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9849U - 保护壳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保护壳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9849U
CN217259849U CN202221194500.XU CN202221194500U CN217259849U CN 217259849 U CN217259849 U CN 217259849U CN 202221194500 U CN202221194500 U CN 202221194500U CN 217259849 U CN217259849 U CN 217259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window
shell
protectiv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45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振东
汪志坚
王占春
殷祥珍
徐明宇
冯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45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9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9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9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侧向雷达的保护壳及安装有保护壳的车辆。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具有发射窗口,且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安装窗口,且围合形成与发射窗口和安装窗口相连通的保护腔,第一壳体经由安装窗口罩设侧向雷达。其中,侧向雷达的发射端朝向发射窗口。第一壳体合围形成有保护腔,并通过安装窗口安装罩设在侧向雷达上,雷达即可受到第一壳体的保护。同时第一壳体开设有发射窗口,只需在安装时,将发射窗口与侧向雷达相对应,侧向雷达的发射端朝向发射窗口,即可通过发射窗口向外发射或接受雷达信号,进行探测工作。如此,保护壳即在保证侧向雷达正常探测工作的同时,为其提供保护。

Description

保护壳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探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壳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各种车载智能传感器系统越来越多,车载毫米波雷达作为其中的一种,目前市场上种类及样式繁多,且大多数作为乘用车智能传感器搭载,但目前由于商用车对于智能辅助驾驶及无人驾驶的需求正在逐渐加大,随之商用车对智能传感器的搭载、布置及安装保护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智能网联商用车技术应用逐渐扩大,其中包括无人港口、智慧物流、高速公路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编队行驶等场景,对智能辅助驾驶及无人驾驶商用车提出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要求。因此对于智能辅助驾驶及无人驾驶商用车,角度更加丰富的侧向毫米波雷达使用日渐增多。
侧向毫米波雷达通常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车体的两侧,并根据探测需求调整其角度。支架式的安装方式会使侧向毫米波雷达脱离安装表面,便于其设定为更好地安装角度,但同样也会让侧向毫米波雷达面对更复杂工作环境。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对侧向毫米波雷达进行保护且不影响其正常探测工作的保护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侧向雷达进行保护且不影响其正常探测工作的保护壳及安装有保护壳的车辆。
一种保护壳,用于侧向雷达;所述保护壳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具有发射窗口,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安装窗口,且围合形成与所述发射窗口和所述安装窗口相连通的保护腔,所述第一壳体经由所述安装窗口罩设所述侧向雷达;
其中,所述侧向雷达的发射端朝向所述发射窗口。
上述保护壳的第一壳体合围形成有保护腔,并通过安装窗口安装罩设在侧向雷达上,雷达即可受到第一壳体的保护。同时第一壳体开设有发射窗口,只需在安装时,将发射窗口与侧向雷达相对应,侧向雷达的发射端朝向发射窗口,即可通过发射窗口向外发射或接受雷达信号,进行探测工作。如此,保护壳即在保证侧向雷达正常探测工作的同时,为其提供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盖合在所述安装窗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连通保护腔并用于过线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构造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至少一者中位于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上;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不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安装窗口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安装窗口相对的一侧,另一端经由所述安装窗口固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发射端相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构造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所述侧向雷达的外接电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上还构造贯通所述凹槽的槽壁的走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还构造有沿背离所述发射窗口的方向凹陷形成的避让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上构造有加强筋。
