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9366U -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9366U
CN217209366U CN202123418568.XU CN202123418568U CN217209366U CN 217209366 U CN217209366 U CN 217209366U CN 202123418568 U CN202123418568 U CN 202123418568U CN 217209366 U CN217209366 U CN 217209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panel
hol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185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宇聪
胡永衡
胡锦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185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9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9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9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座本体与进气端板配合形成一次进气腔,使之位于面板的下方;同时将一次进气腔的开口朝向面板设置,即开口朝面板的上方设置,这样使得一次进气腔内的一次空气进气方式为由上而下进气,避免灶具因下进风而产生一系列的燃烧安全隐患。由于一次进气腔位于面板的下方,因此,喷嘴和与喷嘴对应的引射腔均能设置在面板的下方,使得调风结构与火孔之间由面板隔开。此时,在灶具燃烧工作时,用户可在面板的下方、并远离火孔方式对触发件进行操作,驱使调风组件动作以实现燃烧中一次空气的进风量调节。如此,相比面板上方调节方式,上进风式燃烧器更具方便、安全和可靠性,有效减少烫伤、烧伤等风险的发生。

Description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燃烧设备,特别是涉及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上进风式燃气灶具,由于喷嘴置于面板上方,而与喷嘴对应的引射管整合在燃烧器底座的底壳,与火孔距离较近,因此,若要在灶具燃烧工作时调节风门,则必须在面板上方将手伸进燃烧器底座底壳的引射口位置。这样导致操作困难的同时,也容易发生烫伤、烧伤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上进风式燃烧器,其相对于在面板上方调节更加方便、安全,减少烫伤、烧伤等风险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灶具,其相对于在面板上方调节更加方便、安全,减少烫伤、烧伤等风险的发生。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上进风式燃烧器,用于装设于底壳上,底壳连接于面板下侧,所述上进风式燃烧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一次进气腔以及与所述一次进气腔连通的引射腔,所述一次进气腔用于位于所述面板下方,所述一次进气腔一端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面板设置且延伸穿过所述面板或与所述面板平齐,所述引射腔用于向所述火盖组件内供入燃气和一次空气;喷嘴,与所述引射腔连通;调风结构,所述调风结构包括调风组件与触发件,所述调风组件位于所述一次进气腔内,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一次进气腔连通的穿孔,所述调风组件设于所述穿孔处并通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触发件连接,所述触发件被操作时,能驱使所述调风组件动作,以调节从所述一次进气腔进入所述引射腔中的进风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座本体与进气端板配合形成一次进气腔,使之位于面板的下方;同时将一次进气腔的开口朝向面板设置且延伸穿过所述面板或与所述面板平齐,即开口朝面板的上方设置,这样使得一次进气腔内的一次空气进气方式为由上而下进气,避免灶具因下进风而产生一系列的燃烧安全隐患。由于一次进气腔位于面板的下方,因此,喷嘴和与喷嘴对应的引射腔均能设置在面板的下方,使得调风结构与火孔之间由面板隔开。此时,在灶具燃烧工作时,用户可在面板的下方、并远离火孔方式对触发件进行操作,驱使调风组件动作,以实现燃烧中一次空气的进风量调节。如此,相比面板上方调节方式,本申请的上进风式燃烧器更具方便、安全和可靠性,有效减少烫伤、烧伤等风险的发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进气端板与座本体,所述进气端板设于所述座本体上,并与所述座本体之间形成所述一次进气腔,所述引射腔设于所述座本体内,所述座本体与所述进气端板连接的一侧设有供所述一次进气腔与所述引射腔连通的通孔,所述调风组件设于所述通孔处,所述进气端板上设有供喷嘴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喷嘴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通孔与所述引射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风组件包括风门板及活动设于所述风门板上的调节板,所述风门板覆盖于所述通孔处,且所述风门板上设有均与所述引射腔连通的第一风孔和进气孔,所述喷嘴