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4343U -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 Google Patents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4343U
CN217154343U CN202122419651.2U CN202122419651U CN217154343U CN 217154343 U CN217154343 U CN 217154343U CN 202122419651 U CN202122419651 U CN 202122419651U CN 217154343 U CN217154343 U CN 217154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ation
air
air condition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96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许梦珂
陈新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96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4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4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4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该换电站空调装置包括:空调、风机、框架和防水密封件,框架具有空腔,空调和风机均安装于空腔内,框架设置在换电站的行车道上方,且框架与行车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连接,空调和风机的通风管道分别穿过框架延伸至换电站仓室内,防水密封件设置在通风管道和框架之间,防水密封件被配置为能够防止水通过通风管道流入换电站仓室内。上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具有能够提高换电站仓室的空间利用率、提高换电站的防水性能及安全性,且有助于提高用户换电体验的有益效果。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电站。

Description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例如纯电动车辆等多种类型的新能源车辆日益获得广泛使用,由于受充电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目前很多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步采用快换式(即快速更换电池的模式)进行能源补给。电动汽车上换下的亏电电池需要在换电站内进行充电,为保证换电站的电池仓内的温度适宜,换电站设置有换电站空调装置。然而,传统换电站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当前换电站的制冷空调和散热风机分开设置并直接被安置在换电站的充电仓顶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92116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设备安装平台及充换电仓中,换电站的充电室上方设置有空调室,空调安装在充电室上方。该种空调及风机的设置方式占用充电仓安装空间大,也使得充电仓的顶部局部受压变形,进而凹陷积水,容易导致充电仓内部进水,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电站的空调和风机设置不合理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换电站空调装置,包括:空调、风机、框架和防水密封件,所述框架具有空腔,所述空调和所述风机均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换电站的行车道上方,且所述框架与所述行车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连接,所述空调和所述风机的通风管道分别穿过所述框架延伸至所述换电站仓室内,所述防水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通风管道和所述框架之间,所述防水密封件被配置为能够防止水通过所述通风管道流入所述换电站仓室内。
在本方案中,空调和风机集成安装在框架内,实现模块化,便于与换电站仓室快速装配,空调和风机的重量由框架承载,而无需直接放置在换电站仓室的顶部,既能够节约换电站仓室的安装空间,提高换电站仓室的空间利用率,也不会造成换电站仓室顶部凹陷而积水,能够有效避免换电站仓室发生漏水而造成经济损失。并且,通风管道和框架之间设置有能够防止水通过通风管道流入换电站仓室内的防水密封件,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确保换电站仓室运行安全可靠。另外,上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的框架设置在行车通道的上方,使得换电站空调装置与行车通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的顶部共同形成换电站的顶部结构,换电站空调装置的下表面即形成行车通道的屋顶,能够对下方的行车通道形成遮蔽,避免日晒雨淋,有助于提高用户换电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密封件包括:第一挡水件、第二挡水件和第一密封圈,所述框架上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水件,位于所述框架内侧的所述通风管道上连接有所述第二挡水件,所述第一挡水件与所述第二挡水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在本方案中,分别在框架和位于框架内侧的风管上对应连接第一挡水件和第二挡水件,并在第一挡水件和第二挡水件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从而在框架和位于框架内侧的通风管道之间形成防水密封以封堵框架和通风管道之间的缝隙,避免水从框架和通风管道之间的缝隙内流入到换电站仓室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水件和所述框架之间形成排水槽。
在本方案中,第一挡水件和框架之间形成排水槽,落在排水槽内的雨水能够从第一挡水件的两侧流出,不会出现积水漏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密封件还包括:内衬法兰,所述内衬法兰贯穿所述换电站空调装置的框架,所述内衬法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架两侧的所述通风管道连接,且所述内衬法兰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水件和所述第二挡水件抵接。
