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1213U - 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1213U
CN217211213U CN202220440260.0U CN202220440260U CN217211213U CN 217211213 U CN217211213 U CN 217211213U CN 202220440260 U CN202220440260 U CN 202220440260U CN 217211213 U CN217211213 U CN 217211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chassis dynamometer
eddy current
rotor
dynamomet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02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福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uowei New Technology Co.,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nuo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nuo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nuo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02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1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1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1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包括主试验台,所述主试验台至少包括可转动的滚筒;电涡流测功装置,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至少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滚筒连接;滤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的输入端;激磁线圈,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周围;力传感装置,连接所述转子;控制系统,接收来自所述力传感器的信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采用被动式,与现有的主动式相比,不仅简化了结构,缩小了成本而且有效降低了底盘测功机对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时的干扰,使得对汽车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底盘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背景技术
EMC底盘测功机一般由电波暗室或混响室,测量仪器,模拟车辆道路负载的底盘测功机系统等部分组成。模拟车辆负载的底盘测功机系统可根据车辆的驱动轴数量设计为两驱、四驱或更多轴驱动的测功机。测功机也可采用嵌入到转台中的结构型式,或移动式。嵌入式底盘测功机系统一般有前后模拟负载的转鼓单元和测功机单元组成,转鼓单元的间距可调。嵌入式测功机一般嵌入到转台中,可随转台旋转;或嵌入到高架地板中。测试前,根据车辆的轴距,调整测功机的移动轴单元到所需距离,接口将车辆输入到转毂中,通过棘轮束带将车辆前后锁紧,连接好尾气排放管道,即可开始测试。移动式底盘测功机采用模块化结构,底部设计有重载承重万向轮,可以推入到电波暗室内,将可调支架置于支承位置,将车辆通过引桥驶入测试位置,连接好动力电缆、通讯光纤,以及气动管路,将车辆驶入底盘测功机上,并通过棘轮束带固定车辆,即可开始试验。现有技术采用主动式,电机带载。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对测试干扰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包括:
主试验台,所述主试验台至少包括可转动的滚筒;
电涡流测功装置,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至少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滚筒连接;
滤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的输入端;
激磁线圈,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周围;
力传感装置,连接所述转子;
控制系统,接收来自所述力传感装置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主试验台用于承载车辆。电涡流测功装置用于对底盘进行测试。滤波器能够在电涡流测功装置和汽车一起放入暗室模拟汽车运行状况测试电磁兼容性能时,有效屏蔽电涡流测功装置的电磁辐射对测试结果的干扰,从而更加真实的得出了汽车运行时的电磁兼容性能数据。激磁线圈用于保证磁场的产生。具体工作原理为:测试时,汽车车轮支承在滚筒上并驱动滚筒转动。电涡流测功装置的转子(相当于一个电磁盘)与主试验台的滚筒相连,并在电涡流测功装置的定子(周围装有激磁线圈)中间转动,当激磁线圈通过直流电时,两极间产生磁场,转子通过激磁线圈磁场转动,因而在转子上产生电涡流。由于电涡流和外磁场的相互作用,对转子产生一个制动阻力矩,这个阻力矩传送到力传感装置,力传感装置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送入控制系统,进行计算及判别,最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涡流控制板的输出,从而控制电涡流加载功率的大小,模拟机动车行驶过程的各种工况来测试汽车的电磁兼容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试验台还包括:
前轴测量部分;
后轴测量部分,与所述前轴测量部分连接,且所述滚筒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轴测量部分和所述后轴测量部分。
在本技术方案中,前轴测量部分和后轴测量用于分别测量车辆前轴以及后轴的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U形架,设置于所述前轴测量部分。
在本技术方案中,U形架用于将主试验台固定,避免主试验台的滑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上车桥,设置于所述后轴测量部分。
在本技术方案中,上车桥用于方便车辆进入到主试验台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轴测量部分和所述后轴测量部分通过连接桥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连接桥用于将前轴测量部分和后轴测量部分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激磁线圈连通有直流电。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直流电的作用,使得激磁线圈具有磁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计算及判别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力传感装置的电信号;
控制模块,电路连接于电涡流测功装置,以控制电涡流的输出值。
在本技术方案中,计算及判别模块用于接收力传感装置的电信号,并分析数值。控制模块则用于根据数值的变化来控制电涡流的输出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为电涡流测功器。
在本技术方案中,电涡流测功器的具体型号不做限定,根据实际工况选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力传感装置为力传感器。
在本技术方案中,力传感器的具体型号不做限定,根据实际工况选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力传感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转子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连杆将转子的制动力矩通过连杆传输到力传感装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被动式,与现有的主动式相比,不仅简化了结构,缩小了成本而且有效降低了底盘测功机对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时的干扰,使得对汽车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的模块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中主试验台的结构图。
其中,图1至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主试验台;11、滚筒;12、前轴测量部分;13、后轴测量部分;14、U形架;15、上车桥;16、连接桥;2、电涡流测功装置;3、滤波器;4、激磁线圈;5、力传感装置;6、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包括:
主试验台1,所述主试验台1至少包括可转动的滚筒11;
电涡流测功装置2,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2至少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滚筒11连接;
滤波器3,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2的输入端;
激磁线圈4,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周围;
力传感装置5,连接所述转子;
控制系统6,接收来自所述力传感装置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主试验台1用于承载车辆。电涡流测功装置2用于对底盘进行测试。滤波器3能够在电涡流测功装置2和汽车一起放入暗室模拟汽车运行状况测试电磁兼容性能时,有效屏蔽电涡流测功装置2的电磁辐射对测试结果的干扰,从而更加真实的得出了汽车运行时的电磁兼容性能数据。激磁线圈4用于保证磁场的产生。具体工作原理为:测试时,汽车车轮支承在滚筒11上并驱动滚筒11转动。电涡流测功装置2的转子(相当于一个电磁盘)与主试验台1的滚筒11相连,并在电涡流测功装置2的定子(周围装有激磁线圈4)中间转动,当激磁线圈4通过直流电时,两极间产生磁场,转子通过激磁线圈4磁场转动,因而在转子上产生电涡流。由于电涡流和外磁场的相互作用,对转子产生一个制动阻力矩,这个阻力矩传送到力传感装置5,力传感装置5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送入控制系统6,进行计算及判别,最后控制系统6控制电涡流控制板的输出,从而控制电涡流加载功率的大小,模拟机动车行驶过程的各种工况来测试汽车的电磁兼容数据。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且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主试验台1还包括:
前轴测量部分12;
后轴测量部分13,与所述前轴测量部分12连接,且所述滚筒11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轴测量部分12和所述后轴测量部分13。
在本实施例中,前轴测量部分12和后轴测量用于分别测量车辆前轴以及后轴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U形架14,设置于所述前轴测量部分12。
在本实施例中,U形架14用于将主试验台1固定,避免主试验台1的滑移。
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上车桥15,设置于所述后轴测量部分13。
在本实施例中,上车桥15用于方便车辆进入到主试验台1上。
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前轴测量部分12和所述后轴测量部分13通过连接桥1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桥16用于将前轴测量部分12和后轴测量部分13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激磁线圈连通有直流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直流电的作用,使得激磁线圈4具有磁场。
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控制系统6包括:
计算及判别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力传感装置5的电信号;
控制模块,电路连接于电涡流测功装置2,以控制电涡流的输出值。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及判别模块用于接收力传感装置5的电信号,并分析数值。控制模块则用于根据数值的变化来控制电涡流的输出值。
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2为电涡流测功器。
在本实施例中,电涡流测功器的具体型号不做限定,根据实际工况选择。
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力传感装置5为力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力传感器的具体型号不做限定,根据实际工况选择。
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力传感装置5通过连杆与所述转子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将转子的制动力矩通过连杆传输到力传感装置5上。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试验台,所述主试验台至少包括可转动的滚筒;
电涡流测功装置,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至少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滚筒连接;
滤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的输入端;
激磁线圈,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周围;
力传感装置,连接所述转子;
控制系统,接收来自所述力传感装置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试验台还包括:
前轴测量部分;
后轴测量部分,与所述前轴测量部分连接,且所述滚筒转动连接在所述前轴测量部分和所述后轴测量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U形架,设置于所述前轴测量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车桥,设置于所述后轴测量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测量部分和所述后轴测量部分通过连接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磁线圈连通有直流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计算及判别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力传感装置的电信号;
控制模块,电路连接于电涡流测功装置,以控制电涡流的输出值。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涡流测功装置为电涡流测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传感装置为力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传感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转子连接。
CN202220440260.0U 2022-03-01 2022-03-01 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Active CN217211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0260.0U CN217211213U (zh) 2022-03-01 2022-03-01 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0260.0U CN217211213U (zh) 2022-03-01 2022-03-01 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1213U true CN217211213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3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0260.0U Active CN217211213U (zh) 2022-03-01 2022-03-01 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1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8541B2 (en) Dynamometer free of off-axis loading
US5450748A (en) Multiple function chassis dynamometer and method
JP2729983B2 (ja) 磁界に感応する車輪回転数センサを持つ車両用検査装置
CN108362505B (zh) 一种全工况动态整车测试台架及方法
CN105372032A (zh) 传动轴与后桥总成振动性能综合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US20040000191A1 (en) System for testing vehicle road dynamic, safety systems and calibration of the tester system
CN103134692A (zh)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模拟测试台行架和测试方法
CN111521412A (zh) 电动车辆动力总成续驶里程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JP3625480B2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空気力学的測定のための方法と風洞計量器
CN202393602U (zh)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综合加载试验台
CN111238827A (zh) 一种重型车底盘测功机
CN205317434U (zh) 传动轴与后桥总成振动性能综合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14755028A (zh) 一种整车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台架及控制方法、介质
CN2281531Y (zh) 一种汽车底盘测功机
JP2818855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シャシーダイナモメータ
CN106596120A (zh) 一种汽车双驱动桥试验装置
CN108692961A (zh)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底盘测功试验台
CN217211213U (zh) 电磁兼容底盘测功机系统
EP1287324A1 (en) Dynamic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tire testing station
CN108362414A (zh) 一种新型汽车排放测试道路载荷系统
CN202994993U (zh) 单轮驱动模式测试系统及其构成的驱动综合性能试验装置
CN11085019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测试方法
CN209230963U (zh) 一种电动汽车行驶里程检测装置
CN202547946U (zh)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模拟测试台行架
CN112781880B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起步抖动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7

Address after: 518000 101, building B6, Junfeng Industrial Zone, Yonghe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uowei New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528226 Room 303, floor 3, building A8, Guangdong new light source industrial base, Luocun,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inuowei New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