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引射腔连通,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第二风孔,所述触发件被操作时,能驱使所述调节板相对所述风门板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风孔和所述第二风孔之间的重叠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可转动装设于所述风门板上,所述触发件被操作时,所述调节板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第一风孔和所述第二风孔之间重叠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上设有若干第一传动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周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一传动齿与所述第二传动齿啮合,能驱使所述调节板绕自身轴线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上设有两个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位于所有第二传动齿的相对两侧,并均与所述第一传动齿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风门板上的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风孔绕所述进气孔的外围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风孔绕所述调节板的轴线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风孔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风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进气端板之间,以使所述风门板抵压在所述座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射腔、所述通孔及所述调节板均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门板覆盖所有的通孔,任一所述引射腔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风孔对应连通,并与所述调节板一一对应,所述调节板用于调节对应的所述引射腔中的进风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孔设于所述进气端板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面上。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灶具,所述灶具包括火盖组件、面板、阀体及以上任一项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所述面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基座与所述火盖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面板的相对两侧,并通过所述固定孔连接,所述阀体与所述喷嘴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灶具,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座本体与进气端板配合形成一次进气腔,使之位于面板的下方;同时将一次进气腔的开口朝向面板设置且延伸穿过所述面板或与所述面板平齐,即开口朝面板的上方设置,这样使得一次进气腔内的一次空气进气方式为由上而下进气,避免灶具因下进风而产生一系列的燃烧安全隐患。由于一次进气腔位于面板的下方,因此,喷嘴和与喷嘴对应的引射腔均能设置在面板的下方,使得调风结构与火孔之间由面板隔开。此时,在灶具燃烧工作时,用户可在面板的下方、并远离火孔方式对触发件进行操作,驱使调风组件动作以实现燃烧中一次空气的进风量调节。如此,相比面板上方调节方式,本申请的上进风式燃烧器更具方便、安全和可靠性,有效减少烫伤、烧伤等风险的发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结构剖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结构爆炸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风门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调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灶具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上进风式燃烧器;110、基座;111、座本体;112、进气端板;1121、安装孔;1122、穿孔;1123、底板;1124、围板;113、一次进气腔;1131、开口;114、引射腔;1141、通孔;115、第一定位部;120、火盖组件;121、火孔;122、环圈;130、阀体;131、喷嘴;132、调节部;140、进气间隙;150、调风结构;151、触发件;1511、第一传动齿;152、调风组件;1521、风门板; 15211、第一风孔;15212、翻边;15213、进气孔;15214、第二定位部;1522、调节板;15221、第二风孔;15222、轴孔;15223、第二传动齿;15224、折边; 15225、限位部;1523、弹性件;200、面板;210、固定孔;220、连接孔;300、旋钮;400、接水盘;410、第一避让孔;420、第二避让孔;500、底壳;600、炉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2,一种上进风式燃烧器100,用于装设于底壳500上,底壳500连接于面板200下侧。