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8700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58700U CN217158700U CN202123250897.8U CN202123250897U CN217158700U CN 217158700 U CN217158700 U CN 217158700U CN 202123250897 U CN202123250897 U CN 202123250897U CN 217158700 U CN217158700 U CN 2171587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main
- main body
- pin
- terminal
- injection m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主体和第二端子主体,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与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一引脚,所述第二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二引脚,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和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之间注塑成型有第一注塑部,所述第一注塑部、第一焊接部的左部和第二焊接部的左部上注塑成型有第二注塑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下料式端子在组装在胶芯上组装成连接器使用时,受到的应力较大,容易变形扭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易变形扭曲的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包括第一端子主体和第二端子主体,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与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一引脚,所述第二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二引脚,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和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之间注塑成型有第一注塑部,所述第一注塑部、第一焊接部的左部和第二焊接部的左部上注塑成型有第二注塑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部的下侧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焊接部的上侧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竖向截面呈W形,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竖向截面呈M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胶芯、壳体、卡钩、PCB板、若干个单引脚下料端子和若干个上述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所述若干个单引脚端子和若干个所述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组成端子组,所述若干个单引脚下料式端子中的每个单引脚下料式端子均包括第三端子主体和第四端子主体,所述第三端子主体的左部和第四端子主体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三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三焊接部,所述第四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四焊接部,所述第四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三引脚,所述第三端子主体的左部和第四端子主体的中部上注塑有第三注塑部,所述第三注塑部、第三焊接部的左部和第四焊接部的左部上注塑成型有第四注塑部,所述胶芯安装在壳体内左中部,所述胶芯内右端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端子组卡接在若干个定位槽内,所述卡钩安装在胶芯内,所述PCB板安装在壳体内右部,若干个单引脚下料端子中的每个单引脚下料端子的第三焊接部及第四焊接部均与PCB板相焊接,若干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中的每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端子的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均与PCB板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焊接部的下侧设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四焊接部的上侧设有第四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的竖向截面呈W形,所述第四凸出部的竖向截面呈M形。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呈V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的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和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之间注塑成型有第一注塑部,第一注塑部、第一焊接部的左部和第二焊接部的左部上注塑成型有第二注塑部,第一注塑部和第二注塑部的设置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强度,使本实用新型组装在连接器内使用时,容易定位,强度大不易扭曲变形;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内的单引脚下料端子的第三端子主体的左部和第四端子主体的中部上注塑有第三注塑部,第三注塑部、第三焊接部的左部和第四焊接部的左部上注塑成型有第四注塑部,第三注塑部和第四注塑部的设置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单引脚下料端子的强度,使得单引脚下料端子组装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内时,容易定位,强度大不易扭曲变形;
(3)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和第四凸出部,第一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的竖向截面为呈W形,第二凸出部和第四凸出部的竖向截面呈M形,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和第四凸出部的设置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和单引脚下料端子之间的吃锡面积,提高了吃锡强度,吃锡性高,降低了受到外力时的锡裂风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不易变形,强度大,吃锡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除第二注塑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引脚下料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去除第四注塑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爆炸图;
图7是另一个方向上本实用新型的胶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的左右方向等是以图1中向左的方向定义为左,向右的方向定义为右。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包括第一端子主体和第二端子主体,所述第一端子主体位于第二端子主体的上方且第一端子主体与第二端子主体上下对称设置,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与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一焊接部1,第一焊接部1和第二焊接部均位于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与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的相固定位置的右侧,所述第二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二焊接部2,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一引脚3,所述第二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二引脚4,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和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之间注塑成型有第一注塑部5,所述第一注塑部5、第一焊接部1的左部和第二焊接部2的左部上注塑成型有第二注塑部6,第一引脚3和第二引脚4 均位于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与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的相固定位置的左侧。
