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9270U - 一种机柜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柜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9270U
CN215819270U CN202122289045.3U CN202122289045U CN215819270U CN 215819270 U CN215819270 U CN 215819270U CN 202122289045 U CN202122289045 U CN 202122289045U CN 215819270 U CN215819270 U CN 215819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evaporator
cabinet
air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90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骏鹏
方林
程竑理
蔡锦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iw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i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iw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i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890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9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9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9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柜空调,包括柜体,柜体内通过中隔板和蒸发器接水盘分成蒸发腔和冷凝腔;蒸发腔内设置有蒸发器组件,蒸发器接水盘设置在蒸发器组件的下方,蒸发器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风机组件;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网孔和第一出风网孔,顶板上设有第二出风网孔;第一进风网孔的位置与蒸发器组件的蒸发器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出风网孔的位置高于蒸发器组件的蒸发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布局,将第一风机组件设置在蒸发器组件的上方,蒸发器接水盘设置在蒸发器组件的下方,可以避免蒸发腔内发生吹水现象,并且出风时没有经过器件的阻挡,可以直接吹向柜内的发热元件,加速内部空气流通,提高了降温效率,且送风距离更远。

Description

一种机柜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柜空调。
背景技术
机柜空调是专门针对通讯领域应用而设计的,如解决户外通信机柜、无线户外柜、基站、蓄电池机柜等散热问题,主要用于带走电气元件消耗电能时发出的热量,为各类机柜的内部提供理想的温湿度环境,同时隔离外界环境中的灰尘、腐蚀性气体,延长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器系统运行可靠性。机柜空调适用于电气控制箱、通讯和通信设备机房、数据处理中心以及重要发热设备控制箱等场景。
由于受产品厚度的限制,传统机柜空调一般选用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布置一般采用与换热器平行的方案,置于换热器的下方,风机的风吹向蒸发器时,易带出换热器和接水盘上的冷凝水,且风经过蒸发器后较为分散,不能实现远距离送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柜空调,可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柜空调,包括由底板、顶板、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的柜体,所述柜体内通过中隔板和蒸发器接水盘分成蒸发腔和冷凝腔;
所述蒸发腔内设置有蒸发器组件,所述蒸发器接水盘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组件的下方,所述蒸发器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风机组件;
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网孔和第一出风网孔,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出风网孔;
所述第一进风网孔的位置与所述蒸发器组件的蒸发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出风网孔的位置高于所述蒸发器组件的蒸发器的位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工作时,所述前面板一侧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进风网孔进入所述蒸发腔,并通过所述蒸发器组件的蒸发器换热后,分别由所述第一出风网孔和所述第二出风网孔出风。
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网孔设置在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前面板的部分位置。
可选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通过风机安装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风机安装架上的相互等高设置的两个第一风机,所述两个第一风机之间设置有分隔板。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压缩机和第二风机组件;
所述冷凝腔内设置有冷凝器组件;
所述后面板上开设有第二进风网孔和第三出风网孔;
所述第二进风网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出风网孔的位置与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冷凝器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当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工作时,所述后面板一侧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二进风网孔进入所述冷凝腔,并通过所述冷凝腔组件的冷凝器换热后,由所述第三出风网孔出风。
可选地,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相互错位、非等高设置的两个第二风机,所述第二进风网孔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进风子网孔,两个进风子网孔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风机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右侧板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电控箱组件,所述电控箱组件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控箱组件的底部设有用于避让压缩机的缺口。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围绕所述后面板的板边设置,所述安装法兰和所述后面板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柜空调,通过合理的布局,将第一风机组件设置在蒸发器组件的上方,蒸发器接水盘设置在蒸发器组件的下方。在第一风机组件工作时,前面板一侧的空气经由第一进风网孔进入蒸发腔,并通过蒸发器组件的蒸发器换热后,分别由第一出风网孔和第二出风网孔出风,可以避免蒸发腔内发生吹水现象,并且出风时没有经过器件的阻挡,可以直接吹向柜内的发热元件,加速内部空气流通,提高了降温效率,且送风距离更远;同时柜体前方和上方都置有出风口(第一出风网孔和第二出风网孔),满足了不同场景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柜空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柜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柜空调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柜空调的内部结构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柜空调的内部结构又一示意图。