上进风式燃烧器100包括:基座110、喷嘴131、及调风结构150。基座110上设有一次进气腔113以及与一次进气腔113连通的引射腔114。一次进气腔113位于面板200下方,一次进气腔113一端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1131,开口1131朝向面板200设置且延伸穿过面板200或与面板200平齐。引射腔114用于向火盖组件120内供入燃气和一次空气。喷嘴131与引射腔114连通。调风结构150包括调风组件152与触发件151。调风组件152位于一次进气腔113内,基座110上设有与一次进气腔 113连通的穿孔1122,调风组件152设于所述穿孔1122处并通过穿孔1122与触发件151连接。触发件151被操作时,能驱使调风组件152动作,以调节从一次进气腔113进入引射腔114中的进风量。
上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100,座本体111与进气端板112配合形成一次进气腔113,使之位于面板200的下方;同时将一次进气腔113的开口1131朝向面板200设置且延伸穿过面板200或与面板200平齐,即开口1131朝面板200的上方设置,这样使得一次进气腔113内的一次空气进气方式为由上而下进气,避免灶具因下进风而产生一系列的燃烧安全隐患。由于一次进气腔113位于面板200的下方,因此,喷嘴131和与喷嘴131对应的引射腔114均能设置在面板200的下方,使得调风结构150与火孔121之间由面板200隔开。此时,在灶具燃烧工作时,用户可在面板200的下方、并远离火孔121方式对触发件151 进行操作,驱使调风组件152动作以实现燃烧中一次空气的进风量调节。如此,相比面板200上方调节方式,本申请的上进风式燃烧器100更具方便、安全和可靠性,有效减少烫伤、烧伤等风险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件151与调风组件152之间的触发方式可为电性控制方式,也可为机械传动方式。当触发件151与调风组件152之间为电性连接时,触发件151可设计为触摸屏、按压开关等设备。当触发件151与调风组件152 之间为机械传动时,触发件151的操作方式可为旋转、拨动、按压等方式。比如:若触发件151的操作方式为旋转时,触发件151与调风组件152之间可直接连接,也可采用齿轮组等结构连接;若触发件151的操作方式为拨动、按压等方式时,触发件151与调风组件152之间可直接连接,也可采用齿条与齿轮组合或连杆机构等连接。
调风组件152动作后,可直接改变通孔1141上的遮挡面积,以调节引射腔 114一端暴露在一次进气腔113内的端口面积;也可间接改变调风组件152中的孔面积,以间接影响引射腔114内的进风量等。
另外,引射腔114内的进风量是指一次进气腔113内向引射腔114内输送的一次空气量,比如:当喷嘴131向引射腔114内喷射燃气时,能形成一定的引射力,吸引一次进气腔113内的一次空气向引射腔114内输送。同时,为使喷嘴131能向引射腔114内喷射燃气,可在调风组件152上开设对应的孔;或者调风组件152在覆盖引射腔114一端时留有一部分区域不覆盖等。
还需说明的是,开口1131延伸穿过面板200或与面板200平齐可理解为:开口1131与面板200的上方连通,即面板200上方的一次空气能从开口1131 进入一次进气腔113内。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与图2,基座110包括进气端板112与座本体111。进气端板112设于座本体111上,并与座本体111之间形成一次进气腔113。引射腔114设于座本体111内。座本体111与进气端板112连接的一侧设有供一次进气腔113与引射腔114连通的通孔1141。调风组件152设于通孔1141处。进气端板112上设有供喷嘴131安装的安装孔1121。喷嘴131依次穿过安装孔 1121以及通孔1141与引射腔114连通。如此,将基座110设计为进气端板112 与座本体111,便于一次进气腔113与引射腔114之间连通加工,提高整体成型效率。同时,也便于调风组件152设于一次进气腔113内,并与通孔1141配合,使得调风操作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穿孔1122在进气端板112上的位置可有多种设计,比如:穿孔1122设置在进气端板112的侧面,即进气端板112背向引射腔114的一侧面上;或者,设置在进气端板112的底壳500等。此外,引射腔114向火盖组件120输送燃气和一次空气的方式可有多种设计,比如:在座本体111上设置输气腔,火盖组件120上设有出气腔和火孔121等。当然,输气腔、出气腔以及引射腔114的数量均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利用引射腔114、输气腔、出气腔和火孔121之间的气路,使得燃气和一次空气稳定输送。由于火盖组件120 和座本体111内的气路结构并非本实施例所改进的对象,因此,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详细介绍,可直接参考现有产品和文献。
