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5793U - 空调内机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内机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5793U
CN217235793U CN202220161861.8U CN202220161861U CN217235793U CN 217235793 U CN217235793 U CN 217235793U CN 202220161861 U CN202220161861 U CN 202220161861U CN 217235793 U CN217235793 U CN 217235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network cable
wireless
routing devic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618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伯昌
袁小辉
张德明
郝本华
汪鹏飞
侯竑宇
孙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618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5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5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5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用以克服无线网络信号极易被阻挡导致无线网络连接可靠性差的问题。其中,空调内机,包括:机壳,机壳朝向用户的前侧设置有出风口,机壳还设置有进风口;机壳内设置有室内换热器、电控箱及风机,室内换热器及风机与电控箱电连接;电控箱用于控制风机将空气驱动至机壳内以与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且将热交换之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处输送至空调内机外;机壳还安装有无线路由装置及网线接口,无线路由装置位于机壳的上部;网线接口通过内部网线与无线路由装置及电控箱连接,网线接口用于通过外接网线与外部调制解调器连接。

Description

空调内机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电信技术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支柱。无论是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信技术这个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其中,无线网络由于具有无需布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相关技术中,住宅、写字楼及商场等场所通常安装有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能够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及其他智能设备提供无线网络。以用户住宅为例由于用户住宅中的家具和家电等设备较多且高矮不一,极易阻挡无线网络信号造成无线网络信号衰减,给无线网络连接带来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以克服无线网络信号极易被阻挡导致无线网络连接可靠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朝向用户的前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机壳还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室内换热器、电控箱及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及风机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电控箱用于控制风机将空气驱动至所述机壳内以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且将热交换之后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处输送至所述空调内机外;所述机壳还安装有无线路由装置及网线接口,所述无线路由装置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所述网线接口通过内部网线与所述无线路由装置及电控箱连接,所述网线接口用于通过外接网线与外部调制解调器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壳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中;所述网线接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所述无线路由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壳体。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线接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左侧或右侧。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线接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下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路由装置与所述网线接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同侧。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路由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上侧板靠近所述顶盖的区域。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路由装置包括:无线路由器本体及天线,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无线路由器本体上;所述无线路由器本体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壳体设置有天线孔,所述天线插设于所述天线孔中;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壳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所述内部网线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走线槽中。