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0284U - 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0284U
CN217260284U CN202220179165.XU CN202220179165U CN217260284U CN 217260284 U CN217260284 U CN 217260284U CN 202220179165 U CN202220179165 U CN 202220179165U CN 217260284 U CN217260284 U CN 217260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apse
plate
creases
board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791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哲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791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0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0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0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元宝梁包括:上梁板,上梁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相对于两端向下凹陷,上梁板构造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溃缩折痕,第一溃缩折痕沿上梁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上梁板在第一溃缩折痕的两侧的部分相对弯折;前梁板和后梁板,前梁板和后梁板安装于板簧支架,前梁板连接于上梁板的前侧且向下延伸,后梁板连接于上梁板的后侧且向下延伸,前梁板和后梁板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有第二溃缩折痕,第二溃缩折痕向前梁板和后梁板之间的空间凹陷,第二溃缩折痕沿前梁板和/或后梁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溃缩折痕的两侧的部分相对折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具有结构强度高、安装工序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车架纵梁前方往往通过铸造横梁安装在两个铸件支架上,铸造横梁与成型管梁焊接到一起,焊接工序繁杂,维修空间较小不易维修。并且,当车辆在满载行驶过程中受到外部激励,车架会发生弯曲变形,此变形传递给铸造横梁,由于铸造横梁刚性较大,无柔性变形,在受到变形激励后会产生较大作用力,在此作用力的长时间反复作用下,铸造横梁薄弱点容易发生疲劳裂纹,最终导致开裂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元宝梁,该元宝梁能够随着车架纵梁变形,能够适应车架变形,具有结构强度高、安装工序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元宝梁,包括:上梁板,所述上梁板适于横跨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所述上梁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相对于两端向下凹陷,所述上梁板构造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溃缩折痕,所述第一溃缩折痕沿所述上梁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上梁板在所述第一溃缩折痕的两侧的部分相对弯折;前梁板和后梁板,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适于安装于板簧支架,所述前梁板连接于所述上梁板的前侧且向下延伸,所述后梁板连接于所述上梁板的后侧且向下延伸,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有第二溃缩折痕,所述第二溃缩折痕向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之间的空间凹陷,所述第二溃缩折痕沿所述前梁板和/或所述后梁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前梁板和/或所述后梁板在所述第二溃缩折痕的两侧的部分相对折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能够适应车架变形,具有结构强度高、安装工序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的宽度相同,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均垂直于所述上梁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梁板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在其延伸方向上均相同,所述后梁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的距离在其延伸方向上均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梁板的底部连接有向前延伸的前沿,所述后梁板的底部连接有向后延伸的后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溃缩折痕和所述第二溃缩折痕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溃缩折痕沿所述上梁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第二溃缩折痕沿其所在的所述前梁板和/或所述后梁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溃缩折痕包括:两个端部第一溃缩折痕,两个所述端部第一溃缩折痕分别邻近所述上梁板的两端;两个中间第一溃缩折痕,两个所述中间第一溃缩折痕设于所述上梁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二溃缩折痕包括:两个端部第二溃缩折痕,两个所述端部第二溃缩折痕分别邻近其所在的所述前梁板和/或所述后梁板的两端;两个中间第二溃缩折痕,两个所述中间第二溃缩折痕均位于两个所述端部第二溃缩折痕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端部第一溃缩折痕相对于两个所述端部第二溃缩折痕更加邻近所述上梁板的两端;两个所述中间第一溃缩折痕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中间第二溃缩折痕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适于通过多个紧固件安装于所述板簧支架,多个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溃缩折痕的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元宝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元宝梁,能够适应车架变形,具有结构强度高、安装工序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与板簧支架和车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与板簧支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与板簧支架装配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
元宝梁1、纵梁10、上梁板100、前梁板200、后梁板300、板簧支架20、
第一溃缩折痕110、第二溃缩折痕310、前沿201、后沿301、端部第一溃缩折痕111、中间第一溃缩折痕112、端部第二溃缩折痕311、中间第二溃缩折痕3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1。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1包括上梁板100,上梁板100 适于横跨于左纵梁10和右纵梁10之间,上梁板100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相对于两端向下凹陷,上梁板100构造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溃缩折痕110,第一溃缩折痕110沿上梁板100 的宽度方向延伸,上梁板100在第一溃缩折痕110的两侧的部分相对弯折。
