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2890U - 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2890U
CN217152890U CN202123371867.2U CN202123371867U CN217152890U CN 217152890 U CN217152890 U CN 217152890U CN 202123371867 U CN202123371867 U CN 202123371867U CN 217152890 U CN217152890 U CN 217152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pulley
spring cover
belt whee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718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君宇
王磊
朱炎铭
刘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gao Suzhou Driv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co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co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co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718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2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2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2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包括:带轮,其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部;弹簧盖,其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部自第一开口部嵌设在带轮内以使弹簧盖与带轮刚性连接,弹簧盖内壁设有耐磨层,弹簧盖与带轮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弹簧组件,其设置在环形空腔内且与弹簧盖内壁相接触;致动器,其沿带轮的中心线方向设置在其内且能相对带轮及弹簧盖转动。通过在弹簧盖的内壁上增加一层耐磨层,使得弹簧盖与弹簧直接接触产生滑动摩擦后不会出现异常磨损,两者之间无需设置轴承或滑套,减小了解耦带轮的零件个数,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且减少一个零件使得总成装配累计的公差减小,有利于弹簧的平稳运转。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中的驱动轴由于在气缸中的燃烧压力的周期性变化而造成转速波动,此转速波动通过驱动轴驱动内燃机驱动带传递到附件系统,驱动带因此受到周期性的张力变化。为了“过滤”从驱动轴传递到驱动带的转速波动,发动机可使用解耦带轮通作为驱动带轮。解耦带轮通过弹性件(如弹簧等)吸收此转速波动,保持驱动带轮和驱动带系统的运转平稳性,实现解耦功能。弹性件位于解耦带轮壳体内部,弹性件压缩或舒张过程中,将与壳体产生相对位移,因此弹性件与解耦带轮会发生异常磨损,使得解耦带轮系统阻尼发生变化,甚至使得弹性件卡滞,从而引起失效。
现有技术解决弹性件与解耦带轮壳体的异常磨损是通过在弹性件与壳体间增加了一个耐磨轴承,使得此轴承与弹性件相对位移,此轴承经过相应热处理或表面处理后耐磨性增加,防止解耦带轮发生失效。而解耦带轮使用耐磨轴承,使得其总装增加一个零件,装配工序增加,导致成本上升。且增加一个零件后总成装配累计公差增大,不利于弹性件平稳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用于解决增加耐磨轴承成本高、装配公差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去掉了耐磨轴承,通过在弹簧盖的内壁上增加一层耐磨层,使得弹簧盖与弹簧直接接触产生滑动摩擦后不会出现异常磨损,两者之间无需设置轴承或滑套,减小了解耦带轮的零件个数,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且减少一个零件使得总成装配累计的公差减小,有利于弹簧的平稳运转。
其中,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带轮,所述带轮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部;
弹簧盖,所述弹簧盖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自所述第一开口部嵌设在所述带轮内以使所述弹簧盖与所述带轮刚性连接,所述弹簧盖内壁设有耐磨层,所述弹簧盖与所述带轮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
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设置在所述环形空腔内且与所述弹簧盖内壁相接触;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沿所述带轮的中心线方向设置在其内且能相对所述带轮及所述弹簧盖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带轮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相对的内壁上分别相对设有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部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限位面和第四限位面。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盖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相对的内壁上分别相对设有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部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五限位面和所述第六限位面,所述第四限位部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七限位面和第八限位面。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均为弧形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弹性导套。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盖通过整体热处理或表面处理以在其内壁形成耐磨层。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盖通过在内壁喷涂合金或其他耐磨涂层以形成耐磨层。
进一步的,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带轮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为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盖与所述致动器之间的油封,以对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内填充的润滑油脂起到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方案中的解耦带轮,去掉了耐磨轴承,通过在弹簧盖的内壁上增加一层耐磨层,使得弹簧盖与弹簧直接接触产生滑动摩擦后不会出现异常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两者之间无需设置轴承或滑套,减小了解耦带轮的零件个数,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且减少一个零件使得总成装配累计的公差减小,有利于弹簧的平稳运转。
2、通过对所述弹簧盖的内壁进行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或表面喷涂,可以使得所述弹簧盖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进而提高所述弹簧盖的使用寿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动机解耦带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轮的第一视角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轮的第二视角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盖的第一视角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盖的第二视角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动机解耦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0、带轮;11、第一开口部;12、第一限位部;120、第一限位面;121、第二限位面;13、第二限位部;130、第三限位面;131、第四限位面;20、弹簧盖;21、第二开口部;22、第三限位部;220、第五限位面;221、第六限位面;23、第四限位部;230、第七限位面;231、第八限位面;30、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40、弹簧导套;50、致动器;60、轴承;70、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去掉了耐磨轴承,通过在弹簧盖的内壁上增加一层耐磨层,使得弹簧盖与弹簧直接接触产生滑动摩擦后不会出现异常磨损,两者之间无需设置轴承或滑套,减小了解耦带轮的零件个数,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且减少一个零件使得总成装配累计的公差减小,有利于弹簧的平稳运转。
下面结合附图1~6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所述发动机解耦带轮10,包括:
带轮10,所述带轮10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部11;
弹簧盖20,所述弹簧盖20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部21,所述第二开口部21自所述第一开口部11嵌设在所述带轮10内以使所述弹簧盖20与所述带轮10刚性连接,所述弹簧盖20内壁设有耐磨层,所述弹簧盖20与所述带轮10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
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设置在所述环形空腔内且与所述弹簧盖20内壁相接触;
致动器50,所述致动器50沿所述带轮10的中心线方向设置在其内且能相对所述带轮10及所述弹簧盖20转动。