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源装置及第二电源装置,所述第一电源装置及第二电源装置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装置用于为所述电控箱供电;所述第二电源装置用于为所述无线路由器装置供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内机及空调,包括:机壳,机壳朝向用户的前侧设置有出风口,机壳还设置有进风口;机壳内设置有室内换热器、电控箱及风机,室内换热器及风机与电控箱电连接;电控箱用于控制风机将空气驱动至机壳内以与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且将热交换之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处输送至空调内机外;机壳还安装有无线路由装置及网线接口,无线路由装置位于机壳的上部;网线接口通过内部网线与无线路由装置及电控箱连接,网线接口用于通过外接网线与外部调制解调器连接。这样,空调内机能够作为提供无线信号的小基站,空调内机上部的无线路由装置的高度相对较高,使得无线网络信号不易被遮挡,利于提高其它设备与该无线路由装置的无线连接效果;而且,网线接口及与其连接的网线能够将外部调制调节器的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给电控箱,用于实现空调内机自身网络连接。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应用示意图;
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中硬件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走线槽与内部网线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1a-走线槽;11-上壳体;111-前面板;112-上侧板;113-上背板;12-下壳体;121-前门板;122-下侧板;123-后护板;13-网络接口;131-内部网线;14-无线路由装置;15-电控箱;21-外接网线;22-调制解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住宅、写字楼及商场等场所通常安装有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能够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及其他智能设备提供无线网络。以用户住宅为例由于用户住宅中的家具和家电等设备较多且高矮不一,极易阻挡无线网络信号造成无线网络信号衰减,给无线网络连接带来不利影响。以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智能家居场景为例,若无线网络信号被阻挡则极易出现智能家居场景中的智能家电无线网络连接不良,进而导致智能家电的工作可靠性较差。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内机,通过在空调内机的机壳的上部设置无线路由装置,且在空调内机的机壳上设置网线接口,网线接口及与其连接的网线能够将外部调制调节器的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给空调内机上部的无线路由装置,使得空调内机能够作为提供无线信号的小基站,空调内机上部的无线路由装置的高度相对较高,使得无线网络信号不易被遮挡,利于提高其它设备与该无线路由装置的无线连接效果;另外,网线接口及与其连接的网线能够将外部调制调节器的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给电控箱,用于实现空调内机自身网络连接。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进行举例说明。
图1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的箭头X用于示意右侧,箭头Y用于示意前侧,箭头Z用于示意顶端(或称为上方)。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包括机壳1。机壳1包括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上壳体11用于安装风道构件及室内换热器等部件,下壳体12用于安装压缩机等部件。对于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内机来说,下壳体12还用于安装新风模块、净化模块等。
上壳体11通常具有上侧板112、前面板111及上背板113,上侧板112可以为两个,两个上侧板112可以分别连接于前面板111与上背板113之间,长侧板与前面板111大致垂直设置。
下壳体12可具有下侧板122、前门板121及后护板123,下侧板122可以为两个,两个下侧板122可以分别连接于前门板121与后护板123之间,后护板123设置有维修口,维修口处盖设有维修板,维修板与后护板123可拆卸连接,以利于后续检修。
上壳体11内的风道构件用于安装室内换热器,风道构件的上端具有密封支架,密封支架具有遮挡部,遮挡部能够与室内换热器的顶端接触;其中,遮挡部的外形与室内换热器的顶端相适配,以更好的对室内换热器的顶端进行密封。遮挡部位于冷热空气交汇处,此处形成的冷凝水会沿着室内换热器向下流动至接水盘进而被排出。
风道构件与室内换热器限定出的主风道,上机壳1设置有与主风道连通的主出风口,主风道中的气流可以从主出风口处进入室内。主风道中还可以设置有风机,可选的,主风道中可以设有由上而下分布的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可以安装于风道构件上,贯流风机用于促使气体进入主风道中与室内换热器发生热交换并从主出风口出通向室内。
贯流风机与空调内机的电控箱电连接,电控箱用于控制风机将空气驱动至机壳1内以与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且将热交换之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处输送至空调内机外。
其中,电控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控制电路板,箱体对控制电路板起到防护作用,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空调内机的工作过程。电控箱可以设置于风道构件的上端,或者说,电控箱可以连接于机壳1内立柱的上部;当然,电控箱也可以设置于机壳1内的其它位置。
主风道还具有主进风口,主风道的主进风口能够与新风模块的新风出风口连通,以使得室外的新风能够经新风模块进入主风道与室内换热器发生热交换进而从主出风口处进入室内。
图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应用示意图;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中硬件结构连接示意图。图中箭头Y用于示意前侧,箭头Z用于示意顶端(或称为上方)。
请参照图3并继续参照图1及图2,机壳1还安装有无线路由装置14及网线接口13,无线路由装置14位于机壳1的上部;网线接口13通过内部网线131与无线路由装置14及电控箱15连接,网线接口13用于通过外接网线21与外部调制解调器22连接。
可选的,无线路由装置14安装于机壳1的上壳体11处,例如安装于上壳体11的上部,以利于避免无线路由装置14被遮挡。无线路由装置14可以设置于上壳体11的前侧或左侧或右侧,也即,无线路由装置14可以设置于上壳体11的前面板111或两个上侧板112中的一个处,以避免无线路由装置14被空调内机自身遮挡。
网线接口13可以设置于上壳体11或下壳体12。若网线接口13设置于上壳体11,则网线接口13可以设置于上壳体11的前侧或左侧或右侧,也即,网线接口13可以设置于上壳体11的前面板111或两个上侧板112中的一个处。若网线接口13设置于下壳体12,则网线接口13可以设置于下壳体12的前侧或左侧或右侧或后侧,也即,网线接口13可以设置于下壳体12的前门板121或两个下侧板122中的一个或后护板123处。
在一些示例中,无线路由装置14与网线接口13位于空调内机的同侧,以利于简化二者之间的内部网线131的线路。例如,无线路由装置14及网线接口13都设置于空调内机的前侧或左侧或右侧。
