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2111U - 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2111U
CN217192111U CN202122768808.2U CN202122768808U CN217192111U CN 217192111 U CN217192111 U CN 217192111U CN 202122768808 U CN202122768808 U CN 202122768808U CN 217192111 U CN217192111 U CN 217192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lates
stamping die
forming
st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688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孙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688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2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2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2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包括多个模具板,模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叠加面,多个模具板通过叠加面贴合叠放组合而成;模具板还包括底边,与底边连接并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以及和底边相对设置的成型边,多个成型边的表面组合成为冲压模具的成型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冲压模具制造过程简单,周期短并且成本较低,能够满足简易冲压件的制备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金属材质的冲压模具一般需要高速铣削加工来实现模具制造,该工艺制作的模具制造周期较长,投入成本高,现需要一种快速成型的冲压模具,制造周期短,成本低,能够满足当前的制造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具制造周期较长,投入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包括多个模具板,所述模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叠加面,所述多个模具板通过所述叠加面贴合叠放组合而成;所述模具板还包括底边,与所述底边连接并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以及和底边相对设置的成型边,多个所述成型边的表面组合成为所述冲压模具的成型面。
可选地,所述模具板的厚度为2mm-22mm。
可选地,还包括螺栓结构,每个所述模具板的叠加面上设置至少三个通孔,所述螺栓结构穿过所述通孔将多个所述模具板叠加固定。
可选地,所述成型边的表面加工为多个平面及曲面,多个所述成型边的表面组合成为所述冲压模具的成型面。
可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腔体,所述多个模具板叠放组合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底边和至少部分所述侧边紧密贴合。
可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腔体,所述多个模具板叠放组合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还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所述螺栓结构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通孔将所述底座和多个所述模具板叠加固定。
可选地,还包括框形的夹箍,所述夹箍套接在多个所述模具板的侧边上,并将所述成型边围绕在其中。
可选地,所述多个所述模具板的侧边上设置台阶,所述夹箍设置在所述台阶上方。
可选地,多个所述模具板的侧边通过焊接的方式二次固定。
可选地,还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由多个上模具板构成,所述上模具板包括上成型边,多个所述上成型边的表面组合成为所述上模具的成型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组合式的冲压模具制造过程简单,制造周期短并且成本较低,能够满足简易冲压件的制备需求。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模具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冲压模具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冲压模具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中冲压模具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中冲压模具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上模具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101、叠加面;102、底边;103、侧边;104、成型边;105、通孔;106、成型面;107、挡板;108、台阶;201、上模具板;202、压型边;301、底座;302、固定孔;401、夹箍。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如图1~图6所示,包括多个模具板,模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叠加面101,多个模具板通过叠加面101贴合叠放组合而成;模具板还包括底边102,与底边102连接并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103,以及和底边102相对设置的成型边104,多个成型边104的表面组合成为冲压模具的成型面。组合式的冲压模具制造过程简单,制造周期短并且成本较低,能够满足简易冲压件的制备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板的厚度为2mm-22mm。模具板厚度过薄,强度较低,组合冲压模具对产品进行加工时容易被压弯变形;模具板厚度过大时,加工精度较差,组合成冲压模具加工时误差较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厚度的模具板进行组合形成冲压模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栓结构,每个模具板的叠加面101上设置至少三个通孔105,如图2~图5所示,螺栓结构穿过通孔105将多个模具板叠加固定。具体地,每个模具板的叠加面101上设置通孔105的位置相同,根据实际需求叠加多个模具板后,将螺栓结构穿过通孔105将多个模具板固定,组合形成冲压模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型边104的表面加工为多个平面及曲面,多个成型边104的表面组合成为冲压模具的成型面106。按照预定形状和角度加工每个模具板的成型边104表面,多个成型边104表面组合后形成成型面106,预定成型面106可以为平面、“Z”字形表面或不同弧度的曲面等,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301,如图4、图5所示,底座301设置腔体,多个模具板叠放组合设置在腔体内,腔体的内侧壁与底边102和至少部分侧边103紧密贴合。座体的设置可以更牢固的将多层模具板叠加固定,避免冲压时模具板相互分离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301,底座301设置腔体,多个模具板叠放组合设置在腔体内,腔体的侧壁上还设置固定孔302,如图3所示,固定孔302与通孔105对应设置,螺栓结构穿过固定孔302和通孔105将底座301和多个模具板叠加固定。