在本方案中,内衬法兰穿过换电站空调装置的框架分别与框架两侧的通风管道连接以连通框架两侧的通风管道,内衬法兰分别与第一挡水件和第二挡水件抵接,从而内衬法兰能够在第一挡水件和第二挡水件的底部进一步形成密封,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衬法兰具有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由所述内衬法兰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折边由所述内衬法兰的边缘向内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框架抵接,且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框架外侧的所述通风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框架内侧的所述通风管道连接。
在本方案中,内衬法兰分别通过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与对应的框架外侧和内侧的通风管道连接,内衬法兰与两侧的通风管道连接稳定可靠。同时,第一折边由内衬法兰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即使第一密封圈出现老化或脱落,水从第一挡水件和第二挡水件之间进入内衬法兰和框架之间后,第一折边也能够将渗入的水挡在外侧,确保水不会流入换电站仓室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密封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框架内侧的所述通风管道之间。
在本方案中,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折边与框架内侧的通风管道之间,如果第一密封圈失效,第一挡水件和第二挡水件之间出现渗水,第二密封圈能够挡住渗入的水,以避免渗入的水流入通风管道内,进一步提高密封防水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外壳上设置有外延部,所述外延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通风管道的厚度。
在本方案中,风机的外壳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外延部,外延部的宽度不小于通风管道的厚度,通风管道与风机连接后外延部能够将通风管道包覆在其内侧,从而使外延部覆盖通风管道与风机的连接缝隙,进而避免雨水等液体从连接缝隙内渗入通风管道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上于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将框架的空腔内的水通过排水口完全排出,以避免空腔内积水造成空调或风机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开设于所述框架朝向一侧的所述换电站仓室的侧壁上,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换电站仓室内的排水管道连通。
在本方案中,水从换电站空调装置的侧方排出,便于将与排水口相连的排水管隐藏设置在换电站仓室内,而不会占用下方的行车通道,使得行车通道开阔,又使换电站简洁美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百叶窗,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所述百叶窗。
在本方案中,百叶窗一方面用于风机排风;另一方面当排水口不能够及时排水时还可用于排水,防止水进入空调和风机,提高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位于所述百叶窗的正下方,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框架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从百叶窗流出的水流入引流槽内,引流槽将水引流至行车通道的两侧,避免水流入行车通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还设有雨棚,所述雨棚安装设置在所述百叶窗上方。
在本方案中,雨棚对下方的行车通道的两端进行遮挡,进一步增大遮盖行车通道的面积,避免行车通道日晒雨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空调装置还包括挡雨板,所述挡雨板设于所述雨棚的上方,用于覆盖所述雨棚与所述框架的连接部。
在本方案中,挡雨板能够将雨水阻拦并引导至框架两侧,以将水引流至行车通道的两侧,避免雨水等液体进入框架与雨棚之间的结合部,进而渗入行车通道上,设置该挡雨板还能够提高换电站的遮蔽效果,提升整体美观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空调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遮盖于所述框架与所述换电站仓室之间的结合部上方。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避免雨水等液体进入框架与换电站仓室之间的结合部,进而渗入换电站仓室内部,影响换电站仓室的正常工作,设置盖板还能够提高换电站的遮蔽效果,提升整体美观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在所述行车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安装有卷帘门,所述卷帘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行车道。
较佳地,所述框架在所述行车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安装有卷帘门,所述卷帘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行车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下表面安装有照明装置。
在本方案中,照明装置用于给行车通道照明,提升行车通道的整体美观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由多个支架单元拼焊而成,各所述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相邻所述支架单元之间的结合部通过涂胶密封。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制造工艺,便于加工制造框架,同时提高框架的防水能力,避免漏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穿线缆的弯曲线管,所述弯曲线管一端焊接于所述框架的侧壁上,所述弯曲线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弯曲线管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的开口朝下。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防止水通过弯管进入换电站仓室,提高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的所述通风管道包括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述风机的所述通风管道包括热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热风风道均通过多个风管连接形成。
