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5837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5837U
CN217235837U CN202220120357.3U CN202220120357U CN217235837U CN 217235837 U CN217235837 U CN 217235837U CN 202220120357 U CN202220120357 U CN 202220120357U CN 217235837 U CN217235837 U CN 217235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indoor
air conditioner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03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天新
任豪
李国行
郝本华
薛兴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203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5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5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5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均接入空调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室内机设置于第一墙角,所述第二室内机设置于第二墙角,所述第一墙角与所述第二墙角相对或相邻,其中,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均包括: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面板;后面板,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后面板;侧板,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两端,且所述侧板一端连接于所述前面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面板,两个所述侧板相互垂直,且两个所述侧板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位于所述壳体后侧。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了送风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之一。而由于房价昂贵、人口增多等原因,导致人均居住面积越来越小,进而如何有效利用室内空间成为当今人们普遍考虑的问题。传统的空调器室内机外形规整,不能匹配角落位置,导致室内空间利用率低。
为了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现有技术公开一种三角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具有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前向表面和后向表面、以及连接在前向表面和后向表面之间的两个侧向表面,前向表面形成有出风口,后向表面形成有进风口;两个侧向表面相互垂直,且两个侧向表面的延长面相交所形成的交线位于机壳的后侧。进而可使得机壳能够完美地与室内角落处的墙壁配合,有效地利用了墙角处的空间。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将室内机的机壳设置为室内角落处的墙壁配合的外形,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墙角处的空间,但是会导致减小室内机的送风范围,进而降低了送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提高了送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均接入空调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室内机设置于第一墙角,所述第二室内机设置于第二墙角,所述第一墙角与所述第二墙角相对或相邻,其中,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均包括: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面板;后面板,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后面板;侧板,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两端,且所述侧板一端连接于所述前面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面板,两个所述侧板相互垂直,且两个所述侧板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位于所述壳体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为朝前凸出的弧形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音响,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内机;第二音响,设置于所述第二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一音响与所述第二音响相配合,共同形成立体环绕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响与所述第二音响的数量均为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导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用于调节出风方向;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用于对流经所述进风口的空气进行过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多个导风板,竖向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多个导风板驱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为柜式室内机;所述壳体还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以支撑所述柜式室内机使其底部距离地面一定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脚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为挂式室内机;所述壳体还包括:安装部,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减震垫,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外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一方面,室内机壳体的两个侧板相互垂直,这样,使室内机可以匹配室内的角落处的空间,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两个室内机,第一室内机设置于第一墙角,第二室内机设置于第二墙角,第一墙角与第二墙角相对或相邻,这样,通过两个室内机在相对或相邻的墙角处同时向同一室内送风,有效地扩大了室内机的送风范围,提高了送风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两个室内机在相对或相邻的墙角处同时向同一室内送风,有效地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的同时,扩大了室内机的送风范围,提高了送风效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室内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室内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室内机为柜式室内机时的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室内机为柜式室内机时的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室内机为挂式室内机时的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室内机为挂式室内机时的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墙角;200:第二墙角;300:第一室内机;400:第二室内机;510:前面板;511:导风装置;520:后面板;521:进风格栅;530:侧板;540:支撑架;550: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均接入空调循环系统,第一室内机300设置于第一墙角100,第二室内机400设置于第二墙角200,第一墙角100与第二墙角200相对或相邻,其中,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均包括: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包括:前面板510,出风口位于前面板510;后面板520,进风口位于后面板520;侧板530,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前面板510两端,且侧板530一端连接于前面板510,另一端连接于后面板520,两个侧板530相互垂直,且两个侧板530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位于壳体后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壳体的两个侧板530相互垂直,且两个侧板530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位于壳体后侧,这样,使室内机可以匹配室内的角落处的空间,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此处位于壳体的后侧指的是壳体朝向墙角处的一侧。
