门工具安装且固定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固定结构,用于传动轴固定,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结构上设有用于所述传动轴插入的插入路径,所述插入路径上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件,设有止转槽和卡接槽,所述止转槽用于供所述传动轴沿所述插入路径插入以与所述传动轴止转连接;及
第二固定件,包括弹力臂和位于所述弹力臂两端的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间隔设置,以形成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空间与所述止转槽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插入路径,所述连接臂上设有卡接部和限位部,所述卡接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卡接槽,以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卡接,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插接空间内,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部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从所述插入路径移出,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部正对于所述限位槽并复位收容于所述限位槽。
在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限位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具有连接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的连接段,所述限位部从所述插入路径移出的驱动力方向指向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插接空间的轴向。
在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连接段。
在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弹力臂和所述连接臂的连接处设有缺口。
在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与所述连接段连接的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的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插接空间的径向收容于所述卡接槽,所述凸起背离所述限位部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凸起背离所述第一导向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接面,所述本体背离所述第一抵接面一侧设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卡接槽的槽壁间隔设置。
在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背离所述止转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面。
在所述固定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槽呈环状且环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周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旋钮机构,包括:
旋钮;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限位槽;及
如上所述的固定结构,所述旋钮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传动轴能够经所述插接空间插入所述止转槽以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止转连接,所述传动轴的插入路径上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传动轴能够将所述限位部移出所述插接空间,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部正对于所述限位槽并复位收容于所述限位槽。
在所述旋钮机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钮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一体成型或可拆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三为:
锁具,包括:
锁体;
锁舌;及
如上所述的旋钮机构,所述传动轴设于所述锁体并与所述锁舌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的固定结构应用装备于旋钮机构及锁具中,除了具备极佳的传动轴固定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在对传动轴固定时避免采用专用工具,进而减少产品包装的体积。同时上述方案的固定结构使得传动轴的固定简单,减少出错的概率,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具体而言,该固定结构包括设有止转槽和卡接槽的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其中,第二固定件包括弹力臂和位于弹力臂两端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间隔设置,以形成与止转槽同轴的插接空间,连接臂通过卡接部与第一固定件卡接且连接臂上设有位于插接空间内的限位部。如此使得传动轴只需经插接空间插入止转槽就能实现与固定结构的止转连接,同时在限位部收容于设于传动轴上的限位槽后实现传动轴的轴向固定,固定过程简单,不易犯错,且无需额外的专用工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旋钮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旋钮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旋钮机构中固定结构与传动轴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旋钮机构中第二固定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当前常用的智能锁,电子密码锁,机械门锁等中固定传动轴的结构一般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或者插销固定,所以安装需要专用工具,导致产品包装的体积增加,不利于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及功能和成本控制。而现有无螺栓或插销的传动轴固定结构的传动轴固定过程繁琐,容易在固定过程中出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其中,锁具可以作为门锁应用于各种室内门或室外门。该锁具包括锁体、锁舌及旋钮机构。锁体用于装设于门内,锁舌可活动地设置于锁体内,旋钮机构连接于锁体以及锁舌。旋钮机构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驱动锁舌运动,使锁舌相对于锁体凸出或收缩至锁体内部,从而实现门的锁定或解锁,或通过驱动锁舌相对锁体旋转实现门的锁定或解锁。
进一步地,请一并结合图1、图2、图4和图6,旋钮机构包括旋钮10、传动轴20及固定结构30。其中,传动轴20设于锁体并与锁舌连接。传动轴20上设有限位槽100。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固定结构30上设有用于传动轴20插入的插入路径。插入路径上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固定结构30包括第一固定件31及第二固定件32。第一固定件31设有止转槽200和卡接槽300。止转槽200用于供传动轴20沿插入路径插入以与传动轴20止转连接。第二固定件32包括弹力臂321和位于弹力臂321两端的连接臂322。两个连接臂322间隔设置,以形成插接空间400。插接空间400与止转槽200同轴设置,并位于插入路径。本实施例中,插接空间400的轴向平行于图1中箭头X所指方向。进一步地,连接臂322上设有卡接部323和限位部324,卡接部323至少部分收容于卡接槽300,以与第一固定件31卡接。限位部324位于插接空间400内,如此能够对插入路径进行部分阻挡,即限位部324至少部分处于插入路径上。旋钮10设于第一固定件31。在第一位置,限位部324能够通过传动轴20驱动从插入路径移出,在第二位置,限位部324正对于限位槽100并复位收容于限位槽100。
