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9952U - 压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9952U
CN217239952U CN202220607461.5U CN202220607461U CN217239952U CN 217239952 U CN217239952 U CN 217239952U CN 202220607461 U CN202220607461 U CN 202220607461U CN 217239952 U CN217239952 U CN 217239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heel
plate
guide
crimp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74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远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74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9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9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9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接装置,包括下压接机构、上压接机构及压接驱动机构,下压接机构包括底板及设置有限位槽的侧板,限位槽具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上压接机构包括上压板及导向轮组件,上压板与底板滑动连接,导向轮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卡设于限位槽内;压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连接板及驱动组件,连接板通过驱动组件与上压板及第一导向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部及连接板,且连接板通过驱动组件与上压板及第一导向轮传动连接,第一导向轮卡设于限位槽,仅需控制单个驱动部驱动连接板水平移动,即可实现上压板的水平移动及竖直移动,能够解决运动行程及压接力受型号限制,安装空间难以自由调整,局限性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压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工位的测试技术要求,需要对待压接工件进行测试。但在现有技术中,压接装置大多包括用于靠近或远离待压接工件的水平运动机构及用于下降或上升以下压或松开待压接工件的竖直压接机构,由于水平运动机构及竖直压接机构大多采用丝杠或气缸,而且使用的都是标准型号,容易造成运动行程及压接力受型号限制,且安装空间难以自由调整,局限性大;且使用两组运动机构,需要提供程序以控制两组运动机构的运动顺序,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仅需设置单个驱动部即可实现上压板的水平移动及竖直移动,能够解决运动行程及压接力受型号限制,安装空间难以自由调整,局限性大的问题,且操作简单便捷,通用性强的压接装置。
一种压接装置,包括:
下压接机构,所述下压接机构包括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沿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沿伸方向相交;
上压接机构,所述上压接机构包括上压板及导向轮组件,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压接驱动机构,所述压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连接板及驱动组件,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上压板及所述第一导向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水平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导向轮沿所述限位槽移动;当所述第一导向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移动时,所述上压板水平移动;当所述第一导向轮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移动时,所述上压板竖直移动。
通过设置驱动部及连接板,且连接板通过驱动组件与上压板及第一导向轮传动连接,同时第一导向轮卡设于限位槽,驱动部驱动连接板移动,以带动第一导向轮沿限位槽移动,仅需控制单个驱动部驱动连接板水平移动,即可实现上压板的水平移动及竖直移动,能够解决运动行程及压接力受型号限制,安装空间难以自由调整,局限性大的问题,且使用者可通过调整限位槽的沿伸方向及大小即可实现调整下压板的移动顺序及行程范围,灵活多变,通用性强,且操作简单便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斜槽及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卡设于所述斜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板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滑轨及与所述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的第三导向轮,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三导向轮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当所述第一导向轮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导向轮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水平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板通过竖直导向组件与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竖直导向组件用于对所述上压板的竖直移动进行导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的竖直导向轴及开设于所述滑块上的竖直导向孔,所述竖直导向轴与所述竖直导向孔相对应设置,且所述竖直导向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竖直导向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滑块近所述侧板一侧凸出形成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组件还包括导向连接件,所述导向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压板连接,所述导向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及所述第三导向轮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及所述第三导向轮沿同一轴线间隔设置。