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3034U - 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3034U
CN217263034U CN202220194179.9U CN202220194179U CN217263034U CN 217263034 U CN217263034 U CN 217263034U CN 202220194179 U CN202220194179 U CN 202220194179U CN 217263034 U CN217263034 U CN 217263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ousing portion
housing
work machin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41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井贵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i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910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15886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3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3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业性良好的作业机。作业机(1)以能够装卸的电池(10)的电力进行动作。在作业机(1)中,第二收纳部(3b)位于第一收纳部(3a)的下方。第一收纳部(3a)位于电池安装部(3c)的前方。第二收纳部(3b)位于电池安装部(3c)的前方。第一收纳部(3a)位于把持部(3d)与电池安装部(3c)之间。第一收纳部(3a)位于把持部(3d)的后方。转子(6b)和定子(6c)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a)。在第二收纳部(3b)收纳有控制基板(8)。

Description

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能够装卸的电池的电力进行动作的作业机。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把持电动机的前方的作业机。该文献的作业机利用交流电源,但在这样的作业机中也要求使用电池的无绳型。另外,在使用无刷电动机的情况下,需要设置控制基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364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电池、控制基板的配置,有可能对作业性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是认识到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性良好的作业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作业机,利用能够装卸的电池的电力进行动作,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动机,其具有定子及以前后方向为轴进行旋转的转子;
输出部,其由所述电动机驱动,能够保持前端工具;以及
壳体,其具有收纳所述定子的第一收纳部和能够装卸所述电池的电池安装部;
所述壳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前方的把持部和位于所述把持部的前方的箱体,
所述箱体收纳有往复运动转换机构,所述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转换为往复运动并传递至所述输出部,
在所述把持部的后方具有所述第一收纳部,在所述第一收纳部的后方具有所述电池安装部。
根据该方式,握持把持部的作业变得容易进行,作业性提高。
也可以构成为具备所述电动机控制用的控制器和收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收纳部,
所述第二收纳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收纳部位于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且所述第一收纳部和所述第二收纳部位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前方。
根据该方式,由于能够将第一收纳部、第二收纳部以及电池安装部安装在一起,因此变得紧凑,作业性提高。
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把持部,所述第一收纳部位于所述把持部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间。
也可以相对于所述电池安装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装卸电池。
也可以所述基板配置为随着向前方而朝向上方倾斜。
也可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延伸。
也可以是具备由所述电动机驱动的输出部,所述把持部设置于所述输出部与所述第一收纳部之间。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把持部设有用于使所述马达电动机接通或断开的操作部,能够进行以食指能够操作的状态把持所述操作部的普通把持、和从所述普通把持以所述把持部的把持轴为中心旋转180度的状态把持所述壳体的反向把持。
