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0169U - 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0169U
CN217230169U CN202123406327.3U CN202123406327U CN217230169U CN 217230169 U CN217230169 U CN 217230169U CN 202123406327 U CN202123406327 U CN 202123406327U CN 217230169 U CN217230169 U CN 217230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plate
rod
clim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063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eierte Aluminum Alloy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eierte Aluminum Alloy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eierte Aluminum Alloy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eierte Aluminum Alloy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063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0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0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0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包括承重框,所述承重框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部设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内部套设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升降筒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杆,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有第二防护杆,所述第一防护杆与第二防护杆之间设有折叠防护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平台可对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受到的应力进行缓冲,避免晃动剧烈影响工作人员正常工作,通过设置伸缩板与强化支板提高装置整体稳定性,避免装置整体发生晃动。

Description

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具体为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属于高空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高度较高的设备进行维修时需使用到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平台是服务于各个行业高空作业、设备安装、检修等可移动性高空作业的产品。
现有的多数高空作业平台在升高后,已发生晃动或倾斜,稳定性较差,且防护栏的高度固定,不能根据工作人员体型进行调整,安全隐患较大,工作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平台易发生抖动,对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通过设置缓冲平台可对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受到的应力进行缓冲,避免晃动剧烈影响工作人员正常工作,通过设置伸缩板与强化支板提高装置整体稳定性,避免装置整体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包括承重框,所述承重框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部设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内部套设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升降筒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杆,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有第二防护杆,所述第一防护杆与第二防护杆之间设有折叠防护栏。
优选的,所述承重框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动伸缩杆,所述微型电动伸缩杆末端转动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顶部与伸缩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件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强化支板。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前侧固定连接有攀爬支架,所述攀爬支架底部与承重框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框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一侧设有微型油缸,所述微型油缸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内部设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折叠杆,所述伸缩折叠杆底部与下垫板顶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折叠杆顶部与上垫板底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折叠杆一侧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顶部与上垫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内部套设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底部与下垫板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筒前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有齿条框,所述齿条框侧壁与升降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条框顶部与竖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卡接件与锁紧件,所述卡接件上开始有通孔,所述锁紧件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卡接件与锁紧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垫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包括缓冲框架,所述缓冲框架内部设有置放板,所述置放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缓冲座,所述第一阻尼缓冲座末端与缓冲框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置放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缓冲座,所述第二阻尼缓冲座底部与缓冲框架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攀爬支架便于工作人员进入至缓冲平台,通过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可对伸缩折叠杆的高度进行控制,便于缓冲平台升降至指定位置,通过设置导向套与导向柱可提高缓冲平台在升降时的稳定性,减少晃动幅度,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可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齿条框可带动竖杆进行升降,便于调节第一防护杆与第二防护杆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工作人员进行使用,避免身高较高的工作人员发生跌落,通过设置第一阻尼缓冲座与第二阻尼缓冲座使置放板受到的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应力得以缓冲,避免晃动剧烈影响工作人员正常工作,通过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可带动伸缩板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微型电动伸缩杆可带动旋转件进行转动,从而使强化支板可进行90°转动,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强化支板末端与地面接触,提高装置整体稳定性,避免装置整体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重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承重框;2、防护框;3、升降筒;4、竖杆;5、支撑柱;6、第一防护杆;7、第二防护杆;8、折叠防护栏;9、第一电动伸缩杆;10、伸缩板;11、微型电动伸缩杆;12、旋转件;13、强化支板;14、攀爬支架;15、第二电动伸缩杆;16、伸缩折叠杆;17、导向套;18、导向柱;19、伺服电机;20、齿轮;21、齿条框;22、锁紧装置;23、缓冲平台;24、缓冲框架;25、置放板;26、第一阻尼缓冲座;27、第二阻尼缓冲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包括承重框1,所述承重框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2,所述防护框2内部设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升降筒3,所述升降筒3内部套设连接有竖杆4,所述竖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升降筒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杆6,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有第二防护杆7,所述第一防护杆6与第二防护杆7之间设有折叠防护栏8。
具体而言,所述承重框1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9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板10,所述伸缩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动伸缩杆11,所述微型电动伸缩杆11末端转动连接有旋转件12,所述旋转件12顶部与伸缩板10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件12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强化支板13。
