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1309U - 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1309U
CN217211309U CN202220428683.0U CN202220428683U CN217211309U CN 217211309 U CN217211309 U CN 217211309U CN 202220428683 U CN202220428683 U CN 202220428683U CN 217211309 U CN217211309 U CN 217211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plate
clamping
assembly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286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军
丁伟
罗针
刘杰
桑茂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nl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nl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nl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inl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286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1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1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1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包括架体、底座、定位组件、飞轮壳体、压紧气缸、封堵组件、压力表和供气组件;所述架体为n形架,所述架体内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夹持台、夹持部和安装板;所述夹持台上周向开设有若干缺口,若干所述缺口内均设有可水平移动的所述夹持部,若干所述夹持部构成一个夹持区域,位于所述夹持区域且在所述夹持台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飞轮壳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飞轮壳气密性的检测方式,都是水检法,检测过程较为繁琐,且后续需要对飞轮壳进行烘干,增加了检测人员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生产制造以及加工存在的误差,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检测工件的质量,人们通过专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在中国实用新型CN213985549U中提出“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该装置主要采用了水检法,来检测飞轮壳的气密性,该方法虽然能够检测飞轮壳的密封效果,但是操作较为繁琐,且后期检测完毕后,还需要进行烘干,无形中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飞轮壳气密性的检测方式,都是水检法,检测过程较为繁琐,且后续需要对飞轮壳进行烘干,增加了检测人员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包括架体、底座、定位组件、飞轮壳体、压紧气缸、封堵组件、压力表和供气组件;
所述架体为n形架,所述架体内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夹持台、夹持部和安装板;所述夹持台上周向开设有若干缺口,若干所述缺口内均设有可水平移动的所述夹持部,若干所述夹持部构成一个夹持区域,位于所述夹持区域且在所述夹持台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飞轮壳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飞轮壳体与所述安装板接触部设有密封胶;所述压紧气缸设置于所述飞轮壳体上方,伸缩端固定有与所述飞轮壳体配合的所述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上固定有所述压力表;所述供气组件与所述封堵组件连通,当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飞轮壳体构成一个封闭区域后,由所述供气组件向所述封闭区域进行供气。
优选的,所述夹持台和安装板均匀圆形板体,所述夹持台圆心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板面向所述限位槽的一面设有限位凸起。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电机、丝杆和夹板;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夹持台下端面,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所述夹板,所述夹板的一端贯穿所述缺口并延伸至所述夹持台上端。
优选的,所述夹板为弧形板体,所述夹板下端一体成型有方形块体,所述方形块体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连接有所述丝杆。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体上粘接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密封板、密封垫圈和密封柱;所述密封板固定在所述压紧气缸的伸缩端,所述密封板为圆形板体,所述密封板面向所述飞轮壳体的一面粘接有所述密封垫圈,靠近所述密封垫圈且在所述密封板下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飞轮壳体配合的所述密封柱。
优选的,所述压力表的检测端贯穿所述密封板并延伸至其外部。