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部及连接板,且连接板通过驱动组件与上压板及第一导向轮传动连接,同时第一导向轮卡设于限位槽,驱动部驱动连接板移动,以带动第一导向轮沿限位槽移动,仅需控制单个驱动部驱动连接板水平移动,即可实现上压板的水平移动及竖直移动,能够解决运动行程及压接力受型号限制,安装空间难以自由调整,局限性大的问题,且使用者可通过调整限位槽的沿伸方向及大小即可实现调整下压板的移动顺序及行程范围,灵活多变,通用性强,且操作简单便捷;通过设置定位孔,可对待压接工件进行定位;本申请可适用于测试环境及压接环境。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压接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压接装置的正视结构图,图中示出了压接装置的上压板在初始位置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压接装置的正视结构图,图中示出了压接装置的上压板在最终位置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上压板及导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接装置;100、下压接机构;110、底板;120、侧板;130、限位槽;131、第一限位部;132、第二限位部;200、上压接机构;210、上压板;220、导向轮组件;221、第一导向轮;222、第二导向轮;223、第三导向轮;224、导向连接件;2241、第一安装板;2242、第二安装板;300、压接驱动机构;310、驱动部;320、连接板;330、斜槽;340、连接轴;400、滑动组件;410、滑轨;420、滑块;421、凸出部;422、连接孔;423、安装槽;500、竖直导向组件;510、竖直导向轴;520、竖直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了一种压接装置10,包括下压接机构100、上压接机构200及压接驱动机构300,上压接机构200与下压接机构 100滑动连接,且上压接机构200与下压接机构100相互配合用于压接待压接工件。压接驱动机构300用于驱动上压接机构200移动。其中,上压接机构200 移动包括水平移动及竖直移动。具体地,压接驱动机构300驱动上压接机构200 水平移动,用于使上压接机构200远离或靠近待压接工件,压接驱动机构300 驱动上压接机构200竖直移动,用于使上压接机构200下降或上升,以下压或松开待压接工件。
参见图1所示,下压接机构100包括底板110及设置于底板110上的侧板 120。侧板120上设置有限位槽130,限位槽130具有第一限位部131及第二限位部132,第一限位部131与第二限位部132相连通,第一限位部131的沿伸方向与第二限位部132的沿伸方向相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31的沿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限位部132 的沿伸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限位部131的沿伸方向与第二限位部132的沿伸方向垂直相交。第一限位部131的第一端与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一端相连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31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二限位部132的中部相连通。第一限位部131的沿伸方向与第二限位部132的沿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其中,夹角的角度可以是锐角,也可以是直角。
参见图1及图4所示,上压接机构200包括上压板210及导向轮组件220,上压板210与底板110滑动连接,导向轮组件220连接于上压板210上。具体地,上压板210通过滑动组件400与底板110滑动连接。更具体地,滑动组件 400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110上的滑轨410及与滑轨410相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 420。
导向轮组件220包括第一导向轮221、第二导向轮222、第三导向轮223及导向连接件224。第一导向轮221、第二导向轮222、第三导向轮223均通过导向连接件224与上压板210连接。具体地,导向连接件224的第一端与上压板 210固定连接,导向连接件224的第二端与第一导向轮221、第二导向轮222及第三导向轮223连接,且第一导向轮221、第二导向轮222及第三导向轮223沿一中心轴线间隔设置。具体地,导向连接件224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安装板2241、第二安装板2242,第一安装板2241与第二安装板2242间隔设置。第一导向轮 221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241的外侧。第二导向轮222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241与第二安装板2242之间。第三导向轮223安装于第二安装板2242的外侧。
参见图1所示,上压板210通过竖直导向组件500与滑动组件400滑动连接,竖直导向组件500用于对上压板210的竖直移动进行导向。具体地,竖直导向组件500包括固定连接于上压板210上的竖直导向轴510及开设于滑块420 上的竖直导向孔520,竖直导向轴510与竖直导向孔520相对应设置,且竖直导向轴510通过轴承导向滑动连接于竖直导向孔520内,以使上压板210竖直移动。竖直导向组件500包括有四个,四个竖直导向轴510间隔设置于上压板210 上。四个竖直导向孔520间隔设置于滑块420上。