另外,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将本实用新型的表现形式在方法、系统等之间转换后的方案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有效的。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作业性良好的作业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作业机1的侧视图。
图2是作业机1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未安装电池10的状态下的作业机1的重心位置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电池10的重心位置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安装有电池10的作业机1的重心位置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电池110的重心位置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安装有电池110的作业机1的重心位置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作业机1A的侧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作业机1B的侧剖视图。
图中:1、1A、1B—作业机,3—壳体,3a—第一收纳部,3b—第二收纳部,3c—电池安装部,3d—把持部,3e—吸气口,3f—排气口,3g,3h—电池安装部,4—齿轮箱,5—外罩,6—电动机,6a—输出轴,6b—转子,6c—定子,7—传感器/逆变器基板,7a—磁传感器,7b—开关元件,8—控制基板,9—触发开关(操作部),9a—开关主体,9b—开关柱塞,10—电池(电池组),11—风扇,13—套筒,14—中间轴,21—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3—主轴,25—往复运动转换机构,27—往复运动轴(柱塞)27a—保持部,29—LED,30—刀片(前端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部件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实用新型,而是例示。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特征及其组合不一定是实用新型的本质部分。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涉及作业机1。作业机1是节能切割机。根据图1及图2,对作业机1中的相互正交的前后及上下方向进行定义。前后方向是与电动机6的输出轴6a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下方向是与主轴2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
作业机1具备例如由树脂成形体构成的壳体3。壳体3具有第一收纳部3a、第二收纳部3b、电池安装部3c以及把持部3d。图1的假想线L1表示第一收纳部3a与第二收纳部3b的边界。假想线L2表示第一收纳部3a及第二收纳部3b与电池安装部3c的边界。
第一收纳部3a收纳电动机6(转子6b、定子6c)。第二收纳部3b是收纳控制基板8的部分。电池安装部3c是能够装卸地安装电池(电池组)10的部分。作业机1利用安装于电池安装部3c的电池10的电力进行动作。
电池10相对于电池安装部3c的装卸方向与上下方向平行,安装向上,拆卸向下。电池10以其长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装在电池安装部3c。把持部3d是操作者把持的部分。把持部3d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另外,把持部3d的上表面以随着向前而朝向下方的方式倾斜。图1中用R1表示把持部3d前后方向的范围。另外,将从把持部3d(范围R1)的后端起与把持部3d的前后方向长度相同的长度的后方范围表示为R2。另外,将从把持部3d(范围R1)的前端起与把持部3d的前后方向长度相同的长度的前方范围表示为R3。即,关于前后方向的长度,R1、R2和R3相同。电动机6、控制基板8、电池安装部3c位于范围R2。另外,齿轮箱4位于范围R3内。在把持部3d上设有触发开关9。在把持部3a的前半部,收纳有开关主体9a,从开关主体9a延伸出开关柱塞9b。当拉动触发开关9(向上方进行按压操作)时,开关柱塞9b被触发开关9向开关主体9a压入,操作被输入到开关主体9a。被输入了操作的开关主体9a向后述的控制基板8发送接通信号。触发开关9是用于作业者进行电动机6起动、停止(向电动机6的控制单元进行指示)的操作部。在作业机1中,位于壳体3的触发开关9的前端位置与后述的排气口3f之间的部分成为把持部3d。把持部3d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形成为朝向上方延伸的倾斜结构,由此抑制作业者的手指向前后方向滑动。
第一收纳部3a和第二收纳部3b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第二收纳部3b位于第一收纳部3a的下方。第一收纳部3a和电池安装部3c在前后方向上连续。第二收纳部3b和电池安装部3c在前后方向上连续。电池安装部3c位于第一收纳部3a及第二收纳部3b后方。第1收纳部3a位于把持部3d与电池安装部3c之间。第1收纳部3a位于把持部3d的后方。因此,当从前侧(或从后侧)观察时,第一收纳部3a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收纳部3b的至少一部分与电池安装部3c重叠(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另外,当从上方(或者从下方)观察时,第一收纳部3a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收纳部3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上下方向重叠)。图2表示将图1所示的范围R2在前后方向分割成两部分的范围R21和R22。R21是R2的前半部分,R22是R2的后半部分。
