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8209U - 钢结构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结构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8209U
CN217198209U CN202122928658.7U CN202122928658U CN217198209U CN 217198209 U CN217198209 U CN 217198209U CN 202122928658 U CN202122928658 U CN 202122928658U CN 217198209 U CN217198209 U CN 217198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hammer
transfer device
centrifugal
groove
stee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86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仕平
张铁梅
王敬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zhou Tianchu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zhou Huizho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zhou Huizho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zhou Huizho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286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8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8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8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转运装置,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容纳腔的载座,容纳腔的两端设有槽口,槽口内滑动设有插板,容纳腔内设有横纵设置的横纵隔板,纵隔板端部设有滑块,容纳腔侧壁设有滑轨,载座的底部转动设有限速轮,限速轮一侧设有开槽,载座底部设有插入开槽内的插块,滑轨的端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导入槽,导入槽竖直设置并可供滑块滑动,导入槽的顶端为开口,插块上设有多个呈圆形设置的外凸子,开槽内转动设有两个离心锤,两个离心锤关于多个外凸子构成圆形的圆心呈中心对称,离心锤的端部具有与外凸子配合的内凸子,远离内凸子的离心锤端部还转动设有弹簧伸缩杆,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离心锤内侧的开槽转动连接。

Description

钢结构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目前,钢结构件的转运一般通过转运小车进行,而转运钢结构件的转运推车一般无法转运长度较长的钢结构杆件。相应地,转运钢结构杆件的转运小车没有可容纳钢结构件的槽体结构,因此也无法转运钢结构件,使得厂内的转运小车需要多种种类,不但成本提高,并且转运小车的种类增多,难以管理,适用范围较窄导致其使用也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可转运钢结构件和具有一定长度的钢结构杆件,适用范围广的钢结构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钢结构转运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载座,所述容纳腔的两端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滑动设有插板,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横向设置的横隔板以及纵向设置的纵隔板,所述纵隔板的端部设有滑块,所述容纳腔侧壁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轨,所述载座的底部转动设有限速轮,所述限速轮的一侧面设有开槽,所述载座底部设有插入开槽内的插块,所述滑轨的端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导入槽,所述导入槽竖直设置并可供滑块滑动,所述导入槽的顶端为开口,所述插块上设有多个呈圆形设置的外凸子,所述开槽内转动设有两个离心锤,两个所述离心锤关于多个外凸子构成圆形的圆心呈中心对称,所述离心锤的端部具有与外凸子配合的内凸子,远离内凸子的离心锤端部还转动设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离心锤内侧的开槽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容纳腔为长方体形,所述横隔板竖直布置并沿容纳腔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横隔板处于容纳腔宽度方向上的中间。
可选的,所述纵隔板竖直布置并沿容纳腔的宽度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纵隔板的中部设有与横隔板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以及横隔板的外壁上也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块和滑轨,所述横隔板上滑轨的端部也设有相应的导入槽。
