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5852U - 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 - Google Patents

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5852U
CN217205852U CN202123160623.XU CN202123160623U CN217205852U CN 217205852 U CN217205852 U CN 217205852U CN 202123160623 U CN202123160623 U CN 202123160623U CN 217205852 U CN217205852 U CN 217205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shell
shifting peach
limiting
turn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06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增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ngmen Lock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ngmen Lock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ngmen Lock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ngmen Lock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06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5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5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5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包括:壳体,设在壳体内的锁舌组件和连动结构,以及一端穿入至壳体内的执手组件;连动结构包括拨桃和连动板,拨桃包括拨桃本体和设在拨桃本体侧方的限位槽,拨桃本体上设有方芯孔,限位槽的靠近拨桃本体的一侧为弧形侧边,限位槽的远离拨桃本体的一侧为两个呈钝角设置的直形侧边;连动板转动连接在壳体上包括相交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上设有滑动装配在限位槽内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初始位置位于限位槽的中部;该连动结构连接执手组件与锁舌组件,在正向或者反向转动执手组件时均可使锁舌组件按照预设的方式移动实现解锁。

Description

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
背景技术
常见的锁体结构包含有执手组件和锁舌组件,二者经由连动结构相连,例如通过拨桃相连。在执手组件上设有可与拨桃同步转动的方芯,在转动执手组件时,拨桃随之转动,同时拨桃的外周带动锁舌组件移动,使锁舌伸出至锁体外部或从锁体外部收回,实现关锁或者解锁。为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执手组件中的执手有单向旋转执手和双向旋转执手,方芯也分为单向旋转和双向旋转两种结构形式,相应地,拨桃需适应方芯的转动方向以实现关锁或者解锁,因此导致拨桃也需要两种结构形式,使得锁体在制作时的成本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该锁体中改进了连动结构的构造,可以实现正向或反向旋转均可打开锁体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包括:壳体,设在所述壳体内的锁舌组件和连动结构,以及一端穿入至所述壳体内的执手组件;所述锁舌组件包括翻转舌、复位弹簧和滑动框,所述翻转舌设置在所述滑动框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舌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框连接,所述翻转舌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下可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连动结构包括拨桃和连动板,其中,所述拨桃包括拨桃本体和设在拨桃本体侧方的限位槽,所述拨桃本体上设有方芯孔,所述限位槽的靠近所述拨桃本体的一侧为弧形侧边,所述限位槽的远离拨桃本体的一侧为两个呈钝角设置的直形侧边;所述连动板包括相交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上设有滑动装配在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铰接在所述壳体上的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动板上,向所述连动板施加作用力使所述第一滑块具有向远离拨桃旋转中心一侧滑动的趋势,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设有穿入所述滑动框内的翻转舌限位部;所述执手组件的一端设有可插入所述方芯孔内的方芯。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扭簧限位部,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扭簧限位部上。
优选地,在所述翻转舌的侧部设有限位凸块,在翻转舌的后端设有卡槽,所述翻转舌的前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卡槽上。
优选地,在所述翻转舌的卡槽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长度大于翻转舌高度的限位卡板;在所述滑动框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翻转舌限位部穿过的侧孔;所述翻转舌限位部穿过侧孔后侧壁抵接在所述限位卡板上。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靠近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面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拨桃的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壳体上设有可供第二滑块滑动的滑槽。
