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0401U -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0401U
CN217210401U CN202220354063.7U CN202220354063U CN217210401U CN 217210401 U CN217210401 U CN 217210401U CN 202220354063 U CN202220354063 U CN 202220354063U CN 217210401 U CN217210401 U CN 217210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flue gas
spiral
sm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40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浩
王楠星
张可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Deli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Deli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Deli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Deli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40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0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0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0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进入管道、安装挡板、转轴、滤板、两侧间隔处、烟气连通管道、烟气螺旋管道、螺旋导风板和中部通水管路,通过烟气进入管道、安装挡板、转轴、滤板、两侧间隔处和连接索在烟气进入后首先对其进行过滤,使滤渣留在滤板上,并通过扭簧的设置使得滤板在达到承载力时发生一定倾斜漏下一部分滤渣而后复位避免滤渣过多产生堵塞;通过烟气连通管道、烟气螺旋管道、螺旋导风板和中部通水管路对通过的水进行加热并且螺旋导风板增加了高温烟气的行程,提高散热和水源加热的效率;通过收水框、回水泵、回水管、单向阀和喷淋头对烟气螺旋管道的外壁进行散热并实现循环。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各类设备层出不穷,各种冶金炉、锅炉以及焚烧炉等等的一些常用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炉体在进行作业时,通常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随着对能源消耗问题的逐渐重视,如何对烟气进行处理逐渐成为新话题。
目前,在烟气的处理中,为了响应减碳降耗,多采用烟气余热回收设备进行处理,对烟气中的大量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对节能降耗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烟气中存在大量的颗粒物,不对其进行处理会使得后续的余热回收效率低,并且颗粒物直接排出对于环境具有不良影响,目前多采用过滤网或活性炭型进行过滤然而为了保证清理效果要对过滤网进行拆卸清理,而其安装位置接近进风口处,经常拆卸会产生松动不利于密闭性的保持,在利用高温烟气对水进行加热时通常是烟气管道置于水箱中,在经过的同时对水箱汇中的水进行加热,效率较低的同时不利于水的持续性边加热边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右侧室、左侧室、烟气进入管道、自清理过滤部、烟气连通管道、烟气螺旋管道、水箱、进水管、中部通水管路、出水管、烟气出口、外部降温部和循环部,左侧室上安装烟气进入管道,连通外部炉体的出气管道,使烟气从此处进入,在左侧室的内部靠上处设置自清理过滤部,使烟气在进入其中后首先进行过滤,并且此过滤结构可在达到承载量后自动清除一部分杂质,烟气连通管道一端连通至左侧室中,另一端连通至烟气螺旋管道,经过过滤后的烟气进入到烟气螺旋管道中,右侧室上安装带有水泵的水箱,水箱通过进水管连通至中部通水管路,中部通水管路位于烟气螺旋管道中心处,并且其管壁为导热材料,在中部通水管路外部空腔通过高温烟气时对内部流经的水进行加热,中部通水管路右端通过出水管伸出,烟气螺旋管道右侧通过管道连通至烟气出口,右侧室中还设置有外部降温部,由于烟气在经过烟气螺旋管道会携带大量的热,因此其管壁不可避免的升温,会降低烟气散热的效率,此时利用外部降温部对整个烟气螺旋管道进行降温,同时底部设置循环部对外部降温所用的水进行回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自清理过滤部包括安装挡板、转轴、滤板、两侧间隔处和收集盒,左侧室中靠上内侧壁固定安装挡板,安装挡板之间通过扭簧安装转轴,扭簧的承载力度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选择,转轴上固定滤板,对进入的烟气进行过滤,滤渣留在滤板上,两侧滤板之间的两侧间隔处设置有一定长度的连接索,避免滤板转动时碰撞左侧室内壁,左侧室底部放置收集盒,对滤板漏下的滤渣进行回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烟气螺旋管道内部与中部通水管路之间的间隔处固定螺旋导风板,有效增加高温烟气的行程,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提高水加热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部降温部包括喷淋管道和喷淋头,右侧室内顶面通过喷淋管道安装喷淋头,喷淋管道连通至水箱,运转过程中,通过喷淋头对烟气螺旋管道的外壁进行喷洒,沿着其外壁流下至底部设置的循环部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循环部包括收水框、回水泵、回水管和单向阀,右侧室中底部具有收水框,收水框中具有回水泵,回水泵左端通过回水管连通至中部通水管路,回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保证回水处的单向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烟气进入管道、安装挡板、转轴、滤板、两侧间隔处和连接索在烟气进入后首先对其进行过滤,使滤渣留在滤板上,并通过扭簧的设置使得滤板在达到承载力时发生一定倾斜漏下一部分滤渣而后复位避免滤渣过多产生堵塞;通过烟气连通管道、烟气螺旋管道、螺旋导风板和中部通水管路对通过的水进行加热并且螺旋导风板增加了高温烟气的行程,提高散热和水源加热的效率;通过收水框、回水泵、回水管、单向阀和喷淋头对烟气螺旋管道的外壁进行散热并实现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右侧室1、左侧室2、烟气进入管道3、安装挡板4、转轴5、滤板6、两侧间隔处7、收集盒8、烟气连通管道9、烟气螺旋管道10、螺旋导风板101、水箱11、喷淋管道111、喷淋头112、进水管12、中部通水管路13、出水管14、烟气出口15、收水框16、回水泵17、回水管18、单向阀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右侧室1、左侧室2、烟气进入管道3、自清理过滤部、烟气连通管道9、烟气螺旋管道10、水箱11、进水管12、中部通水管路13、出水管14、烟气出口15、外部降温部和循环部,左侧室2上安装烟气进入管道3,其内部设置自清理过滤部,对烟气进入管道3进入的烟气进行过滤处理,烟气连通管道9一端连通至左侧室2中,另一端连通至烟气螺旋管道10,经过过滤的烟气通过烟气连通管道9进入到烟气螺旋管道10,对其内部中心处的中部通水管路13中的水进行加热,右侧室1上安装带有水泵的水箱11,水箱11通过进水管12连通至中部通水