优选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供气箱、伸缩软管和导气管;所述供气箱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端,所述导气管轴向设置于所述封堵组件上,并贯穿所述封堵组件,所述供气箱与所述导气管之间由所述伸缩软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供气组件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安装于所述导气管上且位于所述封堵组件上方。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与所述飞轮壳体位于同一水平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检测步骤更加简单,未采用传统的水检法,而是采用气密性检验,将气体(氨、氦、卤素气体等)压入封闭区域中,利用容器内外气体的压力差检测飞轮壳是否有泄漏情况,有效降低了检测步骤,同时后期无需对飞轮壳进行烘干,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台、安装板和飞轮壳体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飞轮壳体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板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持台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持台与安装板展开示意图。
图中:1、架体;2、底座;3、定位组件;31、夹持台;311、缺口;312、限位槽;32、夹持部;321、电机;322、丝杆;323、夹板;33、安装板;331、限位凸起;4、飞轮壳体;5、压紧气缸;6、封堵组件;61、密封板;62、密封垫圈;63、密封柱;7、压力表;8、供气组件;81、供气箱;82、伸缩软管;83、导气管;8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包括架体1、底座2、定位组件3、飞轮壳体4、压紧气缸5、封堵组件6、压力表7和供气组件8。
架体1为n形架,架体1内固定有底座2,底座2的上端固定有定位组件3;定位组件3包括夹持台31、夹持部32和安装板33;夹持台31上周向开设有若干缺口311,若干缺口311内均设有可水平移动的夹持部32,若干夹持部32构成一个夹持区域,位于夹持区域且在夹持台31上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33,飞轮壳体4设置于安装板33上,且飞轮壳体4与安装板33接触部设有密封胶;压紧气缸5设置于飞轮壳体4上方,伸缩端固定有与飞轮壳体4配合的封堵组件6;封堵组件6上固定有压力表7;供气组件8与封堵组件6连通,当封堵组件6与飞轮壳体4构成一个封闭区域后,由供气组件8向封闭区域进行供气。
当工作人员需要检测飞轮壳体4时,通过密封胶将飞轮壳体4粘接在安装板33上,使其与安装板33之间不会产生缝隙,并驱动夹持部32来对飞轮壳体4进行夹持,使其在进行检测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的情况,且夹持部32的数量为三个,呈三角形分布于夹持台31上,能够更好的保证飞轮壳体4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当稳固完毕后,压紧气缸5的伸缩端带动封堵组件6向下移动,并挤压在飞轮壳体4上,使其与飞轮壳体4构成一封闭区域,并由供气组件8向其内部进行供气,并通过压力表7检测封闭区域的气压,利用容器内外气体的压力差来检测是否有泄漏,极大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检测效率,降低了后续操作步骤。
为提高夹持台31与安装板33的稳固性,请参阅图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夹持台31和安装板33均匀圆形板体,夹持台31圆心处开设有限位槽312,安装板33面向限位槽312的一面设有限位凸起331;其中在夹持台31上开设限位槽312,方便将安装板33带有限位凸起331的一端卡合在限位槽312内,从而增强夹持台31与安装板33之间的一体性。
为提高夹持部32的夹持效率,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夹持部32包括电机321、丝杆322和夹板323;电机321安装于夹持台31下端面,电机321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322,丝杆322上螺纹连接有夹板323,夹板323的一端贯穿缺口311并延伸至夹持台31上端,夹板323为弧形板体,夹板323下端一体成型有方形块体,方形块体上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322,弧形板体上粘接有橡胶层,弧形夹板323与飞轮壳体4位于同一水平线,其中电机321、丝杆322和夹板323的数量均为三个,呈三角形设置于夹持台31的下端面,当电机321带动丝杆322运转时,丝杆322带动螺纹连接在其杆体上的方形块体进行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夹板323进行移动,当三个夹板323向夹持台31圆心靠近时,对放置在安装板33的飞轮壳体4进行夹持,使其后续在气密性检测过程中,飞轮壳体4不会发生位移的情况,有效增强了气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提高气密性的检测效率,请参阅图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封堵组件6包括密封板61、密封垫圈62和密封柱63;密封板61固定在压紧气缸5的伸缩端,密封板61为圆形板体,密封板61面向飞轮壳体4的一面粘接有密封垫圈62,靠近密封垫圈62且在密封板61下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与飞轮壳体4配合的密封柱63,压力表7的检测端贯穿密封板61并延伸至其外部,供气组件8包括供气箱81、伸缩软管82和导气管83;供气箱81安装于架体1上端,导气管83轴向设置于封堵组件6上,并贯穿封堵组件6,供气箱81与导气管83之间由伸缩软管82连通,供气组件8还包括阀门84,阀门84安装于导气管83上且位于封堵组件6上方;其中通过密封板61、密封垫圈62和密封柱63,来对放置在安装板33上的飞轮壳体4进行封闭,由于密封板61上是设置有压力表7和导气管83的,当密封板61与飞轮壳体4构成一个封闭空间后,由供气箱81通过伸缩软管82向导气管83供气,并通过导气管83将气体导入封闭空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供气后,通过阀门84关闭,再由压力表7来检测其内部压力,通过内外压力差,来判断是否存在漏气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6来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飞轮壳体4放置在安装板33上,并通过密封胶,将其飞轮壳体4与安装板33之间的缝隙进行粘接,使其与密封板61之间不存在间隙,放置完毕后,由电机321带动丝杆322运行,丝杆322带动夹板323向夹持台31圆心靠近,并夹持在飞轮壳体4的外壁,由于夹持部32的数量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分布于夹持台31上,这样可以增强检测过程中飞轮壳体4的稳定性,使其不会产生位移;当夹持完毕后,由压紧气缸5带动密封板61向下移动,并抵接在飞轮壳体4上方,通过密封垫圈62和密封柱63来使其密封板61与飞轮壳体4构成一个封闭区域,由供气箱81向伸缩软管82和导气管83内部提供氨、氦或卤素等任意气体,当供气一端时间后,通过转动阀门84,使其无法向封闭区域供气,此时由压力表7来检测封闭区域的气压,并利用封闭区域内外气体的压力差,来判断是否有泄漏。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底座、定位组件、飞轮壳体、压紧气缸、封堵组件、压力表和供气组件;