可选的,所述限速轮一侧设有设于载座底部的第一撑板,所述限速轮与第一撑板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速轮一侧设有设于载座底部的第二撑板,所述插块设于所述第二撑板上。
可选的,所述开槽为与限速轮同轴线的圆形槽,所述插块靠近开槽的侧面设有与开槽同轴线的圆柱形空腔,所述外凸子设于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外凸子在空腔的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并且所述外凸子的数量为偶数。
可选的,所述离心锤的中部与所述开槽转动连接,所述内凸子位于离心锤的头部,所述离心锤的尾部与弹簧伸缩杆转动连接。
可选的,两个所述离心锤分别为主离心锤和副离心锤,所述主离心锤与副离心锤之间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主离心锤的头部以及副离心锤的尾部转动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与主离心锤的尾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不但可转运钢结构件,改变纵隔板的位置使容纳槽与不同尺寸规格的钢结构件适配,并且可抽出纵隔板及插板,使其可转运具有一定长度的钢结构杆件,使其适用范围广,并且限速轮超速后可刹停,提高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纵隔板及横隔板结构图;
图4为横隔板结构图;
图5为限速轮结构图;
图6为内凸子与外凸子结构图;
图7为插块结构图;
图8为开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转运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载座1,所述容纳腔的两端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滑动设有插板16,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横向设置的横隔板13以及纵向设置的纵隔板14,所述纵隔板14的端部设有滑块17,所述容纳腔侧壁设有供滑块17滑动的滑轨18,所述载座1的底部转动设有限速轮2,所述限速轮2的一侧面设有开槽5,所述载座1底部设有插入开槽5内的插块6,所述滑轨18的端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导入槽19,所述导入槽19竖直设置并可供滑块17滑动,所述导入槽19的顶端为开口,所述插块6上设有多个呈圆形设置的外凸子7,所述开槽5内转动设有两个离心锤,两个所述离心锤关于多个外凸子7构成圆形的圆心呈中心对称,所述离心锤的端部具有与外凸子7配合的内凸子10,远离内凸子10的离心锤端部还转动设有弹簧伸缩杆12,所述弹簧伸缩杆12的另一端与离心锤内侧的开槽5转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载座1为长方体形,载座1上设有长方体形的容纳腔,容纳腔内用以容纳钢结构件,载座1底部转动设有限速轮2。
限速轮2一侧设有第一撑板4,第一撑板4与限速轮2转动连接,第一撑板4作为限速轮2的转动支撑点,第一撑板4与载座1底部连接。
限速轮2另一侧设有第二撑板3,第二撑板3也设于载座1底部,限速轮2靠近第二撑板3的侧面设有开槽5,第二撑板3侧面设有插入开槽5内的插块6。开槽5为与限速轮2同轴的圆形槽,插块6对应为与开槽5同轴的圆形块,并且插块6靠近限速轮2的侧面设有圆柱形的空腔,空腔与开槽5同轴设置。
限速轮2的开槽5内设有主离心锤8和副离心锤9,主离心锤8与副离心锤9关于开槽5的轴线呈中心对称。
主离心锤8和副离心锤9结构相同,皆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为弧形杆,连接杆上设有分别位于两端的头部孔和尾部孔以及位于中间的中间孔。头部孔所在的连接杆端部还设有内凸子10。
主离心锤8和副离心锤9的中间孔与开槽5底面转动连接,并且主离心锤8和副离心锤9的连接杆的内弧侧朝向开槽5的轴线。
主离心锤8与副离心锤9之间设有传动杆11,传动杆11两端分别与主离心锤8的头部孔以及副离心锤9的尾部孔转动连接,当主离心锤8或副离心锤9绕其中间孔转动时,通过传动杆11使两者同步转动,主离心锤8和副离心锤9同步转动使它们的内凸子10同步向外侧或内侧摆动。
开槽5内还转动设有弹簧伸缩杆12,弹簧伸缩杆12与开槽5的转动连接端位于主离心锤8和副离心锤9之间,弹簧伸缩杆12的另一端与主离心锤8的尾部孔转动连接。
在弹簧伸缩杆12的弹力作用下,主离心锤8的尾部孔向外侧移动,使主离心锤8的连接杆绕中间孔转动,使主离心锤8的内凸子10向内侧移动,且通过传动杆11,副离心锤9与主离心锤8处于相同的状态,它们的内凸子10都处于内侧。当限速轮2转速过快时,内凸子10受到的离心力过大而克服了弹簧伸缩杆12的弹力,使得内凸子10向外侧摆动,弹簧伸缩杆12压缩。限速轮2转速慢下后,内凸子10受到的离心力较小而不足以克服弹簧伸缩杆12的弹力,则内凸子10向内侧摆动。
插块6的空腔内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与内凸子10配合的外凸子7,外凸子7的数量为偶数,并且多个外凸子7在空腔的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由于空腔为圆柱形,并且空腔与开槽5同轴,因此多个外凸子7环绕开槽5的轴线呈圆形布置,并且多个外凸子7在内凸子10的外部圆周方向上,内凸子10的外侧具有钩槽,外凸子7的一侧也具有相适配的钩槽,当内凸子10向外侧摆动时,内凸子10的钩槽钩入外凸子7的钩槽内,使两者啮合,由于第二撑板3固定,外凸子7固定设置,因此内凸子10与外凸子7啮合后,限速轮2无法转动,反向转动限速轮2可使内凸子10从外凸子7上退出。
