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3787U - 一种线缆的放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的放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3787U
CN217263787U CN202220236162.5U CN202220236162U CN217263787U CN 217263787 U CN217263787 U CN 217263787U CN 202220236162 U CN202220236162 U CN 202220236162U CN 217263787 U CN217263787 U CN 217263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able
guide wheel
tension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61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达
李龙
王新争
陈曦
濮小斌
李成飞
何兰珍
沈克俭
潘嘉诚
田宏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61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3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3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3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缆的放线机,其包括能够抵压绕线盘的两个端面以夹持绕线盘的夹持机构、能够承载并定位放置于其上的绕线盘的定位机构、间隔设置的导引轮及张紧轮、检测张紧轮受到的张紧力的检测机构及摆动机构,夹持机构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并能够带动被夹持的绕线盘一同转动,定位机构使绕线盘的轴线与第一转轴平行且均在预设平面内,绕线盘输出的线缆套置于导引轮及张紧轮上,张紧轮设置于摆动机构上,检测机构电性连接于摆动机构,摆动机构能够接收由检测机构产生的张紧信号,并调节张紧轮与导引轮之间的中心距。本实用新型避免张紧轮不停的摆动而引起的线缆松脱,并能够缩短上料的调整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的放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的放线机。
背景技术
在电缆或光缆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缠绕在绕线盘上的一卷线缆进行放线操作,为了便于线缆的放线,线缆的放线机能够释放缠绕在绕线盘上的一卷线缆,以提高线缆放线的效率。
现有技术中,线缆的放线机通常具有两个问题:在上料过程中,需要将绕线盘装配在线缆的放线机的放线装置上,放线装置的夹持机构能够带动绕线盘一同转动,然而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绕线盘的轴线夹持机构的第一轴线重合,调节过程繁琐,辅助作业时间较长,降低了生产效率;在线缆的张紧过程中,通常利用张紧轮的自重来张紧线缆,使得线缆的放线机在释放速度不同时,张紧轮会不停地摆动,使得套置在张紧轮上的线缆极易松脱,松脱后的线缆不仅会打结,而且妨碍生产,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亟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的放线机,该线缆的放线机不仅能够解决张紧轮在张紧线缆时随释放速度不同不停摆动造成的线缆松脱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提高绕线盘的上料速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的放线机,该线缆的放线机能够释放缠绕在绕线盘上的一卷线缆,所述线缆的放线机包括:
夹持机构,能够抵压所述绕线盘的两个端面,以夹持所述绕线盘,所述夹持机构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并能够带动被夹持的所述绕线盘一同转动;
定位机构,能够承载并定位放置于其上的所述绕线盘,并使所述绕线盘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且均在预设平面内;
间隔设置的导引轮及张紧轮,由所述绕线盘输出的线缆套置于所述导引轮及所述张紧轮上;
检测机构,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张紧轮受到的张紧力,并能够产生张紧信号;及
摆动机构,所述张紧轮设置于所述摆动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电性连接于所述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能够接收所述张紧信号,并调节所述张紧轮与所述导引轮之间的中心距。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定位件,一对所述定位件的间距小于所述绕线盘的直径,一对所述定位件共同承载所述绕线盘,并以所述预设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于所述预设平面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线缆的放线机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第一夹持件,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绕线盘的一端;
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并能够抵接于所述绕线盘的另一端;及
推动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于所述推动件的移动端,所述推动件的移动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
主轴,所述主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重合,所述主轴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第一顶针,固接于所述主轴的一端,所述第一顶针能够抵压所述绕线盘的一端;及
摩擦盘,所述摩擦盘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当所述第一顶针抵压所述绕线盘时,所述摩擦盘能够与所述绕线盘的端面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线缆的放线装置还包括引线轮,所述引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引轮的上游,所述引线轮能够承接并规整由外部输入所述导引轮的线缆。