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改进了连动结构的构造,同时适应性变更了锁舌组件的构造,通过在拨桃上设置特殊结构的限位槽,将连动板的一个支臂滑动装配在该限位槽内,在正向或者反向转动拨桃时,连动板的另一个支臂均会朝向同一个方向移动。其中的拨桃与执手组件相连,连动板的另一个支臂与锁舌组件相连,此时正向或反向转动执手组件,连动板的另一个支臂均只会向同一个方向移动,即可使锁舌组件按照预设的方式移动,便于控制锁舌组件完成解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连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拨桃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拨桃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连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翻转舌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翻转舌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翻转舌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拨桃,11、拨桃本体,12、限位槽,13、方芯孔,14、第二滑块,2、连动板,21、第一支臂,22、第二支臂,23、扭簧限位部,24、第一滑块,25、翻转舌限位部,26、旋转轴,27、扭簧,3、壳体,4、锁舌组件,41、翻转舌,42、滑动框,43、复位弹簧,411、前端面,412、后端面,413、第一侧面,414、第二侧面,415、卡槽,416、限位凸块,417、限位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用语“包括”、“配置有”、“设置于”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数量或次序的限制;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8,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包括壳体3、锁舌组件4、执手组件和连动结构。其中,锁舌组件4和连动结构设置在壳体3内,执手组件的一端穿入至壳体3的内部并与连动结构相连。连动结构用于连接锁舌组件4和执手组件,从而在转动执手组件时,即可带动锁舌组件按预设的方式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旨在提供一种无论正向或反向转动执手均可使锁舌组件按照预设的方式运动的锁体,执手组件为锁体中常用结构,在该实施例中仅起到转动连动结构的作用,因此未在附图中示出。
具体地说,锁舌组件4包括翻转舌41、复位弹簧43和滑动框42。其中,翻转舌41设置在滑动框42内,复位弹簧43的一端与翻转舌41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框42连接,翻转舌41在复位弹簧43的弹力下可穿过壳体3的侧壁而伸出至壳体的外部。
请结合图6至图8,翻转舌41为一横截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柱体,其前后两端为方向相同的斜面,即前端面411和后端面412平行,其中前端面411为伸出壳体3的端面,后端面412为处于滑动框42内的端面。另外,第一侧面413和第二侧面414亦为两个平行的平面,其中第一侧面413是指翻转舌41与图1中壳体3的内侧壁相接触的侧面,第二侧面414是指与第一侧面413相向的侧面。第一侧面413、第二侧面414分别与壳体3的两个内侧壁滑动接触。此外,前端面411和第一侧面413相交处设置为弧面,后端面412和第二侧面414相交处设置为弧面,以降低翻转舌41翻转时与壳体3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翻转更加顺畅。
在翻转舌41的后端沿横向(即图1中的X轴方向)开设有卡槽415,卡槽415贯穿第一侧面413和后端面412。复位弹簧43设置在卡槽415与滑动框42的底面之间。复位弹簧43的作用是利用自身的弹力,使翻转舌41的前端伸出至壳体3外。在该实施例中,复位弹簧43的后端与滑动框42的底面固定连接,例如穿设在其底面内,复位弹簧43的前端则设置在卡槽415内,以向卡槽415的底面施加弹性力。
在翻转舌41的侧部还设置有控制翻转舌41伸出壳体3的长度的限位凸块416,限位凸块416为凸出翻转舌端面的平台,且上下两个限位凸块416的最外侧的距离大于壳体3的侧壁上供翻转舌41穿过的开孔的高度。其作用是使翻转舌41在复位弹簧43的弹力下只有前端部分可伸出至壳体3外。另外,上下两个限位凸块416的最外侧的距离略小于滑动框42的上下内壁间的距离,限制了翻转舌41在Z轴方向的移动。
该锁体可应用在门上,在关门时,位于壳体3外端的翻转舌41的前端面411受到门框的挤压,使翻转舌41沿Y轴方向向滑动框42内部移动,此时复位弹簧43被压缩,当门关闭后,翻转舌41会在复位弹簧43的回弹力下,沿滑动框42的长向向壳体3外移动,直至进入门框中的锁孔内,此时门被关闭;在开门时,向门内侧推动门,即对门施加一沿图中X轴正方向的力,此时,翻转舌41的第二侧面414受到门框沿X轴负方向的作用力,使得翻转舌41绕图中的Z轴方向转动,直至后端面412平行于YZ平面(如图1所示),然后翻转舌41的第二侧面414在门框的挤压下,使翻转舌41沿Y轴方向向滑动框42内移动,直至翻转舌41的前端进入滑动框42内,此时即可将门打开。
此外,为了使翻转舌41在翻转时更加顺畅,卡槽415的靠近壳体3内壁的底面设为弧面。具体地说,翻转舌41的后端面412与卡槽415的底面相交处为弧面,翻转舌41的第一侧面413与卡槽415的底面相交处为弧面。
连动结构包括拨桃1和连动板2,拨桃1与执手组件相连,连动板2一端与拨桃1相连,另一端与锁舌组件4相连,通过执手组件转动拨桃1,再经由连动板2控制翻转舌41是否被限位来实现开锁。
其中,拨桃1包括拨桃本体11和设在拨桃本体11侧方的限位槽12。在拨桃本体11上设有方芯孔13,用于与执手组件中的方芯连接,实现方芯与拨桃1的同步转动。限位槽12为四周闭合的槽状结构,其中部与拨桃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其两端与拨桃旋转中心的距离,此处拨桃旋转中心即为方芯孔13的中心。具体地说,限位槽12靠近拨桃本体11的一侧为弧形,两端为直形侧边或弧形侧边,远离拨桃本体11的一侧为两个呈钝角设置的直形侧边,因此实现了限位槽12的中部与拨桃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其两端与拨桃旋转中心的距离。
其中,连动板2包括相交的第一支臂21和第二支臂22,在第一支臂21和第二支臂22相交处设有旋转轴26,该旋转轴26直接铰接在壳体3上,以实现连动板2与壳体3的转动连接。在第一支臂21上设置有滑动装配在上述限位槽12内的第一滑块24,并且第一滑块24的初始位置位于限位槽12的中部。
为了实现锁定该锁体,在翻转舌41的侧壁上设置有长度大于翻转舌41高度的限位卡板417;在连动结构的第二支臂22端部设置了可穿入滑动框42内的翻转舌限位部25,用于限制翻转舌41的翻转动作;同时在滑动框42的侧壁上设置了侧孔,供翻转舌限位部25穿过。当翻转舌限位部25进入滑动框42内时,侧面抵接在限位卡板417,即可限制翻转舌41绕Z轴方向的转动,但未限制翻转舌41沿Y轴方向的移动。
如图1所示,当转动方芯带动拨桃1转动时,无论正向或者反向转动拨桃1,第一滑块24均会由限位槽12的中部向端部滑动,即向图1中的上侧移动,此时,第二支臂22的端部向图1中的下侧移动,使翻转舌限位部25移动至滑动框42的外部,解除对翻转舌41的限制,便于翻转舌41进行翻转从而实现锁体的解锁。该锁体在完成解锁后,复位弹簧43即可将翻转舌41弹出至壳体3外。
在该实施例中,在旋转轴26上套设有扭簧27,在壳体3上设置有扭簧限位部23。扭簧27的一端抵接在该扭簧限位部23上,另一端抵接在连动板2上,并且扭簧27处于压缩状态,向连动板2施加了作用力,使得第一滑块24有向图1中下侧移动的趋势,从而处于限位槽12的中部。
