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0380U - 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0380U
CN217230380U CN202123252450.4U CN202123252450U CN217230380U CN 217230380 U CN217230380 U CN 217230380U CN 202123252450 U CN202123252450 U CN 202123252450U CN 217230380 U CN217230380 U CN 217230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area
powder
sew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24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3f Zhenfu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an'ai Fu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an'ai Fu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an'ai Fu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524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0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0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0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包括沉淀池、破乳泵、第二挡板;沉淀池包括1号区域沉淀池、2号区域沉淀池和3号区域沉淀池;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经由1号区域沉淀池进入2号区域沉淀池,2号区域沉淀池的污水流至3号区域沉淀池,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被第二挡板挡住,并经破乳泵回收破乳后再次打入1号区域沉淀池,定期对1号区域沉淀池和2号区域沉淀池进行粉料收集、清理,从而增加沉淀池的粉末回收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FEP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由于洗釜水、洗槽子水带有部分乳液或粉料,这些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通过废料槽(5)进入1号区域沉淀池(1),如果夹带的粉料过多或者由于流体冲击,会使沉淀池1号区域沉淀池(1)的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由1号区域沉淀池(1)的第一挡板(7)下方出口被带至2号区域沉淀池(2),2号区域沉淀池(2)与3号区域沉淀池(3)相连,3号区域沉淀池(3)连接污水泵(6),这些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会由污水泵(6)输送至污水池,而乳液中在污水泵(6)输送过程中也会破乳产生粉料,这就导致污水池上层漂粉,且粉料不好回收。
现有装置有以下缺点:
1、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会直接进入3号区域沉淀池(3),被污水泵(6)输送至污水池;
2、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无法在此阶段进行破乳,而在污水泵(6)输送过程进行破乳,且破乳后粉料难以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包括沉淀池、破乳泵、第二挡板;沉淀池包括1号区域沉淀池、2号区域沉淀池和3号区域沉淀池;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经由1号区域沉淀池下方出口进入2号区域沉淀池,2号区域沉淀池的污水流至3号区域沉淀池,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被第二挡板挡住,并经破乳泵回收破乳后再次打入1号区域沉淀池,定期对1号区域沉淀池和2号区域沉淀池进行粉料收集、清理,增加沉淀池的粉末回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末回收率的装置,包括沉淀池、破乳泵、第二挡板;
所述沉淀池水平面分为1号区域沉淀池、2号区域沉淀池、3号区域沉淀池;
1号区域沉淀池和2号区域沉淀池之间设置第一挡板;2号区域沉淀池和3号区域沉淀池包括一段封闭隔层,还设置第二挡板;1号区域沉淀池和3号区域沉淀池被2号区域沉淀池隔开;
所述1号区域用于接收废料槽的污水,1号区域沉淀池的第一挡板下方设置出口连通2号区域沉淀池,2号区域沉淀池的第二挡板下方设置出口连通3号区域沉淀池;
所述破乳泵进液管路连接2号区域沉淀池,出液管路连接1号区域沉淀池;
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经由1号区域沉淀池进入2号区域沉淀池,2号区域沉淀池的污水流至3号区域沉淀池,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被第二挡板挡住,并经破乳泵回收破乳后再次打入1号区域沉淀池,定期对1号区域沉淀池和2号区域沉淀池进行粉料收集、清理,增加沉淀池的粉末回收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1号区域沉淀池与2号区域沉淀池经第一挡板形成的第一通道高度为3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2号区域沉淀池与3号区域沉淀池经第二挡板形成的第二通道高度为3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破乳泵进液管路的管口设置在2号区域沉淀池的水面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破乳泵进液管路的管口距离沉淀池底部的高度高于3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料槽出口设置有出口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破乳泵上设置有开关阀门和流量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3号区域沉淀池连接污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泵进液管路连接3号区域沉淀池,出液管路连接污水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泵上设置有开关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泵将3号区域沉淀池中的污水转移至污水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破乳泵可以预先将污水进行破乳,析出粉料,在此阶段对1号区域沉淀池和2号区域沉淀池进行粉料收集、清理;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避免粉料打入下游装置,造成处理困难、难以回收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降低了下游对污水处理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FEP生产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FEP生产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1、1号区域沉淀池;2、2号区域沉淀池;3、3号区域沉淀池;4、沉淀池;5、废料槽;6、污水泵;7、第一挡板;8、破乳泵;9、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如图2所示,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包括沉淀池4、破乳泵8、第二挡板9;