一种车辆,包括侧向雷达及上述的保护壳,所述侧向雷达布置在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保护壳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保护壳中第一壳体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第一壳体的截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保护壳中第一壳体的内表面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保护壳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100、保护壳;10、第一壳体;11、凹槽;111、槽壁;13、连接柱;15、预埋螺母;17、加强筋;30、第二壳体;31、配合槽;33、配合柱;200、侧向雷达;300、支架;500、上挡泥板;Q、保护腔;F、发射窗口;A、安装窗口;G、过线孔;Z、走线孔;B、避让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保护壳100,用于侧向雷达200(请参阅图6)。保护壳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具有发射窗口F,且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安装窗口A,且围合形成与发射窗口F和安装窗口A相连通的保护腔Q,第一壳体10经由安装窗口A罩设侧向雷达200。其中,侧向雷达200的发射端朝向发射窗口F。
第一壳体10内形成有容纳侧向雷达200的保护腔Q,第一壳体10的发射窗口F和安装窗口A则沿两个不同方向与保护腔Q连通。第一方向即对应于图1及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对应于图3中左右方向。第二方向对应于图1及图2中左右方向,对应于图3中垂直于纸面方面。侧向雷达200经由安装窗口A进入并容纳于保护腔Q,且其发射端朝向发射窗口F发射或雷达信号。其中,侧向雷达200可以但不限于为毫米波雷达、微波雷达等等。侧向雷达200通过支架300固定于车体上,第一壳体10同样可与支架300配合固定,其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纹连接、插接等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壳体10合围形成有保护腔Q,并通过安装窗口A安装罩设在侧向雷达200上,雷达即可受到第一壳体10的保护。同时第一壳体10开设有发射窗口F,只需在安装时,将发射窗口F与侧向雷达200相对应,侧向雷达200的发射端朝向发射窗口F,即可通过发射窗口F向外发射或接受雷达信号,进行探测工作。如此,保护壳100即在保证侧向雷达200正常探测工作的同时,为其提供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100还包括第二壳体30,连接在第一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盖合在安装窗口A处。
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对接,盖合在安装窗口A,进一步增强保护壳100的封闭性,避免侧向雷达200受到安装窗口A一侧的外部冲击伤害与泥水侵染,增强了保护壳100的保护性能。
进一步地,保护壳100还包括连通保护腔Q并用于过线的过线孔G,过线孔G构造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的至少一者中位于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上。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且不共面。
第三方向对应于图1至图3中上下方向。外部线路经过线孔G与位于保护腔Q内的侧向雷达200相连。同样地,支架300同样经过线孔G与车辆维持固定关系。换言之,过线孔G在第二壳体30盖设于安装窗口A的前提下,留有连通保护壳100内外的通孔,以供线路与安装支架300穿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可拆卸连接。
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灵活拆装保护壳100。保护壳100安装时,先将第一壳体10经安装窗口A罩设在侧向雷达200上,再将第二壳体30从另一侧盖设在安装窗口A上,形成完整的保护。
进一步地,保护壳100还包括连接件(图未示),第一壳体10与安装窗口A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连接部,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壳体30与安装窗口A相对的一侧,另一端经由安装窗口A固接在连接部上。其中,连接件与发射端相错开。
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通过连接件与连接部相配合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件一端连接第二壳体30,另一端经过安装窗口A固接在第一壳体10内表面的连接部上。连接件的布置位置与发射端发射雷达信号的路径相错开,避免对其发射信号造成遮挡,引起误判。
请一并参阅图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部为设置在第一壳体10内表面的连接柱13,其内设有预埋螺母17。连接件则为螺纹件,第二壳体30内表面设有与相对连接柱13反向延伸的配合柱33,其内构造为供螺纹件穿过的沉孔。螺纹件经沉孔穿过配合柱33与连接柱13内的预埋螺母17螺纹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与连接件也可以采用卡接、插接等其它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5,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构造有凹槽11,凹槽11用于安装侧向雷达200的外接电阻(图未示)。
同理,第二壳体30内表面同样构造有配合槽31,配合槽31与凹槽11相配合。第二壳体30安装后,外接电阻被安装被限定于凹槽11内。
将侧向雷达200的外接电阻安装固定在凹槽11内,防止其处于自由悬垂状态而在车辆行驶产生的运动、震荡及碰撞时出现损坏而造成功能失效,进而产生危险事故。
更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上还构造贯通凹槽11的槽壁111的走线孔Z。
在对外接电阻进行保护固定的同时,确保其走线经过不受阻碍。
具体地,走线孔Z为开设于凹槽11的槽壁111的半圆形缺口,配合槽31同样开设有半圆形缺口,两者共同界定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孔,便于允许与外接电阻连接的线路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上构造有加强筋17。
加强筋17对第一壳体10的壳面结构起到加强作用,增强其机械结构,提高抗冲击能力,以对侧向雷达200提供可靠的保护。当第一壳体10由多壳面组成,加强筋17搭设于不同壳面之间。同理,第二壳体30的内表面、凹槽11的侧壁、连接柱13和配合柱33的周侧均可设置加强筋17进行结构加强。
请一并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上还构造有沿背离发射窗口F的方向凹陷形成的避让缺口B。
由于侧向雷达200通常安装于车轮的轮眉处,保护壳100的安装会与此处上挡泥板500的安装存在干涉,故在保护壳100位于靠车辆外侧的发射窗口F一侧内陷形成避让缺口B达到避让目的。如此,无论是安装上挡泥板500还是安装保护壳100都可因避让缺口B而免于相互干渉。可以理解地,避让缺口B可同样延伸并构造于第二壳体30上。避让缺口B可以在保护壳100靠近发射窗口F的一端进行弧形切割形成。避让缺口B的具体形状、角度与位置可根据侧向雷达200和挡泥板安装位置关系做适应性调整。
