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318U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5318U
CN217685318U CN202221005085.9U CN202221005085U CN217685318U CN 217685318 U CN217685318 U CN 217685318U CN 202221005085 U CN202221005085 U CN 202221005085U CN 217685318 U CN217685318 U CN 217685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ypass
shell
air
casing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050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艳芳
张吉义
张中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050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5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5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5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室内机,包括:机壳,开设有连通口、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室内空气从所述主进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内和所述换热组件换热,换热后的空气从主出风口回到室内;旁通壳体,开设有旁通进风口和旁通出风口;所述旁通壳体连接于所述机壳,且所述旁通出风口和所述连通口对接;旁通风机,设置于所述旁通壳体内,用以将所述旁通壳体内的空气吹送至所述机壳内;通断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用以开放或阻断所述旁通壳体向所述机壳的进风。旁通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旁通出风口进入机壳内,这样有效增大了机壳的进风量,提高了室内空气的循环速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

Description

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风管式空调机俗称风管机,风管机采用一拖一形式,包括一台室外机和一台室内机。安装时室内机和冷媒管道、排水管道和线路管道都隐藏在吊顶之中。因此相对于壁挂式空调和柜式空调,风管机更加美观和节省空间,并且安装位置更加灵活。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包括机壳,机壳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机壳内设有换热器。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机壳内,机壳内的空气和换热器换热后从出风口重新吹入室内。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室内空气只能从进风口进入机壳内,在用户具有快速制冷或制热需求的情况下,进入机壳内参与换热的风量有限,难以满足用户的快速制冷或制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解决了由于进入机壳的风量有限而导致的难以快速制冷或制热需求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包括:
机壳,开设有连通口、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
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室内空气从所述主进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内和所述换热组件换热,换热后的空气从主出风口回到室内;
旁通壳体,开设有旁通进风口和旁通出风口;所述旁通壳体连接于所述机壳,且所述旁通出风口和所述连通口对接;
旁通风机,设置于所述旁通壳体内,用以将所述旁通壳体内的空气吹送至所述机壳内;
通断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用以开放或阻断所述旁通壳体向所述机壳的进风。
可选地,所述通断组件包括:
两个卷轴,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壳的连通口的两侧;
卷帘,其两端分别缠绕于两个所述卷轴上;所述卷帘的帘面上设有避让口;所述卷帘在两个所述卷轴之间卷绕;
所述卷帘卷绕至所述避让口与所述连通口相对应的位置时,开放所述旁通壳体向所述机壳的进风,并且,所述卷帘的帘面完全遮挡所述连通口的位置时,阻断所述旁通壳体向所述机壳的进风。
可选地,位于两个所述卷轴之间的卷帘的帘面贴靠所述机壳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卷帘的帘面为橡胶帘面。
可选地,所述通断组件还包括:
两个驱动电机,分别通过传动构件连接于两个所述卷轴,以带动对应的所述卷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旁通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壳。
可选地,所述旁通风机的排风口的周缘设有连接法兰,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连接法兰连接于所述旁通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主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具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靠近所述连通口。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风速检测器,用以检测所述旁通壳体向所述机壳的进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室内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室内空气从主进风口进入机壳内和换热组件换热,换热后的空气从主出风口回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的常规制冷或制热。当用户具有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需求时,通断组件开放旁通壳体向机壳的进风。室内空气从旁通进风口进入旁通壳体内,在旁通风机的作用下,旁通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旁通出风口进入机壳内,这样有效增大了机壳的进风量,提高了室内空气的循环速率。在用户不具有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需求时,通断组件阻断旁通壳体向机壳的进风,这样能够阻断机壳内的空气从连通口进入旁通壳体,避免减少机壳内和换热组件进行换热的空气,保证室内机的常规制冷或制热能力。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以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连通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旁通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旁通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旁通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磁吸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壳;110:前侧板;111:主进风口;112:主出风口;113:连通口;114:主风机;120:电控箱;130:磁吸部;140:承托支架;