所述架体为n形架,所述架体内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夹持台、夹持部和安装板;所述夹持台上周向开设有若干缺口,若干所述缺口内均设有可水平移动的所述夹持部,若干所述夹持部构成一个夹持区域,位于所述夹持区域且在所述夹持台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飞轮壳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飞轮壳体与所述安装板接触部设有密封胶;所述压紧气缸设置于所述飞轮壳体上方,伸缩端固定有与所述飞轮壳体配合的所述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上固定有所述压力表;所述供气组件与所述封堵组件连通,当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飞轮壳体构成一个封闭区域后,由所述供气组件向所述封闭区域进行供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台和安装板均匀圆形板体,所述夹持台圆心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板面向所述限位槽的一面设有限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电机、丝杆和夹板;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夹持台下端面,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所述夹板,所述夹板的一端贯穿所述缺口并延伸至所述夹持台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为弧形板体,所述夹板下端一体成型有方形块体,所述方形块体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连接有所述丝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体上粘接有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密封板、密封垫圈和密封柱;所述密封板固定在所述压紧气缸的伸缩端,所述密封板为圆形板体,所述密封板面向所述飞轮壳体的一面粘接有所述密封垫圈,靠近所述密封垫圈且在所述密封板下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飞轮壳体配合的所述密封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的检测端贯穿所述密封板并延伸至其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供气箱、伸缩软管和导气管;所述供气箱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端,所述导气管轴向设置于所述封堵组件上,并贯穿所述封堵组件,所述供气箱与所述导气管之间由所述伸缩软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安装于所述导气管上且位于所述封堵组件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板与所述飞轮壳体位于同一水平线。
CN202220428683.0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Active CN217211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8683.0U CN217211309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8683.0U CN217211309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1309U true CN217211309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3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28683.0U Active CN217211309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1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95902U (zh) 汽车水泵泵壳密封检测机
CN108918040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密闭性的检测装置
CN217211309U (zh) 一种飞轮壳试漏装置
CN217505134U (zh) 一种波纹管的密封试验装置
CN205138740U (zh) 气密封程控试验台
CN203519269U (zh) 一种发动机水泵密封性检测工装
CN216899471U (zh) 一种浮钳盘式制动器装配检测生产线
CN115824514A (zh) 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2458810U (zh) 一种双密封阀座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9961426U (zh) 消音器密封性快速测量装置
CN111929003B (zh) 一种燃气管道严密性试验装置
CN203881500U (zh) 一种进气管测漏装置
CN214893901U (zh) 一种不锈钢管件气密检测工具
CN212621290U (zh) 一种用于测漏仪的密封治具
CN220197494U (zh) 一种阀门泄漏检测快速夹紧夹具
CN215598617U (zh) 可调式中冷器总成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9200753U (zh) 一种传感器测试治具
CN214583905U (zh) 一种防盗球阀生产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1042602U (zh) 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4149704U (zh) 一种密封环测试工装
CN210375584U (zh) 一种阀门压力检测工装
CN218297870U (zh) 一种铝壳耐压工装
CN219200748U (zh) 一种电池壳体的氦检工装及氦检设备
CN214952002U (zh) F56a/f水处理控制阀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CN213022138U (zh) 一种液压钢管气密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