在另一些示例中,无线路由装置14可以设置于空调内机的前侧,网线接口13可以设置于空调内机的左侧或右侧或后侧,既能够利于避免无线网络信号被阻挡,还利于提高空调内机的整体性及美观性。
网线接口13可以通过与其插接的外接网线21与外部调制解调器22连接,以使得外部调制解调器22的无线网络信号如光猫信号输入。网线接口13可以与内部网线131插接或集成设置,以通过内部网线131将无线网络信号如光猫信号传输至无线路由装置14及电控箱15。
本示例中,空调内机上部的无线路由装置14,使得空调内机能够作为提供无线信号的小基站,空调内机上部的无线路由装置14的高度相对较高,使得无线网络信号不易被遮挡,利于提高其它设备与该无线路由装置14的无线连接效果。
另外,网线接口13及与其连接的内部网线131能够将外部调制调节器的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给电控箱15,用于实现空调内机自身网络连接,这样无需再电控箱15处再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利于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包括:机壳1,机壳1朝向用户的前侧设置有出风口,机壳1还设置有进风口;机壳1内设置有室内换热器、电控箱15及风机,室内换热器及风机与电控箱15电连接;电控箱15用于控制风机将空气驱动至机壳1内以与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且将热交换之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处输送至空调内机外;机壳1还安装有无线路由装置14及网线接口13,无线路由装置14位于机壳1的上部;网线接口13通过内部网线131与无线路由装置14及电控箱15连接,网线接口13用于通过外接网线21与外部调制解调器22连接。这样,空调内机能够作为提供无线信号的小基站,空调内机上部的无线路由装置14的高度相对较高,使得无线网络信号不易被遮挡,利于提高其它设备与该无线路由装置14的无线连接效果;而且,网线接口13及与其连接的网线能够将外部调制调节器的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给电控箱15,用于实现空调内机自身网络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线接口13设置于下壳体12的下部,以利于提高空调内机的整体性及美观性。可选的,网线接口13可以设置于下壳体12的下侧板122或前门板121或后护板123靠近底座的区域。
当然,在其它示例中,网线接口13也可以设置于下壳体12的中部或上部,以缩短与上壳体11处的无线路由装置14之间的线路。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路由装置14设置于上壳体11的上侧板112靠近顶盖的区域,以使得无线路由装置14尽可能设置的更高,降低其无线网络信号被阻挡的可能。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线接口13设置于下壳体12的左侧或右侧。无线路由装置14与网线接口13位于机壳1的同侧。
举例来说,在网线接口13位于下壳体12的右侧时,无线路由装置14位于上壳体11的右侧;且无线路由装置14位于上壳体11的上部,网线接口13则可以位于下壳体12右侧的上部或中部或下部。
图5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走线槽与内部网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的箭头X用于示意右侧,箭头Y用于示意前侧。
可选的,机壳1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1a,内部网线131有至少部分位于走线槽1a中。例如,在网线接口13及无线路由装置14都设置于右侧时,上壳体11右侧的上侧板112及下壳体12右侧的下侧板122可以设置有走线槽。走线槽1a可以呈沿内部网线131的布线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或者,走线槽1a包括多个,多个走线槽1a沿内部网线131的布线方向间隔分布。
在一些示例中,上壳体11右侧的上侧板112及下壳体12右侧的下侧板122的部分内表面向外凹陷形成走线槽1a;走线槽1a的开口端大致可以呈C型或U型或其它形状。其中,上壳体11右侧的上侧板112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走线槽1a。下壳体12右侧的下侧板122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间隔分布的走线槽1a。
可选的,走线槽1a的开口端可以呈倾斜状,且沿机壳1外侧朝向机壳1内侧的方向,开口端对应的两个侧壁沿相向的方向倾斜,以利于将内部网线131可靠地卡设于走线槽1a中。当然,走线槽1a的开口端也可以呈弧形,且沿机壳1外侧朝向机壳1内侧的方向,开口端对应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另一些示例中,上壳体11右侧的上侧板112及下壳体12右侧的下侧板122的部分内表面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限位板,限位板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板间隔设置以形成走线槽1a,走线槽1a的开口端大致可以呈C型或U型或其它形状。上壳体11右侧的上侧板112可以设置一对或多对间隔分布的限位板。下壳体12右侧的下侧板122可以设置一对或多对间隔分布的限位板。
可选的,成对的两个限位板朝向空调内机内的一端可以呈倾斜状,且沿机壳1外侧朝向机壳1内侧的方向,两个限位板沿相向的方向倾斜,以利于将内部网线131可靠地卡设于走线槽1a中。当然,成对的两个限位板朝向空调内机内的一端也可以呈弧形,且沿机壳1外侧朝向机壳1内侧的方向,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通过卡箍等部件将内部网线131固定于附近的其它部件上。
需要说明的是:走线槽1a的设置位置及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在网线接口13及无线路由装置14设置于其它位置时,机壳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走线槽1a。例如,在网线接口13及无线路由装置14设置于机壳1的左侧时,走线槽1a设置于上壳体11左侧的上侧板及下壳体12左侧的下侧板。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路由装置14包括:无线路由器本体及天线,天线安装于无线路由器本体上;无线路由器本体通过内部网点、网线接口13及外部网线21与外部调制解调器22连接。
可选的,无线路由器本体安装于上壳体11的内侧,以利于提高空调内机的整体性及美观性。
在一些示例中,在无线路由装置14设置于上壳体11的上侧板112时,上壳体11的上侧板112处设置有天线孔,天线插设于天线孔中,使得天线能够通过天线孔外露。
在其它示例中,无线路由装置14也可以设置上壳体11的前侧,也即无线路由装置14设置于上壳体11的前面板111,且无线路由装置14靠近出风口设置,以利于使得天线能够从出风口处露出。
可选的,机壳1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源装置及第二电源装置,第一电源装置及第二电源装置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市电连接;第一电源装置用于为电控箱15供电;第二电源装置用于为无线路由器装置供电。