本方案中,通风管道包括空调的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以及风机的热风风道,进风风道、回风风道和热风风道均通过多个风管连接形成,进风风道、回风风道和热风风道运输时可以拆分为多个体积较小的风管进行运输,运输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管的至少一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相邻的所述风管之间的连接和/或所述风管与外部框架的连接。
本方案中,相邻的风管之间以及风管与外部框架之间通过风管端部的连接部连接,连接可靠性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自所述风管的端部边缘沿垂直于所述风管表面向外延伸的弯折部,相邻所述风管的所述弯折部之间固定连接。
本方案中,连接部为风管边缘向外侧弯折形成的弯折部,相邻风管的弯折部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连接稳定可靠且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电站,所述换电站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
本方案中,换电站通过应用上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安全性能高且有助于提高用户换电体验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上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的空调和风机集成安装在框架内,实现模块化,便于与换电站仓室快速装配,空调和风机的重量由框架承载,而无需直接放置在换电站仓室的顶部,既能够节约换电站仓室的安装空间,提高换电站仓室的空间利用率,也不会造成换电站仓室顶部凹陷而积水,能够有效避免换电站仓室发生漏水而造成经济损失。并且,通风管道和框架之间设置有能够防止水通过通风管道流入换电站仓室内的防水密封件,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确保换电站仓室运行安全可靠。另外,上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的框架设置在行车通道的上方,使得换电站空调装置与行车通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的顶部共同形成换电站的顶部结构,换电站空调装置的下表面即形成行车通道的屋顶,能够对下方的行车通道形成遮蔽,避免日晒雨淋,有助于提高用户换电体验。
上述的换电站通过应用上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安全性能高且有助于提高用户换电体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换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换电站空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换电站空调装置的结构剖视;
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内衬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换电站,20-换电站空调装置,30-换电站仓室,40-行车通道;
21-空调,22-风机,23-框架;
211-进风风道,212-回风风道,221-热风风道,231-百叶窗,232-引流槽,233-弯曲线管,234-挡雨板,241-第一挡水件,242-第二挡水件,243-第一密封圈,244-内衬法兰;
2441-第一折边,2442-第二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电站10,该换电站10包括换电站空调装置20和两个换电站仓室30,两个换电站仓室30间隔设置,换电站空调装置2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换电站仓室30的顶面侧部,并在该换电站空调装置20的下方和两个换电站仓室30之间形成行车通道40,行车通道40用于供车辆驶入,以进行换电操作。换电站仓室30优选为充电仓,充电仓用于存放被换下的电池,并给电池充电,同时还形成电池的仓储空间,便于快速换电操作的实施,换电站仓室30内的具体布局与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具体在此不再赘述。换电站空调装置20的功能在于调节换电站仓室30的温度,以将换电站仓室30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提高安全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换电站10中的换电站仓室30也可以用能够实现其他功能的功能室进行替换。
如图2和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换电站空调装置20包括空调21、风机22、框架23和防水密封件。框架23具有空腔,空调21和风机22均安装于空腔内,框架23设置在换电站10的行车道上方,且框架23与行车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30连接,空调21和风机22的通风管道分别穿过框架23延伸至换电站仓室30内,防水密封件设置在通风管道和框架23之间,防水密封件被配置为能够防止水通过通风管道流入换电站仓室30内。
具体地,空调21的通风管道包括进风风道211(用于向换电站仓室30内送风)和回风风道212,风机22的通风管道包括热风风道221。在一个实施例中,进风风道211、回风风道212和热风风道221均通过多个风管连接形成,进风风道、回风风道和热风风道运输时可以拆分为多个体积较小的风管进行运输,运输方便。进一步地,风管的至少一端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相邻的风管之间的连接和/或风管与外部框架23的连接,相邻的风管之间以及风管与外部框架之间通过风管端部的连接部连接,连接可靠性高。更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自风管的端部边缘沿垂直于风管表面向外延伸的弯折部,相邻风管的弯折部之间固定连接,弯折部为风管边缘向外侧弯折形成的折边结构,相邻风管的弯折部之间可以但不局限于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固定连接,连接稳定可靠且拆装方便。
本方案中,空调21和风机22集成安装在框架23内,实现模块化,便于与换电站仓室30快速装配,空调21和风机22的重量由框架23承载,而无需直接放置在换电站仓室30的顶部,既能够节约换电站仓室30的安装空间,提高换电站仓室30的空间利用率,也不会造成换电站仓室30顶部凹陷而积水,能够有效避免换电站仓室30发生漏水而造成经济损失。并且,通风管道和框架23之间设置有能够防止水通过通风管道流入换电站仓室30内的防水密封件,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确保换电站仓室30运行安全可靠。另外,上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20的框架23设置在行车通道40的上方,使得换电站空调装置20与行车通道40旁侧的换电站仓室30的顶部共同形成换电站10的顶部结构,换电站空调装置20的下表面即形成行车通道40的屋顶,能够对下方的行车通道40形成遮蔽,避免日晒雨淋,有助于提高用户换电体验。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水密封件包括:第一挡水件241、第二挡水件242和第一密封圈243,框架23上连接有第一挡水件241,位于框架23内侧的通风管道上连接有第二挡水件242,第一挡水件241与第二挡水件24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43。
