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7549U - 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7549U
CN217147549U CN202221025557.7U CN202221025557U CN217147549U CN 217147549 U CN217147549 U CN 217147549U CN 202221025557 U CN202221025557 U CN 202221025557U CN 217147549 U CN217147549 U CN 217147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peg
connecting rod
coal
slide
feed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55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树涛
张泽刚
栾志鹏
刘力东
孙绍程
黄彦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Feng Lei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Feng Lei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Feng Lei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Feng Lei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55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7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7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7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属于给煤机技术领域。解决的是给煤机入料口容易堵塞的问题。包括进料门筒、插板件、滑道、电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进料门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所述插板件包括上插板、下插板和连接板,上插板与右侧的滑道滑动连接,下插板与左侧的滑道滑动连接,上插板、下插板与连接板连接,滑道的下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二连杆一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另一端连接。本装置减少堵料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属于给煤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给煤机是安装在原煤斗与磨煤机之间,用于控制磨煤机给煤量的机械设备,在落煤管与给煤机仓之间,通常设置有单片插板作为煤闸门,使给煤机内部的输送带将煤输送到磨煤机。由于落煤管的管径明显大于给煤机的入料口,因此在落煤管内的物料进入到给煤机的过程中常出现堵塞的情况,特别是在输送湿度较大的水洗煤时,因为其流动性差,向下输送的过程找那个更容易出现堵煤现象,因此不得不控制设备进行断煤处理。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研发解决的是给煤机入料口容易堵塞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包括进料门筒、插板件、滑道、电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进料门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所述插板件包括上插板、下插板和连接板,上插板与右侧的滑道滑动连接,下插板与左侧的滑道滑动连接,上插板、下插板与连接板连接,滑道的下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二连杆一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门筒的前侧与两个滑道的前侧设置有右侧开口和左侧开口,上插板、下插板分别穿过右侧开口、左侧开口与设置在进料门筒外侧的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右侧的滑道、左侧的滑道分别位于进料门筒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插板件还包括上延板和下延板,上延板和下延板设置在所述上插板的左侧,上延板位于下延板上方,上插板与连接板连接,下插板与下延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设置在落煤管与给煤机仓之间,进料门筒的上部与落煤管连接,进料门筒的下部与给煤机仓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在放料时,通过上插板从进料门筒向右侧的滑道内移动,而下插板从左侧的滑道进入到进料门筒内,煤落入到下插板上,之后上插板从右侧的滑道内移动到进料门筒内,将上插板上部的煤与下插板上的煤分离,从而分担了部分煤因自重产生的压力,使下插板上的煤更容易下落,减少堵料的情况发生;
2.本装置通过一个电机控制下插板、上插板,结构简单,成本低,间歇式给煤使煤均匀的落到输送带上,防止煤在输送带上的堆积。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的主视图;
图2是插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料门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
图6是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进料门筒,2-插板件,3-滑道,4-电机,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21-上插板,22-下插板,23-连接板,24-上延板,25-下延板,11-右侧开口,12-左侧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包括进料门筒1、插板件2、滑道3、电机4、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所述进料门筒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3,所述插板件2包括上插板21、下插板22和连接板23,上插板21与右侧的滑道3滑动连接,下插板22与左侧的滑道3滑动连接,上插板21、下插板22与连接板23连接,滑道3的下侧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5一端连接,第二连杆6一端与连接板23连接,第一连杆5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另一端连接;电机4驱动第一连杆5转动,第一连杆5通过第二连杆6带动插板件2左右移动,实现装置间歇式的开关,将煤进行分隔,减小下部煤的承压,从而减少阻塞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包括进料门筒1、插板件2、滑道3、电机4、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所述进料门筒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3,所述插板件2包括上插板21、下插板22和连接板23,上插板21与右侧的滑道3滑动连接,下插板22与左侧的滑道3滑动连接,滑道3 