参见图1所示,压接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部310、连接板320及驱动组件,连接板320通过驱动组件与上压板210及第一导向轮221传动连接。驱动部310 用于驱动连接板320水平移动,以带动第一导向轮221沿限位槽130移动。具体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板320上的斜槽330及第二导向轮222,第二导向轮222卡设于斜槽330内。通过设置导向连接件224可使上压板210、第一导向轮221、第二导向轮222及第三导向轮223同步联动。
连接板320与滑块420滑动连接。具体地,驱动部310通过连接轴340与连接板320连接。滑块420近侧板120一侧凸出形成有一凸出部421,凸出部 421上形成有与连接轴340相配合的连接孔422,连接轴340通过轴承导向滑动连接于连接孔422内。驱动部310可以采用气缸、丝杠驱动组件及手动推拉机构等,只要能够实现推动连接板320移动的作用即可。例如,驱动部310采用手动推拉机构,手动推拉机构通过连接轴340与连接板320固定连接。通过操作手动推拉机构即可控制连接板320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导向轮221在第一限位部131移动时,上压板210 水平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上压板210具有初始位置、水平运动极限位置、开始下移位置及最终位置。初始位置为第一限位部131的第二端,也是第一导向轮221的移动初始位置。水平运动极限位置为第一限位部131的第一端与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一端相连通的位置。开始下移位置为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一端,也是第一限位部131的第一端与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一端相连通的位置。最终位置为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二端。
第一导向轮221从第一限位部131的第二端移动到第一限位部131的第一端与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一端相连通的位置,上压板210从初始位置同步移动至水平运动极限位置,第二导向轮222始终处于斜槽330的第一端,第三导向轮223始终处于安装槽423的第一端。由于第一限位部131的沿伸方向为水平方向,因此,第一导向轮221、上压板210、第二导向轮222及第三导向轮223 的移动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当第一导向轮221在第二限位部132移动时,上压板210竖直移动。为了实现第一导向轮221在第二限位部132移动时,上压板 210仅能够竖直移动,在本申请中做了如下设置:滑块420上设置有安装槽423,第三导向轮223卡设于安装槽423内。当第一导向轮221移动至第二限位部132 时,第二限位部132与安装槽423相对应设置,第三导向轮223与安装槽423 相配合用于限制滑块420的水平移动。安装槽423的延伸方向及第二限位部132 的延伸方向相平行,且安装槽423的大小与第二限位部132的大小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上压板210处于水平运动极限位置时,同样也处于开始下移位置。此时,第一导向轮221处于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一端,第二导向轮222 处于斜槽330的第一端、第三导向轮223处于安装槽423的第一端。第一导向轮221从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一端移动至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二端,上压板210 从开始下移位置同步移动至最终位置,第二导向轮222从斜槽330的第一端同步移动至斜槽330的第二端、第三导向轮223从安装槽423的第一端同步移动到安装槽423的第二端。由于第二限位部132的沿伸方向为竖直方向,因此,第一导向轮221、上压板210、第二导向轮222及第三导向轮223的移动方向均为竖直方向。
需要理解的是,驱动部310始终驱动连接板320水平移动。当上压板210 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水平运动极限位置的过程中,第三导向轮223的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三导向轮223始终处于安装槽423的第一端,第三导向轮223 可作为推动滑块420水平移动的动力源。当上压板210从开始下移位置移动至最终位置的过程中,第三导向轮223的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且第三导向轮223 从安装槽423的第一端移动到安装槽423的第二端,第三导向轮223可限制滑块420的水平移动。由于连接板320与滑块420滑动连接,第二导向轮222从斜槽330的第一端移动至斜槽330的第二端的过程中,第二导向轮222的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连接板320水平移动。
参见图1及图4所示,侧板120包括有两个,两侧板120对称设置于底板 110上。导向轮组件220包括有两个,两导向轮组件220对称设置于上压板210 上。连接板320包括有两个,两连接板320分别与两侧板120及两导向轮组件 220一一对应设置。底板110及上压板210上均设置有用于对待压接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压接装置10在使用时,首先将待压接工件放置于底板110上的定位孔内,然后,驱动部310驱动连接板320沿靠近待压接工件的方向水平移动,以带动第二导向轮222移动,并带动第一导向轮221沿限位槽130移动。
其中,第一导向轮221在第一限位部131沿靠近待压接工件的方向水平移动,以带动上压板210沿靠近待压接工件的方向水平移动。具体地,第一导向轮221从第一限位部131的第二端移动到第一限位部131的第一端与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一端相连通的位置,上压板210从初始位置同步移动至水平运动极限位置,从而使上压板210靠近待压接工件。
然后,当第一导向轮221移动至第二限位部132时,上压板210开始向下移动,以压紧待压接工件。具体地,第一导向轮221沿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一端至第二限位部132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上压板210从开始下移位置朝向最终位置同步移动,第二导向轮222从斜槽330的第一端朝向斜槽330的第二端同步移动,第三导向轮223从安装槽423的第一端朝向安装槽423的第二端同步移动。第三导向轮223及安装槽423相互配合可限制滑块420的水平移动,使得上压板210仅能向下移动。直至移动至上压板210压紧待压接工件的位置,即可完成压接工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压接机构,所述下压接机构包括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沿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沿伸方向相交;
