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3973U -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3973U
CN217193973U CN202123311128.4U CN202123311128U CN217193973U CN 217193973 U CN217193973 U CN 217193973U CN 202123311128 U CN202123311128 U CN 202123311128U CN 217193973 U CN217193973 U CN 217193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shaped vertical
alignment
vertic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11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万寿
林彦川
张海杨
魏仁圣
冯旭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yun Yichang Avi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Lingy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yun Yichang Avi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Lingy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yun Yichang Avi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Lingy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yun Yichang Avi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111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3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3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3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Gear Processing (AREA)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底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一V型立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并平行与第一V型立板的外侧设置有端面定位夹具;所述底板的顶部并垂直于第一V型立板的一侧通过耳座和销轴铰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顶部平行固定有第二V型立板;在两块第一V型立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找正夹具。此工装能够用于内筒和轮轴装配之后对其进行装夹和定位,使其定位在车床工作台上,再配合钻床或者铣床对两者相配合的锥孔进行配合加工,进而保证了锥孔的加工精度,而且在一侧的锥孔加工完成之后,通过翻转之后,再对另一侧进行加工,保证了两侧锥孔的同轴度。

Description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起落架轮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
背景技术
某飞机主起落架上有相配合的内筒和轮轴零部件,内筒套装在轮轴的外部,在两者相套装的部位加工有贯穿的呈径向布置的1:20的锥形通孔,在对锥形通孔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加工工艺是在钻床或者铣床上进行加工,具体加工过程中,由于相配合的锥形通孔位于两侧,因此在加工完一侧的锥形通孔之后,需要翻面之后再进行另一面锥形通孔的加工,因此,上述的加工过程中无法保证两次所加工的锥形通孔的同轴度。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轴配孔工装来辅助两者锥形通孔加工过程中的装夹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此工装能够用于内筒和轮轴装配之后对其进行装夹和定位,使其定位在车床工作台上,再配合钻床或者铣床对两者相配合的锥孔进行配合加工,进而保证了锥孔的加工精度,而且在一侧的锥孔加工完成之后,通过翻转之后,再对另一侧进行加工,保证了两侧锥孔的同轴度。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它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用于对轮轴进行支撑的第一V型立板;
所述底板的顶部并平行与第一V型立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轮轴进行轴向限位的端面定位夹具;
所述底板的顶部并垂直于第一V型立板的一侧通过耳座和销轴铰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顶部平行固定有用于对内筒进行支撑的第二V型立板;
在两块第一V型立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用于对锥形孔进行找正的找正夹具。
所述第一V型立板上加工有用于和轮轴外壁相配合的第一V型槽,第一V型立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一V型压板。
所述第二V型立板上加工有用于和内筒外壁相配合的第二V型槽,第二V型立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二V型压板。
所述端面定位夹具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端面定位座,在端面定位座的顶部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端头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安装有端盖,端盖与轮轴的外端面相顶紧配合。
所述转动板的尾部和底板之间安装有用于对其角度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板尾部外侧壁上的耳板,耳板上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底端支撑在底板的顶端。
所述找正夹具包括夹具支撑座,夹具支撑座的底板通过多个定位销钉定位装夹在底板上,待其定位完成之后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夹具支撑座的顶部固定有用于对钻头导向的钻套。
