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7409U - 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7409U
CN217167409U CN202123426058.7U CN202123426058U CN217167409U CN 217167409 U CN217167409 U CN 217167409U CN 202123426058 U CN202123426058 U CN 202123426058U CN 217167409 U CN217167409 U CN 217167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huck
drill bit
positioning
dr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260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te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te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te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te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260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7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7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7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用于对工件打孔和倒角,包括工作台;设在工作台上方、轴线沿前后延伸的夹头,可自转并带动工件转动;设在工作台上方、夹头前侧的钻磨机构,包括钻头、移动座、第一移动组件,钻头通过第一移动组件设在移动座上,第一移动组件带动钻头相对移动左右移动;设在移动座上、位于钻头左侧或右侧的定位组件,用于限制钻头向其移动使钻头与夹头相对设置,且钻头、夹头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同时实现打孔和倒角两种工艺,更换工艺时无需拆装工件,节省生产时间,减少设备损耗,并可以直接中心打孔,优化中心打孔时的操作工序,减少人工操作失误的可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倒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很多工件既需要对其打孔,同时打完孔也需要倒角,在具体操作时,通常要将工件分别设置在打孔装置上和倒角装置上,操作完其中一个步骤后更换装置再操作另一个步骤,费时费力,并且频繁拆装工件会造成加速装置老化的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在中心打孔的时候,首先进行找中心打点然后再进行二道工序钻孔、效率低、成本高。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用于在一台装置上同时实现对工件的中心打孔及倒角,而无需拆装工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打孔和倒角,所述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工作台;
夹持机构:包括夹头,所述夹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夹头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夹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带动工件一同转动,所述夹头用于将待加工的工件沿其轴线方向夹持在所述夹头的前侧;
钻磨机构:所述钻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并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前侧,所述钻磨机构包括钻头、移动座、第一移动组件,所述钻头用于与所述夹头配合对工件进行打孔或倒角,所述钻头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并且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可带动所述钻头相对所述移动座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钻头的左侧或右侧,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钻头向所述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使所述钻头与所述夹头相对设置,且所述钻头、夹头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齿条、齿轮,所述齿条、齿轮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齿条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可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所述移动座移动,所述钻头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齿轮通过第一固定轴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且所述齿轮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轴转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上,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另一端形成用于转动所述齿轮的操作部。
优选地,所述钻磨机构还包括钻磨座,所述钻磨座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钻磨座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定位杆,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座上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可抵触在所述钻磨座的一侧以限制所述钻磨座移动。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穿设在所述定位杆内部,且所述锁定杆的一端从所述定位杆一端穿出;所述钻磨座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位置开设有锁孔,当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抵触在所述钻磨座的一侧上时,所述锁定杆的一端穿入至所述钻磨座的锁孔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用于控制其移动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钻磨座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钻磨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
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移动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转盘:所述转盘通过第二固定轴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转盘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轴转动,所述第二固定轴沿上下方向延伸;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转盘上;