这样,即使是在空调内机不运行时,可以切断第一电源装置与市电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二电源装置未无线路由装置14供电,既能够确保无线路由装置14继续工作,还利于节约能源。
在其它示例中,无线路由装置14及电控箱15也可以由同一电源装置供电。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空调内机以及与空调内机连接的空调外机。空调外机通常包括室外换热器。空调内机通常包括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及压缩机。空调进行制冷工作时,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并将其送至室外换热器进行冷却,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冷却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经过室内换热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变成气态,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气态的制冷剂再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进行制冷。
其中,空调内机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未对空调进行说明的部分,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朝向用户的前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机壳还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室内换热器、电控箱及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及风机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电控箱用于控制风机将空气驱动至所述机壳内以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且将热交换之后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处输送至所述空调内机外;
所述机壳还安装有无线路由装置及网线接口,所述无线路由装置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所述网线接口通过内部网线与所述无线路由装置及电控箱连接,所述网线接口用于通过外接网线与外部调制解调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中;所述网线接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所述无线路由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线接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左侧或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线接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装置与所述网线接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上侧板靠近顶盖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装置包括:无线路由器本体及天线,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无线路由器本体上;所述无线路由器本体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设置有天线孔,所述天线插设于所述天线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内侧设置有走线槽,所述内部网线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走线槽中。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内机以及与所述空调内机连接的空调外机。
CN202220161861.8U 2022-01-20 2022-01-20 空调内机及空调 Active CN217235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1861.8U CN217235793U (zh) 2022-01-20 2022-01-20 空调内机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1861.8U CN217235793U (zh) 2022-01-20 2022-01-20 空调内机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5793U true CN217235793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61861.8U Active CN217235793U (zh) 2022-01-20 2022-01-20 空调内机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5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7959B (zh) 混合制冷式制冷设备
CN103777703A (zh) 一种高效节能一体式机柜空调机组及服务器中心
CN213280449U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机及机房散热系统
CN214757587U (zh) 机柜
CN217235793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113163694B (zh) 一种机柜
CN103687384B (zh) 一种带制冷空调的通信机柜
CN101266063B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12499789U (zh) 一种驻车空调结构
CN207422710U (zh) 半导体制冷空调
CN216897576U (zh) 换热结构及室外机
CN206658371U (zh) 一种室外一体化机柜以及通讯系统
CN214481901U (zh) 一种新型数据中心服务器安装防护装置
CN221055117U (zh) 管道式空调室内机
CN220061951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15819269U (zh) 一种换热均匀的机柜空调
CN217402701U (zh) 一体式空调
CN214046502U (zh) 冷却机组和数据中心
CN220042033U (zh) 空调器
CN215819270U (zh) 一种机柜空调
CN21500191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437843U (zh) 一种机柜空调及机柜
CN218888878U (zh) 分体式户外机柜空调
CN21559743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910082U (zh) 一种冰箱空调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