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0648U - 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0648U
CN217240648U CN202123034803.3U CN202123034803U CN217240648U CN 217240648 U CN217240648 U CN 217240648U CN 202123034803 U CN202123034803 U CN 202123034803U CN 217240648 U CN217240648 U CN 217240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
section bar
photovoltaic module
barb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348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阿华
徐建美
陈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na Solar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Trina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na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348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0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0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0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型材加强件用于结合到型材上,型材加强件包括底边、支撑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倒刺,支撑部从底边向上延伸,至少一个第一倒刺从支撑部指向底边延伸。型材加强件可以灵活地增强型材局部强度,且简化光伏组件边框的安装方式。

Description

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光伏组件的装配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型材是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一种型材的截面形状一般是固定的,其形状和厚度在长度方向的各个截面上是统一的。在选用型材时,一般根据实际的安装需求,选择形状、材质、力学性能等方面相匹配的型材。然而,在安装后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型材的不同位置所承受的外力并不相同,这导致在型材的部分位置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撕裂,为了避免这种变形或撕裂,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对型材整体进行加强的设计,如型材整体增厚,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型材可用于形成各种边框,安装于工件的外周,起到支撑、固定和保护相应工件的作用。
作为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太阳能光伏组件即是通过光伏组件边框将包含太阳能电池在内的层压件进行固定。组件边框的作用是增强组件的机械强度、密封层压件边缘以及把层压件固定在支架上,从而形成太阳能光伏组件,简称光伏组件或组件。因此,组件边框的强度决定了光伏组件的整体强度。
现有的光伏组件边框,其主体部分一般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型材,通过挤压一体成型。由于前述原因,同一种类的边框型材具有统一的截面形状及厚度尺寸,组件边框的长边和短边有可能不同,但是长边与长边、短边与短边是统一的。大多数情形下,长边与短边也是统一的。这导致在设计组件边框的强度时,需要按照受力最大处进行设计,使边框整体上满足受力最大处的强度要求,造成边框其他部分强度的冗余,最终造成成本浪费。
图1示出一种型材的截面图,图2、图3示出了该型材用于组装光伏组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型材11具有A面、B1面、B2面、C面和D 面。A面与D面之间形成用于承载光伏组件20的槽口12,B1面、B2面、 C面与D面之间形成型腔13;C面中位于型腔13底部的为C1面,C1面向内侧延伸形成C2面,C面为光伏组件20安装时与光伏支架30接触的接触面。一般来说,在C2面开设有螺丝孔14,可以用来配合紧固件(图未示)将光伏组件20安装在支架30上,更多的情况是在A面和B1面通过压块40和紧固件将光伏组件20安装在支架30上。从现有型材的成本结构看,B1面、B2面和C2面构成型材原料成本的主要部分。
图3示出了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支架的檩条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光伏组件20在安装时,组件边框10的长边型材11与支架30的檩条31垂直安装。檩条31宽度一般为40-60mm,两根檩条31的位置一般处于组件长边1/8至1/4区域。当光伏组件20受力时,此区域(也就是组件边框和檩条接触的位置及其附近的位置)组件边框应力最大,但是在组件边框的其他部位应力相对较小。现有技术中,设计边框时对边框机械性能的设计是参照该应力最大的部分,这样在应力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应的载荷冗余。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螺栓孔安装方式,安装位一般位于边框底部内延伸面(即C2面)上。由于近年来光伏组件降低成本的需求,已经把C2面的壁厚和宽度都尽量缩小,这导致组件安装面的强度降低,经常出现螺栓孔受力变形或者被拉穿失效现象。通过增加边框底部的厚度或者加宽边框底面可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但是,在现有的组件边框结构下,需要使长边所有长度方向统一加强或至少使C2面加宽,这样会导致成本大幅提高,经济上带来较大的负担。