可选地,进气端板112与座本体11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仅限于螺栓连接、卡接、铆接、焊接、销接或者一体成型方式等。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进气端板112包括底板1123及设于底板上的围板1124。底板1123与座本体111连接。围板1124的相对两侧均与座本体111 连接,以使围板1124与座本体111之间形成一次进气腔113,且围板1124背向底板1123的一端与座本体111之间形成开口1131。其中,穿孔1122可开设于围板1124上,也可开设于底板1123上。当穿孔1122开设于底板1123上时,触发件151则位于基座110的底壳500,使得调风操作在上进风式燃烧器100的底壳500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调风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围板1124的外形有多种设计,比如:围板1124的外形可为但不仅限于半圆形、半椭圆形、方形、凹字型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调风组件152包括风门板1521及活动设于风门板1521上的调节板1522。风门板1521覆盖于通孔1141处,且风门板1521 上设有均与引射腔114连通的第一风孔15211和进气孔15213。喷嘴131的一端穿过进气孔15213与引射腔114连通。调节板1522上设有第二风孔15221。触发件151被操作时,能驱使调节板1522相对风门板1521运动,以改变第一风孔15211和第二风孔15221之间的重叠面积。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调风组件 152通过改变第一风孔15211和第二风孔15221之间的重叠面积,以间接改变引射腔114中的进风量,调节燃空比,保证燃烧充分,有利于提高燃烧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重叠面积”应理解为:第一风孔15211与第二风孔15221 之间连通的部分,当第一风孔15211与第二风孔15221完全正对时,其重叠面积最大,进风量也最大。当第一风孔15211与第二风孔15221完全错开、不连通时,其重叠面积为零,此时上进风式燃烧器100停止燃烧。
同时,调节板1522相对风门板1521的运动方式可为移动、旋转等。其中,“移动”方式可为调节板1522在风门板1521上左右平移或者左右平移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调节板1522可转动装设于风门板1521上。触发件 151被操作时,调节板1522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以改变第一风孔15211和第二风孔15221之间重叠面积。由此可知,触发件151被操作时,调节件在风门板 1521上绕自身轴线旋转,使得第二风孔15221转动至与第一风孔15211连通或错开,实现引射腔114内的进风量有效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为实现调节板1522在风门板1521上稳定旋转,进气孔15213的周向设有翻边15212。调节板1522上设有轴孔15222,调节板1522通过轴孔15222转动套接于翻边15212上。这样不仅能实现调节板1522 在风门板1521上旋转,而且还保证喷嘴131通过进气孔15213向引射腔114内供气,使得上进风式燃烧器100稳定进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与图5,触发件151上设有若干第一传动齿 1511。调节板1522上设有周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二传动齿15223。第一传动齿 1511与第二传动齿15223啮合,能驱使调节板1522绕自身轴线旋转。由此可知,在需对风量进行调节时,旋转触发件151,驱使第一传动齿1511与第二传动齿 15223啮合传动,带动调节板1522绕自身轴线旋转,使得第一风孔15211与第二风孔15221重合或错开,以实现进风量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传动齿15223在调节板1522上周向排布,其包括将第二传动齿15223周向设置在调节板1522的外圈上,也包括将第二传动齿15223 设置在调节板1522的内圈上等。当第二传动齿15223周向间隔排列在调节板 1522的内圈时,触发件151上第一传动齿1511的排布可对应调整或尺寸拉长等。
可选地,第一传动齿1511与第二传动齿15223可为直型齿,也可为锥型齿等。同时,触发件151与调节板1522之间的传动也可由皮带或链条等非啮合结构进行传动。
可选地,第一传动齿1511在触发件151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仅限于螺栓连接、卡接、销接、铆接、焊接、一体成型等方式。另外,为了便于触发件151 进行旋转,可在触发件151伸出穿孔1122的部分上设置防滑纹等结构。同时,触发件151伸出穿孔1122的部分可设计成调节柱等各种机加件;也可设计成但不仅限于螺母、销轴、开口1131销等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与图4,调节板1522上设有折边15224。折边15224 沿着调节板1522的边缘延伸设置,并沿背离风门板1521的方向凸起。若干第二传动齿15223设于折边15224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调节板1522上设有两个限位部15225。两个限位部15225分别位于所有第二传动齿15223的相对两侧,并均与第一传动齿1511限位配合,即调节板1522上只有部分区域上分布有若干第二传动齿 15223,使得触发件151无法驱使调节板1522沿同一方向进行360°旋转。比如:当触发件151左旋一定角度后,第一传动齿1511与一侧的限位部15225限位,以限制触发件151继续左旋。当触发件151右旋一定角度后,第一传动齿1511 与另一侧的限位部15225限位,以限制触发件151继续右旋。如此,利用两个限位部15225,有效实现调节板1522转动角度的起止范围。