将室内机设置于墙角处时,两个侧板530贴近于墙角处的两面墙壁,后面板520与两面墙壁形成一个用于进风的进风空间,空气通过进风空间进入进风口,换热后从前面板510开设的出风口流出。将进风口开设于后面板520,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在风机的引力下被吸入进壳体内部,不需要设置其他防吸装置,从而不需要占用室内空间,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两个室内机,第一室内机300设置于第一墙角100,第二室内机400设置于第二墙角200,第一墙角100和第二墙角200相邻或相对。这样,通过两个室内机在相对或相邻的墙角处同时向同一室内送风,能够实现对室内全方位的送风,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室内机的送风范围,提高了送风效果。通过将两个室内机在相对或相邻的墙角处同时向同一室内送风,有效地避免了只设置在墙角一个室内机或者将室内机设置在同一个墙角时,送风面积减小,导致降低了调温的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两个室内机在相对或相邻的墙角处同时向室内送风,有效地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的同时,扩大了室内机的送风范围,提高了送风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实质为一拖多空调器,多个室内机接入空调循环系统的方式不限定,可以是串联接入,也可以是并联接入,以实际需求确定即可。
可选地,前面板510和后面板520为朝前凸出的弧形面板。
将后面板520设置为朝前凸出的弧形面板的形式,这样,能够有效地扩大后面板520与墙角处的两面墙壁形成的进风空间,有效地提高了室内机的进风量,进而提高了调温效率。当后面板520为朝前凸出的弧形面板时,相应地,壳体的前面板510也为朝前凸出的弧形面板。这样,能够保证壳体内部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从而保证室内机能够正常运行。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音响和第二音响,第一音响设置于第一室内机300;第二音响设置于第二室内机400;其中,第一音响与第二音响相配合,共同形成立体环绕声。
第一室内机300设置于第一墙角100,第二室内机400设置于第二墙角200,并且第一墙角100与第二墙角200相对或相邻。将第一音响设置于第一室内机300,第二音响设置于第二室内机400。这样,用户将电视机、手机或其他设备与第一音响和第二音响连接后,在播放时,声音从处于不同位置的两个音响传出,进而使声音具有一定程度的方位层次感以及立体感。之后经过室内墙壁、家具等多次无规则的反射后,声音弥漫室内的整个空间。通过在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分别设置第一音响和第二音响,通过第一音响和第二音响的相配合,可以使声音形成立体环绕声,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立体环绕声所产生的声场,不仅能使人感受到音源的方向感,且伴有一种被声音所围绕所包围以及声源向四周远离扩散的感觉。立体环绕声可以增强声音的纵深感、临场感和空间感,使视听者不仅能够感受来自前、后、左、右的声源发出的声音,而且感受到自己周围的整个空间,都被这些声源所产生的空间声场所包围,从而营造出一种置身于歌厅、影剧院的音响效果。
可选地,第一音响与第二音响的数量均为多个。
这样,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音响和第二音响,可以极大地提升立体环绕声的效果,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还包括导风装置511和进风格栅521,导风装置511设置于出风口,用于调节出风方向;进风格栅521设置于进风口,用于对流经进风口的空气进行过滤。
在进风口处设置进风格栅521,可以对流经进风口的空气进行过滤,这样,有效地避免了杂物进入室内机内部,进而导致对室内机内部的部件造成堵塞,影响室内机的正常运行。
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装置511,通过导风装置511调节不同的出风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地扩大送风范围,从而提高了调温效率。
可选地,导风装置511包括多个导风板和驱动装置,多个导风板竖向设置于出风口,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驱动装置设置于壳体,且与多个导风板驱动连接。
多个导风板竖向设置于出风口,导风板沿水平方向横向排布于出风口,当驱动装置驱动多个导风板关闭时,多个导风板可以完全封堵住出风口。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多个导风板,驱动装置驱动多个导风板运动,进而实现调节不同的出风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的效率。
通过多个导风板实现对出风方向的调节,代替了设置一个导风板调节出风方向的方式,设置多个导风板可以使风向具有更多的出风角度,使从出风口吹出的风更加均匀的吹向室内环境,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可选地,多个导风板包括主动导风板和从动导风板,主动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且主动导风板的第一端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从动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且从动导风板的第一端与主动导风板的第一端传动连接;其中,主动导风板的第一端与从动导风板的第一端位于壳体的同一侧。
这样,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主动导风板转动,主动导风板带动从动导风板的转动,进而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实现主动导风板和从动导风板的同步转动。这样的设置形式,有效地保证了主动导风板和从动导风板转动的同步性,进而能够保证导风装置511调节出风方向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主动导风板和从动导风板之间的传动连接形式,用于使主动导风板和从动导风板实现同步转动,例如通过连杆传动,或者是齿轮和齿条的传动连接形式,只要能使主动导风板和从动导风板实现同步转动即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从动导风板的数量为多个。
这样,通过增加导风板的数量可以使风向具有更多的调节角度,从而提高出风的均匀性和扩散性,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可选地,主动导风板与从动导风板的相搭接处的形状相匹配。
在驱动装置驱动主动导风板和从动导风板同步转动,实现关闭出风口时,主动导风板和从动导风板有部分重叠搭接,相搭接处的形状相匹配。这样,可以完全封堵住出风口,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导风板的密封性,防止出现漏风的现象,或者在室内机处于闲置状态时,灰尘或杂物从缝隙中进入到室内机的内部,进而导致不易打扫甚至是影响到下一次的正常使用室内机。
可选地,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为柜式室内机;壳体还包括支撑架540,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以支撑柜式室内机使其底部距离地面一定距离。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是为了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将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的外壳设置为匹配室内的角落处的空间的形式,具体地为室内机壳体的两个侧板530相互垂直,且两个侧板530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位于壳体后侧。将室内机设置于墙角处时,两个侧板530贴近于墙角处的两面墙壁,后面板520与两面墙壁形成一个用于进风的进风空间,空气通过进风空间进入进风口,换热后从前面板510开设的出风口流出。
当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为柜式室内机时,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支撑架540。这样,一方面空气可以从壳体的上方进入到进风空间,也可以从壳体的下方进入到进风空间,有效地扩大了进风量,进而可以提高室内机的调温效率;另一方面,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支撑架540,可以方便用户捡取掉落的物品。例如,用户不小心使物品从壳体上方掉入到室内机与墙角形成的进风空间,用户可以从壳体的下方取出,不需要用户挪动室内机。同时,通过设置支撑架540,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撑室内机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支撑架540,用于支撑柜式室内机,使得柜式室内机距离地面一定距离,例如,支撑架540包括多个支腿,设置于壳体的底壁。只要能实现支撑起柜式室内机即可,对于支撑架540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还包括滤网,设置于壳体的顶部,滤网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墙壁,用于完全覆盖住壳体与墙角形成的进风空间。