图示说明:
10、柜体;11、底板;12、第二风机组件;13、立柱;14、管路组件;15、冷凝器接水盘;16、右侧板;17、后面板;171、第三出风网孔;172、第二进风网孔;173、进风子网孔;18、冷凝器组件;19、中隔板;20、顶板;201、第二出风网孔;21、第一风机组件;22、左侧板;23、前面板;230、连接板;231、第一进风网孔;232、第一出风网孔;24、蒸发器组件;241、阶梯状结构;25、蒸发器接水盘;26、电控箱组件;27、压缩机;28、安装法兰;29、分风板;30、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柜空调,包括由底板11、顶板20、前面板23、后面板17、左侧板22和右侧板16围成的柜体10,柜体10内通过中隔板19和蒸发器接水盘25分成蒸发腔和冷凝腔。具体地,中隔板19与蒸发器接水盘25连接,将柜体10内部分成蒸发腔和冷凝腔。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底、顶、前、后、左、右等方向不代表对技术方案的限定,根据视角不同,其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蒸发腔内设置有蒸发器组件24,蒸发器接水盘25设置在蒸发器组件24的下方,用于接收从蒸发器上掉落的冷凝水。
可选地,蒸发器组件24上的蒸发器平行于前面板23,并分别与左侧板22和立柱13连接。蒸发器组件2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风机组件21。
具体地,前面板23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网孔231和第一出风网孔232,顶板20上设有第二出风网孔201。前面板23还连接有连接板230,应当理解,前面板23和连接板230也可以一体成型。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第一进风网孔231的位置与蒸发器组件24的蒸发器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网孔232的位置高于蒸发器组件24的蒸发器的位置。
因此,当第一风机组件21工作时,前面板23一侧的空气经由第一进风网孔231进入蒸发腔,并通过蒸发器组件24的蒸发器换热后,分别由第一出风网孔232和第二出风网孔201出风。具体地,由于第一风机组件21的存在,气流在风机作用下,吹向第一出风网孔232,其中部分气流被风机腔的静压挤向第二出风网孔201。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空调,由于第一风机组件21置于蒸发器组件24的上方,与蒸发器组件24形成负压腔,避免了蒸发腔内发生吹水现象。进一步地,蒸发腔内的出风,没有经过器件的阻挡,可以直接吹向机柜内部的发热元件,加速内部空气流通,提高了降温速度;并且送风距离更远。设置在前方的第一出风网孔232和上方的第二出风网孔201,可以满足不同场景出风方向的需求。
可选地,第二出风网孔201设置在顶板20靠近前面板23的部分位置。
请参阅图3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左侧板22和右侧板16分别设置有导轨,第一风机组件21通过风机安装架与导轨滑动连接。具体地,可以通过抽拉的方式,使第一风机组件21在导轨上滑动,以便安装或者拆卸。
进一步地,第一风机组件21包括:
设置在风机安装架上的相互等高、水平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风机,两个第一风机之间设置有分隔板,以减小两个第一风机之间气流的相互干扰,增大风速的同时增大出风量。
请参阅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24的蒸发器具有阶梯状结构241,阶梯状结构241较厚的一侧靠近第一风机组件21,阶梯状结构241较薄的一侧靠近蒸发器接水盘25。
在传统机柜空调中,由于蒸发器组件24下端离第一风机组件21较远,因此经过该区域的风速较低,在同等换热面积下的换热效率不高。为解决这一现象,本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具有阶梯状结构241,距离第一风机组件21近的蒸发器厚度大于远端的蒸发器厚度,这样使得流经蒸发器各个部分的风速基本相等,换热更均匀,提升了换热效率。
图4所示中,蒸发器具有一个这样的阶梯状结构241。应当理解,蒸发器还可以设置多个这样的阶梯状结构241,使得靠近第一风机组件21的蒸发器厚度随着阶梯状结构241的数量增加而增大。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机柜空调还包括设置在底板11上的压缩机27和第二风机组件12。管路组件14带有膨胀阀,与蒸发器组件24、冷凝器组件18和压缩机27共同组成系统回路。
具体地,冷凝腔内设置有冷凝器组件18,冷凝器组件18的下方可以设置冷凝器接水盘15,用于将化霜的水引走,冷凝器接水盘15位于第二风机组件12的上方。
在后面板17上开设有第二进风网孔172和第三出风网孔171。
第二进风网孔172的位置与第二风机组件12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出风网孔171的位置与冷凝器组件18的冷凝器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当第二风机组件12工作时,后面板17一侧的空气经由第二进风网孔172进入冷凝腔,并通过冷凝腔组件的冷凝器换热后,由第三出风网孔171出风。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二风机组件12的出风方向平行于冷凝器组件18,冷凝器下端的风速过快,使得该区域的冷凝器不能充分接触回风进行换热;相反地,冷凝器的下端通过过多的回风,最终造成换热不均。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在中隔板19朝向冷凝腔的一侧设置有分风板29,如图4所示,可以将气流导向冷凝器组件18下端的区域,使气流均匀的经过冷凝器,从而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风机组件12包括相互错位、非等高设置的两个第二风机,第二进风网孔172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进风子网孔173,两个进风子网孔173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风机的位置对应。斜向错位设置的两个第二风机,可以使安装空间更大,减小双风机出风口之间的气流干扰,同时两个第二风机之间可以不设隔挡物。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机柜空调还包括立柱13,立柱1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顶板20和底板11,并起支撑作用。具体地,可以设置两个立柱13,分别位于右侧板16的两侧。右侧板16与立柱13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检修。进一步地,该机柜空调还包括电控箱组件26,电控箱组件26与立柱13转动连接,转动时可以避让空间,以便安装和检修相应器件。将电控箱组件26转动90°,其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电控箱组件26的底部设有用于避让压缩机27的缺口30。