此外,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当在支架上连续安装多个组件边框时,需要使用许多压块40和紧固件将组件边框安装在支架30上,这导致安装时间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可以灵活地增强型材局部强度,且简化光伏组件边框的安装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材加强件,用于结合到型材上,所述型材加强件包括底边、支撑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倒刺,所述支撑部从所述底边向上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倒刺从所述支撑部指向所述底边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型材装配部件,用于结合到型材上,所述型材装配部件包括型材加强件和型材压件,所述型材加强件包括底边、支撑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倒刺,所述支撑部从所述底边向上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倒刺从所述支撑部指向所述底边延伸,所述型材压件从所述底边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所述的型材加强件;条形型材,所述型材具有用于承载待安装工件的承载部,所述型材具有型腔且所述型材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开口,所述型腔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倒刺,其中所述型材加强件的支撑部适于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型腔中,且在所述支撑部进入所述型腔过程中所述型材加强件的各第一倒刺适于经过对应的各第二倒刺并卡入各第二倒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条形型材,所述型材具有用于承载待安装工件的承载部,所述型材具有型腔且所述型材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开口,所述型腔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倒刺,其中所述型材装配部件中型材加强件的支撑部适于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型腔中,且所述型材加强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倒刺适于经过对应的各第二倒刺并卡入各第二倒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支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中的型材通过型材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及压件,压在型材加强件上并与所述支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以及支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型材通过型材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压件压在所述型材加强件上并与所述支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用于与型材配合的型材加强件或型材装配部件,可增强组件边框局部的机械性能,且该部位构成组件边框与安装工位的接触面,受力最大。因此,设计时,只需要使组件边框该部分的强度达到最大的强度需求即可,对组件边框的其余部分,可以仅满足较小的强度要求。这样,可以降低组件边框型材的厚度,节约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型材加强件或型材装配部件的支撑部和倒刺配合的结构,适合与型材现场无工具组装。再者,一些方案中的型材装配部件整合了加强件和压件,使得压件不必单独组装,从而简化组件边框的安装方式。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为用于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型材用于组成光伏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支架的檩条的示意图;
图4A-4E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的结构及与型材的组装示意图。
图4F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侧视图。
图4G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的型材装配部件与型材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型材组成光伏组件边框的安装示意图。
图6A、6B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在型材上的侧向限位示意图。
图7A、7B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在型材上的侧向限位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型材的侧向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9A、9B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与型材的又一种组装示意图。
图10A、10B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侧视图。
图10C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与型材的组装示意图。
图11A-11B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侧视图。
图11C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与型材的组装示意图。
图12A、12C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侧视图。
图12B、12D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与型材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应当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在另一个部件上”、“连接到另一个部件”、“耦合于另一个部件”或“接触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之上、连接于或耦合于、或接触该另一个部件,或者可以存在插入部件。相比之下,当一个部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直接连接于”、“直接耦合于”或“直接接触”另一个部件时,不存在插入部件。
