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2327U - 一种高效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2327U
CN217202327U CN202220205823.8U CN202220205823U CN217202327U CN 217202327 U CN217202327 U CN 217202327U CN 202220205823 U CN202220205823 U CN 202220205823U CN 217202327 U CN217202327 U CN 217202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sedimentation tank
tank
sludge pump
detec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58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星宇
陈贵生
张双
王程
姚杰
郑永杰
龚靖云
张金香
杨涵
但陈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hree Gorges Water Beibei Drain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Water Beibei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Water Beibei Drain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hree Gorges Water Beibei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058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2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2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2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具有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检测机构、水质检测机构和自动投药机构,所述污泥检测机构、所述水质检测机构和所述自动投药机构均与自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分别联通有生物池、二沉池或储泥池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控制沉淀池中的水质及污泥浓度,控制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术
高效沉淀池工艺是依托污泥混凝、循环、斜管分离及浓缩等多种理论,通过合理的水力和结构设计,开发出的及泥水分离与污泥浓缩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沉淀工艺。现随着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其他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越来越严格,高效沉淀池常在提标改造领域和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使用。众所周知,高效沉淀池是一种紧凑、高效、灵活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由法国得利满公司开发的一项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先进专利澄清技术,后续逐渐应用到污水处理行业中。由于该项技术受专利保护,国内在高效沉淀池工艺设计时对原有的高效沉淀池专利技术进行了改良,同时该项技术缺乏相应的国家技术规范和技术指南,因此,各大设计院设计的高效沉淀池参数和结构参差不齐,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未能充分发挥高效沉淀池处理效果。
同时,沉淀池药剂投加量及池内污泥存量多少极大影响高效沉淀池的运行效果,遇水量冲击及剩余污泥排放过多影响,沉淀池池内污泥会出现减少的情况,需及时进行补充避免出现水质波动。因沉淀池内污泥主要为化学污泥,为保证沉淀池良好运行效果,也需定期更换污泥。而现有技术中,沉淀池中添加药剂和泵送污泥都是操作人员手动操作,不但操作繁琐,且不易控制,导致沉淀池内水质波动较大,不利于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高效沉淀池,自动控制沉淀池中的水质及污泥浓度,控制简单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沉淀池,自动控制沉淀池中的水质及污泥浓度,控制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具有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
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检测机构、水质检测机构和自动投药机构,所述污泥检测机构、所述水质检测机构和所述自动投药机构均与自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分别联通有生物池、二沉池或储泥池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泥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沉淀池中污泥的厚度及污泥的质量,并将数据传送至自动控制装置中,自动控制装置根据检测数据适应性向沉淀池中添加从生物池、二沉池或储泥池的中污泥进行混合,从而将沉淀池中的污泥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同时,水质检测机构检测污水水质,并通过污水水质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投药机构投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沉淀池内还设置有预警机构,所述预警机构与所述污泥检测机构和所述水质检测机构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沉淀池中浊度、磷酸盐等超过设定限制时,预警机构将预警信息传递至厂区中控系统,防止造成水体污染。
进一步,所述污泥检测机构包括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计和污泥厚度检测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计用于检测沉淀池中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污泥厚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污泥厚度,便于自动控制装置分析判断水质。
进一步,所述水质检测机构包括水质浊度检测计和正磷酸盐检测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质浊度检测计用于检测污水浊度,正磷酸盐检测计用于检测正磷酸盐含量。
进一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数据接收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用于控制各部件动作。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自动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分析、比对等,控制各执行机构动作,从而实现沉淀池自动控制、自动处理,减少操作人员操作,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进一步,所述沉淀池底部还安装有第二污泥泵,所述第二污泥泵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污泥泵用于抽取沉淀池底部的污泥。
进一步,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刮泥装置,所述刮泥装置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刮泥装置用于刮去沉淀池中的污泥,便于污泥更换或处理。
进一步,所述生物池、所述二沉池和所述储泥池内分别设置有第四污泥泵、第一污泥泵和第三污泥泵;
所述第四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泵和所述第三污泥泵均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第四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泵和所述第三污泥泵出料口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混合区联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各污泥泵分别用于向沉淀池中添加污泥,保证沉淀池中污泥的活性。
进一步,所述沉淀区还设置有斜板或斜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板或斜管加快污泥沉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沉淀池;101、污泥检测机构;102、水质检测机构;103、自动投药机构;104、第二污泥泵;105、刮泥装置;106、预警机构;200、生物池;201、第四污泥泵;300、二沉池;301、第一污泥泵;400、储泥池;401、第三污泥泵;500、自动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00,沉淀池100具有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为了进一步加快污泥沉淀效率,沉淀区还设置有斜板或斜管。沉淀池100内设置有污泥检测机构101、水质检测机构102和自动投药机构103,污泥检测机构101、水质检测机构102和自动投药机构103均与自动控制装置500电性连接,沉淀池100通过管道分别联通有生物池200、二沉池300或储泥池400中的一个或多个。
