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7140U - 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7140U
CN217217140U CN202220871958.8U CN202220871958U CN217217140U CN 217217140 U CN217217140 U CN 217217140U CN 202220871958 U CN202220871958 U CN 202220871958U CN 217217140 U CN217217140 U CN 217217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mounting
bracket
box
traction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719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丽辉
牛莹
魏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Xian YongeJieTo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Xian YongeJieT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Xian YongeJieTo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Xian YongeJieT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719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7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7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7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牵引逆变器包括箱体组件、门极驱动组件和功率模块,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连接于箱体的箱体支架,功率模块设置于箱体内,门极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驱动电路模块和止动件,驱动电路模块设置在安装架上,并和功率模块电连接,安装架具有面向箱体支架的安装端面,安装端面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安装端面的第二端连接有止动件,箱体支架的一端连接于箱体,且箱体支架的另一端和箱体之间具有间隙,安装架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的紧固件连接于箱体支架上,且止动件插入并卡接于间隙内,以使门极驱动组件和箱体支架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Description

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逆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牵引逆变器作为列车的核心部件,安装在列车的底部,将来自接触网上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调压调频实现对交流牵引电动机的启动、制动以及调速。
现有的牵引逆变器包括柜体、功率模块和驱动组件等,柜体包括框架结构、顶板、底板和隔板,用于放置内部的功率模块和驱动组件,并且保护内部零件不受破坏,隔板将柜体分成左右两个隔舱,驱动组件固定在左侧隔舱中,功率模块固定在右侧隔舱中,驱动组件驱动功率模块,功率模块实现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
但是,牵引逆变器内部零件采用螺栓螺母配合的方式安装,螺母的一侧常常被其他零件遮挡,安装空间小,不便于安装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本申请提供一种牵引逆变器,包括箱体组件、门极驱动组件和功率模块等,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连接于箱体的箱体支架,功率模块设置于箱体内,门极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驱动电路模块和止动件,驱动电路模块设置在安装架上,并和功率模块电连接,安装架具有面向箱体支架的安装端面,安装端面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安装端面的第二端连接有止动件,箱体支架的一端连接于箱体,且箱体支架的另一端和箱体之间具有间隙,安装架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的紧固件连接于箱体支架上,且止动件插入并卡接于间隙内,以使门极驱动组件和箱体支架相对固定。
可选的,箱体支架上还有第二安装孔,止动件卡接于间隙内时,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对设置。
可选的,止动件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架的第二端,另一端向背离安装架第一端的方向伸出。
可选的,止动件包括沿止动件伸出方向依次设置的固定部、弯折部和卡接部,固定部连接于安装架,弯折部第一端连接于固定部,且弯折部的第二端朝向箱体支架弯折,卡接部连接于弯折部的第二端,并卡设于间隙内。
可选的,卡接部凸向安装架,且卡接部的凸出最高点和固定部所在的高度齐平。
可选的,箱体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支架主体的一端,且支架主体通过支撑部连接于箱体,支架主体的背离支撑部的一端和箱体之间形成间隙。
可选的,支架主体上设置有镂空槽,止动件由镂空槽的边缘伸入间隙内。
可选的,驱动电路模块包括门极驱动电路。
可选的,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紧固件依次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并与螺纹孔的螺纹旋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牵引逆变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牵引逆变器包括箱体组件、门极驱动组件和功率模块等,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连接于箱体的箱体支架,功率模块设置于箱体内,门极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驱动电路模块和止动件,驱动电路模块设置在安装架上,并和功率模块电连接,安装架具有面向箱体支架的安装端面,安装端面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安装端面的第二端连接有止动件,箱体支架的一端连接于箱体,且箱体支架的另一端和箱体之间具有间隙,安装架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的紧固件连接于箱体支架上,且止动件插入并卡接于间隙内,以使门极驱动组件和箱体支架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牵引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极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箱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200-牵引逆变器;
300-轨道车辆;
400-高压箱;
500-电动机;
210-箱体组件;
220-门极驱动组件;
230-功率模块;
211-箱体;
212-箱体支架;
213-间隙;
221-安装架;
222-驱动电路模块;
223-止动件;
224-紧固件;
2121-第二安装孔;
2122-支架主体;
2123-支撑部;
2124-镂空槽;
2211-安装端面;
2212-第一安装孔;
2213-第一端;
2214-第二端;
2221-门极驱动电路;
2231-固定部;
