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0683U - 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0683U
CN217200683U CN202220938892.XU CN202220938892U CN217200683U CN 217200683 U CN217200683 U CN 217200683U CN 202220938892 U CN202220938892 U CN 202220938892U CN 217200683 U CN217200683 U CN 217200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ring
main shaft
driven
lock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388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成
乔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Baihank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Baihank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Baihank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Baihank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388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0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0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0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式倒钵机,包括翻转装置和密封的壳体,壳体内具有上下连通的输送腔和接料腔,翻转装置包括主轴、夹紧机构、两个翻转盘和多个辊轴,两个翻转盘转动设在壳体上且位于输送腔两侧,主轴与翻转盘固接,主轴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夹紧机构设在翻转盘上并用于限制匣钵翻转后掉落;多个辊轴依次转动设在翻转盘上,辊轴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主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辊轴上设有第二从动齿轮,相邻辊轴的第二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一个第二从动齿轮啮合;壳体上贯穿有进钵口和出钵口,进钵口和出钵口处均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门板。

Description

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背景技术
电子粉体材料烧成(也称烧结)时需将电子粉体材料(生料)装入匣钵,由匣钵连同电子粉体材料引入窑炉烧成,烧成后由匣钵载着烧成的电子粉体材料(熟料)供给下一工序,供给下一工序时需要将烧成的电子粉体材料从匣钵内取出。
现有通常由工人以手工作业方式将烧成的电子粉体材料(熟料)在解碎后倒出匣钵,手工倒料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和易污染物料等缺陷;或者现有架设吸料设备将烧成的电子粉体材料(熟料)在解碎后抽吸出匣钵,但存在若吸料设备与匣钵之间密封不严,易造成吸料残留,若吸料设备与匣钵之间密封过严,易造成吸料设备与匣钵无法分离存在停机和其它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烧成的电子粉体材料难以从匣钵内取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翻转式倒钵机,包括翻转装置和密封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上下连通的输送腔和接料腔,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主轴、夹紧机构、两个翻转盘和多个辊轴,两个所述翻转盘转动设置在壳体上且位于输送腔的两侧,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翻转盘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翻转盘上并用于限制匣钵翻转后掉落;
多个所述辊轴沿匣钵的水平输送方向依次转动设置在翻转盘上,所述辊轴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位于输送腔的外部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辊轴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相邻所述辊轴的第二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一个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壳体上贯穿有进钵口和出钵口,所述进钵口和出钵口处均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门板,所述输送腔的外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输送腔内设置有第二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辊轴上设置有至少两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包括陶瓷环、定位环、第一锁止环和第二锁止环,所述定位环固定套设在辊轴上,所述第一锁止环和第二锁止环位于定位环的两侧,所述第一锁止环通过第一螺钉与定位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止环通过第二螺钉与定位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上贯穿有多个沉孔,所述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的螺帽分别位于对应的沉孔内,所述陶瓷环固定套设在定位环上,所述第一锁止环和第二锁止环上均延伸有凸缘,所述陶瓷环位于第一锁止环和第二锁止环的凸缘之间,所述匣钵的底部与陶瓷环。第一锁止环、第二锁止环和定位环采用对锁式连接,陶瓷环套在定位环上封闭内部的零件,无任何零件掉落的风险,安全可靠,安装便捷,且陶瓷环的耐热性高,承载能力较高,使用寿命长,几乎不用保养。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通过销子固定套设在辊轴上;所述第一锁止环和陶瓷环之间,以及第二锁止环和陶瓷环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定位环和陶瓷环的安装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装配,密封圈的设置一是提高陶瓷环的安装可靠性,二是防止粉末进入传动轮内部,有效保护传动轮。