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0416U -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0416U
CN217150416U CN202122879904.4U CN202122879904U CN217150416U CN 217150416 U CN217150416 U CN 217150416U CN 202122879904 U CN202122879904 U CN 202122879904U CN 217150416 U CN217150416 U CN 217150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filter tank
pipe
sludg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99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大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eny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eny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eny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eny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99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0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0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0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货仓,所述货仓内部左侧设置有垃圾过滤池,所述垃圾过滤池顶部左侧设置有抽泥管,所述垃圾过滤池顶部右侧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右端接设有抽泥泵,所述垃圾过滤池内的抽泥管底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止回板,所述垃圾过滤池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垃圾过滤池底部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抽泥泵右侧设置有卧式离心机,进入垃圾过滤池内的淤泥,又会被过滤网过滤掉其中的垃圾,电机带动桨叶旋转,使得淤泥以及垃圾会在垃圾过滤池内旋转,从而避免垃圾都吸附在过滤网下方,造成堵塞过滤网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河道淤泥清理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即通过机械设备,将淤泥离开原来的河床,例如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但如果水流较慢,那么淤泥还会再次沉淀,这就需要另一种方式,也就是通过抽淤装置直接将淤泥抽出,从而疏通河道,而抽出来的淤泥。
实用新型内容
现如今的抽淤装置,一般都是直接将淤泥从河道抽出,由于淤泥可流动,使得不便运输,而且淤泥中的垃圾较多,不能很好的二次利用,这样抽出来的淤泥如果直接倒在岸边,又会带来污染及占用土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通过抽泥泵将淤泥送入垃圾过滤池,淤泥先被送入卧式离心机脱水,而淤泥中的垃圾被过滤在垃圾过滤池内,淤泥的固体掉落在货仓内而淤泥脱出来的水经水泵送出货仓,由此在抽取淤泥的同时,对淤泥进行处理,实现淤泥的二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货仓,所述货仓内部左侧设置有垃圾过滤池,所述垃圾过滤池前侧设置有第一出料门,所述垃圾过滤池顶部左侧设置有抽泥管,所述垃圾过滤池顶部右侧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右端接设有抽泥泵,所述垃圾过滤池内的抽泥管底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止回板,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垃圾过滤池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上伸入垃圾过滤池内,所述垃圾过滤池底部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抽泥泵右侧设置有卧式离心机,所述货仓右半部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固定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下方设置有挡板,所述卧式离心机的底部设置有液相,所述卧式离心机的左侧下方设置有固相,所述支撑板顶部右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储液罐底部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储液罐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右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出货仓,所述储液罐右侧内壁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固定在储液罐右侧壁上,所述开关开设有锁簧容纳槽,所述锁簧容纳槽内设置有锁销,所述锁簧容纳槽的右端设置有触点模块,所述锁簧容纳槽的左端设置有橡胶密封套。
