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9113U -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9113U
CN217179113U CN202220333493.0U CN202220333493U CN217179113U CN 217179113 U CN217179113 U CN 217179113U CN 202220333493 U CN202220333493 U CN 202220333493U CN 217179113 U CN217179113 U CN 217179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supporting seat
drum
traditional chines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334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化东
张永春
林治钰
张克富
季传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rk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rk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rk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rk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334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9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9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9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涉及固体干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烘干滚筒、机架、风箱、收集箱以及电加热管;机架由对向设置的第一L形支撑座和第二L形支撑座组成,烘干滚筒横向转动设置于第一L形支撑座和第二L形支撑座的相对内壁之间,烘干滚筒的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风箱为圆筒形,风箱的一端横向固接于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上,另一端穿过烘干滚筒的开口端延伸至烘干滚筒内,收集箱设置于烘干滚筒的下方,电加热管横向设置在烘干滚筒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对中药材进行干燥杀菌时存在对中药材烘干不全面、中药材易粘连,热空气与中药材的接触不充分,影响杀菌效果及烘干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干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中药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处理。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又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
中药材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包括净制、炮炙、切制、粉碎、提取、分离与精制、浓缩等多个步骤,浓缩结束后需要对完成生产加工的中药材进行干燥和杀菌,以利于后续的储存。干燥杀菌过程中要用到特定的杀菌干燥装置,具体操作为将制好的中药材投入到干燥装置中,在热风的烘干作用下使中药材中的水分蒸发,同时在高温下完成灭菌过程,在含水量降低到5%以下后,再进行后续的分类、装袋和保存。
而现有的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以下的问题:
1、在对中药材进行干燥杀菌时,不对其进行翻动,导致通入装置内的热空气只能流动于中药材的表面,难以实现对中药材内部的干燥,杀菌效果差,且静置的中药材在干燥的过程中容易粘连成块。
2、受热空气的吹入的方向的限制,热空气与中药材不能实现充分的接触,接触的时间短,接触的面积小,导致干燥效率低、热杀菌效果差。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对中药材进行干燥杀菌时存在对中药材烘干不全面、中药材易粘连,热空气与中药材的接触不充分,影响杀菌效果及烘干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包括烘干滚筒、机架、风箱、收集箱以及电加热管。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机架由对向设置的第一L形支撑座和第二L形支撑座组成。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L形支撑座和第二L形支撑座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分别安装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凹槽处铰接有转动盖板,所述转动盖板起防水防尘作用。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烘干滚筒横向转动设置于第一L形支撑座和第二L形支撑座的相对内壁之间。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烘干滚筒的两端口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烘干滚筒的封口端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端面上开设有周向分布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内设有过滤网,设置连通口是为了保持烘干滚筒内的气压平衡,使潮湿空气及时排出,设置过滤网的目的是防止中药材在烘干时从连通口外漏。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风箱为圆筒形,所述风箱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烘干滚筒开口端并延伸至所述烘干滚筒内,所述风箱与所述烘干滚筒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风箱内转动设有送风叶轮,所述送风叶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相连。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风箱延伸至所述烘干滚筒内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上与所述风箱固接部分设有横向气孔,所述横向气孔用于空气的流通。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烘干滚筒靠近两端面的外壁上对称设有周向滑环,所述第一L形支撑座和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的内壁上分别并列转动设有两个滑轮,两个所述滑轮位于与其靠近的所述周向滑环的两侧,并与所述周向滑环摩擦接触,滑轮与周向滑环的设置,对烘干滚筒起传动和支撑作用,同时减小了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在转动时承受的径向载荷,延长了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烘干滚筒的筒壁上设有进出料口,所述进出料口处设有可拆盖板,所述可拆盖板通过螺栓固接于所述烘干滚筒外壁上,可拆盖板的设置,使得烘干滚筒在转动时,中药材不会从进出料口漏出。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烘干滚筒的内壁上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在烘干滚筒转动时对其中的中药材进行翻动挡料。