本申请的实施例描述型材装配部件,尤其是用于光伏组件边框的型材装配部件。概要地说,该型材装配部件包括加强件和压件,加强件具有适合与条形型材现场无工具组装的结构。这一方面可以简化组装光伏组件边框的步骤;另一方面,型材上安装有加强件的部位具有较大的强度,而对型材的强度要求可以降低。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和压件是一体成型的,可更进一步简化组装步骤。
本申请的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进一步展开。
型材加强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4A和4B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的立体图和侧视图。参考图4A-4B所示,加强件110整体上呈条形,从侧面看,其包括底边111、支撑部112和四个第一倒刺113。底边111基本上呈平坦的板状,作为加强件110的基座。支撑部112从底边111向上延伸。在此实施例中,支撑部 112包括水平分支112a和垂直分支112b,其中垂直分支112b从底边111 向上延伸,水平分支112a位于垂直分支112b顶端。水平分支112a和垂直分支112b的优势是,可以分别从两个方向支持型材。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112的构造可以变化,例如支撑部112可具有更多垂直分支和水平分支。例如参考图4F和图4G所示,支撑部112包括水平分支112a和两个垂直分支112b,从而构成空腔112c。四个第一倒刺113从支撑部112指向底边111 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倒刺113从垂直分支延伸。其中,垂直分支112b 的左右两侧各有2个第一倒刺113,且2个第一倒刺113上下分布。在此,分布于上侧的一对第一倒刺113位于同一高度,分布于下侧的一对第一倒刺113位于同一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垂直分支112b的左右两侧的倒刺可以位于不同高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倒刺113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例如只有2个,或者多于4个。第一倒刺113的数量最好是偶数。在垂直分支112b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在图未示的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些第一倒刺113可以从水平分支112a延伸。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倒刺113 相对于底边111呈倾斜状态。
在加强件110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倒刺113可以是连续地延伸,也可以是间断地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边111具有第一部分111a和第二部分111b。第一部分111a用于和型材结合。支撑部112从第一部分111a延伸,支撑部112在底边111的投影在第一部分111a上。第二部分111b水平地延伸到支撑部112的一侧(图中右侧)之外。支撑部112在底边111的投影不会在第二部分111b 上。第二部分111b用于安装后述的压件。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11b的高度大于第一部分111a的高度。第二部分111b上可具有凸台111c,用于和压件配合。在此实施例中,底边111上具有用于与型材底端配合的卡口111d。此卡口111d的左右两个侧壁可以限制型材(例如图4C-4D所示型材)底面在受力时,从而导致倒刺松开。
图4C-4D是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配合的型材的侧视图和正视图。参考图4C-4D所示,一种示例的型材500具有外框501、型腔502 和承载部503。外框501底部一部分或全部开口,开口504处整体上为倒U 型,其内部具有型腔502。承载部503从外框向上延伸,形成凹槽,供待安装工件,例如光伏组件插入。型腔502内作为结合部,与加强件110结合。型腔502侧壁具有四个第二倒刺505。具体地,每一侧壁上有2个第二倒刺 505,且2个第二倒刺505上下分布。在此,分布于上侧的一对第二倒刺504 位于同一高度,分布于下侧的一对第二倒刺505位于同一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型腔502左右两侧壁的第二倒刺可以位于不同高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倒刺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例如只有2个,或者多于4个。第二倒刺的数量最好是偶数。继续参考图4C,型材500底部具有凸起506,用于和型材加强件110的卡口配合。型腔502内顶壁具有容纳型材加强件110 的水平分支112a顶部的凹陷507。
参考图4E,在组装时,型材加强件110的支撑部112适于通过型材500 的开口504进入其型腔502中,且在支撑部112进入型腔过程中,型材加强件的各第一倒刺113适于经过对应的各第二倒刺504并卡入各第二倒刺504。此时,各第一倒刺113将被限位而无法从各第二倒刺504中退出,因此型材加强件110保持在型腔502中。另外,型材500底部凸起506会卡入型材加强件110 底边的卡口中,使二者配合得更紧密。整个组装过程,可以无需额外工具,也无需焊接等额外工序。
参考图4D和4E所示,型材500在开口504处具有向上的卡口507,型材加强件110适于卡入卡口507中。型材加强件110的两端受到卡口507 两端的限制,从而在型材500的延伸方向上不会移动。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型材组成光伏组件边框的安装示意图。参考图5所示,两个型材加强件110及型材500的组合相邻设置,每个组合分别与其他型材(图未示)组成一个例如矩形的光伏组件边框,用于承载光伏组件600。两个型材加强件110以底边的第二部分相对。压件120压在两个型材加强件110底边的第二部分上,压件120上设有紧固孔,并通过诸如螺栓121和螺母122组合的紧固件,与支架700固定。多个光伏组件边框、多个压件和支架组成光伏系统。
在提供型材装配部件时,可以提供如图4A、4B所示的零件,也可以提供图4E所示的型材加强件与压件的套件。
图6A、6B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在型材上的侧向限位示意图。参考图6A、6B所示,在型材500的型材加强件安装部位两端可预装限位件,例如铆钉或螺钉508,当型材加强件110与型材500组装完毕后,两端的铆钉508可限制型材加强件110在型材500延伸方向的移动。