其中,所述第一出料门内侧设置有橡胶条,所述第一出料门的橡胶条与垃圾过滤池契合,所述抽泥管与输送管均与垃圾过滤池导通,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止回板斜向连接,所述垃圾过滤池内的输送管底端设置有过滤网;当第一出料门关闭时,橡胶条可以封住垃圾过滤池与第一出料门之间的间隙,避免淤泥从垃圾过滤池与第一出料门之间的间隙向外渗出,当停止抽取淤泥时,抽泥管内的淤泥会回流至河道中,而止回板可以避免之前已经进入垃圾过滤池内的淤泥,会被抽泥管反向吸回河道中,从而避免垃圾过滤池内淤泥中的垃圾跟着回流进河道中。
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垃圾过滤池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垃圾过滤池底部内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外环分别贴合于电机的输出轴以及垃圾过滤池的底座;进入垃圾过滤池内的淤泥,又会被输送管从垃圾过滤池内抽出,而过滤网可以过滤掉淤泥中的垃圾,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桨叶旋转,使得淤泥以及垃圾会在垃圾过滤池内旋转,从而避免垃圾都吸附在过滤网下方,造成堵塞过滤网的情况,密封圈可以封住垃圾过滤池与电机输出轴的间隙,在不影响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桨叶旋转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淤泥从垃圾过滤池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间隙向下渗出。
其中,所述卧式离心机固定在支撑板上方,所述抽泥泵的出泥口与卧式离心机的进料口导通连接,所述卧式离心机的液相向下穿过支撑板;淤泥顺着输送管进入抽泥泵,又被抽泥泵送入卧式离心机内,卧式离心机对淤泥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通过固相排出,并掉落在挡板上,液体顺着液相流入储液罐中,而储液罐直接与挡板固定连接,使得不需要从下方支撑储液罐,从而节省了货仓底部空间,便于堆积更多的淤泥固体。
其中,所述水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顶端设置有浮木,所述浮木与连杆转动连接;浮木可以根据储液罐内的水位上下移动,而连杆会跟着浮木的移动,在固定座上旋转,由于浮木与连杆转动连接,使得当储液罐内的水位较高时,无论水怎样波动,浮木会跟着波浪摆动,但连杆不会跟着浮木摆动。
其中,所述锁销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与锁销以及锁簧容纳槽固定连接,所述触点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锁销左端从锁簧容纳槽的左侧伸出,所述连杆顶端右侧设置有锤头,所述锁簧容纳槽的左侧与锁销左端均被橡胶密封套所包裹;当水位较高时,连杆会垂直于固定座,这时锤头会抵住锁销,并将锁销向右推动,这时锁销的右端会接触到触点模块,从而通过控制器启动水泵运转,当水位较低时,连杆会相应向左旋转,这时锤头脱离锁销,同时锁销被第二弹簧向左推移,使锁销右端脱离触点模块,控制器随之停止水泵运转,从而避免在水量不足时运行水泵,造成水泵损坏,而橡胶密封套可以避免水流入锁簧容纳槽,从而避免锈蚀锁销、第二弹簧以及烧坏触点模块。
其中,所述挡板与货仓底座焊接,所述挡板向右侧倾斜;挡板与货仓底座焊接,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件,减少了材料,挡板向右侧倾斜可以将掉在挡板上的淤泥固体顺着挡板向右滑动,从而实现自行出料。
其中,货仓右侧下方开设有卸泥口,所述卸泥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出料门,所述第二出料门与货仓右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出料门上设置有挂环,所述货仓右侧设置有挂钩;将挂钩钩住挂环,使第二出料门与货仓右壁实现固定,需要出料时,可以取出挂钩并将第二出料门向下翻转打开,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上手块。
其中,所述货仓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便于该装置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一出料门关闭时,橡胶条可以封住垃圾过滤池与第一出料门之间的间隙,避免淤泥从垃圾过滤池与第一出料门之间的间隙向外渗出,当停止抽取淤泥时,抽泥管内的淤泥会回流至河道中,而止回板可以避免之前已经进入垃圾过滤池内的淤泥以及垃圾,会被抽泥管反向吸回河道中,进入垃圾过滤池内的淤泥,又会被过滤网过滤掉其中的垃圾,电机带动桨叶旋转,使得淤泥以及垃圾会在垃圾过滤池内旋转,从而避免垃圾都吸附在过滤网下方,造成堵塞过滤网的情况,密封圈可以封住垃圾过滤池与电机输出轴的间隙,在不影响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桨叶旋转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淤泥从垃圾过滤池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间隙向下渗出,储液罐直接与挡板固定连接,使得不需要从下方支撑储液罐,从而节省了货仓底部空间,便于堆积更多的淤泥固体,浮木可以可以根据储液罐内的水位上下移动,而连杆会跟着浮木的移动,在固定座上旋转,当水位高过浮木时,连杆会垂直于固定座,这时锤头会将锁销向右推动,使其接触到触点模块,从而通过控制器启动水泵运转,并将水送出货仓,由于浮木与连杆转动连接,使得当储液罐内的水位只有超过浮木,无论水怎样波动,浮木会跟着波浪摆动,但连杆不会跟着浮木摆动,从而维持住水泵持续泵水当水位较低时,连杆会相应向左旋转,这时锤头脱离锁销,同时锁销被第二弹簧向左推移,使锁销右端脱离触点模块,控制器随之停止水泵运转,从而避免在水量不足时运行水泵,造成水泵损坏,而橡胶密封套可以避免水流入锁簧容纳槽,从而避免锈蚀锁销、弹簧以及烧坏触点模块,挡板与货仓底座焊接,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件,减少了材料,挡板向右侧倾斜可以将掉在挡板上的淤泥固体顺着挡板向右滑动,从而实现自行出料。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液罐的前视剖面图;