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连接在所述转盘上用于控制所述转盘的转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分布的孔,所述连接柱可穿入在不同的所述孔内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移动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夹持座:所述夹持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套管:所述套管穿设在所述夹持座内,所述夹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套管内: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传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夹头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所述传送带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台装置上实现打孔和倒角两种工艺,并且更换工艺时无需拆装工件,节省了生产时间,减少了设备损耗,并且可以直接中心打孔,优化中心打孔时的操作工序,极大地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的可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装置正视的截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1、支撑座;12、工作台;21、夹持座;22、套管;23、夹头;24、驱动部件;251、第一传动轮;252、第二传动轮;253、传送带;31、钻头;32、钻磨座;33、移动座;331、连接柱;341、齿条;342、第一固定轴;343、齿轮;344、第一控制杆;351、滑轨;352、第二固定轴;353、转盘;354、连接杆;3541、孔;355、第二控制杆;41、定位座;42、定位杆;43、锁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打孔和倒角,无需拆装工件,装置包括机架、夹持机构、钻磨机构、定位组件,其中夹持机构、钻磨机构、定位组件均设置在机架上。夹持机构夹持工件并转动,当钻磨机构未被定位组件定位时,钻磨机构与夹持机构配合对工件进行倒角,当钻磨机构被定位组件定位时,钻磨机构与夹持机构配合对工件进行中心打孔。
机架包括支撑座11、工作台12,支撑座11用于设置在地面上,确保装置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工作台12设置在支撑座11上,并且其上表面水平设置,并且工作台12沿前后方向延伸,操作者在工作台12上对工件进行中心打孔和倒角。
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21、套管22、夹头23、驱动部件24、传动组件。夹持座2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2的上表面上,夹持座21可设置在工作台12上靠后的位置,套管22沿前后方向穿设在夹持座21内且其两端的开口开设在夹持座21外,夹头23穿设在套管22的管腔内并与套管22同轴,夹头23的两端伸出至套管22的两端外,同时可以对夹头23进行更换以适配不同的工件。夹头23用于夹持工件,夹头23处与夹持状态时可以夹持住工件,夹头23可在套管22内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带动工件一同转动,夹头23将待加工的工件沿其轴线方向夹持在夹头23的前侧。驱动部件24采用电机,驱动部件24固定在机架上并位于工作台12的下方,具体地说,驱动部件24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1上,并且其电机的输出轴朝后设置。传动组件用于将夹头23与驱动部件24传动连接,其包括第一传动轮251、第二传动轮252、传送带253,第一传动轮251与驱动部件24的输出端(即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251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传动轮252与夹头23的另一端同轴连接并固定在夹头23的另一端上,传送带253同时套设在第一传动轮251、第二传动轮252上,当夹头23处于夹持状态时,驱动部件24被允许工作,驱动部件24驱动第一传动轮251转动,通过传送带253的传动,第二传动轮252被第一传动轮251带动,夹头23跟随第二传动轮252一同转动。
钻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12的上方并位于夹持机构的前侧。钻磨机构包括钻头31、钻磨座32、移动座33、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第一移动组件可带动钻头31相对移动座33在左右方向上移动,通过左右移动在中心打孔工艺和倒角工艺之间切换,第二移动组件可带动移动座33相对工作台1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通过前后移动使钻磨机构靠近高速转动的工件以实现对工件的钻磨。
钻头31用于与夹头23配合对工件进行打孔或倒角,钻头31具有尖锐的钻磨部并向后延伸设置,钻头31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钻头31固定连接在钻磨座32上,同时可以对钻头31进行更换以适配不同工艺要求的中心打孔或倒角。钻磨座32与第一移动组件固定连接,钻磨座32通过第一移动组件设置在移动座33上,钻磨座32为水平设置的板体。
第一移动组件包括齿条341、第一固定轴342、齿轮343、第一控制杆344。齿条341设置在移动座33上,齿条341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可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移动座33移动,钻磨座32与齿条341固定连接,齿条341移动带动钻磨座32相对移动座33移动。第一固定轴342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固定设置在移动座33上,齿轮343通过第一固定轴342连接在移动座33上且齿轮343可相对第一固定轴342转动,齿轮343与齿条341啮合,通过齿轮343转动带动齿条341移动。第一控制杆34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齿轮343上,第一控制杆344的另一端形成用于转动齿轮343的操作部,加工时操作者握持操作部进行控制。
第二移动组件包括滑轨351、第二固定轴352、转盘353、连接杆354、第二控制杆355。滑轨351设置在工作台12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移动座33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351上实现钻头31相对工作台12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为确保移动座33平稳地滑动,滑轨351平行设置多根。第二固定轴352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2上,转盘353通过第二固定轴352连接在工作台12上且转盘353可相对第二固定轴352转动。连接杆35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移动座33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转盘353上。转动转盘353,在滑轨351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制下,实现对移动座33的前后移动控制,具体地说,连接杆354的另一端为偏离转盘353的转动轴心(即第二固定轴352)连接,因此连接杆354的另一端可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又由于连接杆354的长度固定,则连接杆354的一端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移动座3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31,连接柱331沿上下方向延伸,连接杆354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分布的孔3541,连接柱331可穿入在不同的孔3541内使连接杆354与移动座33连接,通过更换不同的孔3541进行连接,可以实现钻头31与夹头23之间的距离的调整,适配长度不同的工件。第二控制杆355连接在转盘353上用于控制转盘353的转动,具体地说,第二控制杆355连接在转盘353的周面上,通过延长操作者的操作半径,实现前后移动精度的大小控制。
定位组件用于限制钻头31向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以使钻头31与夹头23相对设置,且此时钻头31、夹头23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可以直接对工件进行中心打孔。定位组件设置在移动座33上,定位组件位于钻头31的左侧或右侧,用于控制钻头31左右移动的操作部与定位组件分别位于钻磨座32的左右两侧。
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41、定位杆42、锁定杆43。定位座41固定连接在移动座33上,定位杆42固定连接在定位座41上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定位杆42的一端可抵触在钻磨座32的一侧以限制钻磨座32继续向靠近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锁定杆43穿设在定位杆42内部并与定位杆42同轴设置,且锁定杆43的一端从定位杆42一端穿出。钻磨座32朝向定位组件的位置开设有锁孔,当定位杆42的一端抵触在钻磨座32的一侧上时,锁定杆43的一端穿入至钻磨座32的锁孔内,定位组件与钻磨座32相互锁定,此时钻头31与夹头23同轴延伸、相对设置,可对工件进行中心打孔。
以下具体阐述一下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用夹头23夹持工件,启动驱动机构,夹头23带动工件沿自身轴线高速转动,控制第二控制杆355,使钻头31向后移动靠近工件,高速转动的工件与钻头31接触,被钻头31钻磨。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倒角时,钻磨座32远离定位杆42相互不接触,根据倒角大小的需要控制第一控制杆344使钻头3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磨削出需要的倒角。当需要对工件进行中心打孔时,控制第一控制杆344使钻磨座32与定位杆42抵触,锁定杆43伸入至钻磨座32的锁孔内将钻磨座32左右方向上的位置锁定,在控制钻头31向工件移动,可以直接对工件中心进行打孔。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打孔和倒角,所述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工作台;
