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6683U - 一种双目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目相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16683U CN217216683U CN202123135739.8U CN202123135739U CN217216683U CN 217216683 U CN217216683 U CN 217216683U CN 202123135739 U CN202123135739 U CN 202123135739U CN 217216683 U CN217216683 U CN 2172166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era
- lens
- lens module
- speckle projector
- binoc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目相机,包括相机壳体和安装在相机壳体内的相机中件组件;相机中件组件包括相机中件、镜头模组、散斑投射器和用于镜头模组与外界之间的信号转接的相机转接板,镜头模组安装在相机中件上,相机转接板连接在镜头模组上,相机中件的远离镜头模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散斑投射器的安装槽,散斑投射器电连接相机转接板,相机中件的位于安装槽外侧的部分抵触相机壳体。本实用新型中,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散斑投射器产生热量,相机中件和相机壳体抵触,能够导热,且相机壳体在空气中能够对流散热,能够降低散斑投射器工作时的温度,提高散斑投射器的投射效率,提高了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目相机。
背景技术
双目相机是一种能够提供立体视觉的设备。基于双目相机获得的图像,通过双目视差原理,能够计算出双目相机所拍摄到的物体相对于相机的三维空间位置。双目相机内的散斑投射器可以向物体或者场景等投射经过编译的光线,然后相机的摄像模组可以通过获取被物体或者场景等反射的光线的方式,获得与物体或者场景等相关联的深度信息,从而实现对物体或者场景等的3D测绘、建模或者三维重建。
散斑投射器安装在双目相机内,受限于双目相机工作时的快速发热,散斑投射器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会出现投射效率差,投射图形的一致性差、模糊等问题,尤其是在远距离散下斑点效果急剧下降,不能满足三维扫描等应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双目相机的散热效果差,导致散斑投射器的投射效率变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双目相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目相机,包括相机壳体和安装在所述相机壳体内的相机中件组件;
所述相机中件组件包括相机中件、镜头模组、散斑投射器和用于所述镜头模组与外界之间的信号转接的相机转接板,所述镜头模组安装在所述相机中件上,所述相机转接板连接在所述镜头模组上,所述相机中件的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散斑投射器的安装槽,所述散斑投射器电连接所述相机转接板,所述相机中件的位于所述安装槽外侧的部分抵触所述相机壳体。
可选地,所述相机中件和所述散斑投射器之间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导热件为导热硅胶垫,所述相机中件为金属件。
可选地,所述双目相机还包括板对板连接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安装在所述相机转接板上的公端连接件和安装在所述镜头模组上的母端连接件,所述公端连接件与母端连接件对插连接。
可选地,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安装板、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安装在所述镜头安装板上,所述相机中件上设置有第一镜头通道和第二镜头通道,所述第一镜头穿设在第一镜头通道中,所述第二镜头穿设在第二镜头通道中。
可选地,所述相机中件的两侧设置有朝向所述镜头模组突出的凸缘,所述镜头安装板位于两侧的所述凸缘之间。
可选地,所述双目相机还包括第一防尘件和第二防尘件,所述第一防尘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镜头上,所述第二防尘件套设在所述第二镜头上。
可选地,所述相机壳体包括相机前盖和相机后盖,所述镜头模组以及所述相机转接板设置在所述相机中件与所述相机后盖之间,所述散斑投射器设置在所述相机中件与所述相机前盖之间,所述相机中件抵触所述相机前盖。
可选地,所述相机转接板的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设置有接头,所述相机后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接头输出的输出口,所述接头与所述相机后盖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导电件,所述接头、所述导电件和所述相机后盖依次电连通。