因此,可以仅拆除前面板23对第一风机组件21进行检修。当需要检修电控箱组件26时,可以仅拆除连接板230,然后转动电控箱组件26。当需要维护管路组件14时,可以拆除前面板23、连接板230、后面板17,然后拆除右侧板16,此时整体框架只剩下左侧板22、顶板20、底板11和立柱13,便于检修管路组件14。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机柜空调还包括安装法兰28,安装法兰28围绕后面板17的板边设置,安装法兰28和后面板17一体成型。传统的法兰是连接在柜体10的四面,法兰与连接面的缝隙采用打胶的方式来密封,这样既提高了造价,又有密封胶老化或因工人制造操作不当,导致密封效果不好,危及通讯柜、电池柜内的设备。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安装法兰28与柜体10的后面板17一体成型,折边对角处满焊,能够显著提升防水效果,并减少安装、制造安装法兰28的工序,同时无法从外部拆卸,可以起到防盗效果。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顶板、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的柜体,所述柜体内通过中隔板和蒸发器接水盘分成蒸发腔和冷凝腔;
所述蒸发腔内设置有蒸发器组件,所述蒸发器接水盘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组件的下方,所述蒸发器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风机组件;
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网孔和第一出风网孔,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出风网孔;
所述第一进风网孔的位置与所述蒸发器组件的蒸发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出风网孔的位置高于所述蒸发器组件的蒸发器的位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工作时,所述前面板一侧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进风网孔进入所述蒸发腔,并通过所述蒸发器组件的蒸发器换热后,分别由所述第一出风网孔和所述第二出风网孔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网孔设置在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前面板的部分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通过风机安装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风机安装架上的相互等高设置的两个第一风机,所述两个第一风机之间设置有分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压缩机和第二风机组件;
所述冷凝腔内设置有冷凝器组件;
所述后面板上开设有第二进风网孔和第三出风网孔;
所述第二进风网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出风网孔的位置与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冷凝器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当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工作时,所述后面板一侧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二进风网孔进入所述冷凝腔,并通过所述冷凝腔组件的冷凝器换热后,由所述第三出风网孔出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相互错位、非等高设置的两个第二风机,所述第二进风网孔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进风子网孔,两个进风子网孔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风机的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右侧板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箱组件,所述电控箱组件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组件的底部设有用于避让压缩机的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围绕所述后面板的板边设置,所述安装法兰和所述后面板一体成型。
CN202122289045.3U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机柜空调 Active CN215819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9045.3U CN215819270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机柜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9045.3U CN215819270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机柜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9270U true CN215819270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64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9045.3U Active CN215819270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机柜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9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81940A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01973812U (zh)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
CN202166128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01769567B (zh) 分体式变频空调室外机
CN102032631A (zh) 集成式发热机房吸热水帘热管换热装置
CN216868675U (zh) 空调器
CN113163694B (zh) 一种机柜
CN214757588U (zh) 机柜
CN213453926U (zh) 机柜空调
CN103687384B (zh) 一种带制冷空调的通信机柜
CN215819270U (zh) 一种机柜空调
CN109688766A (zh) 一种新型机柜空调
CN101266063B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15819269U (zh) 一种换热均匀的机柜空调
CN215872164U (zh) 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02927983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211600968U (zh) 工业用空调
CN209497791U (zh) 高效散热的塔型机柜
CN210042690U (zh) 一种机柜空调
CN218831110U (zh) 一种便于巡检及检修的柜式空调及储能箱体
CN220041977U (zh) 空调器
CN219868204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5723684U (zh) 机架空调及空调机柜
CN220042033U (zh) 空调器
CN211786972U (zh) 一种5g高热密度bbu集中池侧送侧回温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