沉淀池4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1号区域沉淀池1、2号区域沉淀池2、3号区域沉淀沉淀池3;1号区域沉淀池1和2号区域沉淀池2之间设置第一挡板7;2号区域沉淀池2和3号区域沉淀池3包括一段封闭隔层,还设置第二挡板9;1号区域沉淀池1和3号区域沉淀池3被2号区域沉淀池2隔开;
1号区域沉淀池1用于接收废料槽5的污水,废料槽5出口设置有出口阀门。1号区域沉淀池1的第一挡板7下方设置出口连通2号区域沉淀池2,1号区域沉淀池1与2号区域沉淀池2经第一挡板7形成的第一通道高度为30cm;
2号区域沉淀池2的第二挡板9下方设置出口连通3号区域沉淀池3,2号区域沉淀池2与3号区域沉淀池3经第二挡板9形成的第二通道高度为30cm;
破乳泵8进液管路连接2号区域沉淀池2,出液管路连接1号区域沉淀池1;破乳泵8进液管路的管口设置在2号区域沉淀池2的水面下方,且管口距离沉淀池4底部的高度高于30cm;破乳泵8上还设置有开关阀门和流量计;
污水泵6进液管路连接3号区域沉淀池3,出液管路连接污水池;污水泵6上设置有开关阀门。
工作时,来自中间槽处理后的水经废料槽5处理得到污水,污水中含有乳液、粉料。打开废料槽5的开关阀门,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进入1号区域沉淀池1,乳液、粉末在污水上层,少部分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经第一挡板7下方的第一通道流入2号区域沉淀池2,且乳液、粉料置于污水上层,此时2号区域沉淀池2内的污水经第二挡板9下方的第二通道流至3号区域沉淀池3;打开污水泵6的开关阀门,3号区域沉淀池3内的污水经污水泵6流至污水池;
2号区域沉淀池2内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被第二挡板9滞留在2号区域沉淀池2内;打开破乳泵8的开关阀门,并通过流量计调至合理流量,将2号区域沉淀池2内混有乳液、粉料的污水进行破乳,并打回1号区域沉淀池1;
通过定期对1号区域沉淀池1和2号区域沉淀池2进行粉料收集、清理,增加沉淀池的粉末回收率。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4)、破乳泵(8)、第二挡板(9);
所述沉淀池(4)水平面分为1号区域沉淀池(1)、2号区域沉淀池(2)、3号区域沉淀池(3);
1号区域沉淀池(1)和2号区域沉淀池(2)之间设置第一挡板(7);2号区域沉淀池(2)和3号区域沉淀池(3)包括一段封闭隔层,还设置第二挡板(9);1号区域沉淀池(1)和3号区域沉淀池(3)被2号区域沉淀池(2)隔开;
所述1号区域用于接收废料槽(5)的污水,1号区域沉淀池(1)的第一挡板(7)下方设置出口连通2号区域沉淀池(2),2号区域沉淀池(2)的第二挡板(9)下方设置出口连通3号区域沉淀池(3);
所述破乳泵(8)进液管路连接2号区域沉淀池(2),出液管路连接1号区域沉淀池(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区域沉淀池(1)与2号区域沉淀池(2)经第一挡板(7)形成的第一通道高度为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号区域沉淀池(2)与3号区域沉淀池(3)经第二挡板(9)形成的第二通道高度为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乳泵(8)进液管路的管口设置在2号区域沉淀池(2)的水面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乳泵(8)进液管路的管口距离沉淀池(4)底部的高度高于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槽(5)出口设置有出口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乳泵(8)上设置有开关阀门和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号区域沉淀池(3)连接污水泵(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泵(6)进液管路连接3号区域沉淀池(3),出液管路连接污水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泵(6)上设置有开关阀门。
CN202123252450.4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Active CN217230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450.4U CN217230380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450.4U CN217230380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0380U true CN217230380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5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2450.4U Active CN217230380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0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0151B (zh) 自动型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201777915U (zh) 化学除油沉分器
CN106554100A (zh) 油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05330069B (zh) 气浮过滤处理装置
CN106673243B (zh) 一种油脂截留装置
CN107619122A (zh) 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7837605A (zh) 一种新型污水沉淀池
CN208471609U (zh) 一种油水分离设备
CN203568912U (zh) 自动型餐饮污水处理设备
CN217230380U (zh) 一种增加沉淀池粉料回收率的装置
CN209602254U (zh) 用于空压机废水处理的隔油装置
CN107721016A (zh) 一种含油污水除油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9178108U (zh) 一种废油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01890787U (zh) 双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CN201292297Y (zh) 一体化净水器
CN207468366U (zh) 一种含油污水除油处理装置
CN205258184U (zh) 一种含油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11871210B (zh) 稠油蒸汽驱采中热水的管式膜回收利用系统、方法及应用
CN203899211U (zh) 生物酯增塑剂油水分离装置
CN212731149U (zh) 食品水油处理机构
CN210140457U (zh) 一种用于除油及浮渣的装置
CN203079771U (zh) 一体化全自动净水器
CN208917017U (zh) 污水处理物化生集成处理装置
CN112044121A (zh) 往复流斜板沉淀池
CN207391148U (zh) 一种餐饮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9

Address after: 215522 in Jiangsu fluorine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16 Haifeng Road, Haiyu town Fluorine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3F ZHENFU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22 No. 3, Changyu Road, Haiyu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san'ai Fuyuan New Mate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