作为优选,所述导引轮的轮面上沿所述导引轮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环绕于所述导引轮的轮面,以允许由所述引线轮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张紧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导引轮的轮面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引线轮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四个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张紧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张紧轮的轮面上沿所述张紧轮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环绕于所述张紧轮的轮面,以允许由所述引线轮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所述导引轮与所述第二凹槽上。
作为优选,所述张紧轮的轮面上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二凹槽,由所述引线轮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所述导引轮与三个所述第二凹槽上。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机构包括:
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于铰接轴,所述张紧轮设置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
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连接于所述摆杆的中段,所述气缸能够推动所述摆杆绕所述铰接轴转动;及
限位件,能够限制所述摆杆在预设范围内绕所述铰接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检测机构检测张紧轮受到的张紧力,并使摆动机构电性连接于检测机构,使得摆动机构能够根据检测机构测得的张紧力调节张紧轮与导引轮之间的中心距,从而避免张紧轮不停的摆动,避免线缆松脱;并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将设置于其上的绕线盘的轴线与第一转轴平行且均在预设平面内,从而使得仅通过沿预设平面的延伸方向移动绕线盘就能够使绕线盘精准的被夹持机构夹持,极大缩短了上料的调整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的放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线缆的放线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线缆的放线机的左视图;
图4是图3中A-A截面视图;
图5是图1中线缆的放线机的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线缆的放线机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张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R处的局部视图;
图9是图7中S处的局部视图。
图中:
11、龙门架;12、第一基座;121、底板;122、支架;13、第二基座;
2、夹持机构;21、第一夹持件;211、第一顶针;212、摩擦盘;213、主轴;22、第二夹持件;221、第二顶针;222、衬套;23、推动件;231、第一气缸;232、连接卡盘;2321、固定板;2322、卡持板;233、固定件;
3、驱动机构;31、电机;32、减速箱;321、输出轴;33、法兰盘;
411、引线轮;412、引线槽;4111、第三凹槽;42、导引轮;421、第一凹槽;43、张紧轮;431、第二凹槽;441、摆杆;442、第二气缸;443、限位件;4431、第一定位销;4432、第二定位销;
5、定位机构;51、定位件;52、肋板;
6、检测机构;
7、引线机构;71、引线孔;7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的放线机,其能够释放缠绕在绕线盘上的一卷线缆,如图1至图9所示,该线缆的放线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夹持机构2、定位机构5、间隔设置的导引轮42及张紧轮43、检测机构6及摆动机构。
夹持机构2能够抵压绕线盘的两个端面,以夹持绕线盘,夹持机构2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并能够带动被夹持的绕线盘一同转动,定位机构5能够承载并定位放置于其上的绕线盘,并使绕线盘的轴线与第一转轴平行且均在预设平面内,绕线盘在上料时,仅使绕线盘沿预设平面的延伸方向移动就能够使绕线盘的轴线与第一转轴重合,从而便于夹持机构2准确地夹持绕线盘,即定位机构5相当于是绕线盘上料之前的预定位工位,位于预定位工位上的绕线盘仅沿一个方向移动就能够使绕线盘的轴线与第一转轴重合,从而便于调节绕线盘上料,缩短了绕线盘的上料时间。预设平面可以根据外部线缆的流水线或线缆的物流路径与线缆的放线机的位置及驱动绕线盘上料的机构的运动路径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为了能够使放置在定位机构5上的绕线盘能够自动上料,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2在夹持绕线盘的同时还能够使绕线盘的轴线与第一转轴重合。具体地,绕线盘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锥形导向面,当绕线盘放置于定位机构5上时,夹持机构2刚好能够伸入锥形导向面的边沿,在夹持机构2相互靠近以夹持绕线盘时,夹持机构2与锥形导向面抵接,并在夹持机构2与锥形导向面抵接过程中,使绕线盘的轴线逐渐靠近第一转轴直至与第一转轴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夹持机构2能够沿预设平面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能够夹持位于定位机构5上的绕线盘,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由绕线盘输出的线缆套置于导引轮42及张紧轮43上,张紧轮43设置于摆动机构上,检测机构6被配置为检测张紧轮43受到的张紧力,并能够产生张紧信号,摆动机构电性连接于检测机构6并能够接收张紧信号,摆动机构能够根据张紧信号调节张紧轮43与导引轮42之间的中心距,从而使张紧轮43的张紧力与放线装置释放线缆的速度匹配,防止张紧轮43不停地摆动,避免了位于张紧轮43与导引轮42之间的线缆松脱,从而保证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包括龙门架11及第一基座12,夹持机构2及定位机构5设置于龙门架11上,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夹持件21、第二夹持件22及推动件23。