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0478U - 电机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机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0478U
CN217240478U CN202221194798.4U CN202221194798U CN217240478U CN 217240478 U CN217240478 U CN 217240478U CN 202221194798 U CN202221194798 U CN 202221194798U CN 217240478 U CN217240478 U CN 217240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piece
hole
terminal surface
moto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47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海彬
王兴智
李金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47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0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0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0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及家用电器,上述电机包括机体和减振件,机体具有第一端面,第一端面上设有轴承座,减振件安装于轴承座上,并且减振件具有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第三端面能够在减振件安装于轴承座上后与第一端面相贴靠,第三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围绕减振件的中轴线设置,减振件上开设有通孔,通孔自第二端面贯通至环形槽。本申请通过在减振件上开设通孔并且在减振件的第三端面上开设环形槽,同时使通孔自减振件的第二端面贯通至环形槽,有效增加了减振件的弹性,从而提升减振件的减振效果,同时,在第三端面与第一端面相贴靠时,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环形槽进入通孔内,然后经由通孔向外传递,从而有效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电机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机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具有电机的家用电器而言,通常会将电机的减振件架设在家用电器的安装支架上,这样,减振件作为电机与安装支架之间的减振介质,能够对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从而减少振动能量传递至安装支架上,降低了家用电器的工作噪音。
传统的减振件通常安装在电机的轴承座上,而减振件的其它部位通常采用实心结构,这样不仅会使减振件的强度增大而导致其减振效果变差,还会导致电机的端面与减振件相贴靠的部位的热量难以向外传递,从而导致电机的散热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及家用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存在的由于减振件除安装孔外的其它部位采用了实心结构而导致减振件的减振效果变差以及导致电机的散热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机体和减振件,所述机体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轴承座,所述减振件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并且所述减振件具有相背离设置的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三端面能够在所述减振件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后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贴靠,所述第三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围绕所述减振件的中轴线设置,所述减振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自所述第二端面贯通至所述环形槽。
可选地,所述环形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二槽段的容积。
可选地,所述环形槽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所述减振件的中轴线倾斜。
可选地,所述通孔贯通至所述第二槽段的深度最大的区域内。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减振件的中轴线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孔口开设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盲孔;和/或,所述第三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二盲孔。
可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箍圈,所述箍圈套设于所述减振件的外周壁。
可选地,所述减振件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减振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轴承座上。
本申请提供的电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在减振件上开设通孔,并且在减振件的第三端面上开设环形槽,同时使通孔自减振件的第二端面贯通至环形槽,使得减振件形成空心结构,有效增加了减振件的弹性,从而提升了减振效果,减少了电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能量传递至安装支架上,降低了家用电器的工作噪音;同时,在第三端面与机体的第一端面相贴靠时,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环形槽进入通孔内,然后经由通孔向外传递,从而有效实现了对机体的第一端面与减振件相贴靠的部位进行散热,有效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电机。
由于上述家用电器采用了上述电机,有效降低了家用电器的工作噪音,同时,由于该电机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从而有效延长了上述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机的沿其轴线所在平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机中的减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减振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减振件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电机;110、减振件;111、第二端面;112、第三端面;113、环形槽;1131、第一槽段;1132、第二槽段;114、通孔;115、安装孔;116、中轴线;120、箍圈;130、机体;131、轴承座;132、第一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100,其可应用于空调、冰箱、洗衣机、干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上,现以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00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上述电机100,包括机体130和减振件110,可以理解地,减振件11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橡胶、硅胶。机体130具有第一端面132,第一端面132上设有轴承座131,减振件110安装于轴承座131上。减振件110具有相背离设置的第二端面111和第三端面112,在减振件110安装于轴承座131上后,第三端面112能够与机体130的第一端面132相贴靠。第三端面112上开设有环形槽113,环形槽113围绕减振件110的中轴线116设置,可以理解地,环形槽113可为圆环形槽或多边环形槽,多边环形槽包括但不仅限于方环形槽、五边环形槽、六边环形槽等。减振件110上开设有通孔114,通孔114自第二端面111贯通至环形槽113,换言之,通孔114贯穿整个减振件110,且通孔114与环形槽113相连通,可以理解地,通孔114的延伸方向可与减振件110的中轴线116相平行,也可与减振件110的中轴线116相倾斜。