容纳腔内设有一个横隔板13,横隔板13竖直设置并沿容纳腔的长度方向布置,横隔板13设于容纳腔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横隔板13两端与容纳腔内壁固定连接。
容纳腔内还设有多个纵隔板14,纵隔板14竖直设置并与横隔板13垂直,纵隔板14沿容纳腔的宽度方向布置,纵隔板14两端与容纳腔滑动连接,使纵隔板14可滑动。
纵隔板14的中间设有与横隔板13适配的滑槽15,滑槽15由纵隔板14的底部竖直向上延伸一定长度,纵隔板14在容纳腔内滑动时,横隔板13处于纵隔板14的滑槽15内。
纵隔板14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滑块17,滑槽15的两侧壁上也分别设有两个滑块17,容纳腔的侧壁上对应位置以及横隔板13两侧壁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与滑块17配合的滑轨18,纵隔板14上的所有滑块17设于同一竖直面内,通过滑块17与滑轨18的配合为纵隔板14的滑动导向。
容纳腔侧壁以及横隔板13侧壁上的滑轨18端部设有导入槽19,导入槽19可容纳滑块17滑动,导入槽19竖直设置,导入槽19的底端与最下部的滑轨18端部连通,导入槽19的顶端为开口,滑块17由导入槽19顶端的开口可滑出。
纵隔板14滑动,使纵隔板14的滑块17滑入滑轨18的端部并进入导入槽19内,向上提升纵隔板14,即可使纵隔板14的滑块17沿导入槽19滑出,使纵隔板14与载座1分离。相应地,将纵隔板14的滑块17与导入槽19对其,使其滑入导入槽19底部,再横向滑动纵隔板14即可使纵隔板14再次与容纳腔内壁以及横隔板13外壁滑动连接。多个纵隔板14在容纳腔内滑动,纵隔板14与横隔板13可形成多个不同尺寸的容纳槽。
横隔板13两端的容纳腔内壁上分别设有两个槽口,两个槽口分别位于横隔板13两侧,槽口内滑动设有可竖直升降的插板16。插板16插入槽口内,可将槽口封堵,插板16滑出槽口使槽口打开。
根据转运的不同钢结构件的尺寸规格,滑动容纳腔内的多个纵隔板14,以调整容纳槽的尺寸,对应的钢结构件放入尺寸对应的容纳槽内,使得载座1可同时转运多种不同尺寸规格的钢结构件,并且不会使不同的钢结构件混在一起,而容纳槽的尺寸与钢结构件适配,容纳槽对钢结构件形成限位作用,防止钢结构件在转运过程中移动造成钢结构件的磨损或损坏。作业人员在推动载座1过程中,若违规操作或地面坡度过大导致载座1运动过快而超过限定的安全速度,限速轮2转速过高,使得内凸子10受到的离心力超过安全值,内凸子10克服弹簧伸缩杆12的弹力向外摆动,与外凸子7啮合,使限速轮2刹车,内凸子10与外凸子7啮合后,在载座1的行进方向上,限速轮2无法转动,使载座1安全停下,若需复位,则反向推动载座1,使限速轮2反向转动,内凸子10从外凸子7中可退出,退出后的内凸子10在弹簧伸缩杆12的弹力下,向内侧摆动而远离外凸子7,使得限速轮2可继续工作。
在转运钢结构杆件时,可将纵隔板14滑动至滑轨18端部,将纵隔板14滑出,使纵隔板14与载座1分离,此时容纳腔内只有横隔板13,具有一定长度的钢结构杆件可放置于横隔板13两侧的容纳腔内。若钢结构杆件过长,则可滑出槽口内的插板16,使钢结构杆件的两端可由槽口伸出载座1外一定长度。
本实用新型不但可转运钢结构件,改变纵隔板14的位置使容纳槽与不同尺寸规格的钢结构件适配,并且可抽出纵隔板14及插板16,使其可转运具有一定长度的钢结构杆件,使其适用范围广,并且限速轮2超速后可刹停,提高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座,具有容纳腔;
槽口,设于容纳腔的两端,槽口内滑动设有插板;
横隔板,横向设于容纳腔内;
纵隔板,纵向设于容纳腔内;
滑块,设于纵隔板的端部;
滑轨,设于容纳腔侧壁上供滑块滑动;
限速轮,转动设于载座底部;
开槽,设于限速轮的一侧面;
插块,设于载座底部且插入开槽内;
其中,所述滑轨的端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导入槽,所述导入槽竖直设置并可供滑块滑动,所述导入槽的顶端为开口,所述插块上设有多个呈圆形设置的外凸子,所述开槽内转动设有两个离心锤,两个所述离心锤关于多个外凸子构成圆形的圆心呈中心对称,所述离心锤的端部具有与外凸子配合的内凸子,远离内凸子的离心锤端部还转动设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离心锤内侧的开槽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为长方体形,所述横隔板竖直布置并沿容纳腔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横隔板处于容纳腔宽度方向上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隔板竖直布置并沿容纳腔的宽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隔板的中部设有与横隔板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以及横隔板的外壁上也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块和滑轨,所述横隔板上滑轨的端部也设有相应的导入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轮一侧设有设于载座底部的第一撑板,所述限速轮与第一撑板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轮一侧设有设于载座底部的第二撑板,所述插块设于所述第二撑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与限速轮同轴线的圆形槽,所述插块靠近开槽的侧面设有与开槽同轴线的圆柱形空腔,所述外凸子设于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