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电加热管横向设置在所述烘干滚筒内,所述电加热管端部连接有供电座,所述供电座固接于所述烘干滚筒的封闭端面的内壁上。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电加热管外侧设有包覆其的分离筒。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分离筒横向设置于所述烘干滚筒内,所述分离筒的横向两端分别固接在所述烘干滚筒的封闭端面的内壁上和风箱端面上,所述分离筒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箱连通设置,所述分离筒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设置使得热空气能从分离筒进入到烘干滚筒,而烘干滚筒内的中药材不能从烘干滚筒进入到分离筒,以保证烘干能够顺利进行。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烘干滚筒靠近两侧端面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环形块,两个所述环形块的内壁朝所述烘干滚筒的中心位置呈渐扩式设置,设置所述环形块的目的是防止烘干后的中药材集聚在烘干滚筒内的死角,无法排出。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收集箱设置于所述烘干滚筒的下方,所述收集箱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收集箱的开口与所述烘干滚筒的进出料口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L形支撑座和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的下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收集箱的下箱面上设有移动轮,所述收集箱的相对外箱壁上对称设有限位块,与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限位槽相配合,限定收集箱与机架的相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置了烘干滚筒,采用滚动烘干的方式对中药材进行干燥除湿,该烘干方式的优点在于,中药材在滚筒内滚动,一方面可避免潮湿的中药材在烘干过程中粘连成块,另一方面滚动烘干也使得中药材的各个面都能与热风充分接触,提高了烘干效率,增强了烘干效果。
横向设置的风箱及分离筒组成了装置的热风系统,分离筒内设置的电加热管可将由风箱吹入的冷空气加热,分离筒上设置的出气孔可改变空气流动方向,使横向吹入的空气穿过出气孔沿周向吹出,与在所述烘干滚筒内滚动的中药材垂直接触,延长了热空气与中药材的接触时间,提高了热空气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对细菌的杀灭率。
烘干滚筒上进出料口及烘干滚筒下方收集箱的设置,便于中药材的添加和收集,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装置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滚筒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滚筒、周向滑环、滑轮的位置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烘干滚筒,2-第一L形支撑座,3-第二L形支撑座,4-风箱,5-收集箱,6-电加热管,7-第一驱动电机,8-第二驱动电机,9-连通口,10-过滤网,11-送风叶轮,12-进风口,13-横向气孔,14-周向滑环,15-滑轮,16-进出料口,17-可拆盖板,18-供电座,19-分离筒,20-出气孔,21-环形块,22-移动轮,23-限位块,24-限位槽,25-转动盖板,2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包括烘干滚筒1、机架、风箱4、收集箱5以及电加热管6。
机架由对向设置的第一L形支撑座2和第二L形支撑座3组成。
第一L形支撑座2和第二L形支撑座3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分别安装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7和第二驱动电机8。
凹槽处铰接有转动盖板25,转动盖板25起防水防尘作用。
烘干滚筒1横向转动设置于第一L形支撑座2和第二L形支撑座3的相对内壁之间。
烘干滚筒1的两端口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
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端与烘干滚筒1的封口端端面转动连接,端面上开设有周向分布的连通口9,连通口9内设有过滤网10,设置连通口9是为了保持烘干滚筒1内的气压平衡,使潮湿空气及时排出,设置过滤网10的目的是防止中药材在烘干时从连通口9外漏。
风箱4为圆筒形,风箱4的一端横向固接于第二L形支撑座3上,另一端穿过烘干滚筒1开口端并延伸至烘干滚筒1内,风箱4与烘干滚筒1转动连接。
风箱4内转动设有送风叶轮11,送风叶轮11与第二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端固定相连。
风箱4延伸至烘干滚筒1内的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12。
第二L形支撑座3上与风箱4固接部分设有横向气孔13,横向气孔13用于空气的流通。
烘干滚筒1靠近两侧端面的外壁上对称设有周向滑环14,第一L形支撑座2和第二L形支撑座3的内壁上分别并列转动设有两个滑轮15,两个滑轮15位于与其靠近的周向滑环14的两侧,并与周向滑环14摩擦接触,滑轮15与周向滑环14的设置,对烘干滚筒1起传动和支撑作用,同时减小了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在转动时承受的径向载荷,延长了使用寿命。
烘干滚筒1的侧壁上设有进出料口16,进出料口16处设有可拆盖板17,可拆盖板17通过螺栓固接于烘干滚筒1外壁上,可拆盖板17的设置,使得烘干滚筒1在转动时,中药材不会从进出料口16漏出。
烘干滚筒1的内壁上固接有挡板26,挡板26用于翻动挡料.
电加热管6横向设置在烘干滚筒1内,电加热管6端部连接有供电座18,供电座18固接于烘干滚筒1的封闭端面的内壁上,电加热管6对吹入的空气进行加热。
电加热管6外侧设有包覆其的分离筒19。
分离筒19横向设置于烘干滚筒1内,分离筒19的横向两端分别固接在烘干滚筒1的封闭端面的内壁上和风箱4端面上,分离筒19通过进风口12与风箱4连通设置,分离筒19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出气孔20,出气孔20的设置使得热空气能从分离筒19进入到烘干滚筒1,而烘干滚筒1内的中药材不能从烘干滚筒1进入到分离筒19,以保证烘干能够顺利进行。
烘干滚筒1靠近两侧端面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环形块21,两个环形块21的内壁朝烘干滚筒1的中心位置呈渐扩式设置,设置环形块21的目的是防止烘干后的中药材集聚在烘干滚筒1内的死角,无法排出。
收集箱5设置于烘干滚筒1的下方,收集箱5上端开口设置,收集箱5开口与烘干滚筒1的进出料口16对应设置。