可选地,当第一传动齿1511与一侧的限位部15225限位时,第一风孔15211 与第二风孔15221完全错开,即引射腔114内不进风;当第一传动齿1511与另一侧的限位部15225限位时,第一风孔15211与第二风孔15221完全重叠,即引射腔114内进风量最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传动齿1511分别与两侧的限位部15225配合时,第一风孔15211和第二风孔15221之间也可设计成保持重叠状态,但重叠的比例不同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每个风门板1521上的第一风孔15211与第二风孔15221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风孔15211绕进气孔15213的外围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风孔15221绕调节板1522的轴线间隔设置,并与第一风孔15211一一对应。如此,将至少两个第一风孔15211绕进气孔15213的外围设置,便于一次空气以环绕燃气的周向进入引射腔114内,保证一次空气均匀吸入引射腔114内,有利于提高燃烧与空气之间混合均匀度。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第一风孔15211可相对进气孔15213对称设置;同时,至少两个第二风孔15221可相对调节板1522的轴线对称设置。另外,第一风孔15211和第二风孔15221的形状可有多种设计,比如:呈扇形、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与图3,调风组件152还包括弹性件1523。弹性件1523抵触于调节板1522与进气端板112之间,以使风门板1521抵压在座本体111上。如此,通过弹性件1523,使得风门板1521紧紧覆盖在引射腔 114的一端上,避免风门板1521与座本体111之间存在较大缝隙而导致风量调节失效。同时,也保证调风组件152稳定在座本体111与进气端板112之间,使得调节板1522的旋转更加平稳。
可选地,弹性件1523可为但不仅限于弹簧、弹性橡胶、弹性金属片等。
具体地,请参考图3,弹性件1523为弹簧。弹簧一端套接在翻边15212上,另一端套设在进气端板112的安装孔1121外。同时,弹簧内也可供喷嘴131穿入,使得喷嘴131一端正对进气孔15213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引射腔114与调节板1522均为至少两个。风门板1521覆盖所有的引射腔114的一端。任一引射腔114与至少一个第一风孔15211对应连通,并与调节板1522一一对应,调节板1522用于调节对应的引射腔114中的进风量,如此,利用至少两个调节板1522,能调节多个引射腔 114的进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件151可同时触发多个调节板1522动作,也可单独触发一个调节板1522进行动作。若触发件151只触发一个调节板1522动作时,触发件151的数量应为至少两个,且与调节板1522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穿孔1122设于进气端板112背向开口1131 的一侧面上,即穿孔1122位于进气端板112的底壳500,这样用户在调风量时,是从面板200下方、并位于进风端板的底壳500进行操作,使之更远离火孔121 操作,极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基座110上具有开口1131的一侧面与火盖组件120之间形成进气间隙140。进气间隙140与开口1131连通。如此,通过进气间隙140,使得一次空气通过该进气间隙140进入一次进气腔113内,以便在基座110内完成燃气的预混合。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火盖组件120外套接有环圈122。环圈122在开口 1131的上方形成遮挡防护,此时,进气间隙140位于环圈122与基座110之间。由于一次进气腔113的开口1131为朝上设置,因此,一次进气腔113内容易积累灰尘或掉入杂物。为此,本实施例在开口1131上方设置环圈122,为一次进气腔113提供遮挡防护,以防止杂物或灰尘的掉落而影响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质量。
具体地,为实现“遮挡防护”效果,可将环圈122上远离火盖组件120的边缘向外延伸,以伸出开口1131朝向阀体130的一侧,即也可理解为:环圈122 在基座110上具有开口1131的一侧面进行正投影,获取的投影区能覆盖开口 113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与图4,座本体111上朝向一次进气腔113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定位部115。调风组件152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部115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15214,以防止调风组件152在调节时整体发生偏移而导致调节功能失效。
可选地,第一定位部115可为定位柱,第二定位为定位孔;或者,第一定位部115可为定位孔,第二定位部15214为定位柱。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一种灶具,灶具包括火盖组件120、面板200、阀体130及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上进风式燃烧器100。面板200上设有固定孔 210。基座110与火盖组件120分别位于面板200的相对两侧,并通过固定孔210 连接。阀体130与喷嘴131连接。