具体地,底座301侧壁上的固定孔302位置与模具板叠加面101上设置的通孔105位置相同,通过螺栓结构将多层模具板和底座301共同固定,增加组合冲压模具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框形的夹箍401,如图5所示,夹箍401套接在多个模具板的侧边103上,并将成型边104围绕在其中。将夹箍401套接在多层模具板外围,可以将多层模具板二次固定,保证组合式冲压模具的成型面106没有缝隙,避免加工时模具板分离,提高冲压模具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模具板的侧边103上设置台阶108,如图3、图5所示,夹箍401设置在台阶108上方。在模具板侧边103设置台阶108可以防止夹箍401向下滑动,保证模具板成型边104紧密贴合,提高冲压模具成型面106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模具板的最外侧还包括一个挡板107,如图2、图4所示,挡板107的高度大于模具板的成型边104,用于定位冲压件避免加工时冲压件移动位置或从冲压模具上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模具板的侧边103通过焊接的方式二次固定。为了保证冲压模具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螺栓结构将多个模具板固定后,再利用焊接的方式将多个模具板侧边103固定,增加了冲压模具的稳定性,提高了加工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具,如图6所示,上模具由多个上模具板201构成,上模具板201包括压型边202,多个压型边202的表面组合成为上模具的压型面。具体地,在加工时将整块板材通过激光切割的方式加工成预定形状,上模具板201与模具板一次加工成型,不仅能使成型面106与压型面配合紧密,还能节约材料。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模具板,所述模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叠加面,多个所述模具板通过所述叠加面贴合叠放组合而成;所述模具板还包括底边,与所述底边连接并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以及和底边相对设置的成型边,多个所述成型边的表面组合成为所述冲压模具的成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板的厚度为2mm-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结构,每个所述模具板的叠加面上设置至少三个通孔,所述螺栓结构穿过所述通孔将多个所述模具板叠加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边的表面加工为多个平面及曲面,多个所述成型边的表面组合成为所述冲压模具的成型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腔体,所述多个模具板叠放组合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底边和至少部分所述侧边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腔体,所述多个模具板叠放组合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还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所述螺栓结构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通孔将所述底座和多个所述模具板叠加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形的夹箍,所述夹箍套接在多个所述模具板的侧边上,并将所述成型边围绕在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模具板的侧边上设置台阶,所述夹箍设置在所述台阶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模具板的侧边通过焊接的方式二次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由多个上模具板构成,所述上模具板包括上成型边,多个所述上成型边的表面组合成为所述上模具的压型面。
CN202122768808.2U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Active CN217192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8808.2U CN217192111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8808.2U CN217192111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2111U true CN217192111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68808.2U Active CN217192111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2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02162A1 (en) Manufacturing of computing devices
CN110883505B (zh) 一种多点铝镍同时焊接方法
JPH0521050B2 (zh)
CN217192111U (zh) 一种组合式冲压模具
CN111885856A (zh) 一种提升多层电路板层间对准精度的熔合方法及治具
CN111565523A (zh) 二阶埋铜块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CN111231358A (zh) 一种铜箔导电胶带多层材料复合组贴工艺
CN109787437A (zh) 一种高速电机转子铁芯制造工艺
CN106695255B (zh) 按键生产工艺
JP2016107269A (ja) プレス用金型
CN210059532U (zh) 一种组合式内脱板冲模结构
JP3948575B2 (ja) 異形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10666262A (zh) 一种铝箔类高精度零件的加工方法
CN210100135U (zh) 一种酒盒纸板批量打孔机
CN219028679U (zh) 一种纸箱模切刀模用固定机构
JPS57109529A (en) Manufacture of laminated blanking die by turret punch press
KR200387589Y1 (ko) 코어철심 성형,적층용 금형
JPH05121875A (ja) 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CN213436509U (zh) 高精密数冲机床外壳
CN109849415B (zh) 一种薄壁零件模具
CN113751571B (zh) 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多pin下料模具及其下料工艺
CN214236633U (zh) 线切割定位装置
CN216253376U (zh) 一种用于pcb的功能集成一体化生产模具
CN213162674U (zh) 一种装配式双钢板剪力墙的冲孔装置
CN216297705U (zh) 一种卡箍零件成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957, Shunda Road, Gaoxin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000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Jiey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30000 957 Shunda Road, Changchun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lin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JIEYI AUTO PART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