污泥检测机构101用于检测沉淀池100中污泥的厚度及污泥的质量,并将数据传送至自动控制装置500中,自动控制装置500根据检测数据适应性向沉淀池100中添加从生物池200、二沉池300或储泥池400的中污泥进行混合,从而将沉淀池100中的污泥活性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同时,水质检测机构102检测污水水质,并通过污水水质数据自动控制装置500控制自动投药机构103投药,具体投药过程中,根据沉淀池100出水磷酸盐仪表数据控制加药量,数值高就增加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同理,根据沉淀池100进水量控制加药量,数值高就增加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量。
污泥检测机构101包括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计和污泥厚度检测装置,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一般保持在500mg/L~1000mg/L,浓度过低,污水处理效率较差,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污泥上浮情况发生,影响出水水质。污泥厚度检测装置主要用于检测污泥的厚度,便于自动控制装置500将污泥的厚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水质检测机构102包括水质浊度检测计和正磷酸盐检测计,水质检测机构102检测水质浊度和正磷酸盐的含量,自动控制装置500根据水质浊度和正磷酸盐含量控制自动投药机构103投药,加快污水处理效率。自动控制装置500包括数据接收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用于控制各部件动作,自动控制装置500可采用PLC控制电路或集成控制电路。
沉淀池100内还设置有预警机构106,预警机构106与污泥检测机构101和水质检测机构102电性连接,沉淀池100中浊度、磷酸盐等超过设定限制时,预警机构106将预警信息传递至厂区中控系统,防止造成水体污染。
混合区用于将混凝剂的水解产物迅速混合到水体的每一个细部,并使水中胶体颗粒脱稳,进而便于下一工序操作处理。絮凝区用于将污水中的微小颗粒接触碰撞使其逐渐长大,随后进入沉淀区中进行沉淀。沉淀池100底部安装有第二污泥泵104,第二污泥泵104与自动控制装置500电性连接,沉淀池100内设置有刮泥装置105,刮泥装置105与自动控制装置500电性连接。沉淀后的污泥刮取后大部分通过回流污泥泵进入混合区,其余部分通过第二污泥泵104进入储泥池400保证良好的运行效果,整个池子的污泥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具体实施例中,生物池200、二沉池300和储泥池400内分别设置有第四污泥泵201、第一污泥泵301和第三污泥泵401,第四污泥泵201、第一污泥泵301和第三污泥泵401均与自动控制装置500电性连接,且第四污泥泵201、第一污泥泵301和第三污泥泵401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混合区联通。遇水量冲击及剩余污泥排放过多的影响,沉淀池100中的污泥会减少,自动控制装置500根据水质检测机构102的检测数据,分析处理后,分别控制第一污泥泵301、第三污泥泵401或第四污泥泵201抽取生物池200、二沉池300或储泥池400中的污泥进行混合,从而提高沉淀池100中的水质质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00中主要是抽取的二沉池300中的污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00),所述沉淀池(100)具有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
所述沉淀池(100)内设置有污泥检测机构(101)、水质检测机构(102)和自动投药机构(103),所述污泥检测机构(101)、所述水质检测机构(102)和所述自动投药机构(103)均与自动控制装置(500)电性连接;
所述沉淀池(100)通过管道联通有生物池(200)、二沉池(300)或储泥池(400)中的一个或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00)内还设置有预警机构(106),所述预警机构(106)与所述污泥检测机构(101)和所述水质检测机构(10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检测机构(101)包括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计和污泥厚度检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机构(102)包括水质浊度检测计和正磷酸盐检测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500)包括数据接收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用于控制各部件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00)底部还安装有第二污泥泵(104),所述第二污泥泵(104)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500)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00)内设置有刮泥装置(105),所述刮泥装置(105)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500)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池(200)、所述二沉池(300)和所述储泥池(400)内分别设置有第四污泥泵(201)、第一污泥泵(301)和第三污泥泵(401);
所述第四污泥泵(201)、所述第一污泥泵(301)和所述第三污泥泵(401)均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500)电性连接,且所述第四污泥泵(201)、所述第一污泥泵(301)和所述第三污泥泵(401)出料口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混合区联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还设置有斜板或斜管。
CN202220205823.8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高效沉淀池 Active CN217202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5823.8U CN217202327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高效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5823.8U CN217202327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高效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2327U true CN217202327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5823.8U Active CN217202327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高效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2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9353U (zh) 污水处理沉淀装置
CN105565590A (zh) 一种采用dat-iat工艺深度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的系统
CN206266393U (zh)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12076660U (zh) 一种处理脱硫废水悬浮物的系统
CN217202327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
CN210915662U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专用除氟系统
CN111620417A (zh) 一种污水深度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09231673B (zh) 一种A/O联合微电场-Fe/C强化除磷装置及其应用
CN215924586U (zh) 用于深度去除氟化物的水处理系统
CN109761443A (zh) 基于絮凝沉淀的水质净化系统
CN216039153U (zh) 一种高效、稳定屠宰废水处理系统
CN105347474A (zh)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补充碳源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3771622A (zh) 一种生活污水除磷方法
CN210620470U (zh) 一种采用多效分离方式进行造纸业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2151731U (zh) 一种升流式新型混凝絮凝装置
CN207632642U (zh) 一种自循环的污水处理装置
KR101769508B1 (ko) 전응집 기반 이단응집 자동제어기술을 이용한 하폐수 고도처리장치 및 이의 운전방법
CN211813830U (zh) 一种沼液处理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CN219950737U (zh) 一种饮用水除氟装置
CN209210596U (zh) 高硫酸盐、高cod废水处理装置
CN210915646U (zh) 一种实验室综合废液处理装置
CN216273611U (zh) 一种化工园区高难废水处理系统
CN216236206U (zh) 一种高效布水的斜板沉淀处理装置
CN215403293U (zh) 一种去除厨余垃圾沼液的系统
CN212504166U (zh) 一种污水深度除磷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