图7A、7B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在型材上的侧向限位示意图。参考图7A、7B所示,在型材500的型材加强件安装部位两端可开设卡口509作为限位件,当型材加强件110与型材500组装完毕后,两端的卡口509可限制型材加强件110在型材500延伸方向的移动。卡口509 呈块状。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型材的侧向限位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所示,与图7A不同的是,卡口510是倾斜的条状。
图9A、9B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型材加强件与型材的又一种组装示意图。参考图9A所示,本示例中的型材500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外框501底部原本封闭的,整个外框呈矩形,其内部具有型腔502。通过在外框501冲出开口514,来安装型材加强件。
型材装配部件的第二实施例
图10A、10B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侧视图。参考图 10A所示,型材装配部件200包括加强件210和压件220。加强件210整体上呈条形,从侧面看,其包括底边211、支撑部212和四个第一倒刺213。底边211基本上是平坦的板状,作为加强件210的基座。支撑部212从底边111向上延伸。在此实施例中,支撑部212包括水平分支212a和垂直分支212b。此实施例中,支撑部212及第一倒刺21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压件220与加强件210一体成型,并从底边211向外延伸。更具体而言,压件220水平地延伸到支撑部112的一侧(图中右侧)之外。支撑部112从底边211延伸,支撑部112在底边111的投影不会在压件220上。压件220上设有紧固孔,用于穿过紧固件。
在此实施例中,底边211上具有用于与型材底端配合的卡口211d。此卡口211d的左右两个侧壁可以限制型材(例如图10C所示型材)底面在受力时,从而导致倒刺松开。
参考图10B所示,型材装配部件200的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差别在于,压件220是从底边211向上延伸后,再向外延伸。这样,这两种型材装配部件可以在压件220处相互配合。参考图10C所示,两个型材装配部件200 及型材500的组合相邻设置,每个组合分别与其他型材(图未示)组成一个例如矩形的光伏组件边框,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图未示)。两个型材加强件110以压件220相对且上下叠合。压件220压在支架700(更具体为支架的檩条)上,并通过诸如螺栓221和螺母222组合的紧固件,与支架700 固定。多个光伏组件边框、多个压件和支架组成光伏系统。
本实施例的压件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型材装配部件的第三实施例
图11A、11B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侧视图。参考图 11A所示,型材装配部件300包括加强件310和压件320。加强件310整体上呈条形,从侧面看,其包括底边311、支撑部312和四个第一倒刺313。底边311基本上是平坦的板状,作为加强件310的基座。支撑部312从底边311向上延伸。在此实施例中,支撑部312包括水平分支312a和垂直分支312b。此实施例中,支撑部312及第一倒刺31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边311具有第一部分311a和第二部分311b。第一部分311a用于和型材结合。支撑部312从第一部分311a延伸,支撑部312在底边311的投影在第一部分311a上。第二部分311b水平地延伸到支撑部312的一侧(图中右侧)之外。支撑部312在底边311的投影不会在第二部分311b 上。第二部分311b用于安装压件320。为此,第二部分311b中可设置连接槽 311c,作为第一连接部。压件320上设有紧固孔,用于穿过紧固件。
在此实施例中,底边311上具有用于与型材底端配合的卡口311d。此卡口311d的左右两个侧壁可以限制型材(例如图11C所示型材)底面在受力时,从而导致倒刺松开。
压件320从底边311,更具体而言为第二部分311b处向外延伸。压件220 是从底边211向上延伸后,再向外延伸。压件220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322、第二延伸部323、第三延伸部324和第四延伸部325。第一延伸部322的自由端具有连接条321作为第二连接部,可与前述的连接槽311c卡合,从而将压件220与加强件310组装在一起。
参考图11B所示,与型材装配部件300配合的型材加强件310a,具有包括底边311、支撑部312和四个第一倒刺313,与图11A所示结构的差别在于,底边311不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部分,而是在两端设置限位凸起314。
参考图11C所示,型材装配部件300、型材加强件310a及型材500的组合相邻设置,每个组合分别与其他型材(图未示)组成一个例如矩形的光伏组件边框,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图未示)。型材装配部件300的压件 320延伸到与型材加强件310a组装的型材500之上并压住该型材500。压件220通过螺栓221和螺母222组合的紧固件与支架700,更具体为支架 700的檩条固定。多个光伏组件边框、多个压件和支架组成光伏系统。
本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优势在于,压件可以灵活安装和拆卸。
型材装配部件的第四实施例
图12A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侧视图。参考图12A所示,型材装配部件400包括两个加强件410和一个压件420,两个型材加强件410通过压件420相连。在此实施例中,型材装配部件400是一体成型的。加强件410整体上呈条形,从侧面看,其包括底边411、支撑部412和四个第一倒刺413。底边411基本上是平坦的板状,作为加强件410的基座。支撑部412从底边411向上延伸。在此实施例中,支撑部412包括水平分支 412a和垂直分支412b。此实施例中,支撑部412及第一倒刺41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压件420上设有紧固孔(图未示),用于穿过紧固件。在此实施例中,底边411上具有用于与型材底端配合的卡口411d。此卡口411d的左右两个侧壁可以限制型材(例如图12B所示型材)底面在受力时,从而导致倒刺松开。
图12B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与型材的一种组装示意图。参考图12B所示,型材装配部件400的两个加强件410各安装一个型材500,两个加强件与型材的组合相邻设置,每个组合分别与其他型材(图未示) 组成一个例如矩形的光伏组件边框,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图未示)。型材装配部件400的压件420位于两个加强件410之间。压件420通过螺栓421 和螺母422组合的紧固件与支架700,更具体为支架700的檩条固定。多个光伏组件边框、多个压件和支架组成光伏系统。