200:旁通壳体;201:旁通出风口;210:旁通风机;220:卷帘;221:避让口;230: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以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以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以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以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以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机壳100、换热组件、旁通壳体200、旁通风机210和通断组件。其中,机壳100开设有连通口113;换热组件设置于机壳100内,用以和机壳100内的空气换热;旁通壳体200开设有旁通进风口和旁通出风口201;旁通壳体200连接于机壳100,且旁通出风口201和连通口113对接;旁通风机210设置于旁通壳体200内,用以将旁通壳体200内的空气吹送至机壳100内;通断组件设置于机壳100内,用以开放或阻断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室内空气从主进风口111进入机壳100内和换热组件换热,换热后的空气从主出风口112回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的常规制冷或制热。当用户具有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需求时,通断组件开放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室内空气从旁通进风口进入旁通壳体200内,在旁通风机210的作用下旁通壳体200内的空气通过旁通出风口201进入机壳100内,这样有效增大了机壳100的进风量,提高了室内空气的循环速率。在用户不具有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需求时,通断组件阻断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这样能够阻断机壳100内的空气从连通口113进入旁通壳体200,避免减少机壳100内和换热组件进行换热的空气,保证室内机的常规制冷或制热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机壳100的前侧板110上开设一个主出风口112和两个主进风口111,且两个主进风口111对称地设置于主出风口112的两侧。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位于主出风口112处且覆盖主出风口112。空气从两个主进风口111进入机壳100内和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的空气从主出风口112回到室内。
可选地,机壳100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开设一个连通口113,两个旁通壳体200分别连接于室内机的左右两侧,且每一旁通壳体200的旁通出风口201和对应侧的连通口113相对接。这样,在每一旁通壳体200内的旁通风机210的作用下,两个旁通壳体200能够同时向机壳100内送风,进一步提高了机壳100内的进风量。
可选地,旁通壳体200的旁通进风口设置于旁通壳体200的前侧板上,或者,旁通进风口设置于旁通壳体200的底板上。
可选地,旁通风机210的排风口的周缘设有连接法兰,使用螺栓紧固件可将连接法兰固定于旁通壳体200的设有旁通出风口201的侧板上,并且排风口和旁通出风口201相对接。由于旁通出风口201和连通口113相对接,因此这样旁通风机210向机壳100内吹风。
进一步地,可选地,通过空调控制器控制两个旁通壳体200内的旁通风机210单独启动或同时启动。在启动一个旁通壳体200的旁通风机210的情况下,即可提高室内空气的循环速率从而快速制冷或制热。若用户想要进一步提高制冷或制热的效率,可继续通过空调控制器控制两个旁通壳体200内的旁通风机210同时启动,进一步增大机壳100内进风量,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的循环速率,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机壳100被构造为长方体形状,旁通壳体200被构造为长方体形状。旁通壳体200连接于机壳100后,两者组成的形状也为长方体形状,这样使得新增旁通壳体200后室内机的外观不会给用户造成突兀感。
可选地,如图5所示,室内机还包括主风机114。主风机114设置于机壳100内,主风机114具有吸风口,且吸风口靠近连通口113。
示例性地,主风机114为离心风机。机壳100的前侧板110上开设一个主出风口112和两个主进风口111,机壳100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开设一个连通口113,两个离心风机分别设置于机壳100内的两侧,每一离心风机的吸风口朝向一个主进风口111、且靠近对应侧板上的连通口113。离心风机的叶轮平行于机壳100的底面设置,或者,离心风机的叶轮垂直于机壳100的底面设置。采用上述布局方式,由旁通壳体200送至机壳100的空气能够快速从吸风口进入主风机114,从而有利于机壳100内的空气循环。
可选地,旁通壳体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机壳100。这样,旁通壳体200作为独立的安装模块,用户根据装修空间布局和使用需求,选择性地安装旁通壳体200。
示例性地,旁通壳体200的开设有旁通出风口201的侧板上设有两条滑块,且两条滑轨分别位于旁通出风口201的两侧。机壳100的开设有连通口113的侧板上设有两条滑轨,两条滑轨分别和两条滑块相对应。安装时,从下方将滑块滑入对应的滑轨内,并且使旁通出风口201和连通口113相对接,然后使用螺栓紧固件将滑块固定于滑轨上,从而将旁通壳体200连接于机壳1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断组件包括卷帘220和两个卷轴230。其中,两个卷轴230分别设置于机壳100的连通口113的两侧;卷帘220的两端分别缠绕于两个卷轴230上;卷帘220的帘面上设有避让口221;卷帘220在两个卷轴230之间卷绕;卷帘220卷绕至避让口221与连通口113相对应的位置时,开放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并且,卷帘220的帘面完全遮挡连通口113的位置时,阻断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不具有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需求的情况下,卷帘220卷绕至完全遮挡连通口113的位置,此时卷帘220的帘面阻断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这样能够阻断机壳100内的空气从连通口113进入旁通壳体200,避免减少机壳100内和换热组件进行换热的空气,保证室内机的常规制冷或制热能力。在用户具有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需求的情况下,卷帘220卷绕至避让口221和连通口113相对应的位置,此时卷帘220开放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从而增大机壳100的进风量提高了室内空气的循环速率。