具体参照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解耦带轮10,包括:带轮10、弹簧盖20、弹簧组件、致动器50。所述带轮10可以呈圆形。所述带轮10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部11。所述弹簧盖20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部21。所述第二开口部21自所述第一开口部11嵌设在所述带轮10内以使所述弹簧盖20与所述带轮10刚性连接。所述弹簧带与所述带轮10可为过盈配合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弹簧盖20内壁设有耐磨层,以使所述弹簧与所述弹簧盖20直接接触并产生滑动摩擦时,所述弹簧与所述弹簧盖20不会出现异常磨损,提高使用寿命。所述弹簧盖20与所述带轮10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弹簧组件设置在所述环形空腔内且与所述弹簧盖20内壁相接触。所述致动器50沿所述带轮10的中心线方向设置在其内且能相对所述带轮10及所述弹簧盖20转动,以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压缩或舒张所述弹簧,使得所述弹簧在压缩或舒张的过程中过滤转速波动。
具体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带轮10与所述第一开口部11相对的内壁上分别相对设有第一限位部1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3。所述第一限位部12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面120和所述第二限位面121。所述第二限位部13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限位面130和第四限位面131。
具体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盖20与所述第二开口部21相对的内壁上分别相对设有第三限位部22和所述第四限位部23。所述第三限位部22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五限位面220和所述第六限位面221。所述第四限位部23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七限位面230和第八限位面231。
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2与所述第三限位部22及所述第二限位部13与所述第四限位部23组成的空间中,以使所述第一弹簧30与所述第二弹簧31在各自的空间内做伸缩运动,互不干涉。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30、第二弹簧31。所述第一弹簧30和所述第二弹簧31均为弧形弹簧。所述第一弹簧30和所述第二弹簧31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弹簧导套40,以避免所述致动器50与所述第一弹簧30和所述第二弹簧31直接接触,在压缩过程中产生噪音。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盖20通过整体热处理或表面处理以在其内壁形成耐磨层,且提高了所述弹簧盖20的防腐蚀性能。所述热处理或表面处理如渗氮、碳氮共渗、后氧化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盖20通过在内壁喷涂合金或其他耐磨涂层以形成耐磨层,且提高了所述弹簧盖20的防腐蚀性能。
通过在所述弹簧盖20内壁设置耐磨层,使得所述弹簧盖20内径具有耐磨性,在油脂的润滑下,与弹簧直接接触并产生滑动摩擦,不出现异常磨损,且因为其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或表面喷涂,可以使得所述弹簧盖20能抵抗腐蚀,进而提高所述弹簧盖20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50与所述带轮10之间设有轴承60。所述轴承60为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解耦带轮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盖20与所述致动器50之间的油封70,以对所述第一弹簧30和所述第二弹簧31内填充的润滑油脂起到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轮,所述带轮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部;
弹簧盖,所述弹簧盖沿周向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自所述第一开口部嵌设在所述带轮内以使所述弹簧盖与所述带轮刚性连接,所述弹簧盖内壁设有耐磨层,所述弹簧盖与所述带轮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
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设置在所述环形空腔内且与所述弹簧盖内壁相接触;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沿所述带轮的中心线方向设置在其内且能相对所述带轮及所述弹簧盖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相对的内壁上分别相对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部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限位面和第四限位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盖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相对的内壁上分别相对设有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五限位面和第六限位面,所述第四限位部沿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七限位面和第八限位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均为弧形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弹性导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盖通过整体热处理或表面处理以在其内壁形成耐磨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盖通过在内壁喷涂合金以形成耐磨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带轮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为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解耦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盖与所述致动器之间的油封,以对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内填充的润滑油脂起到密封作用。
CN202123371867.2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 Active CN217152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1867.2U CN217152890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1867.2U CN217152890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2890U true CN217152890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71867.2U Active CN217152890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2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33455A (zh) 具有內部密封件的諧波傳動裝置
CN105008747A (zh) 具有自由轮系统和减振机构的分离器
JPWO2003067128A1 (ja) エンジン始動用ローラクラッチ内蔵型回転伝達装置
US20020100653A1 (en) Pulley with a built-in one-way clutch
JP2008138853A (ja) ベアリングローラチェーン
WO2003071142A1 (fr) Dispositif support de rotation pour poulie de compresseur
EP1030074A2 (en) One-way clutch
CN112392567B (zh) 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柱体
US6102573A (en) Roller chain
CN217152890U (zh) 一种发动机解耦带轮
US20130059685A1 (en) Self-lubricating torque transfer devices
JP2012177469A (ja) トーショナルダンパ
JPH11247845A (ja) ローラ支持用軸受装置
US7784796B2 (en) Shaft interface debris seal
WO2017099009A1 (ja) 密封装置
JP4815258B2 (ja) アンローダ用シールチェーン
CN209943368U (zh) 鼓形齿轮
CN217152889U (zh) 一种具有新型外壳的发动机解耦带轮
JPH10213207A (ja) ローラクラッチ内蔵型プーリ
KR101215001B1 (ko) 오일 씰 및 회전장치
AU2018455574B2 (en) Drum gear
JP2000337405A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内蔵型プーリ装置
JPH10159983A (ja) 密封装置
JPH1163170A (ja) オルタネータ用ローラクラッチ内蔵型プーリ装置
JP2004162874A (ja) プーリの回転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8

Address after: No. 199 Panlong Road, Jiangling Stree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Daigao (Suzhou) Drive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05, 1801 pangjin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YCO (SUZHOU) AUTO PAR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