夹持机构:包括夹头,所述夹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夹头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夹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带动工件一同转动,所述夹头用于将待加工的工件沿其轴线方向夹持在所述夹头的前侧;
钻磨机构:所述钻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并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前侧,所述钻磨机构包括钻头、移动座、第一移动组件,所述钻头用于与所述夹头配合对工件进行打孔或倒角,所述钻头通过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并且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可带动所述钻头相对所述移动座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钻头的左侧或右侧,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钻头向所述定位组件的方向移动使所述钻头与所述夹头相对设置,且所述钻头、夹头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齿条、齿轮,所述齿条、齿轮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齿条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可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所述移动座移动,所述钻头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通过第一固定轴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且所述齿轮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轴转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上,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另一端形成用于转动所述齿轮的操作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磨机构还包括钻磨座,所述钻磨座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钻磨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座、定位杆,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座上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可抵触在所述钻磨座的一侧以限制所述钻磨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穿设在所述定位杆内部,且所述锁定杆的一端从所述定位杆一端穿出;所述钻磨座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位置开设有锁孔,当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抵触在所述钻磨座的一侧上时,所述锁定杆的一端穿入至所述钻磨座的锁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具有用于控制其移动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钻磨座的左右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磨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
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移动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转盘:所述转盘通过第二固定轴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转盘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轴转动,所述第二固定轴沿上下方向延伸;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座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转盘上;
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连接在所述转盘上用于控制所述转盘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分布的孔,所述连接柱可穿入在不同的所述孔内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移动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夹持座:所述夹持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套管:所述套管穿设在所述夹持座内,所述夹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套管内: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传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夹头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所述传送带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上。
CN202123426058.7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 Active CN217167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6058.7U CN21716740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6058.7U CN21716740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7409U true CN217167409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26058.7U Active CN21716740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7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0499B (zh) 一种汽车刹车盘表面自动打磨及高效钻孔装置
EP1993766B1 (en) Key cutting machine
CN111152028B (zh) 一种汽车管接头全自动高效钻孔及表面螺纹加工装置
CN201223974Y (zh) 自动铰孔机
EP4043127A1 (en) Boring cutting tool, boring machine and boring method
CN112658822A (zh) 应用于高硬度玻璃钻头制备装置
CN115121827B (zh) 一种多工位铣削机床
CN219633215U (zh) 一种加工装置
CN217167409U (zh) 一种中心打孔及倒角两用装置
CN111546132A (zh) 一种钻铣床上等分铣槽的工装夹具
CN217254362U (zh) 一种铣端面打中心孔机床
CN115971539A (zh) 蝶阀加工设备和方法
CN214769096U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传动轴修切装置
CN113001181B (zh) 汽车转向器输入轴的扭杆对中打孔压销装置和方法
CN210435848U (zh) 医用旋转工具加工用六轴磨床
US4105361A (en) Machine tool having quill control means
CN220591646U (zh) 一种切割辅助机构
CN107363652B (zh) 一种深孔钻磨刀机
CN213561007U (zh) 阀门及泵壳类多工位多刀具加工机床
EP0556226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achine tools
CN219541753U (zh) 一种工件自转型加工装置
JPH0957560A (ja) センタリングマシン及びそのワーク支持装置
CN210208661U (zh) 一种硬轨复合车床
CN116408706B (zh) 一种多功能五轴数控工具磨床
CN217889619U (zh) 一种用于加工阀体深孔平面的铣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