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4133U - 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4133U
CN217244133U CN202123405307.4U CN202123405307U CN217244133U CN 217244133 U CN217244133 U CN 217244133U CN 202123405307 U CN202123405307 U CN 202123405307U CN 217244133 U CN217244133 U CN 217244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
filter screen
bottom wall
dr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053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由俊达
范景恩
王得军
张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053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4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4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4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干湿分离盒拆卸不便的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包括盒体和滤网,盒体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的周向围绕于底壁外缘的多个侧壁,滤网安装于盒体,并且安装好后,滤网与底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底壁上设置有插接柱,滤网上设置有插接口,插接口套设于插接柱,插接柱的顶部高于插接口。通过在盒体的底壁上设置插接柱,在滤网上设置插接口,且插接柱的顶部高于插接口,能够保证滤网与盒体之间连接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利用插接柱的顶部来拆卸干湿分离盒,提高干湿分离盒的拆卸便利性。

Description

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面清洁设备出现在人们的家庭中。这种设备主要包括滚刷机构、喷水装置、干湿分离盒等,使用时喷水装置向地面或者滚刷喷水,同时结合滚刷机构中的电机带动滚刷转动,实现滚刷对地面的清洁。被滚刷带起的脏污被输送至干湿分离盒内,干湿分离盒分为盒体和滤网,脏污中的污水从滤网漏下并进一步经过盒体回收,滤网则滤除脏污中的颗粒物等。
为了清理干湿分离盒内积存的脏污,干湿分离盒通常都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设置。但是,目前的地面清洁设备中,干湿分离盒均设计成由用户直接通过拿取盒体或滤网进行拆卸,这种拆卸方式并未考虑到用户取放干湿分离盒时的便利和卫生,导致用户取放干湿分离盒的体验不佳。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干湿分离盒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干湿分离盒拆卸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湿分离盒,包括盒体和滤网,所述盒体包括底壁以及沿所述底壁的周向围绕于所述底壁外缘的多个侧壁,所述滤网安装于所述盒体,并且安装好后,所述滤网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底壁上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滤网上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套设于所述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顶部高于所述插接口。
在上述干湿分离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柱包括连接部和手提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提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提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插接口套设于所述连接部。
在上述干湿分离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提部包括缩径段和手持段,所述缩径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缩径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段连接,所述缩径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手持段的横截面积。
在上述干湿分离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连接部。
在上述干湿分离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侧壁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沿靠近所述底壁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上述干湿分离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引流孔。
在上述干湿分离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壁沿所述第三侧壁至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在上述干湿分离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引流孔之间的部分沿所述第二侧壁至所述引流孔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引流孔之间的部分沿所述第四侧壁至所述引流孔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在上述干湿分离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滤网包括本体以及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围绕于所述本体外缘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三折边之间的水平距离沿靠近所述底壁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三折边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地面清洁设备,所述地面清洁设备包括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湿分离盒。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干湿分离盒包括盒体和滤网,盒体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的周向围绕于底壁外缘的多个侧壁,滤网安装于盒体,并且安装好后,滤网与底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底壁上设置有插接柱,滤网上设置有插接口,插接口套设于插接柱,插接柱的顶部高于插接口。