所述找正夹具还包括找正芯棒,找正芯棒穿过钻套,在找正芯棒的下部套装有可调螺套,可调螺套的顶部支撑有下导正锥套,在找正芯棒的上部套装有上导正锥套。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此工装能够用于内筒和轮轴装配之后对其进行装夹和定位,使其定位在车床工作台上,再配合钻床或者铣床对两者相配合的锥孔进行配合加工,进而保证了锥孔的加工精度,而且在一侧的锥孔加工完成之后,通过翻转之后,再对另一侧进行加工,保证了两侧锥孔的同轴度。
2、通过端面定位夹具能够用于对轮轴进行轴向定位,并实现其轴向夹紧。
3、通过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能够用于调节转动板的角度,进而调节所支撑的内筒的角度,以便于后续的锥形孔的定位。
4、通过上述的找正夹具能够用于对轮轴和内筒进行找正,进而保证了后续锥孔加工的定位精度。
5、找正夹具采用定位销钉在底板上定位,并用螺栓固定;需找正孔时,安装找正夹具,工作时,取下找正夹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三维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第一视角三维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第二视角三维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A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B-B视图。
图中:底板1、耳板2、调节螺栓3、第二V型槽4、第二V型立板5、第二V型压板6、转动板7、耳座8、销轴9、固定耳座10、第一V型立板11、第一V型槽12、第一V型压板13、夹具支撑座14、可调螺套15、下导正锥套16、找正芯棒17、上导正锥套18、钻套19、端盖20、调节螺杆21、紧定螺钉22、端面定位座23、螺栓24、定位销钉25、轮轴26、内筒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8,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它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用于对轮轴26进行支撑的第一V型立板11;所述底板1的顶部并平行与第一V型立板1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轮轴26进行轴向限位的端面定位夹具;所述底板1的顶部并垂直于第一V型立板11的一侧通过耳座8和销轴9铰接有转动板7,转动板7的顶部平行固定有用于对内筒27进行支撑的第二V型立板5;在两块第一V型立板1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用于对锥形孔进行找正的找正夹具。此工装能够用于内筒和轮轴装配之后对其进行装夹和定位,使其定位在车床工作台上,再配合钻床或者铣床对两者相配合的锥孔进行配合加工,进而保证了锥孔的加工精度,而且在一侧的锥孔加工完成之后,通过翻转之后,再对另一侧进行加工,保证了两侧锥孔的同轴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V型立板11上加工有用于和轮轴26外壁相配合的第一V型槽12,第一V型立板11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一V型压板13。通过上述的第一V型槽12能够用于将轮轴26可靠的定位支撑在第一V型立板11的顶部,进而便于后续对其进行钻孔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V型立板5上加工有用于和内筒27外壁相配合的第二V型槽4,第二V型立板5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二V型压板6。通过上述的第二V型槽4能够用于将内筒27可靠的定位支撑在第二V型立板5上,进而便于后续配合轮轴26。
进一步的,所述端面定位夹具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端面定位座23,在端面定位座23的顶部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调节螺杆21,调节螺杆21的端头通过紧定螺钉22固定安装有端盖20,端盖20与轮轴26的外端面相顶紧配合。通过端面定位夹具能够用于对轮轴26进行轴向定位,并实现其轴向夹紧。装夹过程中,通过转动调节螺杆21就可以顶紧端盖20,进而通过端盖20与轮轴26端面相配合,进而实现其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7的尾部和底板1之间安装有用于对其角度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板7尾部外侧壁上的耳板2,耳板2上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调节螺栓3,调节螺栓3的底端支撑在底板1的顶端。通过上述的角度调节机构能够用于调节转动板7的角度,进而调节所支撑的内筒27的角度,以便于后续的锥形孔的定位。调节过程中,只需要转动调节螺栓3,就可以使得转动板7绕着销轴9转动,进而实现其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找正夹具包括夹具支撑座14,夹具支撑座14的底板通过多个定位销钉25定位装夹在底板1上,待其定位完成之后通过螺栓24锁紧固定;在夹具支撑座14的顶部固定有用于对钻头导向的钻套19。所述找正夹具还包括找正芯棒17,找正芯棒17穿过钻套19,在找正芯棒17的下部套装有可调螺套15,可调螺套15的顶部支撑有下导正锥套16,在找正芯棒17的上部套装有上导正锥套18。通过上述的找正夹具能够用于对轮轴26和内筒27进行找正,进而保证了后续锥孔加工的定位精度。具体工作过程中,将找正芯棒17定位在钻床上,通过找正芯棒将原孔导正,压紧内筒、轮轴,压紧工装后即可铰孔。
进一步的,找正夹具定位于底板上,用于导正轮轴1:20锥孔与钻床的垂直度及同心度。找正夹具采用定位销钉在底板上定位,并用螺栓固定;需找正孔时,安装找正夹具,工作时,取下找正夹具。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通过将内筒、轮轴装配后,分别采用第二V型立板5和第一V型立板11固定内筒、轮轴,此时轮轴的轴心水平、内筒的轴心水平,而制造误差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整,使其绕销轴的旋转实现,此时在夹具上只需限制轮轴的旋转及找正原孔即可实现铰孔;
利用钻床钻夹夹紧找正芯棒,找正芯棒直径与轮轴底孔协调,用找正芯棒将原孔导正,压紧内筒、轮轴,压紧工装后即可铰孔,铰孔之前先拆卸掉找正夹具;
采用数控加工,保证内筒、轮轴装配后的水平。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1.将夹具主体的底板1放到加工设备上;
2.将组装的内筒、轮轴分别放在第二V型立板5和第一V型立板11上,并检查与V形槽的接触情况;
3.找正内筒、轮轴的水平;
4.安装找正夹具;
5.在钴床上安装找正芯棒;