图3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C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过滤池的前视剖面图;
图7为图6中D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E的放大图。
图中:1、货仓;2、垃圾过滤池;3、第一出料门;4、抽泥管;5、输送管;6、抽泥泵;7、连接座;8、止回板;9、第一弹簧;10、电机;11、桨叶;12、卧式离心机;13、液相、14、固相;15、控制器、16、出水口;17、水泵;18、出水管;19、固定座;20、开关;21、锁簧容纳槽;22、锁销;23、触点模块;24、橡胶密封套;25、滚轮;26、过滤网;27、密封圈;28、支撑板;29、储液罐;30、连杆;31、浮木;32、第二弹簧;33、锤头;34、挡板;35、卸泥口;36、第二出料门;37、挂环;38、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货仓1,所述货仓1内部左侧设置有垃圾过滤池2,所述垃圾过滤池2前侧设置有第一出料门3,所述垃圾过滤池2顶部左侧设置有抽泥管4,所述垃圾过滤池2顶部右侧设置有输送管5,所述输送管5的右端接设有抽泥泵6,所述垃圾过滤池2内的抽泥管4底端设置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上转动连接有止回板8,所述连接座7上设置有第一弹簧9,所述垃圾过滤池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向上伸入垃圾过滤池2内,所述垃圾过滤池2底部设置有桨叶11,所述桨叶11固定在电机10的输出轴上,所述抽泥泵6右侧设置有卧式离心机12,所述货仓1右半部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28,所述支撑板28下方固定设置有储液罐29,所述储液罐29下方设置有挡板34,所述卧式离心机12的底部设置有液相13,所述卧式离心机12的左侧下方设置有固相14,所述支撑板28顶部右侧设置有控制器15,所述储液罐29底部右侧设置有出水口16,所述储液罐29右侧设置有水泵17,所述水泵17右端连接有出水管18,所述出水管18伸出货仓1,所述储液罐29右侧内壁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19,所述固定座19上方设置有开关20,所述开关20固定在储液罐29右侧壁上,所述开关20开设有锁簧容纳槽21,所述锁簧容纳槽21内设置有锁销22,所述锁簧容纳槽21的右端设置有触点模块23,所述锁簧容纳槽21的左端设置有橡胶密封套24。
所述第一出料门3内侧设置有橡胶条,所述第一出料门3的橡胶条与垃圾过滤池2契合,所述抽泥管4与输送管5均与垃圾过滤池2导通,所述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止回板8斜向连接,所述垃圾过滤池2内的输送管5底端设置有过滤网26;当第一出料门3关闭时,橡胶条可以封住垃圾过滤池2与第一出料门3之间的间隙,避免淤泥从垃圾过滤池2与第一出料门3之间的间隙向外渗出,当停止抽取淤泥时,抽泥管4内的淤泥会回流至河道中,而止回板8可以避免之前已经进入垃圾过滤池2内的淤泥,会被抽泥管4反向吸回河道中,从而避免垃圾过滤池2内淤泥中的垃圾跟着回流进河道中。
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与垃圾过滤池2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0与控制器15电性连接,所述垃圾过滤池2底部内侧设置有密封圈27,所述密封圈27的内外环分别贴合于电机10的输出轴以及垃圾过滤池2的底座;进入垃圾过滤池2内的淤泥,又会被输送管5从垃圾过滤池2内抽出,而过滤网26可以过滤掉淤泥中的垃圾,电机10通过输出轴带动桨叶11旋转,使得淤泥以及垃圾会在垃圾过滤池2内旋转,从而避免垃圾都吸附在过滤网26下方,造成堵塞过滤网26的情况,密封圈27可以封住垃圾过滤池2与电机10输出轴的间隙,在不影响电机10通过输出轴带动桨叶11旋转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淤泥从垃圾过滤池2与电机10输出轴之间的间隙向下渗出。
所述卧式离心机固定在支撑板28上方,所述抽泥泵6的出泥口与卧式离心机12的进料口导通连接,所述卧式离心机12的液相13向下穿过支撑板28;淤泥顺着输送管5进入抽泥泵6,又被抽泥泵6送入卧式离心机12内,卧式离心机12对淤泥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通过固相14排出,并掉落在挡板34上,液体顺着液相13流入储液罐29中,而储液罐29直接与挡板34固定连接,使得不需要从下方支撑储液罐29,从而节省了货仓1底部空间,便于堆积更多的淤泥固体。
所述水泵17与控制器15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座19上转动连接有连杆30,所述连杆30顶端设置有浮木31,所述浮木31与连杆30转动连接;浮木31可以根据储液罐29内的水位上下移动,而连杆30会跟着浮木31的移动,在固定座19上旋转,由于浮木31与连杆30转动连接,使得当储液罐29内的水位较高时,无论水怎样波动,浮木31会跟着波浪摆动,但连杆30不会跟着浮木31摆动。