图12C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变化例的侧视图。参考图12C所示,本示例与图12A的示例相比,差别在于,两个加强件410通过各自的底边411相连,且两个加强件410与相连的底边相反的一侧(图中外侧)各自设有压件420a。
图12D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与型材的一种组装示意图。参考图12D所示,两个压件420a分别通过螺栓221和螺母222组合的紧固件与支架700,更具体为支架700的檩条固定。
本实施例的型材装配部件的优势在于,型材装配部件的零件更少,减少了组装步骤。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实用新型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虽然本申请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在没有脱离本申请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型材加强件,用于结合到型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加强件包括底边、支撑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倒刺,所述支撑部从所述底边向上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倒刺从所述支撑部指向所述底边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支撑部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所述第二部分水平地延伸到所述支撑部的至少一侧之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垂直分支和水平分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倒刺从所述垂直分支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型材底端配合的卡口。
7.一种型材装配部件,用于结合到型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装配部件包括型材加强件和型材压件,所述型材加强件包括底边、支撑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倒刺,所述支撑部从所述底边向上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倒刺从所述支撑部指向所述底边延伸,所述型材压件从所述底边向外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垂直分支和水平分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倒刺从所述垂直分支延伸。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上具有用于与所述型材底端配合的卡口。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压件具有用于穿过紧固件的紧固孔。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压件一体成型在所述底边上。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型材压件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底边与所述型材压件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嵌入所述连接槽中。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型材加强件,其中两个所述型材加强件通过所述型材压件相连。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型材加强件,其中两个所述型材加强件通过各自的底边相连,且两个所述型材加强件与相连的底边相反的一侧各自设有所述型材压件。
17.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加强件;
条形型材,所述型材具有用于承载待安装工件的承载部,所述型材具有型腔且所述型材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开口,所述型腔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倒刺,其中所述型材加强件的支撑部适于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型腔中,且在所述支撑部进入所述型腔过程中所述型材加强件的各第一倒刺适于经过对应的各第二倒刺并卡入各第二倒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在所述开口处具有向上的卡口,所述型材加强件适于卡入所述卡口中。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垂直分支和水平分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的型腔内顶壁具有容纳所述水平分支顶部的凹陷。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倒刺从所述垂直分支延伸。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在所述开口两端处具有位于型腔侧面的限位件。
23.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7-16任一项所述的型材装配部件;
条形型材,所述型材具有用于承载待安装工件的承载部,所述型材具有型腔且所述型材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开口,所述型腔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倒刺,其中所述型材装配部件中型材加强件的支撑部适于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型腔中,且所述型材加强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倒刺适于经过对应的各第二倒刺并卡入各第二倒刺。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在所述开口处具有向上的卡口,所述型材装配部件适于卡入所述卡口中。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垂直分支和水平分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的型腔内顶壁具有容纳所述水平分支顶部的凹陷。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倒刺从所述垂直分支延伸。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在所述开口两端处具有位于型腔侧面的限位件。