在完成解锁动作释放方芯后,扭簧27推动第一滑块24滑动至限位槽12的中部,此时,第二支臂22的端部向上侧移动,使翻转舌限位部25穿入滑动框42内,限制翻转舌41的翻转动作。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拨桃1在壳体3内转动得更加稳定,在拨桃1的靠近壳体3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滑块14,同时在壳体3上设有可供第二滑块14滑动的滑槽。请结合图3,第二滑块14设置在拨桃1背面的限位槽12上。
该实施例中的锁体,在使用时正向或反向转动执手组件,均可实现解除对锁舌组件锁定的效果,释放执手组件后,翻转舌限位部25可自动进入滑动框42内限制翻转舌41的翻转动作,方便用户开关锁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在所述壳体内的锁舌组件和连动结构,以及一端穿入至所述壳体内的执手组件;
所述锁舌组件包括翻转舌、复位弹簧和滑动框,所述翻转舌设置在所述滑动框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舌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框连接,所述翻转舌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下可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连动结构包括拨桃和连动板,其中,所述拨桃包括拨桃本体和设在拨桃本体侧方的限位槽,所述拨桃本体上设有方芯孔,所述限位槽的靠近所述拨桃本体的一侧为弧形侧边,所述限位槽的远离拨桃本体的一侧为两个呈钝角设置的直形侧边;所述连动板包括相交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上设有滑动装配在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一滑块,所述连动板上设有铰接在所述壳体上的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动板上,向所述连动板施加作用力使所述第一滑块具有向远离拨桃旋转中心一侧滑动的趋势,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设有穿入所述滑动框内的翻转舌限位部;
所述执手组件的一端设有可插入所述方芯孔内的方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有扭簧限位部,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扭簧限位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翻转舌的侧部设有限位凸块,在翻转舌的后端设有卡槽,所述翻转舌的前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
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卡槽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翻转舌的卡槽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长度大于翻转舌高度的限位卡板;
在所述滑动框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翻转舌限位部穿过的侧孔;
所述翻转舌限位部穿过侧孔后侧壁抵接在所述限位卡板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的靠近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面为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桃的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滑块;
所述壳体上设有可供第二滑块滑动的滑槽。
CN202123160623.XU 2021-12-15 2021-12-15 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 Active CN217205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0623.XU CN217205852U (zh) 2021-12-15 2021-12-15 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0623.XU CN217205852U (zh) 2021-12-15 2021-12-15 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5852U true CN217205852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3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0623.XU Active CN217205852U (zh) 2021-12-15 2021-12-15 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5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8022B (zh) 一种自动上锁开锁且能反倒锁舌的智能锁
CN217205852U (zh) 可双向旋转开锁的锁体
EP3974256B1 (en) Bidirectional opening/closing device, and armrest box and vehicle
CN214523788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
CN114412280B (zh) 锁体连动结构及锁体
CN201217994Y (zh) 插芯门锁的自动解锁装置
CN113137140A (zh) 一种防敲击开锁的电子锁具
CN209482930U (zh) 一种拉链锁
CN202324886U (zh) 一种带保险的可换向斜舌锁
CN212892615U (zh) 容纳盒及夹取装置
CN215168900U (zh) 一种防敲击开锁的电子锁具
CN210502424U (zh) 锁止机构、杯托及汽车
CN218670062U (zh) 一种锁紧机构、相机保护框及相机系统
CN212802860U (zh) 一种门锁
CN212201675U (zh) 一种锁头及锁具
CN217085639U (zh) 锁止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机箱
CN215420374U (zh) 一种一键打开的手机支架
CN212224919U (zh) 一种锁利组件
CN217760470U (zh) 翻转斜锁舌装置
CN218488460U (zh) 扶手装置及移动机器人
CN217712110U (zh) 一种锁芯装置
CN211025109U (zh) 一种不倒翁玩具
CN217501317U (zh) 解锁装置及锁体
CN220203655U (zh) 一种盖板锁
CN219241629U (zh) 一种平出式车门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