上述保护壳100,先将第一壳体10经安装窗口A罩设在安装于支架300上的侧向雷达200上,并将侧向雷达200的外接电阻安装在其内表面上的凹槽11中,此时保证侧向雷达200的发射端朝向发射窗口F。然后将第二壳体30从侧向雷达200的另一侧盖合于安装窗口A,其上的配合槽31同样盖合在凹槽11上。外接电阻的线路经走线孔Z引入,侧向雷达200的线路和支架300则经过线孔G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穿入。至此,保护壳100对侧向雷达200形成完整的保护,且不会影响到其走线、安装与正常探测工作。外界雷达同样受到凹槽11的定位保护,避免摇晃碰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侧向雷达200及上述的保护壳100,侧向雷达200布置在车辆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保护壳,用于侧向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具有发射窗口,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具有安装窗口,且围合形成与所述发射窗口和所述安装窗口相连通的保护腔,所述第一壳体经由所述安装窗口罩设所述侧向雷达;
其中,所述侧向雷达的发射端朝向所述发射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盖合在所述安装窗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连通保护腔并用于过线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构造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至少一者中位于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上;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不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安装窗口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安装窗口相对的一侧,另一端经由所述安装窗口固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发射端相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构造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所述侧向雷达的外接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上还构造贯通所述凹槽的槽壁的走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还构造有沿背离所述发射窗口的方向凹陷形成的避让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上构造有加强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侧向雷达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所述侧向雷达布置在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
CN202221194500.XU 2022-05-18 2022-05-18 保护壳及车辆 Active CN217259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500.XU CN217259849U (zh) 2022-05-18 2022-05-18 保护壳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500.XU CN217259849U (zh) 2022-05-18 2022-05-18 保护壳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9849U true CN217259849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6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4500.XU Active CN217259849U (zh) 2022-05-18 2022-05-18 保护壳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9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27956B1 (e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US9281607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CN111834800B (zh) 电气设备
US9221438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vehicle behavior control device
JP5490349B2 (ja) 圧力センサ
US4373161A (en) Doppler rada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s
US20140321079A1 (en)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ing water proof type housing sealing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40353457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casing of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control unit
JP2008062848A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CN217259849U (zh) 保护壳及车辆
JP6213073B2 (ja) 筐体の被水防止構造
CN112703640A (zh) 连接器
CN101755494B (zh) 用于电气/电子电路的壳体
JP5086112B2 (ja) 防水ケース
KR102277840B1 (ko) 압력센서
US10256581B2 (en) Connector housing mounting structure with misinstallation prevention feature
KR100629198B1 (ko) 센서 하네스의 고정구조
US11156484B2 (en) Vehicle sensor armor system
US8648703B2 (en)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210981320U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防护装置
US7126063B2 (en) Encapsulated electronic sensor package
KR102209813B1 (ko) 레이더 장치 마운팅 어셈블리
JP2000085497A (ja) 車両の電装品配設構造
CN219223786U (zh) 一种车用行驶状态传感器的防水防尘壳体
JP2014168982A (ja) 車両用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