壳体3在外周面具有吸气口3e及排气口3f。吸气口3e位于比电动机6及传感器/逆变器基板7靠后方的位置。排气口3f位于电动机6的前方且风扇11的侧方。
作业机1在壳体3的前方具有齿轮箱4。齿轮箱4由铝等的金属制成。齿轮箱4与把持部3d的前端部连接。齿轮箱4例如被由树脂成形体构成的外罩5覆盖。齿轮箱4收纳或保持由电动机6驱动的输出部(往复运动轴27等)。把持部3d位于齿轮箱4或上述输出部与第一收纳部3a之间。
作业机1具备电动机(电动马达)6。电动机6是内转子型的无刷电动机。电动机6包括输出轴6a、转子6b以及定子6c。输出轴6a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壳体3旋转。转子6b设置在输出轴6a的周围,与输出轴6a一体地旋转。转子6b与定子6c一起收纳于第一收纳部3a。转子6b具有永久磁铁。定子6c以包围转子6b的外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收纳部3a内。电动机6的轴(输出轴6a)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定子6c构成为前后方向的长度比上下左右方向的长度(直径的大小)小。输出轴6a和转子6b以前后方向为轴旋转。
作业机1在电动机6的后方具备传感器/逆变器基板7。传感器/逆变器基板7被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a中。传感器/逆变器基板7以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式相对于定子6c固定,与定子6c成为一体。传感器/逆变器基板7搭载有用于检测转子6b的旋转位置(电动机旋转位置)的霍尔IC等的磁传感器7a、以及用于对定子6c的线圈通电的由FET、IGBT等开关元件7b构成的逆变器电路。虽然省略了详细图示,但设有三个磁传感器7a。三个磁传感器7a在周向上以角度60度的间隔设置。磁传感器7a构成为能够检测转子6b所具有的永久磁铁的位置。另外,开关元件7b共设有6个。在图2中,出现了一个磁传感器7a和两个开关元件7b。另外,搭载磁传感器7a的基板和搭载开关元件7b(逆变电路)的基板也可以分为两个。这样,在壳体3内的电动机6的后方设置有用于配置传感器/逆变器基板7的空间(传感器收纳部及逆变器收纳部)。即,第一收纳部3a在前侧具有收纳定子6c的部分(定子收纳部),在其后方具有收纳磁传感器7a的部分(传感器收纳部)。另外,第一收纳部3a在收纳磁传感器7a部分的后方具有收纳开关元件7b的部分(逆变器收纳部)。定子收纳部是收纳电动机6(转子6b、定子6c)的部分。逆变器收纳部也被称为开关元件收纳部。第一收纳部3a至少一部分位于范围R21。定子6c(定子收纳部)、磁传感器7a(传感器收纳部)、开关元件7b(逆变器收纳部)位于范围R21。另外,第二收纳部3b(控制基板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范围R21。电池安装部3c位于范围R22。另外,控制基板8的一部分位于范围R22。
作业机1在电动机6的前方具备风扇11。风扇11是与输出轴6a一体旋转的离心风扇。风扇11产生的气流从吸气口3e进入壳体3内,一边冷却传感器/逆变器基板7及电动机6一边向前方流动,被吸入风扇11并向离心方向流动,从排气口3f向壳体3外排出。风扇11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a中。即,第一收纳部3a在电动机6的收纳部(电动机收纳部)的前方具有风扇11的收纳部(风扇收纳部)。
作业机1具备控制基板8。控制基板8用于控制电动机6,并且搭载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等。控制基板8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或控制器。图中所示的控制基板8(控制器)是将搭载了电动机6用的控制电路的基板收纳在容器状的箱体中的基板,不能够看到基板本身。另外,控制基板8(控制器)可以是在容器状的箱体中收纳基板的结构,也可以是基板单体露出的形态。控制基板8呈在规定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平板状。控制基板8以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式被收纳在壳体3中。更具体而言,控制基板8以随着向前方而朝向上方的方式倾斜地配置在第二收纳部3b内,位于定子6c的下方。换言之,控制基板8随着朝向前方而接近所述电动机。此时的控制基板8的厚度方向为从后上方至前下方。与此对应,第二收纳部3b的下表面以随着向前方而朝向上方的方式倾斜。倾斜角度优选为第二收纳部3b的下表面不从电池安装部3c的下端部及安装于电池安装部3c的电池10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的大小。另外,控制基板8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定子6c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另外,控制基板8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定子6c、磁传感器7a和开关元件7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之和。控制基板8位于开关元件7b(逆变器收纳部)的前方。在控制基板8上连接有副基板8a。副基板8a具有显示电池余量功能。另外,副基板8a还具有调整电动机6的速度(目标旋转速度)的调整部。具体而言,调整部是按钮,每当按压时切换电动机6的速度。