2232-弯折部;
2233-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牵引逆变器包括柜体、功率模块和驱动组件等,柜体包括框架结构、顶板、底板和隔板,用于放置内部的功率模块和驱动组件,并且保护内部零件不受破坏,隔板将柜体分成左右两个隔舱,驱动组件固定在左侧隔舱中,功率模块固定在右侧隔舱中,驱动组件驱动功率模块,功率模块实现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
但是,牵引逆变器内部零件采用螺栓螺母配合的方式安装,螺母的一侧常常被其他零件遮挡,安装空间小,不便于安装拆卸。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牵引逆变器包括箱体组件、门极驱动组件和功率模块等,通过门极驱动组件内安装端面第二端连接的止动件卡接于箱体组件的箱体支架和箱体之间的间隙内,以及安装端面第一端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一侧的紧固件连接于箱体支架上,以使门极驱动组件和箱体支架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说明。
现有的牵引逆变器包括柜体、功率模块和驱动组件等,柜体包括框架结构、顶板、底板和隔板,用于放置内部的功率模块和驱动组件,并且保护内部零件不受破坏,隔板将柜体分成左右两个隔舱,驱动组件固定在左侧隔舱中,功率模块固定在右侧隔舱中,驱动组件驱动功率模块,功率模块实现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但是,牵引逆变器内部零件采用螺栓螺母配合的方式安装,螺母的一侧常常被其他零件遮挡,安装空间小,不便于安装拆卸,本方案的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包括箱体组件、门极驱动组件和功率模块等,门极驱动组件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具有面向箱体支架的安装端面,通过安装端面第二端连接的止动件卡接于箱体组件的箱体支架和箱体之间的间隙内,以及安装端面的第一端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一侧的紧固件连接于箱体支架上,从而使门极驱动组件的安装架和箱体支架相对固定,进而使门极驱动组件和箱体支架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牵引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牵引逆变器200包括箱体组件210、门极驱动组件220和功率模块230,其中,箱体组件210用于支撑固定门极驱动组件220和功率模块230,箱体组件210包括箱体211和箱体支架212,箱体211的一端固定于轨道车辆300上,另一端和箱体支架212进行连接,进而支撑固定门极驱动组件220和功率模块230。
进一步的,门极驱动组件220中包含电源模块、电容器及电阻器,电源模块为通过静噪滤波器后输出门极驱动用电源,电容器作为控制电源关闭时的逻辑装置、门极驱动的备用电源使用,电阻器为防止突入电流用,门极驱动组件220作为电源驱动功率模块230工作,功率模块230设置于箱体211内,功率模块230包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滤波电容器及冷却器等,电网的直流电通过接触器、熔断器等设备传递至牵引逆变器200,门极驱动组件220作为电源驱动功率模块230工作,功率模块230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
具体的,门极驱动组件220包括安装架221、驱动电路模块222和止动件2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极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安装架221构成门极驱动组件220的框架结构,用于放置驱动电路模块222、止动件223以及门极驱动组件220内部的电器件,并且保护内部零件不受外界所破坏,驱动电路模块222设置在安装架221上,并和功率模块230电连接,功率模块230在门极驱动组件220的驱动下工作,最终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具体的,安装架221具有面向箱体支架212的安装端面2211,安装端面2211的第一端2213具有第一安装孔2212,用于和箱体组件210的箱体支架212进行连接,安装端面2211的第二端2214连接有止动件223,箱体支架212的一端连接于箱体211,且箱体支架212的另一端和箱体211之间具有间隙213,安装架221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212的紧固件224连接于箱体支架212上,且止动件223插入并卡接于间隙213内,以使门极驱动组件220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由于门极驱动组件220的安装端面2211的第一端2213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212一侧的紧固件224连接于箱体支架212上,不需要考虑箱体支架212另一侧的结构,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通过止动件223插入并卡接于箱体支架21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从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可选的,箱体支架212上还有第二安装孔21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箱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止动件223卡接于间隙213内时,第一安装孔2212和第二安装孔2121相对设置,具体的,止动件223卡接于箱体支架21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内时,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和箱体支架212的一端相对固定,由于箱体支架2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21,并且第一安装孔2212和第二安装孔2121相对设置,门极驱动组件220的安装架221的第一端2213通过穿设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孔2212和第二安装孔2121一侧的紧固件224连接于箱体支架212上,从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的安装架221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进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可选的,止动件223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另一端向背离安装架221第一端2213的方向伸出,具体的,止动件223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用于支撑固定于安装架221上,止动件223的另一端向背离安装架221第一端2213的方向伸出,在安装门极驱动组件220和箱体支架212时,用于将止动件223的另一端卡接于箱体支架21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内,从而使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和箱体支架212的一端相对固定。