与进料门筒1的内腔连通,上插板21、下插板22与连接板23连接,滑道3的下侧设置有电机4,布局合理,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5一端连接,第二连杆6一端与连接板 23连接,第一连杆5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料门筒1的前侧与两个滑道3的前侧设置有右侧开口11和左侧开口12,上插板21、下插板22分别穿过右侧开口 11、左侧开口12与设置在进料门筒1外侧的连接板23连接,右侧的滑道3、左侧的滑道3 分别位于进料门筒1的上下两端,所述插板件2还包括上延板24和下延板25,上延板24 和下延板25设置在所述上插板21的左侧,上延板24位于下延板25上方,上插板21与连接板23连接,下插板22与下延板25连接,实现下插板22、上插板21的左右布置,同时可对进料门筒1处的右侧开口11、左侧开口12进行封堵,在放料时,通过上插板21 从进料门筒1向右侧的滑道3内移动,而下插板22从左侧的滑道3进入到进料门筒1内,煤落入到下插板22上,之后上插板21从右侧的滑道3内移动到进料门筒1内,将上插板 21上部的煤与下插板22上的煤分离,从而分担了部分煤因自重产生的压力,使下插板22上的煤更容易下落,减小堵料的情况发生,上插板21、下插板22交替动作,使煤均匀的落到输送带上,防止煤在输送带上的堆积,在输煤完成后,使上插板21位于进料门筒1 内实现对进料门筒1的封堵,所述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设置在落煤管与给煤机仓之间,进料门筒1的上部与落煤管连接,进料门筒1的下部与给煤机仓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 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门筒(1)、插板件(2)、滑道(3)、电机(4)、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所述进料门筒(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3),所述插板件(2)包括上插板(21)、下插板(22)和连接板(23),上插板(21)与右侧的滑道(3)滑动连接,下插板(22)与左侧的滑道(3)滑动连接,上插板(21)、下插板(22)与连接板(23)连接,滑道(3)的下侧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5)一端连接,第二连杆(6)一端与连接板(23)连接,第一连杆(5)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门筒(1)的前侧与两个滑道(3)的前侧设置有右侧开口(11)和左侧开口(12),上插板(21)、下插板(22)分别穿过右侧开口(11)、左侧开口(12)与设置在进料门筒(1)外侧的连接板(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其特征在于:右侧的滑道(3)、左侧的滑道(3)分别位于进料门筒(1)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件(2)还包括上延板(24)和下延板(25),上延板(24)和下延板(25)设置在所述上插板(21)的左侧,上延板(24)位于下延板(25)上方,上插板(21)与连接板(23)连接,下插板(22)与下延板(2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设置在落煤管与给煤机仓之间,进料门筒(1)的上部与落煤管连接,进料门筒(1)的下部与给煤机仓连接。
CN202221025557.7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 Active CN217147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5557.7U CN21714754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5557.7U CN21714754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7549U true CN21714754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3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5557.7U Active CN21714754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7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2698U (zh) 定量送面粉装置
CN109178457A (zh) 一种可调下料量的进料装置
CN104191585B (zh) 一种塑料粉料自动送料设备
CN217147549U (zh) 一种间歇式给煤机进料门
CN107777301A (zh) 新型进料装置
CN210846671U (zh) 一种耐火材料破碎装置
CN209254891U (zh) 一种用于球磨机的出料机构
CN209530808U (zh) 一种金属钠自动投料装置
CN115490029A (zh) 一种变螺距变内径石膏粉均化输送机
CN210257385U (zh) 一种煤球成型设备
CN214000181U (zh) 一种塑料手机支架生产设备用上料装置
CN210654654U (zh) 一种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上料装置
CN208603255U (zh) 一种颜色分选机的进料控制装置
CN207310455U (zh) 一种回收汽车隔音垫用塑料挤出机的上料装置
CN218809163U (zh) 一种用于物料投料的自动化装置
CN211891350U (zh) 一种四管螺旋耐火砖成型给料机
CN217147525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皮带清理装置
CN212193655U (zh) 一种透气砖生产用原料进料机构
CN203478954U (zh) 钒氮合金烧结隧道窑的加料设备
CN213111050U (zh) 一种低温抗氧化物料装盘计量装置
CN215799759U (zh) 一种高效金属粉末用退火炉
CN114953112A (zh) 一种烧结空心墙板的生产工艺
CN218013981U (zh) 一种能精确控制大米加工量的大米加工设备
CN216425505U (zh) 一种防止堵塞的矿粉仓下料机构
CN210192610U (zh) 一种金属粉末的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