所述第一焊接部1的下侧设有第一凸出部7,所述第二焊接部2的上侧设有第二凸出部8,所述第一凸出部7的竖向截面呈W形,所述第二凸出部8的竖向截面呈M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胶芯16、壳体17、卡钩18、PCB板19、若干个单引脚下料端子和若干个上述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所述若干个单引脚端子和若干个所述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组成端子组,所述若干个单引脚下料式端子中的每个单引脚下料式端子均包括第三端子主体和第四端子主体,所述第三端子主体的左部和第四端子主体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三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三焊接部9,所述第四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四焊接部10,所述第四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三引脚11,所述第三端子主体的左部和第四端子主体的中部上注塑有第三注塑部12,所述第三注塑部12、第三焊接部9 的左部和第四焊接部10的左部上注塑成型有第四注塑部13,所述胶芯16安装在壳体17 内左中部,所述胶芯16内右端设有若干个定位槽20,所述端子组卡接在若干个定位槽20 内,所述卡钩18安装在胶芯16内,具体的,所述若干个单引脚下料端子中的每个单引脚下料端子的第三焊接部和9第四焊接部10以及若干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中的每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的第一焊接部1及第二焊接部2均一一卡接在若干个定位槽 20内,胶芯16内设有安装孔,胶芯16内安装孔的右侧设有固定槽,所述若干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与若干个单引脚下料端子均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若干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中的每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式端子的第二注塑部6均与固定槽过盈配合,所述若干个单引脚下料式端子中的每个单引脚下料式端子的第四注塑部13均与固定槽过盈配合,所述PCB板19安装在壳体17内右部,若干个单引脚下料端子中的每个单引脚下料端子的第三焊接部9及第四焊接部10均与PCB板19相焊接,若干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中的每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端子的第一焊接部1及第二焊接部2均与PCB板 19相焊接,也即第一凸出部7、第二凸出部8、第三凸出部14和第四凸出部15焊接在PCB 板19上,其中第二注塑部6和第四注塑部13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卡钩 18的中部设有卡紧部,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均与卡紧部过盈配合。
所述第三焊接部9的下侧设有第三凸出部14,所述第四焊接部10的上侧设有第四凸出部15,所述第三凸出部14的竖向截面呈W形,所述第四凸出部15的竖向截面呈M形,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注塑部6和第四注塑部13均为塑胶材质装配在连接器内进行使用时,第二注塑部6和第四注塑部13分别与连接器的胶芯16过盈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下料式端子与胶芯16之间存在间隙容易积液的问题,能够有效防止腐蚀。
所述定位槽20呈V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组装是将若干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和若干个单引脚下料端子组装为端子组并装配在连接器内进行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第一端子主体和第二端子主体上先注塑成型第一注塑部5再注塑成型第二注塑部6,在第三端子主体和第四端子主体上先注塑成型第三注塑部12再注塑成型第四注塑部13,均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及单引脚下料端子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不易扭曲变形,易于定位。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胶芯、壳体、卡钩、PCB板、若干个单引脚下料端子和若干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包括第一端子主体和第二端子主体,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与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一引脚,所述第二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二引脚,所述第一端子主体的中部和第二端子主体的中部之间注塑成型有第一注塑部,所述第一注塑部、第一焊接部的左部和第二焊接部的左部上注塑成型有第二注塑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的下侧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焊接部的上侧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竖向截面呈W形,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竖向截面呈M形,所述若干个单引脚端子和若干个所述的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组成端子组,所述若干个单引脚下料式端子中的每个单引脚下料式端子均包括第三端子主体和第四端子主体,所述第三端子主体的左部和第四端子主体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第三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三焊接部,所述第四端子主体的右部为第四焊接部,所述第四端子主体的左部为第三引脚,所述第三端子主体的左部和第四端子主体的中部上注塑有第三注塑部,所述第三注塑部、第三焊接部的左部和第四焊接部的左部上注塑成型有第四注塑部,所述胶芯安装在壳体内左中部,所述胶芯内右端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端子组卡接在若干个定位槽内,所述卡钩安装在胶芯内,所述PCB板安装在壳体内右部,若干个单引脚下料端子中的每个单引脚下料端子的第三焊接部及第四焊接部均与PCB板相焊接,若干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下料端子中的每个二次注塑式双引脚端子的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均与PCB板相焊接,所述定位槽呈V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焊接部的下侧设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四焊接部的上侧设有第四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的竖向截面呈W形,所述第四凸出部的竖向截面呈M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50897.8U CN217158700U (zh) | 2021-12-21 | 2021-12-21 | 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50897.8U CN217158700U (zh) | 2021-12-21 | 2021-12-21 | 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58700U true CN217158700U (zh) | 2022-08-09 |
Family
ID=8268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50897.8U Active CN217158700U (zh) | 2021-12-21 | 2021-12-21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58700U (zh) |
-
2021
- 2021-12-21 CN CN202123250897.8U patent/CN2171587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158700U (zh) | 连接器 | |
CN212848609U (zh) | 一种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 |
CN220021505U (zh) | 外导电件、顶盖和电池 | |
CN217215212U (zh) | 贴板型电连接器 | |
CN214313635U (zh) | 一种端子双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 |
CN209929450U (zh) |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和动力电池 | |
CN216958560U (zh) | 一种type-c改进型沉板母头座 | |
CN216134016U (zh) | 一种电池模具控制模块连接器 | |
CN215816545U (zh) | 双引脚下料式端子及连接器 | |
CN215933894U (zh) | 一种护套集成在外壳体上的连接器 | |
CN214336977U (zh) | 一种通用Type-C电连接器 | |
CN219040805U (zh) | 一种Micro USB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
CN211858944U (zh) | 一种多点接触的电流信号连接器母端 | |
CN220400938U (zh) | 一种具有大电流及高频传输功能的Type-C公头 | |
CN216289113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 | |
CN221353070U (zh) | 电芯支架、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0723456U (zh) | 双并线连接头 | |
CN220856850U (zh) | 电池 | |
CN220248567U (zh) | 一种通用连接件和连接组件 | |
CN219267963U (zh) |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器 | |
CN220291203U (zh) | 一种排针连接器及排针排母连接结构 | |
CN209929530U (zh) | 浮动接触式连接器 | |
CN217114301U (zh) | 一种pcb板用立式熔断器 | |
CN212011073U (zh) | 电池及电池模组 | |
CN214176170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