29.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22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
支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中的型材通过型材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及
压件,压在型材加强件上并与所述支架固定。
3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23-28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以及
支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型材通过型材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压件压在所述型材加强件上并与所述支架固定。
CN202123034803.3U 2021-12-03 2021-12-03 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 Active CN217240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4803.3U CN217240648U (zh) 2021-12-03 2021-12-03 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4803.3U CN217240648U (zh) 2021-12-03 2021-12-03 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0648U true CN217240648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34803.3U Active CN217240648U (zh) 2021-12-03 2021-12-03 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06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606A1 (zh) * 2021-12-07 2024-03-21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型材组件、型材、型材加强件、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606A1 (zh) * 2021-12-07 2024-03-21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型材组件、型材、型材加强件、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04620A (zh) 型材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边框
CN218514329U (zh) 型材组件、型材、型材加强件、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系统
CN217240648U (zh) 型材加强件、型材装配部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系统
US7296845B2 (en) Combined palm-latch reinforcement for closure panels
US7926848B2 (en) Light weight beam and truck frame utilizing a light-weight beam
CN110571384B (zh) 一种电池包用轻量化托盘
CN216649608U (zh) 组件边框型材及其组件边框
CN115360971A (zh) 型材构件、型材本体、型材和光伏组件的生产方法
CN211830684U (zh) 光伏组件及边框
CN216216721U (zh) 型材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边框
GB2523422A (en) Web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a web component
KR20140070320A (ko) 연결부 일체형 알루미늄 프로파일
CN216599515U (zh) 型材安装配件以及光伏组件边框
CN217126579U (zh) 电梯导轨以及电梯导向机构
CN217159626U (zh) 一种型材、边框及光伏组件边框
CN109994670A (zh) 复合端板以及电池模组
CN216774697U (zh) 用于光伏组件边框的型材构件、组件边框型材及组件边框
CN111430634A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113922746A (zh) 型材安装配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其组装方法
CN114172447A (zh) 型材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边框
CN218276594U (zh) 光伏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
CN221049437U (zh) 后尾门结构和车辆
JP2004238860A (ja) パネル取り付け用のフレーム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7047790U (zh) 一种铝蜂窝夹芯板
CN215205059U (zh) 一种汽车前后底板横梁用加强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4

Address after: 213031 Tianhe PV Industrial Park No. 2,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TRINA SOLAR Co.,Ltd.

Patentee after: TRINA SOLAR( CHANG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31 Tianhe PV Industrial Park No. 2,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TRINA SOLA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