收集箱5的下箱面上设有移动轮22,收集箱5的相对外箱壁上对称设有限位块23,与设于机架上的限位槽24相配合,限定收集箱5与机架的相对位置。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拆下可拆盖板17,将待烘干的中药材从进出料口16加入到烘干滚筒1内,装好可拆盖版17,启动第一驱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7带动整个烘干滚筒1转动,对加入的潮湿的中药材进行滚动翻动,同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8,第二驱动电机8带动送风叶轮11转动,经风箱4上的进风口12向分离筒19内吹入冷空气,冷空气在分离筒19内被加热成为热空气,热空气经过出气孔20沿分离筒19的周向吹出,与烘干滚筒1内的中药材相接触,对其进行干燥除湿并杀灭中药材上附着的细菌。烘干结束后,转动烘干滚筒1,使烘干滚筒1上的进出料口16朝向下方,拆下可拆盖板17,使完成干燥杀菌的中药材从进出料口16排出,进入到烘干滚筒1下方的收集箱5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滚筒(1)、机架、风箱(4)、收集箱(5)以及电加热管(6);所述机架由对向设置的第一L形支撑座(2)和第二L形支撑座(3)组成,所述烘干滚筒(1)水平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L形支撑座(2)与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3)的相对内壁之间,所述烘干滚筒(1)的两端口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所述风箱(4)为圆筒形,所述风箱(4)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3)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烘干滚筒(1)的开口端延伸至所述烘干滚筒(1)内,所述收集箱(5)设置于所述烘干滚筒(1)的下方,所述电加热管(6)设置在烘干滚筒(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4)内转动设有送风叶轮(11),所述风箱(4)延伸至所述烘干滚筒(1)内的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12),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3)与所述风箱(4)固接部分设有横向气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6)的端部设有供电座(18),所述供电座(18)固接于所述烘干滚筒(1)的封闭端面的内壁上,所述电加热管(6)上设有包覆其的分离筒(19),所述分离筒(19)的一端固接在所述烘干滚筒(1)的封闭端面的内壁上,另一端固接在所述风箱(4)位于所述烘干滚筒(1)内的端面上,所述分离筒(19)通过所述进风口(12)与所述风箱(4)连通,所述分离筒(19)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出气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支撑座(2)和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3)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分别安装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7)和第二驱动电机(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烘干滚筒(1)的封闭端固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端与所述送风叶轮(11)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滚筒(1)靠近两侧端面的外壁上对称设有周向滑环(14),所述第一L形支撑座(2)和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3)的内壁上分别并列转动设有两个滑轮(15),两个所述滑轮(15)位于与其靠近的所述周向滑环(14)的两侧,并与所述周向滑环(14)摩擦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滚筒(1)的筒壁上设有进出料口(16),所述进出料口(16)处设有可拆盖板(17),所述可拆盖板(17)通过螺栓固接于所述烘干滚筒(1)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滚筒(1)靠近两端端口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块(21),两个所述环形块(21)的内壁朝所述烘干滚筒(1)的中心位置呈渐扩式设置,所述烘干滚筒(1)的封闭端面上开设有周向分布的连通口(9),所述连通口(9)内设有过滤网(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5)上箱面上设有与所述进出料口(16)对应的开口,所述收集箱(5)的下箱面上设有移动轮(22),所述第一L形支撑座(2)和所述第二L形支撑座(3)的下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4),所述收集箱(5)的相对外箱壁上对称设有约束于所述限位槽(24)的限位块(23)。
CN202220333493.0U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 Active CN217179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3493.0U CN217179113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3493.0U CN217179113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9113U true CN217179113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8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33493.0U Active CN217179113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9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82665A (zh) * 2022-10-28 2023-02-03 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药材高效均匀烘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82665A (zh) * 2022-10-28 2023-02-03 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药材高效均匀烘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79113U (zh) 一种中药生产用杀菌干燥装置
CN108020061A (zh) 一种节能型香菇粉碎干燥装置
CN106615279A (zh) 用于防茶叶焦边爆点的滚筒杀青机
CN102235807A (zh) 旋转筒真空干燥机
CN210123229U (zh) 一种滚筒旋转通风式中药干燥机
CN209128299U (zh) 一种垃圾污泥干化系统
CN206565200U (zh) 一种利于均匀受热滚筒式茶叶杀青机
CN210519993U (zh) 一种九体茶匹配生产装置
CN203613175U (zh) 一种回旋固态生物反应器
CN211538785U (zh) 一种中药材加工一体装置
CN206207918U (zh) 中药材烘干机
CN204648858U (zh) 一种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
CN205482242U (zh) 一种超高温杀菌微藻干燥机
CN204648857U (zh) 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
CN218480865U (zh) 一种滚筒式复合肥生产烘干装置
CN105972986A (zh) 一种可分区域调整进闭汽的干燥机汽室结构
CN107894158A (zh) 垃圾废料破碎干燥处理装置
CN212692365U (zh) 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烘干装置
WO2022036853A1 (zh) 一种畜禽粪便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6691851A (zh) 一种用于医疗保健的中药材炒制装置
CN209985543U (zh) 一种废气零排放物料粉碎装置
CN214892329U (zh) 一种灵芝孢子加工蒸汽式烘干设备
CN207922830U (zh) 一种用于覆杞果片浸膏粉生产的一体式灭菌干燥装置
CN208238457U (zh) 一种低温负压抛光颗粒烘干机
CN206895736U (zh) 一种茶叶灭菌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