本申请提供的电机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在减振件110上开设通孔114并且在减振件110的第三端面112上开设环形槽113,同时使通孔114自减振件110的第二端面111贯通至环形槽113,使得减振件110上形成了空心结构,有效增强了减振件110的弹性,从而提升了减振件110的减振效果,减少了电机100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能量传递至安装支架上,降低了家用电器的工作噪音;同时,在第三端面112与机体130的第一端面132相贴靠时,电机100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环形槽113进入通孔114内,然后经由通孔114向外传递,从而有效实现了对机体130的第一端面132与减振件110相贴靠的部位进行散热,有效提高了电机100的散热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环形槽113包括第一槽段1131和第二槽段1132,第一槽段1131的容积小于第二槽段1132的容积。具体地,第一槽段1131的一端与第二槽段1132的一端相连通,第一槽段1131的另一端与第二槽段1132的另一端相连通,在电机100运行时,由于第一槽段1131的容积小于第二槽段1132的容积,使得第一槽段1131内形成高压区且第二槽段1132内形成低压区,电机100所产生的热量在进入环形槽113内后形成热气流,环形槽113内的热气流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这样,热气流无需在外部气流的带动下即可在环形槽113内主动流动,使得热气流能够经由通孔114快速地向外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机100的散热性能。
可以理解地,可通过对第一槽段1131和第二槽段1132的尺寸参数进行调整设计,以使第一槽段1131的容积小于第二槽段1132的容积,例如,设定第一槽段1131的宽度与第二槽段1132的宽度相等,并且设定第一槽段1131的深度小于第二槽段1132的深度;又如,设定第一槽段1131的深度与第二槽段1132的深度相等,并且设定第一槽段1131的宽度小于第二槽段1132的宽度;再如,设定第一槽段1131的深度小于第二槽段1132的深度相等,并且设定第一槽段1131的宽度小于第二槽段1132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段1131的宽度与第二槽段1132的宽度相等,并且第一槽段1131的深度小于第二槽段1132的深度。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环形槽113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减振件110的中轴线116倾斜,以此将环形槽113分为深度不同的第一槽段1131和第二槽段1132,第一槽段1131的深度小于第二槽段1132的深度。在电机100运行时,电机100所产生的热量在进入环形槽113内后形成热气流,热气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热气流自第一槽段1131的深度最小的区域经由第一槽段1131的一端流向第二槽段1132(如图4中的一个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另一部分热气流自第一槽段1131的深度最小的区域经由第一槽段1131的另一端流向第二槽段1132(如图4中的另一个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这样可使热气流在环形槽113内快速流动,从而使得热气流能够经由通孔114快速地向外排出,进一步提高了电机100的散热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通孔114贯通至所述第二槽段1132的深度最大的区域内。在电机100运行时,电机100所产生的热量在进入环形槽113内后形成热气流,热气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热气流自第一槽段1131的深度最小的区域经由第一槽段1131的一端流向第二槽段1132(如图4中的一个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另一部分热气流自第一槽段1131的深度最小的区域经由第一槽段1131的另一端流向第二槽段1132(如图4中的另一个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最后热气流会聚集在第二槽段1132的深度最大的区域,随后经由通孔114向外排出,这样可避免环形槽113内形成絮流,从而提高了热气流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电机100的散热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通孔1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114围绕减振件110的中轴线116均匀分布。在电机100运行时,电机100所产生的热量在进入环形槽113内后形成热气流,当热气流在环形槽113内流经任意一个通孔114,部分热气流即可经由该通孔114向外排出,使得热气流能够经由各个通孔114快速地向外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机100的散热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通孔114的远离第二端面111的孔口开设于环形槽113的槽底上,这样可实现通孔114的进气端与环形槽113的重合区域最大化,从而有效增加了热气流的外流通面积,加快了热气流的外排速度,进一步提高了电机100的散热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面111上开设有第一盲孔(图中未示)。通过在第二端面111上开设有第一盲孔,使减振件110内形成更多空心结构,有效增强了减振件110的弹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减振件110的减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孔114的数量和第一盲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通孔114围绕减振件110的中轴线116呈圆周结构均匀分布,多个第一盲孔围绕减振件110的中轴线116呈圆周结构均匀分布,具体地,各个通孔114与各个第一盲孔处于同一圆周上,各个通孔114与各个第一盲孔在该圆周上交替设置,以使各个通孔114与各个第一盲孔分布形成中心对称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端面112上还开设有第二盲孔(图中未示)。