可选的,止动件223包括沿止动件223伸出方向依次设置的固定部2231、弯折部2232和卡接部223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固定部2231连接于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用于支撑固定于安装架221上,弯折部2232第一端2213连接于固定部2231,弯折部2232的第二端2214朝向箱体支架212弯折,连接于卡接部2233,一方面,起到连接过渡固定部2231和卡接部2233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卡接部2233卡设于箱体支架21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内,卡接部2233连接于弯折部2232的第二端2214,并卡设于间隙213内,用于卡接于箱体支架21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内,在固定部2231,弯折部2232和卡接部2233的共同配合下,使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和箱体支架212的一端相对固定。
可选的,卡接部2233凸向安装架221,且卡接部2233的凸出最高点和固定部2231所在的高度齐平,具体的,卡接部2233凸向安装架221,且卡接部2233的凸出最高点和固定部2231所在的高度齐平,可以使固定部2231和卡接部2233保持在同一水平面,进而使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和箱体支架212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确保安装架221与箱体支架212的密闭和完整。
可选的,箱体支架212包括支架主体2122和支撑部2123,支撑部2123设置于支架主体2122的一端,且支架主体2122通过支撑部2123连接于箱体211,支架主体2122的背离支撑部2123的一端和箱体211之间形成间隙213,具体的,支撑部2123设置于支架主体2122的一端,支架主体2122通过支撑部2123连接于箱体211,支撑部2123起到连接支架主体2122和箱体211的作用,将支架主体2122支撑固定在箱体211上,进而支撑固定门极驱动组件220和功率模块230,支架主体2122的背离支撑部2123的一端和箱体211之间形成间隙213,将止动件223卡接于支架主体212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使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和箱体支架212的一端相对固定,并且通过安装架221的第一端2213连接于箱体支架212上,从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的安装架221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进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可选的,支架主体2122上设置有镂空槽2124,止动件223由镂空槽2124的边缘伸入间隙213内,具体的,由于支架主体2122上设置有镂空槽2124,止动件223可以通过镂空槽2124的边缘伸入箱体支架21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内,进而卡接于箱体支架21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内,使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和箱体支架212的一端相对固定,并且通过安装架221的第一端2213连接于箱体支架212上,从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的安装架221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进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
可选的,驱动电路模块222包括门极驱动电路2221,具体的,电网的直流电通过接触器、熔断器等设备传递至牵引逆变器200,功率模块230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转换,同时门极驱动电路2221提供门极电源驱动牵引逆变器200的逆变模块工作,最终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
可选的,驱动电路模块222包括电容、电阻、电源电路板等电器件,具体的,电网的直流电通过接触器、熔断器等设备传递至牵引逆变器200,功率模块230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转换,在驱动电路模块222的电容、电阻、电源电路板等电器件的共同配合下,驱动门极驱动电路2221工作,进而提供门极电源驱动牵引逆变器200的逆变模块工作,最终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
可选的,第一安装孔2212或第二安装孔2121为螺纹孔,紧固件224依次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212和第二安装孔2121内,并与螺纹孔的螺纹旋合,具体的,在止动件223卡接于箱体支架21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内时,由于第一安装孔2212或第二安装孔2121为螺纹孔,通过第一安装孔2212和第二安装孔2121一侧的紧固件224依次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212和第二安装孔2121内,并与螺纹孔的螺纹旋合,门极驱动组件220的安装架221的第一端2213通过穿设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孔2212和第二安装孔2121一侧的紧固件224连接于箱体支架212上,从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的安装架221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进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车辆300,包括牵引逆变器20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轨道车辆300设置有牵引逆变器200、高压箱400和电动机500,牵引逆变器200连接于高压箱400和电动机500,具体的,电网的直流电通过接触器、熔断器等设备传递至高压箱400,高压箱400进而将直流电传递至牵引逆变器200,功率模块230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转换,同时门极驱动组件220提供门极电源驱动功率模块230工作,进而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最终传递至电动机500,实现对交流牵引电动机500的启动、制动及调速,一方面,轨道车辆300可以保护牵引逆变器200不受外界所破坏,使牵引逆变器200可以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牵引逆变器200将电网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实现对轨道车辆300内部交流牵引电动机500的启动、制动及调速,使轨道车辆300可以正常工作。
本申请提供的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100的连接结构如下:轨道车辆300内设置有牵引逆变器200,牵引逆变器200包括箱体组件210、门极驱动组件220和功率模块230,箱体组件210包括箱体211和箱体支架212,功率模块230设置于箱体211内,和门极驱动组件220的驱动电路模块222电连接,箱体211的一端固定于轨道车辆300上,另一端和箱体支架212进行连接,箱体支架212包括第二安装孔2121、支架主体2122和支撑部2123,支撑部2123设置于支架主体2122的一端,且支架主体2122通过支撑部2123连接于箱体211,支架主体2122上设置有镂空槽2124,支架主体2122的背离支撑部2123的一端和箱体211之间形成间隙213,门极驱动组件220包括安装架221、驱动电路模块222、止动件223、紧固件224以及电器件等,安装架221具有面向箱体支架212的安装端面2211,安装端面2211的第一端2213具有第一安装孔2212,用于和箱体组件210的箱体支架212进行连接,安装端面2211的第二端2214连接有止动件223,止动件223通过支架主体2122上设置的镂空槽2124,卡接于箱体支架212和箱体211之间的间隙213内,安装架221的第二端2214和箱体支架212的一端相对固定,从而使门极驱动组件220和箱体支架212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本申请提供的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牵引逆变器包括箱体组件、门极驱动组件和功率模块,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连接于箱体的箱体支架,功率模块设置于箱体内,门极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驱动电路模块和止动件,驱动电路模块设置在安装架上,并和功率模块电连接,安装架具有面向箱体支架的安装端面,安装端面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安装端面的第二端连接有止动件,箱体支架的一端连接于箱体,且箱体支架的另一端和箱体之间具有间隙,安装架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的紧固件连接于箱体支架上,且止动件插入并卡接于间隙内,以使门极驱动组件和箱体支架相对固定,可以在安装空间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零件的便携式安装拆卸。