上述的灶具,采用以上的上进风式燃烧器100,座本体111与进气端板112 配合形成一次进气腔113,使之位于面板200的下方;同时将一次进气腔113的开口1131朝向面板200设置且延伸穿过面板200或与面板200平齐,即开口1131 朝面板200的上方设置,这样使得一次进气腔113内的一次空气进气方式为由上而下进气,避免灶具因下进风而产生一系列的燃烧安全隐患。由于一次进气腔113位于面板200的下方,因此,喷嘴131和与喷嘴131对应的引射腔114 均能设置在面板200的下方,使得调风结构150与火孔121之间由面板200隔开。此时,在灶具燃烧工作时,用户可在面板200的下方、并远离火孔121方式对触发件151进行操作,驱使调风组件152动作以实现燃烧中一次空气的进风量调节。如此,相比面板200上方调节方式,本申请的上进风式燃烧器100 更具方便、安全和可靠性,有效减少烫伤、烧伤等风险的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灶具还包括旋钮300,面板200上设有连接孔220。阀体130的调节部132通过连接孔220与旋钮300连接。如此,通过旋钮300 能方便阀体130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灶具内可具有一个上进风式燃烧器100,也可具有多个。例如:上进风式燃烧器100为两个。两个上进风式燃烧器100间隔设于面板200 上。同时,连接孔220与旋钮300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灶具还包括接水盘400。接水盘400上设有第一避让孔410与第二避让孔420。接水盘400盖设于安装孔1121上。基座110的部分依次穿过第一避让孔410与火盖组件120连接。开口1131与第二避让孔420 连通。如此,在基座110与面板200之间设置接水盘400,在保证基座110与火盖组件120之间燃气和一次空气的流通前提下,能有效防止面板200上的液体渗至基座110和阀体130上而易造成结构腐蚀。
可选地,接水盘400在面板200上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仅限于螺栓连接、销接、卡接、焊接、铆接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灶具还包括底壳500。底壳500罩设于基座 110和阀体130外,并与面板200连接,如此,通过底壳500实现对上进风式燃烧器100进行防护,避免暴露在外而易腐蚀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灶具还包括炉架600。炉架600套设在火盖组件120外,以支撑烹饪器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上进风式燃烧器,用于装设于底壳(500)上,所述底壳(500)连接于面板(200)下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风式燃烧器(100)包括:
基座(110),所述基座(110)上设有一次进气腔(113)以及与所述一次进气腔(113)连通的引射腔(114),所述一次进气腔(113)位于所述面板(200)下方,所述一次进气腔(113)一端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1131),所述开口(1131)朝向所述面板(200)设置且延伸穿过所述面板(200)或与所述面板(200)平齐,所述引射腔(114)用于向火盖组件(120)内供入燃气和一次空气;
喷嘴(131),与所述引射腔(114)连通;
调风结构(150),所述调风结构(150)包括调风组件(152)与触发件(151),所述调风组件(152)位于所述一次进气腔(113)内,所述基座(110)上设有与所述一次进气腔(113)连通的穿孔(1122),所述调风组件(152)设于所述穿孔(1122)处并通过所述穿孔(1122)与所述触发件(151)连接,所述触发件(151)被操作时,能驱使所述调风组件(152)动作,以调节从所述一次进气腔(113)进入所述引射腔(114)中的进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0)包括进气端板(112)与座本体(111),所述进气端板(112)设于所述座本体(111)上,并与所述座本体(111)之间形成所述一次进气腔(113),所述引射腔(114)设于所述座本体(111)内,所述座本体(111)与所述进气端板(112)连接的一侧设有供所述一次进气腔(113)与所述引射腔(114)连通的通孔(1141),所述调风组件(152)设于所述通孔(1141)处,所述进气端板(112)上设有供喷嘴(131)安装的安装孔(1121),所述喷嘴(131)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1121)以及所述通孔(1141)与所述引射腔(1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组件(152) 包括风门板(1521)及活动设于所述风门板(1521)上的调节板(1522),所述风门板(1521)覆盖于所述通孔(1141)处,且所述风门板(1521)上设有均与所述引射腔(114)连通的第一风孔(15211)和进气孔(15213),所述喷嘴(131)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气孔(15213)与所述引射腔(114)连通,所述调节板(1522)上设有第二风孔(15221),所述触发件(151)被操作时,能驱使所述调节板(1522)相对所述风门板(1521)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风孔(15211)和所述第二风孔(15221)之间的重叠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522)可转动装设于所述风门板(1521)上,所述触发件(151)被操作时,所述调节板(1522)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第一风孔(15211)和所述第二风孔(15221)之间重叠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151)上设有若干第一传动齿(1511),所述调节板(1522