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适于安装于板簧支架20,前梁板200连接于上梁板100的前侧且向下延伸,后梁板300连接于上梁板100的后侧且向下延伸,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有第二溃缩折痕310,第二溃缩折痕310向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之间的空间凹陷,第二溃缩折痕310沿前梁板200和/或后梁板300的宽度方向延伸,前梁板200和/或后梁板300在第二溃缩折痕310的两侧的部分相对折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1安装于板簧支架20,板簧支架20在邻近车架的前端安装,利用了板簧支架20作为安装载体,元宝梁1与板簧支架20共同安装在纵梁的前端,替代了原有的铸造横梁,消除了焊接工序,安装及维修更加方便。
并且,上梁板100构造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溃缩折痕110,第一溃缩折痕110可以提升上梁板100两侧部分的形变能力,使上梁板100能够适应车架变形。第二溃缩折痕310 可以提升前梁板200和/或后梁板300两侧部分的形变能力,使前梁板200和/或后梁板 300能够适应车架形变。具体而言,第一溃缩折痕110、第二溃缩折痕310沿自身的延伸方向各处的宽度均相同,第一溃缩折痕110和第二溃缩折痕310均形成凹槽结构。这样,上梁板100、前梁板200和/或后梁板300均具有较强的形变能力,使元宝梁1整体均能够适应车架变形,车架纵梁10发生变形时发生开裂故障的概率更低,有利于提升车架及元宝梁1的使用寿命。
此外,上梁板100、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共同形成开口朝下的槽型结构,上梁板100沿水平方向延伸。通过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分别向上梁板100的下方延伸,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之间形成下方敞开的结构,使元宝梁1不易积水。上梁板100 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低于两端,可以在上梁板100的上方形成安装发动机散热器的空间。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1,能够适应车架变形,具有结构强度高、安装工序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的宽度相同,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均垂直于上梁板100。
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在元宝梁1的前后两侧均形成较高的结构强度,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的下边缘平齐,结构一体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前梁板200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在其延伸方向上均相同,后梁板30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的距离在其延伸方向上均相同。由此,在保证元宝梁1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沿其长度方向的材料分别更加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前梁板200的底部连接有向前延伸的前沿201,后梁板300的底部连接有向后延伸的后沿301。通过前梁板200 构造前沿201,后梁板300构造后沿301,使元宝梁1的横截面构造成“几”字形,提高了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底部的结构强度。前梁板200上的第二溃缩折痕310的两端分别与上梁板100和前沿201相连,后梁板300上的第二溃缩折痕310的两端分别与上梁板100和后沿301相连,在元宝梁1变形时提供加固,降低元宝梁1发生开裂故障的概率,提升元宝梁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溃缩折痕110和第二溃缩折痕310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溃缩折痕110沿上梁板1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第二溃缩折痕310沿其所在的前梁板200和/或后梁板3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例如,多个第一溃缩折痕110彼此平行,通过上梁板100构造多个第一溃缩折痕110,使上梁板100沿其长度方向形成多段结构,进而形成更多的折弯,提高了上梁板100的柔性变形的能力,如此,可以释放掉此变形产生的附加作用力,保证了车架及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故障概率。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溃缩折痕110包括两个端部第一溃缩折痕111和两个中间第一溃缩折痕112。
两个端部第一溃缩折痕111分别邻近上梁板100的两端。两个中间第一溃缩折痕112 设于上梁板100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两个端部第一溃缩折痕111在邻近上梁板100的两端处提升元宝梁1的柔性变形能力,两个中间第一溃缩折痕112在邻近上梁板100的中部处提升元宝梁1的柔性变形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多个第二溃缩折痕310包括两个端部第二溃缩折痕311和两个中间第二溃缩折痕312。两个端部第二溃缩折痕311分别邻近其所在的前梁板200 和/或后梁板300的两端。两个中间第二溃缩折痕312均位于两个端部第二溃缩折痕311 之间。
当前梁板200设有第二溃缩折痕310时,两个端部第二溃缩折痕311和两个中间第二溃缩折痕312同时处于前梁板300上。当后梁板300设有第二溃缩折痕310时,两个端部第二溃缩折痕311和两个中间第二溃缩折痕312同时处于前梁板200上。
两个端部第二溃缩折痕311在邻近前梁板200和/或梁板的两端提升元宝梁1的柔性变形能力,两个中间第二溃缩折痕312在邻近前梁板200和/或后梁板300的中部提升元宝梁1的柔性变形能力。
举例而言,第二溃缩折痕310形成于后梁板300,后梁板300在端部两个第二溃缩折痕312处距离前梁板200的距离较远,后梁板300在两个中间溃缩折痕312处距离前梁板200的距离较近,使后梁板300沿前后方向形成多段折弯结构,延展性更高,具有很好的形变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两个端部第一溃缩折痕111相对于两个端部第二溃缩折痕311更加邻近上梁板100的两端。两个中间第一溃缩折痕112分别位于两个中间第二溃缩折痕312之间。
这样,同一侧第二溃缩折痕311和中间第二溃缩折痕312处于端部第一溃缩折痕111 和中间第一溃缩折痕112之间,端部第二溃缩折痕311和中间第二溃缩折痕311可以提升端部第一溃缩折痕111和中间溃缩折痕112之间部分的变形能力,进一步提升元宝梁 1的变形能力,更好地适应车架纵梁10的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适于通过多个紧固件安装于板簧支架20,多个紧固件与第一溃缩折痕110的位置对应。