本实施例中,分别在框架23和位于框架23内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上对应连接第一挡水件241和第二挡水件242,并在第一挡水件241和第二挡水件242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243,从而在框架23和位于框架23内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之间形成防水密封以封堵框架23和风管之间的缝隙,避免水从框架23和风管之间的缝隙内流入到换电站仓室30内。
具体地,第一挡水件241和第二挡水件242均为L型法兰,两个L型法兰分别与对应的框架23和位于框架23内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焊接连接,既能够保证两个L型法兰安装稳定可靠,又能够确保连接的密封性能,避免第一挡水件241和框架23的连接处及第二挡水件242和风管的连接处出现漏水。进一步地,作为第一挡水件241的L型法兰和框架23之间形成排水槽,落在排水槽内的雨水能够从L型法兰的两侧流出,不会出现积水漏水。同时,作为第二挡水件242的L型法兰直接将雨水挡在其外侧,使雨水直接从该L型法兰的两侧和风管的两侧流出,第二挡水件242和风管之间也不会出现积水。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两个L型法兰相对设置,在两个L型法兰之间形成安装空隙,第一密封圈243设置在安装空隙内以对安装空隙进行密封,确保雨水不会从两个L型法兰之间流入风管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水密封件还包括内衬法兰244,内衬法兰244贯穿换电站空调装置20的框架23,内衬法兰244的两端分别与框架23两侧的通风管道连接,且内衬法兰244分别与第一挡水件241和第二挡水件242抵接。
本实施例中,内衬法兰244穿过换电站空调装置20的框架23分别与框架23两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连接以连通框架23两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内衬法兰244的外表面分别与作为第一挡水件241和第二挡水件242的两个L型法兰的内表面抵接,从而内衬法兰244能够在两个L型法兰的底部进一步形成密封,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内衬法兰244具有第一折边2441和第二折边2442,第一折边2441由内衬法兰244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第二折边2442由内衬法兰244的边缘向内侧延伸形成,第一折边2441与框架23抵接,且第一折边2441与框架23外侧的通风管道连接,第二折边2442与框架23内侧的通风管道连接。
本实施例中,内衬法兰244分别通过第一折边2441和第二折边2442与对应的框架23外侧和内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连接,第一折边2441与框架23外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的弯折部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二折边2442与框架23内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的弯折部通过紧固件连接,内衬法兰244与两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连接稳定可靠。同时,第一折边2441由内衬法兰244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即使第一密封圈243出现老化或脱落,水从安装空隙内进入内衬法兰244和框架23之间后,第一折边2441也能够将渗入的水挡在外侧,确保水不会流入换电站仓室3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水密封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折边2442与框架23内侧的通风管道之间。
具体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折边2442与框架23内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的弯折部之间,如果两个L型法兰之间的安装空隙出现渗水,第二密封圈能够挡住渗入的水,以避免渗入的水流入通风管道内,进一步提高密封防水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第二折边2442与框架23内侧的通风管道的风管的弯折部之间抵接足够严密,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密封圈,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机22的外壳上设置有外延部(如中未示出),外延部的宽度不小于通风管道的厚度。
具体地,风机22的外壳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外延部,外延部的宽度不小于通风管道的风管的厚度,风管与风机22连接后外延部能够将风管的连接部包覆在其内侧,从而使外延部覆盖风管与风机22的连接缝隙,进而避免雨水等液体从连接缝隙内渗入通风管道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3上于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图中未示出),便于将框架23的空腔内的水通过排水口完全排出,以避免空腔内积水造成空调21或风机22损坏。优选地,排水口开设于框架23朝向一侧的换电站仓室30的侧壁上,排水口与换电站仓室30内的排水管道连通。水从换电站空调装置20的侧方排出,便于将与排水口相连的排水管道隐藏设置在换电站仓室30内,而不会占用下方的行车通道40,使得行车通道40开阔,又使换电站10简洁美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3的侧壁上设置有百叶窗231,风机22的出风口正对百叶窗231。具体地,百叶窗231设于行车通道40的正上方,风机22的出风口正对百叶窗231,百叶窗231一方面用于风机22排风;另一方面当排水口不能够及时排水时还可用于排水,防止水进入空调21和风机22,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地,框架2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引流槽232,引流槽232位于百叶窗231的正下方,引流槽23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框架23的两侧。