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顶端”、“底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牵引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门极驱动组件和功率模块,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和连接于所述箱体的箱体支架,所述功率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所述门极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驱动电路模块和止动件,所述驱动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和所述功率模块电连接;所述安装架具有面向所述箱体支架的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端面的第二端连接有所述止动件;
所述箱体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且所述箱体支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安装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箱体支架上,且所述止动件插入并卡接于所述间隙内,以使所述门极驱动组件和所述箱体支架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支架上还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止动件卡接于所述间隙内时,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牵引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第二端,另一端向背离所述安装架第一端的方向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包括沿所述止动件伸出方向依次设置的固定部、弯折部和卡接部;
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弯折部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且所述弯折部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箱体支架弯折,所述卡接部连接于所述弯折部的第二端,并卡设于所述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凸向所述安装架,且所述卡接部的凸出最高点和所述固定部所在的高度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且所述支架主体通过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支架主体的背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箱体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镂空槽,所述止动件由所述镂空槽的边缘伸入所述间隙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包括门极驱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旋合。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牵引逆变器。
CN202220871958.8U 2022-04-15 2022-04-15 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217217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1958.8U CN217217140U (zh) 2022-04-15 2022-04-15 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1958.8U CN217217140U (zh) 2022-04-15 2022-04-15 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7140U true CN217217140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4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71958.8U Active CN217217140U (zh) 2022-04-15 2022-04-15 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7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073811A (ja) 電気自動車
CN217217140U (zh) 牵引逆变器及轨道车辆
JP2014114780A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CN203368399U (zh) 可拆式太阳能接线盒
CN2925014Y (zh) 混合动力轿车用交流电机控制器
CN217134580U (zh) 一种电池堆、从底部拆卸电池的ctc集成车架及其车辆
CN209418805U (zh) 一种用于电子油泵的内嵌式接插件结构
CN212785224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CN210840410U (zh) 一种内部空间高效利用的电气柜
CN218243361U (zh) 一种挂装式整流器电容组件
CN219163590U (zh) 电池包框架结构及车辆
EP4366142A1 (en) Electric motor inverter
CN21782239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容模组
CN219892047U (zh) 一种交流电容安装结构
CN217170612U (zh) 一种蓄电池安装压板
CN216982287U (zh) 一种逆变电源防尘加固结构
CN218526296U (zh) 混合动力汽车电机控制器的滤波器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20042116U (zh)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支架组件
CN216362300U (zh) 大功率跳频滤波器自检集成模块式安装结构
CN214154348U (zh) 一种t型三电平单元式变频器
CN216490057U (zh) 电机接线盒
CN218276255U (zh) 一种外置多通道散热防护机构的电容电机
CN112290148B (zh) 一种具有抗振结构的动力电池包
CN218783166U (zh) 一种快换电池组件和快换电池包
CN210956800U (zh) 一种电池包转接板连接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