通过在第三端面112上开设有第二盲孔,使减振件110内形成更多空心结构,有效增强了减振件110的弹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减振件110的减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孔114的数量和第二盲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通孔114围绕减振件110的中轴线116呈圆周结构均匀分布,多个第二盲孔围绕减振件110的中轴线116呈圆周结构均匀分布,具体地,各个通孔114与各个第二盲孔处于同一圆周上,各个通孔114与各个第二盲孔在该圆周上交替设置,以使各个通孔114与各个第二盲孔分布形成中心对称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电机100还包括箍圈120,箍圈120套设于减振件110的外周壁。具体地,箍圈120采用金属制成,通过将箍圈120套设于减振件110的外周壁,在将电机100架设在家用电器的安装支架后,箍圈120可起到保护减振件110的作用,以避免减振件110与安装支架直接接触而导致减振件110出现磨损的情况,有效延长了减振件110的使用寿命。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减振件110的外周壁不套设箍圈120,在装配电机100时,在安装支架上设置诸如橡胶片等耐磨件,然后将减振件110架设在耐磨件上,以避免减振件110与安装支架直接接触而导致减振件110出现磨损的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减振件110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115,减振件110通过安装孔115套设于轴承座131上。
可以理解地,安装孔115的孔径略小于轴承座131的外径,使得减振件110套设于轴承座131上后能够与轴承座131紧密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减振件110的安装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电机100。
由于上述家用电器采用了上述电机100,有效降低了家用电器的工作噪音,同时,由于该电机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从而有效延长了上述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家用电器包括但不仅限于空调、冰箱、洗衣机、干衣机、电风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机体和减振件,所述机体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轴承座,所述减振件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并且所述减振件具有相背离设置的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三端面能够在所述减振件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后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贴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围绕所述减振件的中轴线设置,所述减振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自所述第二端面贯通至所述环形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二槽段的容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所在平面相对于所述减振件的中轴线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贯通至所述第二槽段的深度最大的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减振件的中轴线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孔口开设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上。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盲孔;和/或,所述第三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二盲孔。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箍圈,所述箍圈套设于所述减振件的外周壁。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减振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轴承座上。
10.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CN202221194798.4U 2022-05-17 2022-05-17 电机及家用电器 Active CN217240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798.4U CN217240478U (zh) 2022-05-17 2022-05-17 电机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798.4U CN217240478U (zh) 2022-05-17 2022-05-17 电机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0478U true CN217240478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2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4798.4U Active CN217240478U (zh) 2022-05-17 2022-05-17 电机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0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40478U (zh) 电机及家用电器
CN211018551U (zh) 一种微型电机
CN217362792U (zh) 电机及家用电器
CN214125075U (zh) 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电机
CN210152994U (zh) 风机结构及新风机
CN114726150A (zh) 基于冷却优化设计的高速电机
CN209994202U (zh) 一种碟式电机的电机结构
CN220503479U (zh) 一种运输固定装置及洗衣机
CN210151410U (zh) 一种洗衣机用炉腹转子
CN21474610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0444096U (zh) 无刷电机
CN112303979A (zh) 一种冰箱及其压缩机仓散热结构
CN215071946U (zh) 一种电机后端盖
CN220503496U (zh) 一种热泵洗烘一体机
CN220344289U (zh) 一种卧式吸尘器
CN210197476U (zh) 天花机
CN220101618U (zh) 一种用于离心风扇的进风组件
CN219218436U (zh) 洗衣机内筒及洗衣机
CN220822767U (zh)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电机
CN21330519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直流有刷电机
CN217696511U (zh) 一种热风装置及其洗碗机
CN210733750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支架
CN114150486B (zh) 衣物处理装置
EP3252212A1 (en) Heat pump system and drier or washer-drier having the same
CN220081768U (zh) 一种可提高过滤效果的水泵壳、排水泵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