所述锁销2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32,所述第二弹簧32分别与锁销22以及锁簧容纳槽21固定连接,所述触点模块23与控制器15电性连接,所述锁销22左端从锁簧容纳槽21的左侧伸出,所述连杆30顶端右侧设置有锤头33,所述锁簧容纳槽21的左侧与锁销22左端均被橡胶密封套24所包裹;当水位较高时,连杆30会垂直于固定座19,这时锤头33会抵住锁销22,并将锁销22向右推动,这时锁销22的右端会接触到触点模块23,从而通过控制器15启动水泵17运转,当水位较低时,连杆30会相应向左旋转,这时锤头33脱离锁销22,同时锁销22被第二弹簧32向左推移,使锁销22右端脱离触点模块23,控制器15随之停止水泵17运转,从而避免在水量不足时运行水泵17,造成水泵17损坏,而橡胶密封套24可以避免水流入锁簧容纳槽21,从而避免锈蚀锁销22、第二弹簧32以及烧坏触点模块23。
所述挡板34与货仓1底座焊接,所述挡板34向右侧倾斜;挡板34与货仓1底座焊接,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件,减少了材料,挡板34向右侧倾斜可以将掉在挡板34上的淤泥固体顺着挡板34向右滑动,从而实现自行出料。
货仓1右侧下方开设有卸泥口35,所述卸泥口3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出料门36,所述第二出料门36与货仓1右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出料门36上设置有挂环37,所述货仓1右侧设置有挂钩38;将挂钩38钩住挂环37,使第二出料门36与货仓1右壁实现固定,需要出料时,可以取出挂钩38并将第二出料门36向下翻转打开,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上手块。
所述货仓1底部设置有滚轮25;滚轮25便于该装置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抽泥管4插入河道中,接着启动抽泥泵6以及卧式离心机12,河道中的淤泥随之被抽泥管4送入垃圾过滤池2中,淤泥在进入垃圾过滤池2的过程中,淤泥会将止回板8向下顶开并在垃圾过滤池2中逐渐向上堆积,当垃圾过滤池2中淤泥的高度达到输送管5底端时,淤泥又会被输送管5抽出,而过滤网26可以过滤掉淤泥中的垃圾,这时控制器15启动电机10,电机10通过输出轴带动桨叶11旋转,使得淤泥以及垃圾会在垃圾过滤池2内旋转,从而避免垃圾都吸附在过滤网26下方,造成堵塞过滤网26的情况,同时淤泥顺着输送管5进入抽泥泵6,又被抽泥泵6送入卧式离心机12内,卧式离心机12对淤泥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通过固相14排出,并掉落在挡板34上,液体顺着液相13流入储液罐29中,随着储液罐29中的液体水位上升,浮木31会随着储液罐29内的水位上移,而连杆30会跟着浮木31在固定座19上逆时针旋转,由于浮木31与连杆30转动连接,使得当储液罐29内的水位较高时,无论水怎样波动,浮木31会跟着波浪摆动,但连杆30不会跟着浮木31摆动,当水位较高时,连杆30与浮木31会垂直于固定座19,这时锤头33会抵住锁销22,并将锁销22向右推动,这时锁销22的右端会接触到触点模块23,从而通过控制器15启动水泵17运转,将储液罐29中的水抽出,当储液罐29内的水位下降并低于连杆30时,浮木31会向下移动,而连杆30会相应向左旋转,这时锤头33脱离锁销22,同时锁销22被第二弹簧32向左推移,使锁销22右端脱离触点模块23,控制器15随之停止水泵17运转,从而避免在水量不足时运行水泵17,造成水泵17损坏,掉在挡板34上的淤泥固体会堆积并顺着挡板34向右滑动,需要清理淤泥固体以及垃圾时,同时关闭电机10、抽泥泵6、卧式离心机12,而水泵17会在水位下降后自行关闭,当抽泥泵6停止抽取淤泥时,抽泥管4内的淤泥会回流至河道中,同时第一弹簧9会将止回板8顶回原位,使止回板8堵住抽泥管4,避免了已经进入垃圾过滤池2内的淤泥以及垃圾,会被抽泥管4反向吸回河道中,最后打开第一出料门3以及第二出料门36,将垃圾与淤泥固体都取出。

Claims (9)

1.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货仓,所述货仓内部左侧设置有垃圾过滤池,所述垃圾过滤池前侧设置有第一出料门,所述垃圾过滤池顶部左侧设置有抽泥管,所述垃圾过滤池顶部右侧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右端接设有抽泥泵,所述垃圾过滤池内的抽泥管底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止回板,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垃圾过滤池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上伸入垃圾过滤池内,所述垃圾过滤池底部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抽泥泵右侧设置有卧式离心机,所述货仓右半部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固定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下方设置有挡板,所述卧式离心机的底部设置有液相,所述卧式离心机的左侧下方设置有固相,所述支撑板顶部右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储液罐底部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储液罐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右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出货仓,所述储液罐右侧内壁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固定在储液罐右侧壁上,所述开关开设有锁簧容纳槽,所述锁簧容纳槽内设置有锁销,所述锁簧容纳槽的右端设置有触点模块,所述锁簧容纳槽的左端设置有橡胶密封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