第一夹持件21通过轴承限定在龙门架11的一根立柱上,并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二夹持件22通过轴套限定在龙门架11的另一根立柱上,并与第一夹持件21相对间隔设置,第二夹持件22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并能够沿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移动,推动件23的移动端能够沿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二夹持件22连接于推动件23的移动端,以使推动件23的移动端带动第二夹持件22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件21,以能够夹紧或松脱绕线盘。当第一夹持件21及第二夹持件22夹持绕线盘时,驱动第一夹持件21及第二夹持件22中的一个绕第一转轴转动,绕线盘带动另一个也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
为了使夹持机构2能够自动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线缆的放线机还包括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1及减速箱32,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第一夹持件21绕第一转轴转动。具体地,第一夹持件21包括第一顶针211、摩擦盘212及主轴213,主轴213的一端连接于减速箱32的输出轴321,并且主轴213通过轴承限定在龙门架11上,并且主轴213的轴线与第一转轴重合,以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一顶针211固接于主轴213的另一端,并能够与主轴213一同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一顶针211能够抵压被夹持机构2夹持的绕线盘的一端。由于第一顶针211与绕线盘的接触面积较小,可能会使绕线盘打滑,为了增大第一夹持件21与绕线盘之间的摩擦力,摩擦盘212连接于第一顶针211,并当第一顶针211抵压绕线盘时,摩擦盘212能够与绕线盘的端面抵接,从而增大第一夹持件21与绕线盘之间的接触面积。
由于减速箱32的输出轴321与主轴213之间设置有润滑油,为了避免润滑油泄漏,减速箱32的输出轴321设置有容置部分主轴213的凹槽,主轴213的一端嵌入于凹槽中,并连接于输出轴321,减速箱32与龙门架11之间还设置有法兰盘33,法兰盘33能够固定减速箱32,并能够密封减速箱32与龙门架11之间的间隙,以避免润滑油泄漏。
第二夹持件22包括第二顶针221及衬套222,衬套222通过轴套限定在龙门架11的另一个立柱上,并能够沿第一转轴的轴向移动,第二顶针221连接于衬套222,并且衬套222限定第二顶针221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推动件23包括第一气缸231、连接卡盘232及固定件233,固定件233固定在轴套上,第一气缸231的气缸座连接于固定件233,以固定第一气缸231,连接卡盘232包括固定板2321及卡持板2322,固定板2321连接于第一气缸231的输出端,卡持板2322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板2321,固定板2321与卡持板2322共同形成卡槽,当卡持板2322固接于固定板2321时,卡槽的槽壁抵压于衬套222的外侧壁,以使固定板2321与卡持板2322夹持衬套222,从而使得第一气缸231的输出端能够带动衬套222沿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移动。
定位机构5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定位件51及四个肋板52,一对定位件51均连接于龙门架11的底部,并且定位件5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龙门架11的两个立柱上,定位件51与龙门架11的立柱的连接处均焊接有肋板52,以提升定位件51的连接强度。一对定位件51的间距小于绕线盘的直径,一对定位件51共同承载绕线盘,并以预设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于预设平面的两侧,从而使绕线盘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并均位于预设平面内。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51为方管,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件51还可以为定位块或圆管等其它具有相同作用的工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机架还包括第二基座13,线缆的放线机还包括引线轮411,引线轮41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基座13上,并位于导引轮42的上游,外部输入导引轮42的线缆先绕置在引线轮411上,以使引线轮411能够承接并规整由外部输入导引轮42的线缆。引线轮411上设置有第三凹槽4111,第三凹槽4111环绕于引线轮411的轮面,以使由绕线盘输出的线缆绕置在第三凹槽4111中,从而承接并规整由外部输入导引轮42的线缆。然而在外部线缆绕置于引线轮411上时,可能会出现线缆松脱引线轮411,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线缆的放线机还包括引线槽412,引线槽412能够限定外部的线缆由指定位置进入引线轮411,从而避免线缆晃动而松脱引线轮411。
第一基座12包括底板121及支架122,摆动机构包括摆杆441及第二气缸442,导引轮42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板121上,摆杆441的一端铰接在底板121上的铰接轴,张紧轮43可转动地设置在摆杆441的另一端,并且张紧轮43与导引轮42间隔设置,支架122固定在底板121上,第二气缸442的底座连接于支架122,第二气缸442的活塞连接于摆杆441的中段,第二气缸442的活塞能够推动摆杆441绕铰接轴转动,以调节张紧轮43与导引轮42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绕置于张紧轮43与导引轮42之间线缆的张紧力。
