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3641U - 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3641U
CN217213641U CN202220753179.8U CN202220753179U CN217213641U CN 217213641 U CN217213641 U CN 217213641U CN 202220753179 U CN202220753179 U CN 202220753179U CN 217213641 U CN217213641 U CN 217213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graphene
main
coat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531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学栋
彭昆
孙学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rui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rui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rui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ruiyu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531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3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3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3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包括有基座以及多个第一散热柱;该基座包括有主座板,该主座板的下表面覆盖有第一石墨烯涂层,该主座板的上表面覆盖有第二石墨烯涂层;每一第一散热柱均包括有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于主座板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该第一主体部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三石墨烯涂层,该第三石墨烯涂层与第二石墨烯涂层一体成型连接,通过在第一主体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在通孔中填充有石墨烯材料而形成有石墨烯芯柱,并配合石墨烯芯柱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石墨烯涂层和第三石墨烯涂层,以有效加快热量的传导,从而更好地提高散热效率,散热效果更佳,本产品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的合理,更好地满足使用的需要。

Description

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众所周知,高温是集成电路的大敌。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导致高温的热量不是来自计算机外,而是计算机内部,或者说是集成电路内部。散热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吸收,然后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多数散热器通过和发热部件表面接触,吸收热量,再通过各种方法将热量传递到远处,比如机箱内的空气中,然后机箱将这些热空气传到机箱外,完成计算机的散热。 散热器的种类非常多,CPU、显卡、主板芯片组、硬盘、机箱、电源甚至光驱和内存都会需要散热器,这些不同的散热器是不能混用的,而其中最常接触的就是CPU的散热器。依照从散热器带走热量的方式,可以将电脑的散热器分为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前者常见的是风冷散热器,而后者常见的就是散热片。进一步细分散热方式,可以分为风冷、热管、液冷、半导体制冷、压缩机制冷等等。
应用于计算机中的散热器根据不同的元器件,其结构设计多种多样,其中以柱形散热器最为常见,其主要结构包括有基板和于基板上延伸出的多个散热柱,这种散热器仅仅采用金属材质压铸形成,其散热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柱形散热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更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包括有基座以及多个第一散热柱;该基座包括有主座板,该主座板的下表面覆盖有第一石墨烯涂层,该主座板的上表面覆盖有第二石墨烯涂层;该多个第一散热柱呈阵列式排布,多个第一散热柱均为圆柱形,每一第一散热柱均包括有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于主座板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该第一主体部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三石墨烯涂层,该第三石墨烯涂层与第二石墨烯涂层一体成型连接,第一主体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上端贯穿第一主体部的上端面,通孔的下端向下贯穿至主座板的下表面,通孔中填充有石墨烯材料而形成有石墨烯芯柱,该石墨烯芯柱的下端与第一石墨烯涂层连接,石墨烯芯柱的上端与第三石墨烯涂层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边缘凹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用于与外部安装固定的扣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座板的下表面一端凹设有凹腔,该第一石墨烯涂层覆盖至凹腔的内底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座板的下表面周缘下凹形成有环形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石墨烯涂层的底面形成有上下错开的第一受热面和第二受热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第二散热柱,该多个第二散热柱均为实心圆柱形,多个第二散热柱排列成两列并分别位于多个第一散热柱的两侧,每一第二散热柱均包括有第二主体部,该第二主体部于主座板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第二主体部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四石墨烯涂层,该第四石墨烯涂层与第二石墨烯涂层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二散热柱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柱的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第三散热柱,该多个第三散热柱均为实心圆柱形,多个第三散热柱排列成两列并分别位于两列第二散热柱的外侧,每一第三散热柱均包括有第三主体部,该第三主体部于主座板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第三主体部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五石墨烯涂层,该第五石墨烯涂层与第二石墨烯涂层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三散热柱的高度小于第二散热柱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第一主体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在通孔中填充有石墨烯材料而形成有石墨烯芯柱,并配合石墨烯芯柱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石墨烯涂层和第三石墨烯涂层,以有效加快热量的传导,从而更好地提高散热效率,散热效果更佳,本产品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的合理,更好地满足使用的需要。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座 11、主座板
12、第一石墨烯涂层 121、第一受热面
122、第二受热面 13、第二石墨烯涂层
101、扣槽 102、凹腔
103、环形凹槽 20、第一散热柱
21、第一主体部 22、第三石墨烯涂层
23、石墨烯芯柱 201、通孔
30、第二散热柱 31、第二主体部
32、第四石墨烯涂层 40、第三散热柱
41、第三主体部 42、第五石墨烯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基座10以及多个第一散热柱20。
该基座10包括有主座板11,该主座板11的下表面覆盖有第一石墨烯涂层12,该主座板11的上表面覆盖有第二石墨烯涂层13。在本实施例中,该基座10的上表面边缘凹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用于与外部安装固定的扣槽101。该主座板11为铝或铝合金材质;该主座板11的下表面一端凹设有凹腔102,该第一石墨烯涂层12覆盖至凹腔102的内底面上;该主座板11的下表面周缘下凹形成有环形凹槽103。该第一石墨烯涂层12的底面形成有上下错开的第一受热面121和第二受热面122,以便与外部的发热器件充分配合接触。