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辊轴的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均设置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的设置便于扩大相邻辊轴之间的间距,减少辊轴的数量,保证第二从动齿轮的强度,保证辊轴的传动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匣钵即将输送至输送腔时,发出延迟信号,直至该匣钵经进钵口输送至输送腔内,且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匣钵输送至输送腔的设定位置,第二电机再带动辊轴停止输送,同时密封门板闭合,翻转装置才动作进行倒钵操作,多重保障,匣钵无掉落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位于匣钵水平输送方向的两侧,所述夹板由第一气缸驱动靠近或远离匣钵运动,所述夹板的顶部相互靠近延伸有承托板,当所述匣钵翻转后承托板与匣钵的开口边缘接触限制匣钵掉落。夹紧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两侧均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包括安装板和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穿过安装板设置,所述滑动杆上位于安装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和阻尼块,所述阻尼块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主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阻尼块配合的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一个阻尼块接触,当所述主轴旋转180°后,所述缓冲块与另一个阻尼块接触。翻转装置倒钵采用第一电机直连方式,主轴减短,相比现有旋转气缸带动夹爪夹持匣钵翻转稳定,减少了匣钵与夹爪的冲击,现有第一电机带有抱闸刹车功能,速度稳定,异响噪音小,提高了匣钵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反吹过滤器,所述反吹过滤器与输送腔连通。倒钵完成后,顶部反吹过滤器进行反吹工作,该动作完成后匣钵翻转回位,有效吹落匣钵上的粉体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腔内还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的一端向上折弯有阻挡部,所述阻挡板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翻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当所述阻挡部向上转动后,所述阻挡部截止匣钵继续输送。转轴带动阻挡板的阻挡部伸出阻挡在匣钵输送路径上或者缩回避让,以确保匣钵进入输送腔后的位置,确保夹紧机构有效限制匣钵翻转后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门板由第二气缸驱动打开或闭合。便于密封门板的开合操作。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式倒钵机,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匣钵即将输送至输送腔时,发出延迟信号,直至该匣钵经进钵口输送至输送腔内,且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匣钵输送至输送腔的设定位置,第二电机再带动辊轴停止输送,同时密封门板闭合,翻转装置才动作进行倒钵操作,多重保障,确认匣钵输送到位,保证匣钵无掉落风险;
2、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式倒钵机,第一电机带动主轴驱动翻转盘旋转180°,翻转盘带动匣钵翻转180°使匣钵的开口朝下,与采用气缸驱动翻转盘旋转相比,采用第一电机直连方式,主轴减短,承载能力较高,且自带抱闸刹车功能,翻转稳定,增加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式倒钵机,第二电机依次带动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辊轴旋转以输送将匣钵,匣钵的输送机构简单可靠,输送平稳,输送载荷大;且第一从动齿轮转动套设在主轴上,匣钵的输送机构和翻转装置的布局合理可靠,体积小载荷大;
4、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式倒钵机,传动轮包括陶瓷环、定位环、第一锁止环和第二锁止环,第一锁止环、第二锁止环和定位环采用对锁式连接,陶瓷环套在定位环上封闭内部的零件,无任何零件掉落的风险,安全可靠,安装便捷,且陶瓷环的耐热性高,承载能力较高,使用寿命长,几乎不用保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倒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倒钵机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倒钵机的翻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倒钵机的翻转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倒钵机的传动轮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翻转装置,11、主轴,12、夹紧机构,121、夹板,122、承托板,123、第一气缸,13、翻转盘,14、辊轴,15、第一驱动机构,151、第一电机,152、阻尼件,1521、安装板,1522、滑动杆,1523、阻尼块,1524、弹簧,153、缓冲块,16、第二驱动机构,161、第二电机,162、主动齿轮,163、第一从动齿轮,164、第二从动齿轮,165、中间齿轮,17、传动轮,171、陶瓷环,172、定位环,1721、沉孔,173、第一锁止环,174、第二锁止环,1741、凸缘,175、第一螺钉,176、第二螺钉,177、销子,178、密封圈,2、壳体,21、输送腔,22、接料腔,23、进钵口,24、出钵口,3、密封门板,4、第二气缸,5、反吹过滤器,6、阻挡板,61、阻挡部,62、转轴,7、匣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翻转式倒钵机,包括翻转装置1和密封的壳体2,所述壳体2内具有上下连通的输送腔21和接料腔22,所述翻转装置1包括主轴11、夹紧机构12、两个翻转盘13和多个辊轴14,两个所述翻转盘13转动设置在壳体2上且位于输送腔21的两侧,所述主轴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翻转盘13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1由第一驱动机构15驱动旋转,所述夹紧机构12设置在翻转盘13上并用于限制匣钵7翻转后掉落;多个所述辊轴14沿匣钵7的水平输送方向依次转动设置在翻转盘13上,所述辊轴14由第二驱动机构16驱动旋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5和第二驱动机构16位于输送腔21的外部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6包括第二电机161,所述第二电机161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162,所述主轴11上转动