可选地,卷帘220的帘面上的避让口221大于或等于机壳100的连通口113,随着卷帘220在两个卷轴230之间往复卷绕,帘面上的在完全遮挡连通口113、部分遮挡连通口113、完全避让连通口113的位置之间变换。在卷帘220完全避让连通口113的位置的情况下,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量最大。在卷帘220完全遮挡连通口113的位置的情况下,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量为零。
可选地,通断组件还包括两个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分别通过传动构件连接于两个卷轴230,以带动对应的卷轴230转动。用户可以通过控制两个驱动电机调节卷帘220的避让口221相对于机壳100的连通口113的位置。
示例性地,两个卷轴230分别为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卷帘220在初始位置时避让口221全部被卷绕在第二卷轴上,也即初始位置卷帘220的帘面完全遮挡连通口113。当第一卷轴对应的驱动电机启动时,第一卷轴卷收帘面,避让口221逐渐移动至完全和连通口113相对应的位置。然后,当第二卷轴对应的驱动电机启动时,第二卷轴卷收帘面,避让口221逐渐被全部卷绕在第二卷轴上,从而完全遮挡连通口113。这样,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停能够有效调节卷帘220的位置,例如将卷帘220调节至遮挡1/2连通口113的位置、将卷帘220调节至遮挡1/4连通口113的位置。
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风速检测器。风速检测器用以检测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量,风速检测器和两个驱动电机电连接于空调控制器,进而可以根据进风量调控卷帘220相对于连通口113的位置。
示例性地,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量过大,风速检测器将风速信号发送给空调控制器,则空调控制器通过驱动电机将卷帘220调节至遮挡1/4连通口113的位置,空调控制器控制旁通风机210功率降低,从而起到减小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量。
又一示例性地,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量过小,风速检测器将风速信号发送给空调控制器,则空调控制器通过驱动电机将卷帘220调节完全避让连通口113的位置,空调控制器控制旁通风机210功率增大,从而起到增大旁通壳体200向机壳100的进风量。
可选地,位于两个卷轴230之间的卷帘220的帘面贴靠机壳100的内壁。帘面贴靠机壳100的内壁能够提高机壳100和旁通壳体200之间连通的封闭性,尤其是被卷放的卷帘220完全遮挡连通口113的情况下,有利于阻断机壳100内的空气从连通口113进入旁通壳体200。
可选地,卷帘220的帘面为橡胶帘面。采用橡胶帘面,当橡胶帘面贴靠机壳100的内壁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机壳100和旁通壳体200之间连通的封闭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机壳100被构造为长方体形状,机壳100的右侧板开设有连通口113用以安装旁通壳体200,左侧板为安装板用以安装电控箱120。这样机壳100的右侧为旁通壳体200,左侧为电控箱120。
可选地,如图7所示,安装板具有金属板段;电控箱120设置于安装板的一侧且与金属板段相对应;电控箱120的与金属板段相对的箱体上设有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包括多个磁吸部130;电控箱120通过多个磁吸部130磁吸于金属板段。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0的安装板具有金属板段,电控箱120与金属板相对的箱体上设于多个磁吸部130,磁吸部130可磁吸于金属板段上。从而在安装电控箱120时,安装人员无需繁琐地使用螺栓紧固件将电控箱120固定于机壳100上,只需要将电控箱120上的磁吸部130磁吸于机壳100的安装板的金属板段上,即可将电控箱120固定于机壳100上。拆卸时,使用大于多个磁吸部130的磁力的拉力,即可将电控箱120从机壳100上拆下。这样,安装操作和拆卸操作均非常方便。
可选地,安装板的中部为金属板段,或者整个安装板均为金属材质。
可选地,磁吸部130包括放置盒和磁块。其中,放置盒固定于电控箱120的箱体外侧;磁块的大小和形状与放置盒的内部放置空间相适配;磁块设置于放置盒内,用于磁吸金属板段。磁块的大小和形状与放置盒的内部放置空间相适配,可以防止磁块在放置盒内晃动。例如,放置盒被构造为长方体形状,磁块也被构造为和放置盒内部空间相适配的长方体形状。
可选地,放置盒包括盖板和两个相对的侧板。其中,两个相对的侧板分别开设有卡口;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钩;卡钩可与卡口构成卡接配合连接,以使盖板卡持于侧板。采用盖板卡接于侧板的方式,便于将磁块放到放置盒内,或将磁块从放置盒内取出。
可选地,盖板为弹性盖板,且盖板的中部向内呈弧面凹陷。盖板两侧的卡钩卡入对应侧板的卡口的过程中,盖板的中部受到两侧的力会发生形变,盖板为弹性盖板从而适用于形变环境。并且,盖板的中部向内呈弧面凹陷,有利于盖板的中部发生形变从而符合盖板的受力,以便于将盖板卡持于侧板。
可选地,放置盒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其中,每一侧板的边缘朝向远离另一侧板的方向垂直折弯并延伸构成耳板;放置盒通过耳板固定于电控箱120。耳板和电控箱120上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孔,使用和螺栓孔相适配的螺栓紧固件可将耳板固定于电控箱120上,从而使放置盒固定于电控箱120的箱体上。
可选地,放置盒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其中,每一侧板的边缘朝向靠近另一侧板的方向垂直折弯并延伸构成放置盒的底板。
示例性地,放置盒被构造为长方体形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垂直折弯并延伸构成耳板,放置盒通过两个耳板固定于电控箱120;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朝向靠近对方的方向垂直折弯并延伸构成放置盒的底板。
可选地,磁块磁吸于金属板段的情况下,盖板的板面贴靠金属板段。这样能够使放置盒更贴合于安装板,有利于电控箱120和机壳100磁吸后的稳定性。
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承托组件。承托组件用以承托电控箱120,在承托组件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发生由于室内机晃动等原因导致电控箱120脱落的现象。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承托组件包括两个承托支架140。两个承托支架140均连接于安装板,且分别位于电控箱120的底板的两侧,用以承托电控箱120的底板。每一承托支架140的上部设有护板,两个承托支架140承托于电控箱120的底部后,电控箱120的相对的两个侧板位于两个承托支架140的护板之间,且电控箱120的两个侧板分别贴靠对应的护板。这样,承托支架140不仅起到承托作用,还能够通过护板对电控箱120起到限位作用,有利于电控箱120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室内机。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00),开设有连通口(113)、主进风口(111)和主出风口(112);