该多个第一散热柱20呈阵列式排布,多个第一散热柱20均为圆柱形,每一第一散热柱20均包括有第一主体部21,该第一主体部21于主座板11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该第一主体部21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三石墨烯涂层22,该第三石墨烯涂层22与第二石墨烯涂层13一体成型连接,第一主体部21的中心开设有通孔201,该通孔201的上端贯穿第一主体部21的上端面,通孔201的下端向下贯穿至主座板11的下表面,通孔201中填充有石墨烯材料而形成有石墨烯芯柱23,该石墨烯芯柱23的下端与第一石墨烯涂层12连接,石墨烯芯柱23的上端与第三石墨烯涂层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主体部21为铝或铝合金材质,该通孔201为圆孔,对应的该石墨烯芯柱23为圆柱。
以及,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第二散热柱30,该多个第二散热柱30均为实心圆柱形,多个第二散热柱30排列成两列并分别位于多个第一散热柱20的两侧,每一第二散热柱30均包括有第二主体部31,该第二主体部31于主座板11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其为铝或铝合金材质,第二主体部31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四石墨烯涂层32,该第四石墨烯涂层32与第二石墨烯涂层13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二散热柱30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柱20的高度。
此外,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第三散热柱40,该多个第三散热柱40均为实心圆柱形,多个第三散热柱40排列成两列并分别位于两列第二散热柱30的外侧,每一第三散热柱40均包括有第三主体部41,该第三主体部41于主座板11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其为铝或铝合金材质,第三主体部41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五石墨烯涂层42,该第五石墨烯涂层42与第二石墨烯涂层13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三散热柱40的高度小于第二散热柱30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第一主体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在通孔中填充有石墨烯材料而形成有石墨烯芯柱,并配合石墨烯芯柱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石墨烯涂层和第三石墨烯涂层,以有效加快热量的传导,从而更好地提高散热效率,散热效果更佳,本产品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的合理,更好地满足使用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座以及多个第一散热柱;该基座包括有主座板,该主座板的下表面覆盖有第一石墨烯涂层,该主座板的上表面覆盖有第二石墨烯涂层;该多个第一散热柱呈阵列式排布,多个第一散热柱均为圆柱形,每一第一散热柱均包括有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于主座板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该第一主体部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三石墨烯涂层,该第三石墨烯涂层与第二石墨烯涂层一体成型连接,第一主体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上端贯穿第一主体部的上端面,通孔的下端向下贯穿至主座板的下表面,通孔中填充有石墨烯材料而形成有石墨烯芯柱,该石墨烯芯柱的下端与第一石墨烯涂层连接,石墨烯芯柱的上端与第三石墨烯涂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边缘凹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用于与外部安装固定的扣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板的下表面一端凹设有凹腔,该第一石墨烯涂层覆盖至凹腔的内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板的下表面周缘下凹形成有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烯涂层的底面形成有上下错开的第一受热面和第二受热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第二散热柱,该多个第二散热柱均为实心圆柱形,多个第二散热柱排列成两列并分别位于多个第一散热柱的两侧,每一第二散热柱均包括有第二主体部,该第二主体部于主座板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第二主体部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四石墨烯涂层,该第四石墨烯涂层与第二石墨烯涂层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二散热柱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柱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第三散热柱,该多个第三散热柱均为实心圆柱形,多个第三散热柱排列成两列并分别位于两列第二散热柱的外侧,每一第三散热柱均包括有第三主体部,该第三主体部于主座板的上表面一体向上延伸出,第三主体部的外周侧面覆盖有第五石墨烯涂层,该第五石墨烯涂层与第二石墨烯涂层一体成型连接,且第三散热柱的高度小于第二散热柱的高度。
CN202220753179.8U 2022-04-02 2022-04-02 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Active CN217213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3179.8U CN217213641U (zh) 2022-04-02 2022-04-02 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3179.8U CN217213641U (zh) 2022-04-02 2022-04-02 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3641U true CN217213641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9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53179.8U Active CN217213641U (zh) 2022-04-02 2022-04-02 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3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4844B2 (en) Liquid cooled heat sink with cold plate retention mechanism
US6256201B1 (en) Plate type heat pip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cooling apparatus using plate type heat pipe
US20090059525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computer add-on cards
US6666261B2 (en) Liquid circulation cooler
CN101808490A (zh) 散热装置
US20110056670A1 (en) Heat sink
CN114899160A (zh) 一种3d均温板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JP4278720B2 (ja) 板型ヒートパイプ
CN217213641U (zh) 圆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CN217428553U (zh) 散热片结构
CN213545202U (zh) 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平板热管式cpu散热装置
CN112635418A (zh) 液冷散热器
CN217214699U (zh) 方柱形石墨烯散热器
JP4969979B2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113891620A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827075U (zh) 一种利于降翘散热的芯片封装结构
US6834711B2 (en) Heat-radiating structure with low height
JP3152577U (ja) 通信機器ケースの放熱構造
CN110473847A (zh) 一种适用于喷淋液冷服务器的平放式芯片散热器
CN211045424U (zh) Igbt功率模块
CN217213642U (zh) 便于安装的石墨烯散热器
CN211152536U (zh) 高导热散热模组
CN218601766U (zh) 一种新型的双层热导管散热器
TWI805433B (zh) 具有針柱式鰭片的水冷散熱板、以及具有其的封閉式水冷散熱器
CN217360732U (zh) 一种被动散热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