控制基板8根据由调整部设定的状态来控制电动机6。副基板8a被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a中。详细地说,副基板8a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a内的比开关元件7b(逆变器收纳空间)靠后方的部分(副基板收纳部),一部分从壳体3的外表面露出。即,第一收纳部3a在逆变器收纳部后方具有支撑副基板8a的空间(副基板收纳部)。控制基板8在从上方(或者从下方)观察时,分别与风扇11、电动机6、磁传感器7a、开关元件7b、副基板8a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在副基板8a上,除了显示电池10的余量之外,还可以显示作业机1(电动机6)的温度状态等其他状态。另外,在副基板8a上,除了电动机6的转速控制之外,也可以具有接通或断开电动机6的锁定状态、控制LED29的接通或断开等的功能。副基板8a位于范围R22。
作业机1具备套筒13以及中间轴14。套筒13例如是圆筒状的金属,设置在把持部3d内。套筒13将输出轴6a与中间轴14同轴地连结(连接)。输出轴6a的前端部从后方压入套筒13,中间轴14的后端部从前方插入套筒13。中间轴14的后端部呈在侧面具有2个平面的两面宽度的形状,另外,套筒13的前部在内表面形成有2个平面。若将中间轴14插入套筒13,则通过两面宽度而嵌合,能够一体旋转。通过套筒13,输出轴6a的旋转被传递到中间轴14。
作业机1在齿轮箱4内具备第一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2、主轴23、往复运动转换机构25以及往复运动轴(柱塞)27。这些部件构成作业机1的输出部。
第一锥齿轮21设置于中间轴14的前端部。第二锥齿轮22设置于主轴23的上端部,与第一锥齿轮21啮合。第一锥齿轮21和第二锥齿轮22将以前后方向为轴的中间轴14的旋转转换为以上下方向为轴的主轴23的旋转90度并减速。主轴2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齿轮箱4。齿轮箱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
往复运动转换机构25例如是曲柄机构,将主轴23的旋转转换为往复运动轴27的往复运动。往复运动轴27在前端具有保持部27a(前端工具保持部)。在保持部27a(往复运动轴27)上能够装卸地安装有作为前端工具的刀片30。往复轴27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工具保持部。往复运动轴27(柱塞)通过往复运动转换机构25而往复运动,被往复运动轴27保持的刀片30在向把持部3d侧移动(后退)时主要进行切断。在往复运动轴27的下方设有LED29,构成为能够照射作业部位。LED29与控制基板8连接,通过控制基板8来控制点亮、熄灭。在作业机1中,构成为当对开关主体9a输入操作力时,LED29点亮。
接着,使用图3~图7对作业机1中的重量平衡进行说明。图3表示未安装电池10的状态下的作业机1及其重心G1的位置。图4表示电池10及其重心G2位置。图5表示在安装电池10的状态下的作业机1及其重心G3的位置。另外,作为比较例,图6表示电池110及其重心G4的位置,图7表示安装有电池110的状态下的作业机1及其重心G5的位置。
在图3中,将未安装电池10的状态下的作业机1的重心位置表示为重心G1。如图3所示,重心G1位置位于把持部3d的前半部分的范围。即,重心G1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把持部3d的中心位置靠前方的位置。
在图4中,示出了从侧方观察的电池10,并且将电池10的重心位置表示为重心G2。电池10是额定电压为10.8V的电池组(在内部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电池10质量约为300g。从侧方看,重心G2在电池10的长度方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上大致位于中心。另外,在电池10内,多个电池单元以1层沿长度方向排列配置。即,在电池10内,电池单元在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由此,能够减小成为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高度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
在图5中,将安装有电池10的状态下的作业机1的重心位置表示为重心G3。重心G3的位置位于把持部3d的后半部分的范围。即,重心G3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把持部3d的中心位置靠后方。另外,在作业机1中,在安装至少250g的电池组的情况下,其重心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把持部3d的中心位置靠后方。
图6表示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的电池110,将其重心位置记为重心G4。在图7中,作为与图5中记载的状态进行比较的例子,表示安装有电池110的状态的作业机1,将其重心位置记载为重心G5。另外,作业机1为与额定电压10.8V的电池10对应地设计,构成为不能安装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但在图5中为了比较,表示假设电池110安装在作业机1上的情况下的状态(重心位置)。
电池110是额定电压为18V的电池组。电池110中内置的电池单元的数量比电池10多,电池单元在高度方向上堆积为2层,由此盒体也变大。另外,电池110的质量为电池10的大约2倍左右(约600g)。在电池110中,与电池10相同,重心G4的位置在长度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上也大致位于中心。
