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7845U -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7845U
CN217187845U CN202220089945.5U CN202220089945U CN217187845U CN 217187845 U CN217187845 U CN 217187845U CN 202220089945 U CN202220089945 U CN 202220089945U CN 217187845 U CN217187845 U CN 217187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self
ferris wheel
stabilizing
wheel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99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小良
李坚
文红光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to CN2022200899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7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7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7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其中,所述轿厢包括:车架;滑道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座仓结构,与所述滑道结构转动连接;纠偏结构,设置于所述滑道结构,所述纠偏结构与所述座仓结构转动连接;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并用于驱动所述纠偏结构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座仓结构的重心设置在旋转中心的下方,且配合驱动结构与纠偏结构对轿厢主动调整的设置方式,实现提高轿厢稳定运行的目的,达到始终保持轿厢平稳的效果,进而提高游客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览设备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摩天轮轿厢大多属于靠自重来保持轿厢地面的水平状态,当重心发生变化时(如游客走动)或外力发生变化时(如风力较大),轿厢地面的水平状态将出现不稳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且轿厢地面的水平状态较不稳定容易导致游客发生危险状况,从而影响从面影响游客体验。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轿厢在游览设施工作时容易产生晃动导致轿厢不平稳,从而影响舒适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中,包括:
车架;
滑道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
座仓结构,与所述滑道结构转动连接;
纠偏结构,设置于所述滑道结构,所述纠偏结构与所述座仓结构转动连接;
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并用于驱动所述纠偏结构转动。
所述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中,所述滑道结构包括两个滑道组件,两个所述滑道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两端。
所述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中,所述座仓结构包括:仓体;座仓,设置在所述仓体内部的下方;滚轮结构,设置在所述仓体外侧;其中,所述滚轮结构包括两个滚轮组件,两个所述滚轮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滑道组件滑动连接。
所述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中,每个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件,多个所述滚轮件呈圆形阵列分布在所述仓体上。
所述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中,所述纠偏结构为齿圈,所述齿圈位于两个所述滑道组件相对的一侧。
所述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的电机,电机轴末端通过离合装置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所述齿圈啮合的齿轮。
所述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中,所述离合装置为电磁离合器。
所述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中,所述滑道组件与所述齿圈均设置为圆环状。
所述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中,所述安全轿厢还包括倾角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并用于检测所述座仓结构的水平状态。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系统,其中,包括上述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所述系统还包括:游览车,与所述车架连接;轨道,与所述游览车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其中,所述轿厢包括:车架;滑道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座仓结构,与所述滑道结构转动连接;纠偏结构,设置于所述滑道结构,所述纠偏结构与所述座仓结构转动连接;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并用于驱动所述纠偏结构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座仓结构的重心设置在旋转中心的下方,且配合驱动结构与纠偏结构对轿厢主动调整的设置方式,实现提高轿厢稳定运行的目的,达到始终保持轿厢平稳的效果,进而提高游客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的第三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现有摩天轮轿厢大多属于靠自重来保持轿厢地面的水平状态,当重心发生变化时(如游客走动)或外力发生变化时(如风力较大),轿厢地面的水平状态将出现不稳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且轿厢地面的水平状态较不稳定容易导致游客发生危险状况,从而影响从面影响游客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能够通过自身重力或驱动结构使轿厢始终保持稳定,从而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所述安全轿厢包括:车架100;滑道结构200,设置于所述车架100;座仓结构300,与所述滑道结构200转动连接;纠偏结构400,设置于所述滑道结构200,所述纠偏结构400与所述座仓结构300转动连接;驱动结构500,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300,并用于驱动所述纠偏结构400转动。