综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固定结构30应用装备于旋钮机构及锁具中,除了具备极佳的传动轴20固定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在对传动轴20固定时避免采用专用工具,进而减少产品包装的体积。同时上述方案的固定结构30使得传动轴20的固定简单,减少出错的概率,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具体而言,该固定结构30包括设有止转槽200和卡接槽300的第一固定件31及第二固定件32。其中,第二固定件32包括弹力臂321和位于弹力臂321两端的连接臂322,两个连接臂322间隔设置,以形成与止转槽200同轴的插接空间400,连接臂322通过卡接部323与第一固定件31卡接且连接臂322上设有位于插接空间400内的限位部324。如此使得传动轴20只需经插接空间400插入止转槽200就能实现与固定结构30的止转连接,同时在限位部324收容于设于传动轴20上的限位槽100后实现传动轴20的轴向固定,固定过程简单,不易犯错,且无需额外的专用工具。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32的材质可为PC,ABS,PC+ABS,PC+玻纤等弹性材料。另外,第二固定件32也可通过金属材质制成,此时可通过设计弹力臂321的厚度,实现弹力可调。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卡接部323和限位部324沿第一方向间隔设于连接臂322,第一方向平行于插接空间400的轴向。连接臂322具有连接于卡接部323和限位部324之间的连接段3221。限位部324从插入路径移出的驱动力方向指向连接段3221。如此使得上述驱动力能够通过连接段3221传递至卡接部323并驱动卡接部323相对卡接槽300移动,以适应传动轴20驱动限位部324时造成的第二固定件32形变,防止在上述驱动过程中卡接部323从卡接槽300内脱出,从而提升了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卡接部323和限位部324一一对应设于连接臂322上。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同一连接臂322上还可同时设置多个卡接部323,此时,连接臂322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限位部324。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卡接部323沿第一方向与连接段3221连接,限位部324远离卡接部323设于连接段3221。如此使得卡接部323与限位部324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隔距离,以方便第二固定件32发生形变,以适应传动轴20对限位部324的驱动,同时,减少对卡接部323和卡接槽300之间配合的影响,降低上述驱动过程中卡接部323相对卡接槽300的移动量,进一步提升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部323还可沿插接空间400的径向设于连接段3221上,保证卡接部323和限位部324之间间隔设置即可。其中,插接空间400的径向平行于图1中箭头Y所指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部324靠近弹力臂321和连接臂322的连接处设有缺口500。如此通过缺口500的设置能够在传动轴20驱动限位部324时降低弹力臂321对限位部324移动的限制,以降低传动轴20对限位部324的驱动难度。同时上述缺口500的设置还能够避免限位部324直接与弹力臂321连接,避免连接臂322相对弹力臂321弯折移动时,限位部324与弹力臂321之间发生断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限位部324上设有向缺口500延伸的凸起部325。如此通过凸起部325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二固定件32与传动轴20的接触面积。或者,增大传动轴20与第二固定件32能够接触的面积,降低传动轴20驱动限位部324的精度,进而降低传动轴20驱动限位部324移动的难度,保证传动轴20与固定结构30的固定过程能够简单快速的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卡接部323包括与连接段3221连接的本体3231和设于本体3231的凸起3232。凸起3232沿插接空间400的径向收容于卡接槽300。具体地,凸起3232远离连接段3221设置并与卡接槽300配合,保证了本体3231具有更大的变形量,以方便凸起3232卡入卡接槽300内。同时,上述设置进一步增加凸起3232和限位部324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减少传动轴20驱动限位部324时凸起3232相对卡接槽300的移动量,减少对凸起3232和卡接槽300之间配合的影响。进一步地,凸起3232背离限位部324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32321。如此通过第一导向面32321的设置,能够方便凸起3232与第一固定件31接触后使本体3231发生弹性变形,方便凸起3232卡入卡接槽300,实现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之间的卡接。进一步地,凸起3232背离第一导向面32321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接面32322,本体3231背离第一抵接面32322一侧设有第二抵接面32311,第一抵接面32322和第二抵接面32311中的至少一者与卡接槽300的槽壁间隔设置。如此通过第一抵接面32322和第二抵接面32311与卡接槽300的槽壁配合,能够限制第二固定件32相对第一固定件31的移动范围,同时使得卡接部323至少一侧与卡接槽300的槽壁间隔设置,以方便传动轴20驱动卡接部323移动时,凸起3232能够相对卡接槽300移动,避免发生应力集中,以适应传动轴20驱动限位部324时造成的第二固定件32形变。进一步地,第一抵接面32322还能够与卡接槽300的槽壁配合限制凸起3232从卡接槽300内脱出,保证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在轴向上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结合图5和图7,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32呈C型。当需要将第二固定件32从第一固定件31上拆下或传动轴20与固定结构30分离时,可在第二固定件32的C型开口处通过驱动两个连接臂322相背移动实现第二固定件32和第一固定件31的分离或将限位部324从限位槽100内移出。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32还可呈U型。另外,第二固定件32的外壁还可为方形,多边形以及其他形状。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限位部324还设有贴合面3242。贴合面3242用于与传动轴20形成限位槽100的槽底贴合,以增加限位部324与传动轴20径向的连接面积,提升传动轴20与固定结构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限位部324背离止转槽200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面3241。如此通过第二导向面3241的设置能够方便传动轴20驱动限位部324从插入路径移出。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导向面3241延伸至凸起部325。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传动轴20为方轴结构,相对应的止转槽200为方形槽。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轴20还可为横截面呈非圆的其轴结构,止转槽200与上述横截面相匹配,以实现止转连接。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止转槽200的槽口设有倒角311,以方便传动轴20插入止转槽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图3、图5和图6,卡接槽300呈环状且环设于第一固定件31的周向,如此使得卡接槽300能够兼容卡接部323的360°盲安装,更方便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卡接。同时,第二固定件32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31旋转,在传动轴20插入插接空间400后方便传动轴20旋转对准限位槽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6,旋钮10与第一固定件31一体成型或可拆连接。此外,除旋钮10外,其他形状结构、其他功能部件或组件也可通过固定结构30与传动轴20实现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固定结构,用于传动轴固定,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限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上设有用于所述传动轴插入的插入路径,所述插入路径上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件,设有止转槽和卡接槽,所述止转槽用于供所述传动轴沿所述插入路径插入以与所述传动轴止转连接;及