如图7所示,在安装有电池110的状态下的作业机1中,其重心G5位于比把持部3d靠后方的位置。即,重心G5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收纳部3a存在的范围内。另外,关于电池组内的电池单元是1层还是2层,对作业机的重心位置的移动没有太大影响,重要的是电池组自身的质量,但很明显,1层(层数少)的作业机的重心难以向后方移动。在作业机1中,构成为安装在电池安装部3c上的电池位于与电池10相同的重心位置,换言之,在电池单元为层叠一层的电池组的情况下,至少质量为500g以下时,重心的位置位于把持部3d的范围R1内。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下述效果。
(1)在作业机1中,使第二收纳部3b位于第一收纳部3a的下方,电池安装部3c位于第一收纳部3a的后方。而且,从前后方向观察时,第一收纳部3a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收纳部3b的至少一部分与电池安装部3c重叠(交叠)。这样,在把持部3d的后方,第一收纳部3a和第二收纳部3b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并排配置),且第一收纳部3a和第二收纳部3b的双方在前后方向上与电池安装部3c连续(并排配置),因此,电动机6、控制基板8及电池10成为一块紧凑的动力部。换言之,第二收纳部3b相对于第一收纳部3a在上下方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连接,第一收纳部3a和第二收纳部3b在前后方向上与电池安装部3c连接。由此,作业机1的外形(特别是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变得紧凑,作业性提高。具体而言,例如在双手手持使用作业机1的情况下,容易以一只手从上下夹着第一收纳部3a、第二收纳部3b以及电池安装部3c的方式进行把持,作业性良好。另外,构成为,与把持部3d的中心C1(从侧面观察时,将连结把持部3d的前端的上端和下端的线的中心、和连结把持部3d的后端的上端和下端的线的中心连结的握持轴心线的中心部分)相比,定子6c的中心位置位于上方,且控制基板8的中心位于下方。由此,能够使把持部3d的中心C1与动力部(电动机6、控制基板8以及电池10的集合)的中心C2在上下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在以相反的方式使用作业机1的情况下(以刀片30的刃朝上的方式从下方把持把持部3d进行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动力部的一部分(第二收纳部3b、电池10)与手腕接触而成为妨碍,因此作业性良好。特别是,在定子6c和控制基板8各自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范围R21的结构中,把持部3d的后方部分不易妨碍把持,能够提高作业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C1和中心C2在上下方向上不是相同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分开5mm左右。虽然难以使中心C1和中心C2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一致,但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只要中心C1和中心C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20m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另外,在触发开关9的后方,壳体3及电池10位于触发开关9的下端的上方。换言之,构成为在触发开关9的后方不存在位于触发开关9的下端下方的部分。由此,容易进行上述的反向把持(从触发开关9侧把持的方法)。对于这样的效果,相对于在电动机6的下方安装电池那样的结构是显著的。另外,反向把持是指从通常的把持状态(普通把持)开始,以把持部3d的把持轴为中心使作业机1旋转180度进行把持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普通把持”是指把持部3d的操作者的食指与触发开关9接触的把持状态,“反向把持”是指拇指的根部(与普通把持时接触触发开关9的食指部分相对的部分)与触发开关9接触的把持状态。另外,电池10的安装方向为与电动机6的轴向(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并且控制基板8也沿着电动机6的轴向延伸,因此,能够使作业机1在前后方向上变小,并且也能够使动力部(第一收纳部3a、第二收纳部3b、电池安装部3c)的上下方向的大小变小。
(2)定子6c及控制基板8是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结构,将第一收纳部3a与第二收纳部3b合在一起的上下长度在与电池安装部3c的连接部分与电池安装部3c的上下长度及安装于电池安装部3c的电池10的上下长度大致相等。因此,成为在第一收纳部3a及第二收纳部3b与电池安装部3c及电池10之间不会产生大的突出等的外形。因此,在上述的双手手持的使用中,第一收纳部3a、第二收纳部3b以及电池安装部3c容易握持,作业性良好。
(3)控制基板8以随着向前方去而朝向上方的方式倾斜地配置于第二收纳部3b内,因此与控制基板8与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第二收纳部3b的前后长度。
(4)第二收纳部3b的下表面随着控制基板8的倾斜而以随着向前方去而朝向上方的方式倾斜,但由于不从电池安装部3c的下端部以及安装于电池安装部3c的电池10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因此不会产生突出,在外观上优选,并且在上述的双手手持时的使用中作业性良好。另外,由于第二收纳部3b的下表面倾斜,因此在双手手持的使用中,第一收纳部3a、第二收纳部3b及电池安装部3c容易握持,作业性良好。