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100)内;室内空气从所述主进风口(111)进入所述机壳(100)内和所述换热组件换热,换热后的空气从主出风口(112)回到室内;
旁通壳体(200),开设有旁通进风口和旁通出风口(201);所述旁通壳体(200)连接于所述机壳(100),且所述旁通出风口(201)和所述连通口(113)对接;
旁通风机(210),设置于所述旁通壳体(200)内,用以将所述旁通壳体(200)内的空气吹送至所述机壳(100)内;
通断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100)内,用以开放或阻断所述旁通壳体(200)向所述机壳(100)的进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组件包括:
两个卷轴(230),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壳(100)的连通口(113)的两侧;
卷帘(220),其两端分别缠绕于两个所述卷轴(230)上;所述卷帘(220)的帘面上设有避让口(221);所述卷帘(220)在两个所述卷轴(230)之间卷绕;
所述卷帘(220)卷绕至所述避让口(221)与所述连通口(113)相对应的位置时,开放所述旁通壳体(200)向所述机壳(100)的进风,并且,所述卷帘(220)的帘面完全遮挡所述连通口(113)的位置时,阻断所述旁通壳体(200)向所述机壳(100)的进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位于两个所述卷轴(230)之间的卷帘(220)的帘面贴靠所述机壳(10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帘(220)的帘面为橡胶帘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组件还包括:
两个驱动电机,分别通过传动构件连接于两个所述卷轴(230),以带动对应的所述卷轴(23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壳体(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壳(10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风机(210)的排风口的周缘设有连接法兰,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连接法兰连接于所述旁通出风口(20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风机(114),设置于所述机壳(100)内,具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靠近所述连通口(11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速检测器,用以检测所述旁通壳体(200)向所述机壳(100)的进风量。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CN202221005085.9U 2022-04-27 2022-04-27 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685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5085.9U CN217685318U (zh) 2022-04-27 2022-04-27 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5085.9U CN217685318U (zh) 2022-04-27 2022-04-27 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5318U true CN21768531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4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05085.9U Active CN217685318U (zh) 2022-04-27 2022-04-27 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5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88317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101781845B1 (ko)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기
CN100470143C (zh) 空调器
JP2004286235A (ja) 壁掛け型空気調和装置
CN108413500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685318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EP2551607B1 (en) Ventilation apparatus
CN217685317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10047441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5628476A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653971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13101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3719992A (zh) 导流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14381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17685348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01201098A (ja) 床置型空気調和機
CN218442542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154505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154504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763691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442543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KR200198167Y1 (ko) 공기조화기의리모콘홀더구조
CN218154503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JP4425007B2 (ja) 換気ユニット
CN21374701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