由于第二气缸442在推动摆杆441绕铰接轴转动时,第二气缸442的倾角会变化,为了避免损坏第二气缸442,第二气缸442的底座铰接在支架122上,第二气缸442的活塞铰接在摆杆441的中段,以使第二气缸442在推抵摆杆441绕铰接轴转动时,能够自适应地调节倾角。检测机构6包括力传感器及控制器,力传感器设置于摆杆441上,并位于铰接轴上,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摆杆441位于铰接轴处受到的力,控制器能够根据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力,计算出第二气缸442的活塞所需作用在摆杆441中段的推力或拉力,从而产生张紧信号,控制器电性连接于用于控制进入第二气缸442的比例阀,以使比例阀控制进入第二气缸442的气体的压力及流量,从而控制摆杆441绕铰接轴摆动,以调节导引轮42及张紧轮43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为了使线缆稳固地绕置在导引轮42上,导引轮42的轮面上沿导引轮42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421,第一凹槽421环绕于导引轮42的轮面,以允许由引线轮411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第一凹槽421与张紧轮43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引轮42的轮面上设置有四个第一凹槽421,由引线轮411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四个第一凹槽421与张紧轮43上。
为了使线缆稳固地绕置在张紧轮43上,张紧轮43的轮面上沿张紧轮43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431,第二凹槽431环绕于张紧轮43的轮面,以允许由引线轮411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导引轮42与第二凹槽43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轮43的轮面上设置有三个第二凹槽431,由引线轮411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导引轮42与三个第二凹槽431上。
由于第二气缸442在驱动摆杆441绕铰接轴摆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使张紧轮43与导引轮42之间的间距过小或过大的情况,间距过小时,会使线缆容易松脱导引轮42及张紧轮43,而间距过大时,会使线缆的张紧力过大,从而可能会拉断线缆,为了避免发生上述情况,线缆的放线机还包括限位件443,限位件443能够限制摆动机构在预设范围内调节张紧轮43与导引轮42之间的中心距。具体地,限位件443包括第一定位销4431及第二定位销4432,第一定位销4431及第二定位销4432间隔设置,并固定于底板121上,摆杆441设置于第一定位销4431及第二定位销4432之间,以在第一定位销4431及第二定位销4432之间形成的预设范围内摆动,从而限定调节导引轮42及张紧轮43间距的范围,避免出现使张紧轮43与导引轮42之间的间距过小或过大的情况。
进一步地,龙门架11上还设置有引线机构7,引线机构7被配置为接收外部的线缆。具体地,引线机构7上设置有滑槽72及多个间隔排列的引线孔71,外部的线缆由引线孔71穿过,以伸入线缆的放线机中,引线机构7能够沿滑槽72的延伸方向滑动,以调整引线机构7伸出龙门架11的距离,从而引导线缆进入引线轮411。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缆的放线机,能够释放缠绕在绕线盘上的一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放线机包括:
夹持机构(2),能够抵压所述绕线盘的两个端面,以夹持所述绕线盘,所述夹持机构(2)能够绕第一转轴转动,并能够带动被夹持的所述绕线盘一同转动;
定位机构(5),能够承载并定位放置于其上的所述绕线盘,并使所述绕线盘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且均在预设平面内;
间隔设置的导引轮(42)及张紧轮(43),由所述绕线盘输出的线缆套置于所述导引轮(42)及所述张紧轮(43)上;
检测机构(6),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张紧轮(43)受到的张紧力,并能够产生张紧信号;及
摆动机构,所述张紧轮(43)设置于所述摆动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6)电性连接于所述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能够接收所述张紧信号,并调节所述张紧轮(43)与所述导引轮(42)之间的中心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放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定位件(51),一对所述定位件(51)的间距小于所述绕线盘的直径,一对所述定位件(51)共同承载所述绕线盘,并以所述预设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分布于所述预设平面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放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放线机还包括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夹持机构(2)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
第一夹持件(21),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并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夹持件(21)能够抵接于所述绕线盘的一端;
第二夹持件(22),与所述第一夹持件(21)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22)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并能够抵接于所述绕线盘的另一端;及
推动件(23),所述第二夹持件(22)连接于所述推动件(23)的移动端,所述推动件(23)的移动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持件(22)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的放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21)包括:
主轴(213),所述主轴(21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重合,所述主轴(213)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
第一顶针(211),固接于所述主轴(213)的一端,所述第一顶针(211)能够抵压所述绕线盘的一端;及