(5)由于电池安装部3c是在上下方向上装卸以长度方向为装卸方向的电池10的结构,因此,与沿前后方向装卸电池10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作业机1的前后长度。
(6)在作业机1中,未安装电池10(电池组)的状态下的重心G1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把持部3d的范围R1。因此,非作业时的作业机1的搬运变得容易。
(7)在安装了电池10的状态下的重心G3的位置收于把持部3d的前后方向范围R1的内部。因此,提高了把持把持部3d的作业的作业性。另外,由于重心G3位于把持部3d(R1)的后半部分的范围,因此重心G3位于操作者的无名指及小指所处的范围。由于食指和中指多用于触发开关9的操作,因此作业者在操作触发开关9时用拇指、无名指、小指支撑作业机1,但由于重心G3处于无名指和小指所处的范围,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另外,为了发挥本效果,可以将安装的电池的质量设为250g~500g的范围。
(8)作业机1构成为能够安装额定电压为10.8V的电池组的电池10。由此,能够抑制重心比把持部3d靠后方的情况。另外,电池10内包多个电池单元,另一方面,内包的电池单元为1层,即电池单元不是堆积为2层以上。由此,能够抑制电池组自身的高度方向,抑制重心位于把持部3d的后方,并且能够减小作业机1的全长(前后方向的长度)。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实施方式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作业机1A的侧剖视图。作业机1A在实施方式1的作业机1的电池安装部3c替换为电池安装部3g这一点上不同,在其他方面一致。电池安装部3g除了电池10的装卸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随着向前方去而朝向上方倾斜)之外,与电池安装部3c相同。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1A与实施方式1的作业机1相比,电池10的装卸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由此前后长度变长,但由于电池10(电池安装部3c)的下端在前后方向上与控制基板8分离(后退),因此能够在电池10与控制基板8之间确保能够用于配线等的空间。另外,由于能够在第二收纳部3b确保前后方向的空间,因此也能够不使控制基板8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而沿着前后方向。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少第二收纳部3b向下方的突出量而实现上下方向的紧凑化,并且也能够使控制基板8接近电动机6而缩短配线。
(实施方式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作业机1B的侧剖视图。作业机1B在实施方式1的作业机1的电池安装部3c替换为电池安装部3h这一点上不同,在其他方面一致。电池安装部3h除了电池10的装卸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随着向前方去而朝向下方倾斜),安装向下、拆卸朝上以外,与电池安装部3c相同。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1B与实施方式1的作业机1相比,电池10的装卸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由此前后长度变长,另一方面,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电池1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因此,电池10不易碰到作业者的手,在其他方面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另外,由于电池10的拆卸方向为向上,因此能够抑制拆卸时错误地操作触发开关9。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过程中能够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构成向电动机6通电用的逆变器电路的开关元件也可以设置于控制基板8。电动机6也可以是带刷电动机。本实用新型的作业机既可以是节能切割机以外的往复动作作业机,也可以是往复动作作业机以外的作业机。

Claims (17)

1.一种作业机,利用能够装卸的电池的电力进行动作,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动机,其具有定子及以前后方向为轴进行旋转的转子;
输出部,其由所述电动机驱动,能够保持前端工具;以及
壳体,其具有收纳所述定子的第一收纳部和能够装卸所述电池的电池安装部;
所述壳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前方的把持部和位于所述把持部的前方的箱体,
所述箱体收纳有往复运动转换机构,所述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转换为往复运动并传递至所述输出部,
在所述把持部的后方具有所述第一收纳部,在所述第一收纳部的后方具有所述电池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所述电动机控制用的控制器和收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收纳部,