这样,设置滤网完全覆盖住进风空间的上方,有效地避免了物品的掉落,当物品掉落到进风空间时,可以通过滤网兜住,代替用户捡取的方式,用户可以从滤网上拿取,更加地方便。同时,滤网为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对滤网进行拆装。例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或者实际需求,对滤网进行拆装。或者,在移动室内机时,可拆卸连接的滤网方便用户的拆卸。
本公开实施例的滤网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和墙壁,用于方便用户的拆装,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胶粘的方式,也可以为通过设置卡接部件卡接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方便滤网的拆装即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还包括多个脚轮,设置于支撑架540的底部。
在支撑架540的底部设置多个脚轮,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挪移室内机,在挪移室内机时,只需推拉室内机即可,简单方便。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装置,设置于脚轮。
这样,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在不需要挪移室内机时,可以实现脚轮的固定,有效地防止了脚轮的移动。
可选地,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为挂式室内机;壳体还包括安装部550,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侧板530。
当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为挂式室内机时,在两个侧板530分别设置安装部550,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机安装的稳固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安装部550,用于将挂式室内机稳固地安装于墙壁上,可以是挂架的形式,也可以为挂钩的形式,只要能保证挂式室内机能够稳固地安装于墙壁上即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安装部500为挂孔结构。
通过在侧板上开设挂孔结构,在墙壁的预安装位置固定设置挂架,通过挂孔结构将挂式室内机挂置于挂架,即实现了挂式室内机的安装。这样,使挂式室内机的拆装方便。
可选地,还包括减震垫,设置于侧板530的外侧。
这样,一方面当第一室内机300和第二室内机400为柜式室内机时,在侧板530的外侧设置减震垫,有效地避免在挪移室内机时侧板530与墙壁的撞击,从而造成室内机和墙壁不同程度的损坏;另一方面,无论室内机为柜式室内机,还是挂式室内机,其在运行时,可能会产生震动,在侧板530的外侧设置减震垫,起到一个减振保护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侧板530与墙壁之间的摩擦。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均接入空调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室内机设置于第一墙角,所述第二室内机设置于第二墙角,所述第一墙角与所述第二墙角相对或相邻,其中,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均包括:
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壳体包括:
前面板,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面板;
后面板,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后面板;
侧板,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两端,且所述侧板一端连接于所述前面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面板,两个所述侧板相互垂直,且两个所述侧板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位于所述壳体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为朝前凸出的弧形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音响,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内机;
第二音响,设置于所述第二室内机;
其中,所述第一音响与所述第二音响相配合,共同形成立体环绕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响与所述第二音响的数量均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用于调节出风方向;
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用于对流经所述进风口的空气进行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包括:
多个导风板,竖向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多个导风板驱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为柜式室内机;
所述壳体还包括:
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以支撑所述柜式室内机使其底部距离地面一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脚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室内机和所述第二室内机为挂式室内机;
所述壳体还包括:
安装部,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减震垫,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外侧。
CN202220120357.3U 2022-01-17 2022-01-17 空调器 Active CN217235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0357.3U CN217235837U (zh) 2022-01-17 2022-01-17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0357.3U CN217235837U (zh) 2022-01-17 2022-01-17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5837U true CN217235837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9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0357.3U Active CN217235837U (zh) 2022-01-17 2022-01-17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5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3087A1 (en) Vertical air conditioner
JP5103251B2 (ja) 天井埋め込み型熱源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1424420B (zh) 空调机
CN106247521A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1825315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5091103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3134106A (zh) 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17235837U (zh) 空调器
CN102734871A (zh) 暗藏式空调室内机
KR102055435B1 (ko) 에어컨 송풍 방법
CN208059125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1314647Y (zh) 三角形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5628476A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979017A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盖结构
CN214206220U (zh) 新风一体机空调
CN210663271U (zh) 新风入口排风口可转换的新型分风箱
CN208059130U (zh) 整体式空调器
JP2000111137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5091099B (zh) 具有显示罩的立式空调
CN113154535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20689214U (zh) 一种壁挂式环境一体机
CN219243861U (zh) 转接组件及空调器
CN219934169U (zh) 一种移动式新风体验装置
CN220062008U (zh) 吊顶式新风机
CN217685318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