通过在盒体的底壁上设置插接柱,在滤网上设置插接口,且插接柱的顶部高于插接口,能够保证滤网与盒体之间连接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利用插接柱的顶部来拆卸干湿分离盒,提高干湿分离盒的拆卸便利性。
进一步地,通过在插接柱上设置手提部,方便用户拆卸干湿分离盒。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侧壁底部开设引流孔,方便将干湿分离盒内的污水引流出去,减少干湿分离盒内污水溢出的风险。
进一步地,通过将底壁沿第三侧壁至第一侧壁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方便将盒体内的污水引流至引流孔。同理,通过将底壁位于第二侧壁与引流孔之间的部分沿第二侧壁至引流孔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以及底壁位于第四侧壁与引流孔之间的部分沿第四侧壁至引流孔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方便将盒体内的污水引流至引流孔。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洗地机来描述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的装配图;
图2为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沿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1沿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的洗地机的装配图;
图6为本申请的洗地机去除顶盖后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手柄;2、机壳;3、干湿分离盒;31、盒体;311、底壁;312、第一侧壁;3121、引流孔;313、第二侧壁;314、第三侧壁;315、第四侧壁;316、插接柱;3161、连接部;3162、手提部;31621、缩径段;31622、手持段;32、滤网;321、本体;322、第一折边;323、第二折边;324、第三折边;325、第四折边;326、插接口;327、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方式是结合洗地机进行介绍的,但是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申请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还可以用于扫地机器人、洗地车等地面清洁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照图1,对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的装配图。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现有干湿分离盒3拆卸不便的问题,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3包括盒体31和滤网32,盒体31包括底壁311以及沿底壁311的周向围绕于底壁311外缘的多个侧壁,滤网32安装于盒体31,并且在安装好后,滤网32与底壁311之间形成有空腔。底壁311上设置有插接柱316,滤网32上设置有插接口326,插接口326套设于插接柱316,插接柱316的顶部高于插接口326。
以干湿分离盒3设置在洗地机上为例,当用户需要从洗地机上拆卸干湿分离盒3时,只需用手捏住插接柱316,即可将干湿分离盒3整体从洗地机上拆卸下来。
通过在盒体31的底壁311上设置插接柱316,在滤网32上设置插接口326,且插接柱316的顶部高于插接口326,能够保证滤网32与盒体31之间连接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利用插接柱316的顶部来拆卸干湿分离盒3,提高干湿分离盒3的拆卸便利性。
下面进一步参照图1至图4,对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其中,图2为本申请的干湿分离盒的爆炸图;图3为图1沿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沿B-B向剖视图。
如图2所示,盒体31包括底壁311和围绕底壁311外缘设置多个侧壁,本申请中多个侧壁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312、第二侧壁313、第三侧壁314和第四侧壁315,其中第一侧壁312与第三侧壁314彼此相对且倾斜设置,第二侧壁313与第四侧壁315彼此相对且沿竖直方向设置。参照图3,优选地,第一侧壁312与第三侧壁314之间的水平距离沿靠近底壁311的方向逐渐减小。
参照图2至图4,第一侧壁312的底边中部开设有引流孔3121。该引流孔3121为圆孔,通过该引流孔3121可以将盒体31与洗地机的污水盒相连通,从而便于将盒体31内积存的污水抽取至污水盒中。为方便盒体31内的污水快速通过引流孔3121排出,本申请的底壁311沿第三侧壁314至第一侧壁312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参见图3),该设置方式使得干湿分离盒3在安装好后,盒体31的底壁311沿宽度方向(即图3中的水平方向)形成斜面,该斜面有利于将污水从靠近第三侧壁314一侧引流至靠近第一侧壁312的一侧,从而有利于从引流孔3121流出。再者,底壁311位于第二侧壁313与引流孔3121之间的部分沿第二侧壁313至引流孔312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底壁311位于第四侧壁315与引流孔3121之间的部分沿第四侧壁315至引流孔312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参见图4),该设置方式使得干湿分离盒3安装好后,盒体31的底壁311在长度方向(即图4中的水平方向)上形成两端向中间渐缩的“V”字形,该形状有利于将污水向底壁311沿长度方向的中间汇集,从而有利于从引流孔3121流出。
返回参见图2,插接柱316优选地与底壁311一体成型,且位于底壁311的中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位于中部)。插接柱316进一步包括连接部3161和手提部3162,连接部3161呈圆柱状,其底端与底壁311连接,顶端与手提部3162的底端连接,手提部3162的顶端为自由端,插接口326套设于连接部3161。手提部3162进一步包括缩径段31621和手持段31622,缩径段31621呈圆柱状,手持段31622成圆台状,缩径段31621的底端与连接部3161的顶端连接,缩径段31621的顶端与手持段31622连接,缩径段31621的横截面积小于手持段31622的横截面积,手持段31622的横截面积不大于连接部3161的横截面积。