可选地,所述双目相机还包括连接所述散斑投射器和所述相机转接板的排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斑投射器安装在所述相机中件上,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在所述双目相机工作时,所述散斑投射器会产生热量,所述相机中件和所述相机壳体抵触,能够导热,且所述相机壳体在空气中能够对流散热,从而能够提高所述相机中件、所述散斑投射器的散热效率,降低所述散斑投射器工作时的温度,提高所述散斑投射器的投射效率,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目相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目相机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相机中件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相机中件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相机中件组件的另一方向的分解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相机壳体;11、相机前盖;111、第一透孔;112、第二透孔;113、第三透孔;12、相机后盖;121、输出口;13、玻璃盖板;2、相机中件;21、安装槽;211、凹槽;22、第一镜头通道;23、第二镜头通道;24、凸缘;25、散热平面;3、镜头模组;31、镜头安装板;32、第一镜头;33、第二镜头;4、散斑投射器;5、相机转接板;51、接头;52、导电件;6、导热件;7、板对板连接器;71、公端连接件;72、母端连接件;81、第一防尘件;82、第二防尘件;9、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相机,包括相机壳体1和安装在所述相机壳体1内的相机中件组件。所述相机中件组件包括相机中件2、镜头模组3、散斑投射器4和用于所述镜头模组3与外界之间的信号转接的相机转接板5,所述相机中件2为所述相机壳体1内的支撑件,用于安装所述镜头模组3和所述散斑投射器4,能够提高所述镜头模组3的稳定性。
所述镜头模组3安装在所述相机中件2上,所述相机转接板5连接在所述镜头模组3上,能够将所述镜头模组3采集的图像数据转接出去,所述相机中件2的远离所述镜头模组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散斑投射器4的安装槽21,所述散斑投射器4电连接所述相机转接板5,所述相机中件2的位于所述安装槽21外侧的部分抵触所述相机壳体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斑投射器4安装在所述相机中件2上,在所述双目相机工作时,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所述散斑投射器4会产生热量,所述相机中件2和所述相机壳体1抵触,能够导热,且所述相机壳体1在空气中能够对流散热,从而能够提高所述相机中件2、所述散斑投射器4的散热效率,降低所述散斑投射器4工作时的温度,提高所述散斑投射器4的投射效率,提高了相机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相机壳体1选用金属材质,能够加速所述相机壳体1的对流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相机中件2的设置有所述安装槽21的一侧具有散热平面25,所述安装槽21的两侧均具有所述散热平面25,在所述相机壳体1内,所述散斑投射器4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平面25上,所述散热平面25将热量传导至所述相机壳体1上,从而提高散热。
所述相机中件2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相机中件2的外表面均能够用于散热,均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相机壳体1上,所述散热平面25与所述散斑投射器4之间具有最小的传热距离,能够承担所述散斑投射器4大部分的热量,具有最优的散热效果。
所述相机转接板5具有信号转接的作用,所述相机转接板5连接在所述镜头模组3上,能够实现所述镜头模组3采集的图像数据与控制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常用的各种数据接口,另外,所述散斑投射器4电连接在所述相机转接板5上,所述相机转接板5能够驱动所述散斑投射器4投射光线。
如图4、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相机中件2和所述散斑投射器4之间设置有导热件6,所述导热件6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1的底部。通过所述导热件6,能够加速所述相机中件2和所述散斑投射器4之间的传热。
如图5所示,作为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安装槽21的底部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散斑投射器4的方向凹陷的凹槽211,所述导热件6容纳在所述凹槽211中,所述散斑投射器4压在所述导热件6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6为导热硅胶垫,所述相机中件2为金属件。所述导热硅胶垫能够减小所述相机中件2和所述散斑投射器4之间的热阻,使得所述散斑投射器4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快、更高效地传导到所述相机中件2上,再通过所述相机中件2和所述相机外壳之间的传导,提高了所述散斑投射器4的散热效率。例如,所述相机中件2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目相机还包括板对板连接器7,所述板对板连接器7位于所述相机转接板5和所述镜头模组3之间,具体地,所述板对板连接器7包括安装在所述相机转接板5上的公端连接件71和安装在所述镜头模组3上的母端连接件72,所述公端连接件71与母端连接件72对插连接,实现所述相机转接板5和所述镜头模组3的信号传输,所述镜头模组3采集的图像数据能够通过所述板对板连接器7、所述相机转接板5传输到控制计算机。
板对板连接器7多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板对板连接器7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本实施例中,所述板对板连接器7用于所述相机转接板5和所述镜头模组3之间信号传递。
如图1、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壳体1包括相机前盖11和相机后盖12,所述镜头模组3以及所述相机转接板5设置在所述相机中件2与所述相机后盖12之间,所述散斑投射器4设置在所述相机中件2与所述相机前盖11之间,所述相机中件2抵触所述相机前盖11,更进一步地,所述相机中件2的所述散热平面25抵触所述相机前盖11,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相机前盖11上,所述相机前盖11和所述相机后盖12连接在一起,能够进行热量的传递,提高散热。