具体而言,所述防护框2前侧固定连接有攀爬支架14,所述攀爬支架14底部与承重框1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框1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一侧设有微型油缸,所述微型油缸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具体而言,所述防护框2内部设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5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折叠杆16,所述伸缩折叠杆16底部与下垫板顶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折叠杆16顶部与上垫板底部滑动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伸缩折叠杆16一侧设有导向套17,所述导向套17顶部与上垫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17内部套设连接有导向柱18,所述导向柱18底部与下垫板顶部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升降筒3前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啮合连接有齿条框21,所述齿条框21侧壁与升降筒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条框21顶部与竖杆4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防护杆6顶部固定连接有锁紧装置22,所述锁紧装置22包括卡接件与锁紧件,所述卡接件上开始有通孔,所述锁紧件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卡接件与锁紧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
实施例2: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上垫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平台23,所述缓冲平台23包括缓冲框架24,所述缓冲框架24内部设有置放板25,所述置放板25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缓冲座26,所述第一阻尼缓冲座26末端与缓冲框架2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置放板2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缓冲座27,所述第二阻尼缓冲座27底部与缓冲框架24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攀爬支架14便于工作人员进入至缓冲平台23,通过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15可对伸缩折叠杆16的高度进行控制,便于缓冲平台23升降至指定位置,通过设置导向套17与导向柱18可提高缓冲平台23在升降时的稳定性,减少晃动幅度,通过设置伺服电机19可带动齿轮20进行转动,从而使齿条框21可带动竖杆4进行升降,便于调节第一防护杆6与第二防护杆7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工作人员进行使用,避免身高较高的工作人员发生跌落,通过设置第一阻尼缓冲座26与第二阻尼缓冲座27使置放板25受到的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应力得以缓冲,避免晃动剧烈影响工作人员正常工作,通过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9可带动伸缩板10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微型电动伸缩杆11可带动旋转件12进行转动,从而使强化支板13可进行90°转动,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强化支板13末端与地面接触,提高装置整体稳定性,避免装置整体发生晃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包括承重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框(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2),所述防护框(2)内部设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升降筒(3),所述升降筒(3)内部套设连接有竖杆(4),所述竖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升降筒(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杆(6),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有第二防护杆(7),所述第一防护杆(6)与第二防护杆(7)之间设有折叠防护栏(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框(1)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9)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板(10),所述伸缩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动伸缩杆(11),所述微型电动伸缩杆(11)末端转动连接有旋转件(12),所述旋转件(12)顶部与伸缩板(10)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件(12)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强化支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2)前侧固定连接有攀爬支架(14),所述攀爬支架(14)底部与承重框(1)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框(1)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一侧设有微型油缸,所述微型油缸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2)内部设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5)末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折叠杆(16),所述伸缩折叠杆(16)底部与下垫板顶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折叠杆(16)顶部与上垫板底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折叠杆(16)一侧设有导向套(17),所述导向套(17)顶部与上垫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17)内部套设连接有导向柱(18),所述导向柱(18)底部与下垫板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筒(3)前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啮合连接有齿条框(21),所述齿条框(21)侧壁与升降筒(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条框(21)顶部与竖杆(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杆(6)顶部固定连接有锁紧装置(22),所述锁紧装置(22)包括卡接件与锁紧件,所述卡接件上开始有通孔,所述锁紧件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卡接件与锁紧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平台(23),所述缓冲平台(23)包括缓冲框架(24),所述缓冲框架(24)内部设有置放板(25),所述置放板(25)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缓冲座(26),所述第一阻尼缓冲座(26)末端与缓冲框架(2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置放板(2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缓冲座(27),所述第二阻尼缓冲座(27)底部与缓冲框架(24)内壁固定连接。
CN202123406327.3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 Active CN217230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6327.3U CN217230169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6327.3U CN217230169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0169U true CN217230169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6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06327.3U Active CN217230169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0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7829A (zh) 一种同一系别飞机的装配/维修机坞
CN104512843B (zh) 一种桥式作业平台的工作平台
CN113200446B (zh) 一种方便对货物进行夹持的起重机
CN217230169U (zh) 一种自攀爬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1119847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提升设备
CN213231447U (zh) 一种扩展式车载升降平台
CN111170199A (zh) 一种客车装配用气囊举升机
CN205311924U (zh) 一种同一系别飞机的装配/维修机坞
CN112576024A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保护稳定设备
CN210027976U (zh) 飞机垂尾检修的升降平台
CN209740641U (zh) 一种建筑机械设备维修平台
CN112502419A (zh) 一种室外装修用重型设备升降架
CN110965750A (zh) 一款可升降满堂脚手架
CN219839437U (zh) 一种工程用安全梯笼的高度可调装置
CN210947678U (zh) 一种用铝板钎焊的高空作业吊篮
CN216302429U (zh) 一种可多向运输的多功能升降地滚台
CN218088657U (zh) 一种端梁带安全勾的桥式悬臂起重机
CN217173203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辆的新型车架结构
CN113264483B (zh) 一种装配式工作平台
CN215402651U (zh) 一种抓梁在非作业状态下支撑用防倾倒工装
CN213038815U (zh) 一种防倾覆移动平台
CN219546516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移动门式起重机
CN103253201A (zh) 一种罐式车及其操作辅助装置
CN210078084U (zh) 一种被动式支撑避障装置及其爬楼机器人
CN215291287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可调节装修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