具体地,所述滑道结构200包括两个设置在车架100两端的滑道组件,每个滑道组件设置为圆环状,且滑道组件圆环中心设置有滑槽,座仓结构300包括呈圆球状的仓体310,仓体内部底侧设置有座仓320,仓体的重力分布均匀且座仓320分布在仓体内部下方使中心在座仓结构300的下方(即旋转中心的下方),仓体310外侧设置有两组滚轮组件,每个滚轮组件由六个呈圆形陈列分布的滚轮件330组成,每个滚轮件330与滑道组件的滑槽进行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滑动组件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呈圆环状的齿圈400(齿圈内侧带有齿),驱动结构500包括伺服电机510,电机通过减速机520连接有电磁离合器530,电磁离合器530通过转轴连接有齿轮550,齿轮550与齿圈400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轿厢运行过程中,主要靠自身重力保持平稳(轿厢重心位于旋转中心的下方),与此同时,通过驱动结构500与纠偏结构400形成的伺服驱动机构使轿厢始终保持稳定不变,而在伺服驱动机构失效的情况下,可自动脱开伺服驱动系统,从而恢复为只依靠自身重力保持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的较佳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座仓结构的重心设置在旋转中心的下方,且配合驱动结构与纠偏结构对轿厢主动调整的设置方式,实现提高轿厢稳定运行的目的,达到始终保持轿厢平稳的效果,进而提高游客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道结构200包括两个滑道组件,两个所述滑道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车架100的两端。
具体地,滑道组件设置为圆环状,滑道组件的圆环中心设置有滑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仓结构300包括:仓体310;座仓320,设置在所述仓体310内部的下方;滚轮结构330,设置在所述仓体310外侧;其中,所述滚轮结构330包括两个滚轮组件,两个所述滚轮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滑道组件滑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2或图3所示,所述仓体310设置为圆球状,仓体310上设置有仓门,仓体310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座仓320,在仓门关闭形成的球状仓体310重力分布均匀,且所述座舱结构300的自身重力大部分由座仓结构330提供,从而使座仓结构300的重力分布在下方(即重心在旋转中心的下方),进而使安全轿厢在工作时能够仅依靠自身重力保持座仓结构的平稳,避免整个轿厢倾覆的危险情况,达到提高游客的舒适度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件330,多个所述滚轮件330呈圆形阵列分布在所述仓体310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每个滚轮组件设置有六个滚轮件330,且滚轮件330呈圆形阵列分布咋仓体310的外侧,通过滚轮件330与滑轮组件的滑槽进行滑动连接,从而使安全轿厢工作时圆球形的座仓结构300在圆环状的滑道组件内进行滑动,提高运行的安全并保证游客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纠偏结构400为齿圈,所述齿圈400位于两个所述滑道组件相对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3或图5所示,齿圈400的数量设置为一个,齿圈400与一个滑道组件固定,固定面为该滑道组件的两个滑动组件面对面的侧壁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结构500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300的电机510,电机轴末端通过离合装置530连接有转轴(图中未标出),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所述齿圈400啮合的齿轮550。
具体地,所述离合装置530为电磁离合器。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结构500包括与仓体310安装的驱动底座570,驱动底座570上设置有电极510(即伺服电机),电机轴上设置有减速机520,减速机520上连接有电磁离合器520,驱动底座570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与电磁离合器连接,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圈400啮合的齿轮550。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驱动结构500与纠偏结构400形成的伺服驱动机构使轿厢始终保持稳定不变,且在伺服驱动机构失效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脱开伺服驱动系统(即断开电磁离合器),从而恢复为只依靠自身重力保持平稳,从而保证安全轿厢的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道组件与所述齿圈均设置为圆环状。
通过滑道组件与齿圈400均为圆环状的设置方式,从而使圆球状的仓体310通过滚轮件330与相固定的滑道组件和齿圈进行滑动,从而提高安全轿厢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轿厢还包括倾角测量装置(图中未标出),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300,并用于检测所述座仓结构的水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倾角测量装置设置为高精度测量仪,在安全轿厢工作过程中通过测量仪不断检测轿厢底面的水平状态,并在发现误差后启动电机510,从而通过控制齿轮550转动带动齿圈400转动,进而带动座仓结构300相对于滑道结构200转动,从而保证座仓结构300是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在伺服驱动机构失效的情况下,控制系统能自动断开电磁离合器电源,从而断开伺服驱动机构与齿圈的运动连接,恢复为只依靠自身重力保持平稳,保证不存在轿厢倾覆的危险。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所述系统还包括:游览车,与所述车架连接;轨道,与所述游览车滑动连接。