管路13,中部通水管路13右端通过出水管14伸出,烟气螺旋管道10右侧通过管道连通至烟气出口15,右侧室1中还设置有外部降温部,外部降温部可对烟气螺旋管道10的外壁进行降温,并利用右侧室底部设置的循环部完成对降温用水的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自清理过滤部包括安装挡板4、转轴5、滤板6、两侧间隔处7和收集盒8,左侧室2中靠上内侧壁固定安装挡板4,安装挡板4之间通过扭簧安装转轴5,扭簧承载力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规格,转轴5上固定滤板6,两侧滤板6之间的两侧间隔处7设置有一定长度的连接索,避免转动过限碰撞内壁,左侧室2底部放置收集盒8,对滤板6转动一定角度漏下的滤渣进行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烟气螺旋管道10内部与中部通水管路13之间的间隔处固定螺旋导风板101,增加了高温烟气的行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右侧室1内顶面通过喷淋管道111安装喷淋头112,喷淋管道111连通至水箱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右侧室1中底部具有收水框16,收水框16中具有回水泵17,回水泵17左端通过回水管18连通至中部通水管路13,回水管18上设置有单向阀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高温烟气从烟气进入管道3进入到左侧室2中,经过滤板6进行过滤,通过扭簧安装的转轴5在达到一定承载力后会发生转动,从而使滤板6上的滤渣引导漏下至收集盒8中,过滤后的烟气经过烟气连通管道9进入烟气螺旋管道10,同时水箱11开始对中部通水管路13加水,烟气沿着螺旋导风板101进行移动,同时对中心处的中部通水管路13的水进行加热,完成余热利用的同时对高温烟气进行了降温,加热后的水从出水管14排出进行利用,在进行预热回收的同时,烟气螺旋管道10的外壁温度也会提高,此时开启喷淋头112进行散热,而降温用水会沿着烟气螺旋管道10的外壁流至下方至收水框16中,在回水泵17的作用下,经过回水管18和单向阀19再次进入到中部通水管路13中完成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5)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室(1)、左侧室(2)、烟气进入管道(3)、自清理过滤部、烟气连通管道(9)、烟气螺旋管道(10)、水箱(11)、进水管(12)、中部通水管路(13)、出水管(14)、烟气出口(15)、外部降温部和循环部;所述左侧室(2)上安装烟气进入管道(3),其内部设置自清理过滤部;所述烟气连通管道(9)一端连通至左侧室(2)中,另一端连通至烟气螺旋管道(10);所述右侧室(1)上安装带有水泵的水箱(11);所述水箱(11)通过进水管(12)连通至中部通水管路(13);所述中部通水管路(13)位于烟气螺旋管道(10)中心处;所述中部通水管路(13)右端通过出水管(14)伸出;所述烟气螺旋管道(10)右侧通过管道连通至烟气出口(15);所述右侧室(1)中还设置有外部降温部和循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理过滤部包括安装挡板(4)、转轴(5)、滤板(6)、两侧间隔处(7)和收集盒(8);所述左侧室(2)中靠上内侧壁固定安装挡板(4);所述安装挡板(4)之间通过扭簧安装转轴(5);所述转轴(5)上固定滤板(6);两侧所述滤板(6)之间的两侧间隔处(7)设置有一定长度的连接索;所述左侧室(2)底部放置收集盒(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螺旋管道(10)内部与中部通水管路(13)之间的间隔处固定螺旋导风板(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降温部包括喷淋管道(111)和喷淋头(112);所述右侧室(1)内顶面通过喷淋管道(111)安装喷淋头(112);所述喷淋管道(111)连通至水箱(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部包括收水框(16)、回水泵(17)、回水管(18)和单向阀(19);所述右侧室(1)中底部具有收水框(16);所述收水框(16)中具有回水泵(17);所述回水泵(17)左端通过回水管(18)连通至中部通水管路(13);所述回水管(18)上设置有单向阀(19)。
CN202220354063.7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7210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4063.7U CN217210401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4063.7U CN217210401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0401U true CN217210401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8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4063.7U Active CN217210401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0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20107U (zh) 一种喷淋式烟气冷凝器
CN209147121U (zh) 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9371289U (zh) 一种冷凝式燃烧系统
CN217210401U (zh)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CN203364413U (zh) 利用油烟热能的高效热泵热水器
CN117232124A (zh) 一种中央空调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08238593U (zh) 一种烟气资源化利用与处理装置
CN216694570U (zh) 一种节能型水换热器
CN209558392U (zh) 一种防止二噁英再次合成的高温烟气冷却装置
CN211799530U (zh) 一种可热量回收的热废气过滤装置
CN212058403U (zh) 一种印染定型机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3964600U (zh) 粮油压榨过程中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6895433A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锅炉
CN207395499U (zh)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水冷冶炼炉
CN218723341U (zh) 一种余热回收换热器
CN206112974U (zh) 一种采暖炉高效节能器
CN206974214U (zh) 一种炭黑反应炉蒸汽式余热利用装置
CN219995939U (zh) 一种热管烟气余热回收净化装置
CN219977152U (zh) 一种高温逆流式冷却塔
CN213146957U (zh) 辅助除油烟的控温式热风发生装置
CN218936386U (zh) 一种燃气锅炉废气处理装置
CN112304116B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盘管
CN211688912U (zh) 一种焦炉推焦除尘设备
CN105937858A (zh) 组合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8105820A (zh) 高层住宅油烟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