上压接机构,所述上压接机构包括上压板及导向轮组件,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压接驱动机构,所述压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连接板及驱动组件,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上压板及所述第一导向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水平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导向轮沿所述限位槽移动;当所述第一导向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移动时,所述上压板水平移动;当所述第一导向轮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移动时,所述上压板竖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斜槽及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卡设于所述斜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滑轨及与所述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的第三导向轮,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三导向轮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当所述第一导向轮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导向轮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通过竖直导向组件与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竖直导向组件用于对所述上压板的竖直移动进行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的竖直导向轴及开设于所述滑块上的竖直导向孔,所述竖直导向轴与所述竖直导向孔相对应设置,且所述竖直导向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竖直导向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滑块近所述侧板一侧凸出形成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件还包括导向连接件,所述导向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压板连接,所述导向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及所述第三导向轮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及所述第三导向轮沿同一轴线间隔设置。
CN202220607461.5U 2022-03-18 2022-03-18 压接装置 Active CN217239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7461.5U CN217239952U (zh) 2022-03-18 2022-03-18 压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7461.5U CN217239952U (zh) 2022-03-18 2022-03-18 压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9952U true CN217239952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43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7461.5U Active CN217239952U (zh) 2022-03-18 2022-03-18 压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9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55249B1 (ko) 수평방향 사이드 컨택 기능을 갖는 전자부품용 테스트 소켓
CN210443787U (zh) 一种多厚度的连接器端子折弯装置
CN110708914B (zh) 卡扣组件、板卡以及电子设备
CN217239952U (zh) 压接装置
CN212749146U (zh) 一体式性能测试装置
CN110474221B (zh) 一种多厚度的连接器端子折弯装置
CN211086851U (zh) 一种液晶屏幕自动对位压接点灯装置
CN108235580B (zh) 偏心定位平台
CN214418591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定位设备
CN213278669U (zh) 电连接端子的旋钮成型机
CN211916614U (zh) 一种压紧载具及测试机构
WO2022110857A1 (zh) 一种楔块调幅探针卡及其主体
CN219649741U (zh) 夹紧治具
CN220980117U (zh) 胶囊机的滑动轨道
CN221088771U (zh) 一种压紧装置
CN215146457U (zh) 一种弹簧浮动式的内存条插槽压紧机构
CN217213040U (zh) 一种座椅开关盒的测试设备
CN217992291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主板自动组装定位装置
CN219642555U (zh) 承载装置及烧录设备
CN217716935U (zh) 轴类测试装置
CN214471686U (zh) 一种pos机按键测试治具
CN112475067B (zh) 电连接端子的旋钮成型装置及旋钮成型方法
CN219244273U (zh) 一种液压定位步进顶车机
CN114935499B (zh) 一种夹持装置和测试装置
CN218956628U (zh) 一种双层载板浮动对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