具体地,车架100上设置有游览车,轨道为摩天轮轨道,轿厢通过游览车在摩天轮轨道上进行行驶,从而带给游客游玩体验。
工作原理:轿厢在通过游览车在轨道上工作时,通过高精度倾角测量仪不断检测轿厢底面的水平状态,发现误差后即向控制系统发出偏差信号,控制系统收到偏差信号后,立即向伺服驱动机构中的伺服电机510发出纠偏指令,同步动作,并通过减速机520、电磁离合器530、转轴、齿轮550向齿圈400输出纠偏扭力。如此循环往复,保证了轿厢底面在摩天轮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处于高水平的水平稳定状态。
在伺服驱动机构失效的情况下,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断开电磁离合器530电源,从而断开伺服驱动机构与齿圈400的运动连接,恢复为只依靠座仓结构300自身重力保持平稳,保证不存在轿厢倾覆的危险,从而达到提升轿厢的稳定性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其中,所述轿厢包括:车架;滑道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座仓结构,与所述滑道结构转动连接;纠偏结构,设置于所述滑道结构,所述纠偏结构与所述座仓结构转动连接;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并用于驱动所述纠偏结构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座仓结构的重心设置在旋转中心的下方,且配合驱动结构与纠偏结构对轿厢主动调整的设置方式,实现提高轿厢稳定运行的目的,达到始终保持轿厢平稳的效果,进而提高游客舒适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滑道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
座仓结构,与所述滑道结构转动连接;
纠偏结构,设置于所述滑道结构,所述纠偏结构与所述座仓结构转动连接;
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并用于驱动所述纠偏结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结构包括两个滑道组件,两个所述滑道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仓结构包括:仓体;座仓,设置在所述仓体内部的下方;滚轮结构,设置在所述仓体外侧;其中,所述滚轮结构包括两个滚轮组件,两个所述滚轮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滑道组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件,多个所述滚轮件呈圆形阵列分布在所述仓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结构为齿圈,所述齿圈位于两个所述滑道组件相对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的电机,电机轴末端通过离合装置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所述齿圈啮合的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为电磁离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组件与所述齿圈均设置为圆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轿厢还包括倾角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座仓结构,并用于检测所述座仓结构的水平状态。
10.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所述系统还包括:游览车,与所述车架连接;轨道,与所述游览车滑动连接。
CN202220089945.5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 Active CN217187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9945.5U CN217187845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9945.5U CN217187845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7845U true CN217187845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9945.5U Active CN217187845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7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4813A (zh) 一种agv车辆运载车
CN102642445B (zh) 一种可智能调节偏心距的偏心车轮
CN101007550A (zh) 仿生多关节型机器人腿部驱动传动装置
CN110329392A (zh) 一种新型停车agv小车
CN110282361B (zh) 一种自动引导小车的可变式装夹装置及物品定位装夹方法
CN105835369A (zh) 一种轻型龙门的大型3d打印机结构
CN109707977B (zh) 一种具有往复式俯仰机构的车载可升降双轴伺服控制转台
CN109677882B (zh) 用于飞机滚动翻转的装置
CN110712770A (zh) 低矮空间的太阳翼水平对接装配9自由度混联调姿平台
CN217187845U (zh) 一种自稳定摩天轮安全轿厢及系统
CN107428508A (zh) 楼梯升降机的改进或与楼梯升降机相关的改进
CN111532083A (zh) 一种自动调节轮距的行星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454847A (zh) 一种旋翼姿态调节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多旋翼无人机
CN111828017B (zh) 一种隧道施工监测装置
CN108215654B (zh) 车轮和运输车
CN111152263B (zh) 一种六足仿生机器人及其方法
CN106741399B (zh) 一种智能型代步装置
CN210564648U (zh) 一种地铁隧道无轨自行式平台车的重心水平调节机构
CN205801201U (zh) 快速平稳上楼助力车
JP2003199978A (ja) 環状観覧車
CN108973561A (zh)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
CN116040527A (zh) 一种激光导航车
CN211244154U (zh) 高平衡性履带式轮椅
CN209776616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通用底盘
CN107499406B (zh) 爬楼行走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