子在空腔的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并且所述外凸子的数量为偶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锤的中部与所述开槽转动连接,所述内凸子位于离心锤的头部,所述离心锤的尾部与弹簧伸缩杆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结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离心锤分别为主离心锤和副离心锤,所述主离心锤与副离心锤之间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主离心锤的头部以及副离心锤的尾部转动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与主离心锤的尾部转动连接。
CN202122928658.7U 2021-11-26 2021-11-26 钢结构转运装置 Active CN217198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8658.7U CN217198209U (zh) 2021-11-26 2021-11-26 钢结构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8658.7U CN217198209U (zh) 2021-11-26 2021-11-26 钢结构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8209U true CN217198209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8658.7U Active CN217198209U (zh) 2021-11-26 2021-11-26 钢结构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8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5278B (zh) 帐篷用锁止装置
CA2595991A1 (en) Fuel cell stack,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fuel cell stack, method of transporting fuel cell stack, and method of mounting fuel cell stack on vehicle
CN217198209U (zh) 钢结构转运装置
CN203580914U (zh) 简易式拖车器
CN213262021U (zh) 快换结构、设置快换结构的汽车和匹配快换结构的电池
CN218431286U (zh) 具有防超速功能的钢结构转运装置
CN209863043U (zh) 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式货架
CN216734506U (zh) 一种半挂车厢体侧墙结构
CN215760406U (zh) 一种新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节点防脱插销
CN207607510U (zh) 一种多工况助力型转运装置
CN203589587U (zh) 放线滑车用插销
CN113800381B (zh) 汽车吊运工装
CN210591960U (zh) 一种电缆钢带用安全运输装置
CN201086961Y (zh) 折叠式集装箱的角柱锁紧结构
CN212712605U (zh) 一种锂电池叉车辅助保护装置
CN111689448B (zh) 一种换向轮、发电机组进出集装箱式房的辅助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16232341U (zh) 一种移动后放置定位稳定的手推车
CN219382529U (zh) 一种铝锭搬运装置
CN21756061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钢筋直径检测装置
CN210454893U (zh) 一种氩气瓶快速搬运装置
CN217707230U (zh) 一种便于折叠固定的集装箱把手
CN215851308U (zh) 无人机存运工具
CN219997280U (zh) 具有改进结构的定位信标
CN204754223U (zh) 模板拉杆
CN212980248U (zh) 一种便于转运的空心板填充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5

Address after: No. 18-1, Building 1-1, Phase I Plaza, Hongxing International Plaza, Block A and B, Plot IIID1-2 and IIID4-2, Lianhuahu District, Tongchuan District, Dazh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35002

Patentee after: DAZHOU TIANCHUANG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635000 in the plant of Sichuan Dayou Machinery Co., Ltd., No. 1 North South Trunk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zh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zhou Huizho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