)上设有周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二传动齿(15223),所述第一传动齿(1511)与所述第二传动齿(15223)啮合,能驱使所述调节板(1522)绕自身轴线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522)上设有两个限位部(15225),两个所述限位部(15225)分别位于所有第二传动齿(15223)的相对两侧,并均与所述第一传动齿(1511)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组件(152)还包括弹性件(1523),所述弹性件(1523)抵触于所述调节板(1522)与所述进气端板(112)之间,以使所述风门板(1521)抵压在所述座本体(1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腔(114)、所述通孔(1141)及所述调节板(1522)均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门板(1521)覆盖所有的通孔(1141),任一所述引射腔(114)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风孔(15211)对应连通,并与所述调节板(1522)一一对应,所述调节板(1522)用于调节对应的所述引射腔(114)中的进风量。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1122)设于所述进气端板(112)背向所述开口(1131)的一侧面上。
10.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包括火盖组件(120)、面板(200)、阀体(130)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上进风式燃烧器(100),所述面板(200)上设有固定孔(210),所述基座(110)与所述火盖组件(120)分别位于所述面板(200)的相对两侧,并通过所述固定孔(210)连接,所述阀体(130)与所述喷嘴(131)连接。
CN202123418568.XU 2021-12-30 2021-12-30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Active CN217209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8568.XU CN21720936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8568.XU CN21720936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9366U true CN217209366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7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18568.XU Active CN21720936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9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43832A (ko) 가스 가열 기기
EP2232150A2 (en) A top-burner and cooker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170127019A (ko) 보텀 컵 커버 및 버너 및 가스기기
CN110864291B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17209366U (zh)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CN114321915A (zh)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EP2505917B1 (en) Gas burner unit and cooking top
JP5616321B2 (ja) ガスコンロ
JP2003083516A (ja) ガスコンロバーナ装置
KR20160088552A (ko) 조리기기
CN210861204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集成灶
CN210179692U (zh) 一种风门上调节灶具
CN210688220U (zh) 燃烧器的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12032766A (zh) 一种嵌入式燃气灶具
US10655846B2 (en) Gas burner assembly for a cooktop appliance
CN111780170A (zh) 一种具有调节燃烧效率的燃气灶
CN219389735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0617475A (zh) 火盖、燃烧器和家用燃气装置
EP3473928A1 (en) Radial flame plate and gas burner using same
CN217684988U (zh) 一种独立三气道上进风燃烧器
CN110848677A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20852130U (zh) 一种柴火炉上的生物颗粒燃烧器
CN220141440U (zh) 披萨炉
CN211748791U (zh) 一种蒸烤装置及蒸烤箱
CN217763425U (zh) 一种旋直火集成式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