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63,所述辊轴14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164,相邻所述辊轴14的第二从动齿轮164传动连接,本实施的相邻所述辊轴14的第二从动齿轮164之间均设置有中间齿轮165,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63分别与主动齿轮162和一个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64啮合;本实施的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反吹过滤器5,所述反吹过滤器5与输送腔21连通;的所述壳体2上贯穿有进钵口23和出钵口24,所述进钵口23和出钵口24处均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门板3,本实施的所述密封门板3由第二气缸4驱动打开或闭合;所述输送腔2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输送腔21内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
为了提高匣钵7在该翻转式倒钵机内的输送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有效避免零部件掉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所述辊轴14上设置有至少两组传动轮17,所述传动轮17包括陶瓷环171、定位环172、第一锁止环173和第二锁止环174,所述定位环172固定套设在辊轴14上,本实施例的所述定位环172通过销子177固定套设在辊轴14上,所述第一锁止环173和第二锁止环174位于定位环172的两侧,所述第一锁止环173通过第一螺钉175与定位环1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止环174通过第二螺钉176与定位环172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172上贯穿有多个沉孔1721,所述第一螺钉175和第二螺钉176的螺帽分别位于对应的沉孔1721内,所述陶瓷环171固定套设在定位环172上,所述第一锁止环173和第二锁止环174上均延伸有凸缘1741,所述陶瓷环171位于第一锁止环173和第二锁止环174的凸缘1741之间,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锁止环173和陶瓷环171之间,以及第二锁止环174和陶瓷环17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178,所述匣钵7的底部与陶瓷环171,第一锁止环173、第二锁止环174和定位环172采用对锁式连接,陶瓷环171套在定位环172上封闭内部的零件,无任何零件掉落的风险,安全可靠,安装便捷,且陶瓷环171的耐热性高,承载能力较高,使用寿命长,几乎不用保养。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夹紧机构12包括两个夹板121,两个所述夹板121位于匣钵7水平输送方向的两侧,所述夹板121由第一气缸123驱动靠近或远离匣钵7运动,所述夹板121的顶部相互靠近延伸有承托板122,当所述匣钵7翻转后承托板122与匣钵7的开口边缘接触限制匣钵7掉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5包括第一电机151,所述第一电机151的输出端与主轴11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1的两侧均设置有阻尼件152,所述阻尼件152包括安装板1521和滑动杆1522,所述滑动杆1522滑动穿过安装板1521设置,所述滑动杆1522上位于安装板15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和阻尼块1523,所述阻尼块1523和安装板1521之间设置有弹簧1524,所述主轴11上固定设置有与阻尼块1523配合的缓冲块153,所述缓冲块153与一个阻尼块1523接触,当所述主轴11旋转180°后,所述缓冲块153与另一个阻尼块1523接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输送腔21内还设置有阻挡板6,所述阻挡板6的一端向上折弯有阻挡部61,所述阻挡板6的另一端通过转轴62与翻转盘1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2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当所述阻挡部61向上转动后,所述阻挡部61截止匣钵7继续输送。
工作原理如下:
当匣钵7即将输送至该翻转式倒钵机时,第一传感器先检测到匣钵7,并将输送延迟信号发送给第二电机161,第二电机161继续依次带动主动齿轮162、第一从动齿轮163、第二从动齿轮164、辊轴14和传动轮17旋转,传动轮17将匣钵7经进钵口23输送到该翻转式倒钵机的输送腔21,直至阻挡板6的阻挡部61伸出阻挡住匣钵7,以及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匣钵7输送至输送腔21的设定位置,第二电机161才暂停,以带动传动轮17暂停;第二气缸4驱动密封门板3同时闭合进钵口23和出钵口24,同时第一气缸123再驱动夹板121靠近匣钵7运动,直至匣钵7两侧的夹板121夹持住匣钵7,以及承托板122可以承托住翻转后的匣钵7;第一电机151再带动主轴11驱动翻转盘13旋转180°,翻转盘13带动匣钵7翻转180°使匣钵7的开口朝下,将匣钵7内的粉体材料倾倒至接料腔22内;反吹过滤器5再反吹将匣钵7上的粉体材料吹落至接料腔22内,第一电机151再驱动翻转盘13反向旋转180°,翻转盘13带动匣钵7反向翻转180°使匣钵7的开口朝上,第一气缸123再驱动夹板121远离匣钵7运动,直至匣钵7两侧的夹板121松开匣钵7,以及第三驱动机构再驱动阻挡板6的阻挡部61缩回放行匣钵7,以及第二气缸4驱动密封门板3同时打开进钵口23和出钵口24,传动轮17再继续输送将匣钵7从出钵口24送出该翻转式倒钵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装置(1)和密封的壳体(2),所述壳体(2)内具有上下连通的输送腔(21)和接料腔(22),所述翻转装置(1)包括主轴(11)、夹紧机构(12)、两个翻转盘(13)和多个辊轴(14),两个所述翻转盘(13)转动设置在壳体(2)上且位于输送腔(21)的两侧,所述主轴(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翻转盘(13)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1)由第一驱动机构(15)驱动旋转,所述夹紧机构(12)设置在翻转盘(13)上并用于限制匣钵(7)翻转后掉落;
多个所述辊轴(14)沿匣钵(7)的水平输送方向依次转动设置在翻转盘(13)上,所述辊轴(14)由第二驱动机构(16)驱动旋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5)和第二驱动机构(16)位于输送腔(21)的外部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6)包括第二电机(161),所述第二电机(161)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162),所述主轴(11)上转动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63),所述辊轴(14)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164),相邻所述辊轴(14)的第二从动齿轮(16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63)分别与主动齿轮(162)和一个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64)啮合;