第二固定件,包括弹力臂和位于所述弹力臂两端的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间隔设置,以形成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空间与所述止转槽同轴设置,并位于所述插入路径,所述连接臂上设有卡接部和限位部,所述卡接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卡接槽,以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卡接,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插接空间内,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部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从所述插入路径移出,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部正对于所述限位槽并复位收容于所述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限位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具有连接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的连接段,所述限位部从所述插入路径移出的驱动力方向指向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止转槽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连接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弹力臂和所述连接臂的连接处设有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与所述连接段连接的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的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插接空间的径向收容于所述卡接槽,所述凸起背离所述限位部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凸起背离所述第一导向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接面,所述本体背离所述第一抵接面一侧设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卡接槽的槽壁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背离所述止转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呈环状且环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周向。
8.旋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钮;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限位槽;及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所述旋钮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传动轴能够经所述插接空间插入所述止转槽以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止转连接,所述传动轴的插入路径上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传动轴能够将所述限位部移出所述插接空间,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部正对于所述限位槽并复位收容于所述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一体成型或可拆连接。
10.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
锁舌;及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旋钮机构,所述传动轴设于所述锁体并与所述锁舌传动连接。
CN202220950604.2U 2022-04-22 2022-04-22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Active CN217269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0604.2U CN217269414U (zh) 2022-04-22 2022-04-22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0604.2U CN217269414U (zh) 2022-04-22 2022-04-22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9414U true CN217269414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7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0604.2U Active CN217269414U (zh) 2022-04-22 2022-04-22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9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1184A (en) Connector with secondary locking and coupling mechanisms
US5937121A (en) Adapters for coupling optical fiber
US474630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ock with gauge pin
US5924880A (en) Low coupling force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237114B1 (ko) 전기 커넥터
US5796895A (en) Fiber optic lighting-inline connector
JP4970571B2 (ja) プッシュ・プル方式の差込式コネクター
WO2015016771A1 (en) Dual-motion mating assisted connector
US6149473A (en) Connector with secondary locking and coupling mechanism
EP1715549B1 (en) Connector coupling structure
JPH04218281A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
CN217269414U (zh)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EP2384525B1 (en) Connector arrangement with mate-assist device
US8727801B2 (en) Pluggable modules having latch mechanisms for gripping receptacle assemblies
US6398575B1 (en) Lock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WO1999039229A1 (en) Adapters for coupling optical fiber
US11859746B2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two tubular objects
EP1006380B1 (en) Electrical and/or optical connector
CN214542770U (zh) 连接器
CN217269415U (zh)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US5205759A (en) Mount for a plug/socket combination
CN217269400U (zh)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US5795186A (en) Multimedia bezels
CN217740914U (zh) 电连接器用锁止组件及电连接器
CN218934064U (zh) 把手、锁具及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