摩擦盘(212),所述摩擦盘(212)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211),当所述第一顶针(211)抵压所述绕线盘时,所述摩擦盘(212)能够与所述绕线盘的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放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放线装置还包括引线轮(411),所述引线轮(41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引轮(42)的上游,所述引线轮(411)能够承接并规整由外部输入所述导引轮(42)的线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的放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轮(42)的轮面上沿所述导引轮(42)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421),所述第一凹槽(421)环绕于所述导引轮(42)的轮面,以允许由所述引线轮(411)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所述第一凹槽(421)与所述张紧轮(4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的放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轮(42)的轮面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凹槽(421),由所述引线轮(411)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四个所述第一凹槽(421)与所述张紧轮(43)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的放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43)的轮面上沿所述张紧轮(43)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431),所述第二凹槽(431)环绕于所述张紧轮(43)的轮面,以允许由所述引线轮(411)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所述导引轮(42)与所述第二凹槽(4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的放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43)的轮面上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二凹槽(431),由所述引线轮(411)输出的线缆能够依次套置于所述导引轮(42)与三个所述第二凹槽(4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放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
摆杆(441),所述摆杆(441)的一端铰接于铰接轴,所述张紧轮(43)设置于所述摆杆(441)的另一端;
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连接于所述摆杆(441)的中段,所述气缸能够推动所述摆杆(441)绕所述铰接轴转动;及
限位件(443),能够限制所述摆杆(441)在预设范围内绕所述铰接轴转动。
CN202220236162.5U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线缆的放线机 Active CN217263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6162.5U CN217263787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线缆的放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6162.5U CN217263787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线缆的放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3787U true CN217263787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90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6162.5U Active CN217263787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线缆的放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3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4744B (zh) 传送焊丝的设备
KR102027486B1 (ko) 코일 포장용 결속 헤드 모듈의 제어 방법
WO2018010045A1 (zh) 卷筒装置以及收线机
CN106044321A (zh) 一种非晶带材磁环自动卷绕设备
CN217263787U (zh) 一种线缆的放线机
EP2530040B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CA20739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or unwinding cable onto a reel
JP2830953B2 (ja) 自動巻取装置
IE56374B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wire dispensing machines
CN107946532A (zh) 一种锂电池制片设备
CN114348772B (zh) 一种钢丝绳缠绕用辅助设备
CN110515167B (zh) 用于光缆制造的铝带接合设备
CN215666357U (zh) 一种放线机
CN210480438U (zh) 缠绕装置
CN211846688U (zh) 一种用于侧面上盘装置中的绞体定位机构
CN209936066U (zh) 一种主动放线装置
CN113060592B (zh) 一种避免丝线打结的自动放线装置
CN206288751U (zh) 滴灌带自动收卷机
CN211034693U (zh) 一种可调压式缠线机
CN218975287U (zh) 一种浮动储线装置
CN215666299U (zh) 焊丝缠绕装置
CN217350154U (zh) 一种光缆被动放线架
CN220468357U (zh) 包装袋缝纫用放线装置
CN211544012U (zh) 一种盘卷打捆一体机
CN217498311U (zh) 一种收放线盘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