从百叶窗231流出的水流入引流槽232内,引流槽232将水引流至行车通道40的两侧,避免水流入行车通道4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3还设有雨棚(图中未示出),雨棚安装设置在百叶窗231上方。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大遮盖行车通道40的面积,避免行车通道40日晒雨淋,在行车通道40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雨棚。雨棚固定在框架23上且位于百叶窗231上方。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在行车通道40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雨棚,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换电站空调装置20还包括挡雨板234,挡雨板234设于雨棚的上方,用于覆盖雨棚与框架23的连接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雨水等液体进入框架23与雨棚之间的结合部,进而渗入行车通道40上,在框架23与雨棚之间的结合部上方设置有挡雨板234。挡雨板234固定在框架23上,并且遮盖在框架23与雨棚之间的结合部上方。具体地,挡雨板234的外侧具有向上延伸凸起的翻边部,用于将雨水阻拦并引导至框架23的两侧。设置该挡雨板234还能够提高换电站10的遮蔽效果,提升整体美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换电站空调装置20还包括盖板(图中未示出),盖板遮盖于框架23与换电站仓室30之间的结合部上方。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雨水等液体进入框架23与换电站仓室30之间的结合部,进而渗入换电站仓室30内部,影响换电站仓室30的正常工作。在框架23与换电站仓室30之间的结合部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一端固定在框架23上,另一端遮盖在结合部上。设置盖板还能够提高换电站10的遮蔽效果,提升整体美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3在行车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安装有卷帘门(图中未示出),卷帘门用于打开或关闭行车道。具体地,当升起两端的卷帘门时,打开行车通道40;降下两端的卷帘门时,关闭行车通道40,设置卷帘门能够有效提高换电站10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3的下表面安装有照明装置(图中未示出)。具体地,照明装置可以但不局限于为灯箱,灯箱用于给行车通道40照明,提升行车通道40的整体美观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制造框架23,框架23由多个支架单元拼焊而成,各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相邻支架单元之间的结合部通过涂胶密封,提高框架23的防水能力,避免漏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23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穿线缆的弯曲线管233,弯曲线管233一端焊接于框架23的侧壁上,弯曲线管233的另一端位于空腔内,弯曲线管233位于空腔内的一端的开口朝下。具体的,框架23朝向一侧的换电站仓室30的侧壁上安装有弯管,弯管用于将换电站仓室30的内腔与空腔连通,弯管用于穿线缆。弯管位于空腔的一端的开口朝下,防止水通过弯管进入换电站仓室30,提高安全性。
上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20具有能够提高换电站仓室30的空间利用率、提高换电站10的防水性能及安全性,且有助于提高用户换电体验的有益效果。
上述的换电站10通过应用上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20,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安全性能高且有助于提高用户换电体验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风机、框架和防水密封件,所述框架具有空腔,所述空调和所述风机均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换电站的行车道上方,且所述框架与所述行车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连接,所述空调和所述风机的通风管道分别穿过所述框架延伸至所述换电站仓室内,所述防水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通风管道和所述框架之间,所述防水密封件被配置为能够防止水通过所述通风管道流入所述换电站仓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件包括:第一挡水件、第二挡水件和第一密封圈,所述框架上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水件,位于所述框架内侧的所述通风管道上连接有所述第二挡水件,所述第一挡水件与所述第二挡水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件和所述框架之间形成排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件还包括:内衬法兰,所述内衬法兰贯穿所述换电站空调装置的框架,所述内衬法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架两侧的所述通风管道连接,且所述内衬法兰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水件和所述第二挡水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法兰具有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由所述内衬法兰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折边由所述内衬法兰的边缘向内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框架抵接,且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框架外侧的所述通风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框架内侧的所述通风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框架内侧的所述通风管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外壳上设置有外延部,所述外延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通风管道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于