优选地,所述相机前盖11和所述相机后盖12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相机中件2和所述相机前盖11紧密接触,在所述导热硅胶垫的导热作用下,所述散斑投射器4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所述相机中件2,相机中件2再将热量导至相机前盖11,所述相机前盖11和所述相机后盖12均与空气对流散热,从而提高了所述散斑投射器4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所述散斑投射器4的投射效率。
如图4、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3包括镜头安装板31、第一镜头32和第二镜头33,所述第一镜头32和所述第二镜头33安装在所述镜头安装板31上的远离所述相机转接板5的一侧,所述板对板连接器7的所述母端连接件72安装在所述镜头安装板31的靠近所述相机转接板5的一侧,所述相机中件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镜头通道22和第二镜头通道23,所述第一镜头32穿设在第一镜头通道22中,所述第二镜头33穿设在第二镜头通道23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通道22和所述第二镜头通道23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1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安装板31为玻纤板,所述第一镜头32与所述镜头安装板3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镜头33和所述镜头安装板31之间设置有感光器件(未在图中示出),所述感光器件为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够将进入镜头的光转化为模拟电信号,是记录信息的载体,所述第一镜头32和所述第二镜头33采集的图像,通过所述感光器件、所述镜头安装板31、所述板对板连接器7和所述相机转接板5,将图像数据传输到外界的控制计算机处。
如图2所示,所述相机前盖11上设置有第一透孔111、第二透孔112和第三透孔113,所述第一镜头32穿过所述第一镜头通道22后与所述第一透孔111相对应,所述第二镜头33和所述第二透孔112相对应,所述散斑投射器4和所述第三透孔113相对应,所述相机前盖11上安装有玻璃盖板13,所述玻璃盖板13能够封盖所述第一透孔111、所述第二透孔112和所述第三透孔113,能够对所述第一镜头32、所述第二镜头33和所述散斑投射器4形成保护,保证了双目相机的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相机中件2的两侧设置有朝向所述镜头模组3突出的凸缘24,所述镜头安装板31位于两侧的所述凸缘24之间,所述镜头安装板31的两个侧边分别抵触一个所述凸缘24。优选地,所述镜头安装板31和所述相机中件2之间除了通过螺钉连接外,所述镜头安装板31和所述相机中件2的接触面上进行点胶,进一步提高所述镜头模组3的安装稳定性,能够避免出现所述镜头模组3安装不稳,晃动,影响采集图像的情况。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目相机还包括第一防尘件81和第二防尘件82,所述第一防尘件81套设在所述第一镜头32上,所述第二防尘件82套设在所述第二镜头33上。
所述第一防尘件81和所述第二防尘件82均为防尘泡棉,所述第一镜头32能够穿出所述第一镜头通道22,所述第一防尘件81套设在所述第一镜头32上,能够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第一镜头32与所述第一镜头通道22之间的空隙中,影响所述第一镜头32的精度。所述第二防尘件82套设在所述第二镜头33上,能够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第二镜头33与所述第二镜头通道23之间的空隙中,而影响所述第二镜头33的精度。
如图3、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相机转接板5的远离所述镜头模组3的一侧设置有接头51,所述接头51可为Type-c、USB等接头,通过数据线能够连接外部的控制计算机,所述相机后盖12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接头51输出的输出口121,数据线能够从所述输出口121穿过而与所述接头51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接头51与所述相机后盖12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导电件52,所述导电件52能够填充所述接头51与所述相机后盖12之间的空隙外,还具有导电作用,使得所述接头51和所述相机后盖12通过所述导电件52电连通,使得所述相机后盖12具有接地作用,能够屏蔽信号,防止外部的信号从所述接头51和所述相机后盖12之间的空隙处漏出,避免对所述相机转接板5的信号传输产生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目相机还包括连接所述散斑投射器4和所述相机转接板5的排线9。所述相机转接板5和所述散斑投射器4上均设置有排线插口,通过所述排线9电连接所述相机转接板5和所述散斑投射器4,所述相机转接板5能够驱动所述散斑投射器4投射光线,配合所述第一镜头32和所述第二镜头33实现对物体或者场景的扫描或者建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壳体和安装在所述相机壳体内的相机中件组件;