所述壳体(2)上贯穿有进钵口(23)和出钵口(24),所述进钵口(23)和出钵口(24)处均设置有可开合的密封门板(3),所述输送腔(2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输送腔(21)内设置有第二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14)上设置有至少两组传动轮(17),所述传动轮(17)包括陶瓷环(171)、定位环(172)、第一锁止环(173)和第二锁止环(174),所述定位环(172)固定套设在辊轴(14)上,所述第一锁止环(173)和第二锁止环(174)位于定位环(172)的两侧,所述第一锁止环(173)通过第一螺钉(175)与定位环(1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止环(174)通过第二螺钉(176)与定位环(172)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172)上贯穿有多个沉孔(1721),所述第一螺钉(175)和第二螺钉(176)的螺帽分别位于对应的沉孔(1721)内,所述陶瓷环(171)固定套设在定位环(172)上,所述第一锁止环(173)和第二锁止环(174)上均延伸有凸缘(1741),所述陶瓷环(171)位于第一锁止环(173)和第二锁止环(174)的凸缘(1741)之间,所述匣钵(7)的底部与陶瓷环(1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172)通过销子(177)固定套设在辊轴(14)上;所述第一锁止环(173)和陶瓷环(171)之间,以及第二锁止环(174)和陶瓷环(17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17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辊轴(14)的第二从动齿轮(164)之间均设置有中间齿轮(1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12)包括两个夹板(121),两个所述夹板(121)位于匣钵(7)水平输送方向的两侧,所述夹板(121)由第一气缸(123)驱动靠近或远离匣钵(7)运动,所述夹板(121)的顶部相互靠近延伸有承托板(122),当所述匣钵(7)翻转后承托板(122)与匣钵(7)的开口边缘接触限制匣钵(7)掉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5)包括第一电机(151),所述第一电机(151)的输出端与主轴(11)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1)的两侧均设置有阻尼件(152),所述阻尼件(152)包括安装板(1521)和滑动杆(1522),所述滑动杆(1522)滑动穿过安装板(1521)设置,所述滑动杆(1522)上位于安装板(15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和阻尼块(1523),所述阻尼块(1523)和安装板(1521)之间设置有弹簧(1524),所述主轴(11)上固定设置有与阻尼块(1523)配合的缓冲块(153),所述缓冲块(153)与一个阻尼块(1523)接触,当所述主轴(11)旋转180°后,所述缓冲块(153)与另一个阻尼块(1523)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反吹过滤器(5),所述反吹过滤器(5)与输送腔(2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腔(21)内还设置有阻挡板(6),所述阻挡板(6)的一端向上折弯有阻挡部(61),所述阻挡板(6)的另一端通过转轴(62)与翻转盘(1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2)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当所述阻挡部(61)向上转动后,所述阻挡部(61)截止匣钵(7)继续输送。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翻转式倒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板(3)由第二气缸(4)驱动打开或闭合。
CN202220938892.XU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Active CN217200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8892.XU CN217200683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8892.XU CN217200683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0683U true CN217200683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38892.XU Active CN217200683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0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20713U (zh) 一种斗式提升装置
CN217200683U (zh) 一种翻转式倒钵机
CN110425542A (zh) 一种可自动排渣的垃圾焚化炉
CN115818278A (zh) 匣钵自限位翻转倒料装置
AU2001240114B2 (en) Door assembly for rotary furnace
CN108955270B (zh) 具有对翻转盘辊轴水平校正功能的匣钵自动倒料装置
CN213894431U (zh) 一种间歇式污泥入炉装置
CN212923475U (zh) 一种周转箱自动提升倾倒装置
CN216189496U (zh) 一种可保温防扬尘双重自密封自动启闭自动装卸料组合装置
CN217370458U (zh) 用于卸料机的除尘机构、卸料机及物料烧结设备
CN214950537U (zh) 一种高温陶粒协助高含水磷石膏脱水的冷却窑
CN214526920U (zh) 一种干粉煤上料机防堵塞控制装置
CN209829224U (zh) 一种高温物料重锤阀装置
CN211161828U (zh) 一种铸件分离用新型自动化设备
CN114873317A (zh) 具有保护功能的卸料机及物料烧结设备
CN219689634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碳化炉送料机构
CN214163468U (zh) 一种用于水泥窑耐火砖的混料装置
CN217383775U (zh) 翻转卸料机及物料烧结设备
CN214487040U (zh) 一种颚式破碎机的自动间歇式投料缓冲机构
CN213059348U (zh) 一种用于干灰散装机的给料装置
CN214249629U (zh) 一种焚烧炉炉排结构
CN208021788U (zh) 一种颗粒分装过程中使用的料斗提升机
CN214973294U (zh) 一种用于生产绿色陶瓷颜料的高精度投料装置
CN219460903U (zh) 浇料盒出料装置
CN216035605U (zh) 电池黑粉投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