所述第二收纳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收纳部位于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且所述第一收纳部和所述第二收纳部位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重心位于所述把持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重心位于所述把持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把持部设有用于使所述电动机接通或断开的操作部,
构成为能够进行以食指能够操作的状态把持所述操作部的普通把持、和从所述普通把持以所述把持部的把持轴为中心旋转180度的状态把持所述壳体的反向把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构成为能够在所述把持部的下侧进行操作,
在所述操作部的后方,所述壳体及所述电池位于比所述操作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把持部的前后方向长度设为L时,所述第一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从所述把持部的后端起L/2的后方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池安装部在与前后方向交叉方向上装卸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池安装部在与前后方向交叉方向上装卸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纳部和所述第二收纳部在上下方向上连接,所述电池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池安装部在上下方向上装卸。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呈平板状,以随着向前方而接近所述电动机的方式倾斜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所述电动机的开关元件,
所述第一收纳部具有收纳所述定子的定子收纳部,并且在所述定子收纳部的后方具有用于收纳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元件收纳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的传感器,
所述第一收纳部在所述定子收纳部的后方具有收纳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收纳部。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定子和所述控制器与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部的电池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的质量为250g以上且500g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安装了所述电池时的重心位于所述把持部的内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比所述把持部的中心位置靠后方。
CN202220194179.9U 2021-03-31 2022-01-25 作业机 Active CN21726303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2202 2021-03-31
JP2021-062202 2021-03-31
JP2021-191095 2021-11-25
JP2021191095A JP2022158863A (ja) 2021-03-31 2021-11-25 作業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3034U true CN217263034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902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4179.9U Active CN217263034U (zh) 2021-03-31 2022-01-25 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3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9668B2 (ja) 電動工具
JP6090576B2 (ja) 電動工具
CN106964836B (zh) 切割机
US20110171887A1 (en) Power Tool
JP7042570B2 (ja) 充電式ポリッシャ
JP6043195B2 (ja) 電動工具
WO2014119181A1 (ja) ブロワ
CN102029565B (zh) 内转式马达直接驱动的手持转角砂轮机
JP2010269409A (ja) ディスクグラインダ
JP2018001361A (ja) 充電式電動工具
JP2019030945A (ja) ポリシャ
JP2014079874A (ja) 動力工具
JP5912263B2 (ja) 切断工具
JP2018079632A (ja) 木工用携帯用切削機
JP2012011504A (ja) 電動工具
CN217263034U (zh) 作业机
JP2022158863A (ja) 作業機
JP6480975B2 (ja) 電動工具
JP5463907B2 (ja) 電動工具
JP5605685B2 (ja) 電動工具
CN201061862Y (zh) 一种电动磨削工具
JP2012196735A (ja) 切断工具
JP5463987B2 (ja) 電動工具
JP6379157B2 (ja) 手持ち式電動ディスクグラインダ
JP2003209960A (ja) 電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