6.在内筒工安装下导正锥套16和上导正锥套18,下导正锥套16用可调螺套15托住;
7.旋转钻床主轴及找正芯棒,导正锥孔底孔;压紧内筒、轮轴;此时检查找正芯棒的旋转应灵活;
8.用端面定位夹具顶住轮轴二个端面;
9.在加工设备上固定配孔工装;此时检查找正芯棒的旋转应灵活;
10.取下找正夹具,更换钻头或饺刀,饺上侧孔至尺寸于;
11.松并夹紧机构,将内筒,轮轴旋转180按上述方法固定;
12.更换下侧的下导正锥套16,按上述方法找正、压紧、较孔。

Claims (7)

1.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用于对轮轴(26)进行支撑的第一V型立板(11);
所述底板(1)的顶部并平行与第一V型立板(1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轮轴(26)进行轴向限位的端面定位夹具;
所述底板(1)的顶部并垂直于第一V型立板(11)的一侧通过耳座(8)和销轴(9)铰接有转动板(7),转动板(7)的顶部平行固定有用于对内筒(27)进行支撑的第二V型立板(5);
在两块第一V型立板(1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用于对锥形孔进行找正的找正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型立板(11)上加工有用于和轮轴(26)外壁相配合的第一V型槽(12),第一V型立板(11)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一V型压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V型立板(5)上加工有用于和内筒(27)外壁相配合的第二V型槽(4),第二V型立板(5)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二V型压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定位夹具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端面定位座(23),在端面定位座(23)的顶部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调节螺杆(21),调节螺杆(21)的端头通过紧定螺钉(22)固定安装有端盖(20),端盖(20)与轮轴(26)的外端面相顶紧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7)的尾部和底板(1)之间安装有用于对其角度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板(7)尾部外侧壁上的耳板(2),耳板(2)上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调节螺栓(3),调节螺栓(3)的底端支撑在底板(1)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找正夹具包括夹具支撑座(14),夹具支撑座(14)的底板通过多个定位销钉(25)定位装夹在底板(1)上,待其定位完成之后通过螺栓(24)锁紧固定;在夹具支撑座(14)的顶部固定有用于对钻头导向的钻套(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找正夹具还包括找正芯棒(17),找正芯棒(17)穿过钻套(19),在找正芯棒(17)的下部套装有可调螺套(15),可调螺套(15)的顶部支撑有下导正锥套(16),在找正芯棒(17)的上部套装有上导正锥套(18)。
CN202123311128.4U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 Active CN217193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1128.4U CN217193973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1128.4U CN217193973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3973U true CN217193973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4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1128.4U Active CN217193973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3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3322A (zh) 差速器壳体的加工装置及其工艺
CN108480923B (zh) 一种大型薄壁回转体零件精密加工的方法
CN104325178A (zh) 一种小轴用多圈径向非均布分度钻模
CN217193973U (zh)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轮轴配孔工装
CN206484064U (zh) 一种工件的钻圆周孔的夹紧装置
CN203726231U (zh) 差速器壳体的加工装置
CN108481192A (zh) 一种适用于薄壁长隔套的磨用夹具及装夹方法
CN106346054A (zh) 一种工件的钻圆周孔的夹紧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01970109U (zh) 机床用新型夹具
CN109202508B (zh) 一种柱塞套钻铰孔定位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04221052U (zh) 一种小轴用多圈径向非均布分度钻模
CN101195175A (zh) 同轴大跨距耳座孔镗削辅助装置及镗削加工方法
CN206415657U (zh) 一种用于加工电力设备行业圆柱形滤网的打孔机
CN215392646U (zh) 一种半轴套管法兰盘的钻孔夹具
CN115488403A (zh) 一种机车驱动空心轴十字齿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11097942B (zh) 大型薄壁双层筒深孔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0000579B (zh) 一种中心非通孔的离心叶轮批量数控加工专用夹具及安装方法
CN104551020B (zh) 中心孔加工车床
CN108237408B (zh) 一种旋转加工中心夹具
CN106695250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合底座铸件的加工工艺
CN206366706U (zh) 一种锯板孔加工定位装置
CN219130989U (zh) 一种平行孔铰孔作业辅助工具
CN106624037A (zh) 一种用于加工电力设备行业圆柱形滤网的打孔机
CN205673889U (zh) 一种转向器阀体多工位加工工装
CN217097253U (zh) 一种活塞销孔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