继续参照图2,滤网32包括本体321以及沿本体321的周向围绕于本体321外缘向上设置的多个折边,本申请中,多个折边分别与多个侧壁相对应设置。具体地,多个折边包括第一折边322、第二折边323、第三折边324和第四折边325,其中第一折边322与第三折边324彼此相对且倾斜设置,第二折边323与第四折边325彼此相对且沿竖直方向设置。优选地,参见图3,第一折边322与第三折边324之间的水平距离沿靠近底壁311的方向逐渐减小,并且第一折边322和第三折边324的倾斜程度分别与第一侧壁312和第三侧壁314相适配。如此一来,在将滤网32安装到盒体31内时,第一折边322和第三折边324分别抵接于第一侧壁312和第三侧壁314,实现滤网32卡置在盒体31内部。
参见图2和图3,本体321的中部开设有插接口326,插接口326处向上延伸形成有套管327,插接口326为圆孔,套管327为圆管,安装好时,插接口326和套管327依次套设于连接部3161且与连接部3161的外壁相适配。优选地,套管327的长度小于连接部3161的长度,安装好后,套管327套设在连接部3161上,而手提部3162整体露出于套管327外。
当需要拆卸干湿分离盒3时,用户仅需捏住手持段31622并向上提起,便可以轻松地将干湿分离盒3整体取下。当需要拆分盒体31与滤网32时,用户通过捏住套管327部分便可以将滤网32从盒体31上取下。当需要安装滤网32时,用户只需捏住套管327部分并将套管327套设在插接柱316上即可。当需要安装干湿分离盒3时,用户仅需捏住手持段31622然便可将干湿分离盒3整体安装在洗地机中。
通过在盒体31的底壁311上设置插接柱316,在滤网32上设置插接口326,且插接柱316的顶部高于插接口326,能够保证滤网32与盒体31之间连接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利用插接柱316的顶部来拆卸干湿分离盒3,提高干湿分离盒3的拆卸便利性。通过在插接柱316上设置手提部3162,方便用户拆卸干湿分离盒3。通过第一侧壁312底部开设引流孔3121,方便将干湿分离盒3内的污水引流出去,减少干湿分离盒3内污水溢出的风险。通过将底壁311沿第三侧壁314至第一侧壁312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方便将盒体31内的污水引流至引流孔3121。同理,通过将底壁311位于第二侧壁313与引流孔3121之间的部分沿第二侧壁313至引流孔312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以及底壁311位于第四侧壁315与引流孔3121之间的部分沿第四侧壁315至引流孔312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方便将盒体31内的污水引流至引流孔3121。通过设置套管327,方便用户从盒体31上拆卸滤网3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阐述本申请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以便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结合插接柱316整体为圆柱、插接口326为圆孔、套管327为圆管进行阐述的,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并非唯一,在能够满足插接口326套设在插接柱316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例如,插接柱316可以选用截面为非圆形,相应地插接口326和套管327采用与之对应的非圆形截面即可。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插接柱316包括连接部3161和手提部3162,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在满足插接柱316的顶部高于插接口326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插接柱316的结构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并未偏离本申请的原理。例如,插接柱316在包括连接部3161的前提下,手提部3162中的缩径段31621和手持段31622可以选择性的省略一个或多个。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结合插接口326处形成套管327进行描述,但是套管327并非本申请的必须,在滤网32上至少设置有插接口326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性地省略套管327。此外,套管327的高度也不是限制性地,其高度不仅可以高于连接部3161,甚至可以高于手提部3162。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盒体31的具体形状以及滤网32的具体形状并非是限制性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并未偏离本申请的原理。例如,盒体31还可以设置成三个侧壁、五个侧壁或更多,相应地滤网32也可以设置成三个折边、五个折边或更多。再如,盒体31的底面可以设置为完全水平,并且去掉引流孔3121的设置,以通过盒体31来对存储污水。再如,滤网32也可以不设置折边,仅包括本体321。再如,多个侧壁中,可以有选择性地设置其中一个或多个侧壁倾斜,也可以全部侧壁都竖直设置。再如,盒体31与滤网32之间的定位还可以通过在插接柱316上设置环形平台来实现滤网32与盒体31之间的定位,或者通过在部分或全部侧壁内设置环形平台来实现滤网32的定位。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引流孔3121的设置位置可以调整,如设置在其他任何侧壁上,或者底壁311上等。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下面参照图5至图6,对本申请的洗地机进行介绍。其中,图5为本申请的洗地机的装配图;图6为本申请的洗地机去除顶盖后的装配图。
如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洗地机,该洗地机主要包括手柄1和机壳2,手柄1与机壳2连接,机壳2内设置有地面清洗部件,如喷水机构和滚刷机构等。其中,机壳2内还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干湿分离盒3,干湿分离盒3用于存储由滚刷机构清洁地面时吸附的脏污。