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开设于所述框架朝向一侧的所述换电站仓室的侧壁上,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换电站仓室内的排水管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百叶窗,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所述百叶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位于所述百叶窗的正下方,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框架的两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设有雨棚,所述雨棚安装设置在所述百叶窗上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空调装置还包括挡雨板,所述挡雨板设于所述雨棚的上方,用于覆盖所述雨棚与所述框架的连接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空调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遮盖于所述框架与所述换电站仓室之间的结合部上方。
15.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行车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安装有卷帘门,所述卷帘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行车道。
16.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下表面安装有照明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多个支架单元拼焊而成,各所述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相邻所述支架单元之间的结合部通过涂胶密封。
1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穿线缆的弯曲线管,所述弯曲线管一端焊接于所述框架的侧壁上,所述弯曲线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弯曲线管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的开口朝下。
1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所述通风管道包括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述风机的所述通风管道包括热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热风风道均通过多个风管连接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的至少一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相邻的所述风管之间的连接和/或所述风管与外部框架的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自所述风管的端部边缘沿垂直于所述风管表面向外延伸的弯折部,相邻所述风管的所述弯折部之间固定连接。
22.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站空调装置。
CN202122419651.2U 2021-09-30 2021-09-30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Active CN217154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9651.2U CN217154343U (zh) 2021-09-30 2021-09-30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9651.2U CN217154343U (zh) 2021-09-30 2021-09-30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4343U true CN217154343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5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9651.2U Active CN217154343U (zh) 2021-09-30 2021-09-30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4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20314A1 (en) Support structures on roofs
CN205736880U (zh) 车辆
CN207433313U (zh) 一种高防护充电桩
CN219318560U (zh) 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及换电站
CN217154343U (zh)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CN115218284A (zh)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CN104754892A (zh) 基站室外一体化机柜及其组装方法
CN21759838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
CN204669742U (zh) 一种基站室外一体化机柜
CN214822487U (zh) 汽车空调新风口总成
CN205713742U (zh) 一种舱门及使用该舱门的车辆
CN115899876A (zh) 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及换电站
CN217145706U (zh) 优化热风风道布设的换电站
CN218563169U (zh) 具有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电站
CN111301657A (zh) 一种海上通风箱
CN207846811U (zh) 一种太阳能通风天窗
CN216382953U (zh) 换电站用管道连接结构、包含其的风控调温装置和换电站
CN115214414A (zh) 优化热风风道布设的换电站
CN206231184U (zh) 汽车空调的进气系统
CN219812376U (zh)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CN205431097U (zh) 联合收割机驾驶室
CN220266972U (zh) 一种屋顶通风天窗
CN210526263U (zh) 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9917994U (zh) 一种外箱
CN213261987U (zh) 一种新型电池侧舱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