所述相机中件组件包括相机中件、镜头模组、散斑投射器和用于所述镜头模组与外界之间的信号转接的相机转接板,所述镜头模组安装在所述相机中件上,所述相机转接板连接在所述镜头模组上,所述相机中件的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散斑投射器的安装槽,所述散斑投射器电连接所述相机转接板,所述相机中件的位于所述安装槽外侧的部分抵触所述相机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中件和所述散斑投射器之间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导热硅胶垫,所述相机中件为金属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相机还包括板对板连接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安装在所述相机转接板上的公端连接件和安装在所述镜头模组上的母端连接件,所述公端连接件与母端连接件对插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安装板、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安装在所述镜头安装板上,所述相机中件上设置有第一镜头通道和第二镜头通道,所述第一镜头穿设在第一镜头通道中,所述第二镜头穿设在第二镜头通道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中件的两侧设置有朝向所述镜头模组突出的凸缘,所述镜头安装板位于两侧的所述凸缘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相机还包括第一防尘件和第二防尘件,所述第一防尘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镜头上,所述第二防尘件套设在所述第二镜头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壳体包括相机前盖和相机后盖,所述镜头模组以及所述相机转接板设置在所述相机中件与所述相机后盖之间,所述散斑投射器设置在所述相机中件与所述相机前盖之间,所述相机中件抵触所述相机前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转接板的远离所述镜头模组的一侧设置有接头,所述相机后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接头输出的输出口,所述接头与所述相机后盖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导电件,所述接头、所述导电件和所述相机后盖依次电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相机还包括连接所述散斑投射器和所述相机转接板的排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35739.8U CN217216683U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一种双目相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35739.8U CN217216683U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一种双目相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16683U true CN217216683U (zh) | 2022-08-16 |
Family
ID=82782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35739.8U Active CN217216683U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一种双目相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16683U (zh) |
-
2021
- 2021-12-13 CN CN202123135739.8U patent/CN2172166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37608B2 (ja) | 撮像装置用部品及び撮像装置 | |
CN101330173B (zh) | 用于插座组件的热传递系统 | |
WO2020038068A1 (zh) |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
TWI423537B (zh) | 連接器 | |
KR100820918B1 (ko) | 컴팩트한 광트랜시버 | |
US10575442B2 (en) | Heat sink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4246564B (zh) | 电学/光学连接器 | |
US8670236B2 (en) | Cage assembly for receiving a pluggable module | |
CN115097582B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106483610A (zh) | 光学收发模块及光纤缆线模块 | |
CN112255802B (zh) | 头戴式设备的主体装置及头戴式设备 | |
JP2013210480A (ja) | 撮像装置 | |
US11604322B2 (en) | Optical transceiver | |
CN112394520B (zh) | 头戴式设备的主体装置及头戴式设备 | |
WO2022100193A1 (zh) |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壳体组件以及头戴式设备 | |
CN217216683U (zh) | 一种双目相机 | |
JP2008227279A (ja) | プラガブル光トランシーバ | |
CN217216682U (zh) | 一种双目相机 | |
CN114598793B (zh) | Tof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 |
TWM424503U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09897194U (zh) | 一种便于携带的结构光3d相机 | |
CN213754661U (zh) | 一种工业相机 | |
CN113315893A (zh) | 摄像机及视频设备 | |
CN210954345U (zh) | 深度相机 | |
CN219628131U (zh) | 高防护型三维扫描仪器外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