门内侧设置有橡胶条,所述第一出料门的橡胶条与垃圾过滤池契合,所述抽泥管与输送管均与垃圾过滤池导通,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止回板斜向连接,所述垃圾过滤池内的输送管底端设置有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垃圾过滤池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垃圾过滤池底部内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外环分别贴合于电机的输出轴以及垃圾过滤池的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离心机固定在支撑板上方,所述抽泥泵的出泥口与卧式离心机的进料口导通连接,所述卧式离心机的液相向下穿过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顶端设置有浮木,所述浮木与连杆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与锁销以及锁簧容纳槽固定连接,所述触点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锁销左端从锁簧容纳槽的左侧伸出,所述连杆顶端右侧设置有锤头,所述锁簧容纳槽的左侧与锁簧左端均被橡胶密封套所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货仓底座焊接,所述挡板向右侧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仓右侧下方开设有卸泥口,所述卸泥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出料门,所述第二出料门与货仓右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出料门上设置有挂环,所述货仓右侧设置有挂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仓底部设置有滚轮。
CN202122879904.4U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150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9904.4U CN217150416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9904.4U CN217150416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0416U true CN217150416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4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9904.4U Active CN217150416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0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8375B (zh) 一种水利工程河道清淤装置及方法
CN212866128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111021455A (zh) 一种便于处理的水利工程的清淤装置及方法
CN217150416U (zh)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CN21205295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3839061U (zh) 一种高效防堵塞的排污泵
CN213132167U (zh) 一种简易砂水分离器
CN211948829U (zh) 离心分离式污水循环过滤系统
CN21977194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1497129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清洁装置
CN210342055U (zh) 渠道长边坡清淤过滤机
CN116290185A (zh) 一种无人船清淤装置
CN214061750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
CN2122948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2375937U (zh) 一种淤泥泵吸装置
CN210482517U (zh) 一种具有清淤装置的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CN210021591U (zh) 一种干抛湿除一体机的垃圾自动清理装置
CN113123398A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08927671U (zh) 一种设有排泥装置的沉淀池
CN112896877A (zh) 一种餐厨车用完全自卸系统
CN112431247A (zh) 一种具有过滤机构的河道清淤设备
CN112049164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理装置
CN218281931U (zh) 一种可进行除尘清洁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
CN216007089U (zh) 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清淤系统
CN218148592U (zh) 一种河底淤泥清洁疏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