通过在洗地机的机壳2内设置干湿分离盒3,方便用户利用插接柱316的顶部来对干湿分离盒3进行拆卸,提高干湿分离盒3的拆卸便利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干湿分离盒,包括盒体和滤网,所述盒体包括底壁以及沿所述底壁的周向围绕于所述底壁外缘的多个侧壁,所述滤网安装于所述盒体,并且安装好后,所述滤网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上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滤网上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套设于所述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顶部高于所述插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包括连接部和手提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提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提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插接口套设于所述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部包括缩径段和手持段,所述缩径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缩径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段连接,所述缩径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手持段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侧壁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沿靠近所述底壁的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湿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引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湿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沿所述第三侧壁至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湿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引流孔之间的部分沿所述第二侧壁至所述引流孔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引流孔之间的部分沿所述第四侧壁至所述引流孔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湿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包括本体以及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围绕于所述本体外缘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三折边之间的水平距离沿靠近所述底壁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三折边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
10.一种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清洁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湿分离盒。
CN202123405307.4U 2021-12-30 2021-12-30 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 Active CN217244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5307.4U CN217244133U (zh) 2021-12-30 2021-12-30 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5307.4U CN217244133U (zh) 2021-12-30 2021-12-30 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4133U true CN217244133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90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05307.4U Active CN217244133U (zh) 2021-12-30 2021-12-30 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4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77372C2 (ru) Пылесборник робота-пылесоса
AU2003203628B2 (en) Dust collecting container for vacuum cleaner
US6532620B2 (en)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for a vacuum cleaner
RU2169517C2 (ru) Пылесос и собирающий контейнер (варианты)
AU2003248387B2 (en) Cyclone Dust-collecting Apparatus of Vacuum Cleaner
US10231591B2 (en) Dust container
AU2006203063A1 (en) Compact robot vacuum cleaner
CN110123203A (zh) 具有旋风分离器的真空吸尘器
KR100470558B1 (ko)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를 가지는 진공청소기
US7080425B2 (en) Vacuum canister and mounting bracket for use therewith
JP2006508726A (ja) 吸引式掃除機用サイクロン式分離器
JP2003339596A (ja) 集塵装置及び電気掃除機
CN111265143A (zh) 一种灰尘分离装置和清洁设备
JP2006508725A (ja) 吸引式掃除機用の塵埃分離器及び収集器の配置
KR100963337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어셈블리
CN208837822U (zh) 具有旋风器的集尘组件及具有该集尘组件的智能扫地机
CN217244133U (zh) 干湿分离盒及地面清洁设备
CA2342993A1 (en) Air cleaner with washable filter
CN216823274U (zh)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CN105640449A (zh) 无线电动吸尘多功能干湿清洁机
MX2011007085A (es) Ensamble de almacenamiento de varilla accesoria para uso con aspiradoras, y aspiradoras que usan el mismo.
KR100657922B1 (ko) 진공청소기
KR100496163B1 (ko)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공 청소기
JP2003245232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6823273U (zh)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