紧固件通过穿设于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使前梁板200和后梁板300牢固地安装在板簧支架20上。并且,紧固件的位置与第一溃缩折痕110的位置对应,可以在第一溃缩折痕110处发生形变时提供更好的加固,避免邻近第一溃缩折痕110的部分的形变过大,降低元宝梁1的故障率。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元宝梁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元宝梁1,能够适应车架变形,具有结构强度高、安装工序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宝梁1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元宝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梁板,所述上梁板适于横跨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所述上梁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相对于两端向下凹陷,所述上梁板构造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溃缩折痕,所述第一溃缩折痕沿所述上梁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上梁板在所述第一溃缩折痕的两侧的部分相对弯折;
前梁板和后梁板,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适于安装于板簧支架,所述前梁板连接于所述上梁板的前侧且向下延伸,所述后梁板连接于所述上梁板的后侧且向下延伸,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有第二溃缩折痕,所述第二溃缩折痕向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之间的空间凹陷,所述第二溃缩折痕沿所述前梁板和/或所述后梁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前梁板和/或所述后梁板在所述第二溃缩折痕的两侧的部分相对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的宽度相同,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均垂直于所述上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板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在其延伸方向上均相同,所述后梁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的距离在其延伸方向上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板的底部连接有向前延伸的前沿,所述后梁板的底部连接有向后延伸的后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溃缩折痕和所述第二溃缩折痕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溃缩折痕沿所述上梁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第二溃缩折痕沿其所在的所述前梁板和/或所述后梁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宝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溃缩折痕包括:
两个端部第一溃缩折痕,两个所述端部第一溃缩折痕分别邻近所述上梁板的两端;
两个中间第一溃缩折痕,两个所述中间第一溃缩折痕设于所述上梁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宝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溃缩折痕包括:
两个端部第二溃缩折痕,两个所述端部第二溃缩折痕分别邻近其所在的所述前梁板和/或所述后梁板的两端;
两个中间第二溃缩折痕,两个所述中间第二溃缩折痕均位于两个所述端部第二溃缩折痕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元宝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部第一溃缩折痕相对于两个所述端部第二溃缩折痕更加邻近所述上梁板的两端;
两个所述中间第一溃缩折痕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中间第二溃缩折痕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板和所述后梁板适于通过多个紧固件安装于所述板簧支架,多个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溃缩折痕的位置对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元宝梁。
CN202220179165.XU 2022-01-21 2022-01-21 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7260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9165.XU CN217260284U (zh) 2022-01-21 2022-01-21 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9165.XU CN217260284U (zh) 2022-01-21 2022-01-21 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0284U true CN217260284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902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79165.XU Active CN217260284U (zh) 2022-01-21 2022-01-21 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0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6077B (zh) 车辆的防钻撞装置安装结构
US8020925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cab-over type vehicle
CN106143646A (zh) 电动汽车车身下部结构
KR20120110134A (ko) 서스펜션 서브 프레임
EP2263919B1 (en) Automobile front body structure
CN217260284U (zh) 元宝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JP4360238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894613B2 (ja) 車両のバンパー取付構造
KR100831470B1 (ko) 차량용 프론트 서브 프레임
CN213413484U (zh) 汽车天窗的支撑框架和车辆
CN213502603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和车辆
AU2007326489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13534866U (zh) 平台化中通道结构和汽车
US6945373B2 (en) Power unit mounting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collision separation
CN219727938U (zh) 座椅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856796U (zh) 一种散热器框架总成、机舱总成及车辆
CN220619906U (zh) 作业车辆的连接支架和洗墙车
CN213892134U (zh) 天窗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5257962B (zh) 一种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前地板总成及汽车
CN213262294U (zh) 雷达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579673U (zh) 座椅安装横梁总成
CN220053949U (zh) 汽车顶盖横梁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2827883U (zh) 滤罐安装结构
CN220076506U (zh) 前纵梁加强部件、前纵梁总成、车身及车辆
CN216994503U (zh) 副车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