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7257U - 垃圾分类转运站 - Google Patents

垃圾分类转运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7257U
CN217147257U CN202221353300.4U CN202221353300U CN217147257U CN 217147257 U CN217147257 U CN 217147257U CN 202221353300 U CN202221353300 U CN 202221353300U CN 217147257 U CN217147257 U CN 217147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rubbish
steel belt
push plate
transf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33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源源
周圆圆
陈小玉
王卓
刘纪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533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7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7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7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转运站,包括装卸平台、垃圾分类储存室以及垃圾转运箱,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与后门敞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靠近前门的地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感应垃圾转运箱重量的重量传感器;垃圾分类存储室内上部空间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运行的钢带输送装置,所述钢带输送装置的钢带上连接有推板;其中所述重量传感器与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连接,用以在重量传感器感应的垃圾转运箱重量超过预设阈值时,钢带输送装置带动推板抵推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移出垃圾分类存储室。本实用新型自动判断垃圾转运箱是否装满,同时还能通过机械将垃圾转运箱从分类储存室中移出,更加省力。

Description

垃圾分类转运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分类转运站。
背景技术
垃圾转运站是为了减少垃圾清运过程的运输费用而在垃圾产地(或集中地点)至垃圾处理厂之间所设置的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包括垃圾存放坑和升降台,垃圾运输到垃圾中转站倾倒进垃圾存放坑暂时存放,在需要转运时,由升降台将垃圾存放坑中的垃圾顶上来,便于搬运。由于现有的垃圾中转站未能对垃圾分类转运,且易发出异味,对清洁员的身体健康不利,还影响周边的空气质量。因此人们发明了一些新型的垃圾转运站,包括装卸平台和设置于装卸平台上的分类储存室,分类储存室存放垃圾转运箱,但是这种新型的垃圾转运站需要人肉眼判断分类储存室中的垃圾转运箱是否装满,同时垃圾转运箱从分类储存室中移出移进均是人工进行,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分类转运站,可自动判断垃圾转运箱是否装满,同时还能通过机械将垃圾转运箱从分类储存室中移出,更加省力。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转运站,包括装卸平台、设置于装卸平台上的多个垃圾分类储存室以及可储存于垃圾分类储存室中的垃圾转运箱,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与后门敞开,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靠近前门的地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感应垃圾转运箱重量的重量传感器,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沿前后方向至少能间隔放置两个垃圾转运箱,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压载于重量传感器上;
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上部空间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运行的钢带输送装置,所述钢带输送装置的钢带上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钢带输送装置的下层钢带时,推板的下端低于垃圾转运箱箱顶,以使推板能抵推垃圾转运箱;
其中,所述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重量传感器与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连接,用以在重量传感器感应的垃圾转运箱重量超过预设阈值时,钢带输送装置带动推板抵推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移出垃圾分类存储室。
优选的是,所述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一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所述钢带输送装置主动辊的转轴连接,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的顶部开设有容传动皮带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是,还包括:
蜂鸣器,其与所述重量传感器,以用于在重量传感器感应的垃圾转运箱重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发出声音。
优选的是,还包括:
防雨罩,其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顶部,且罩住所述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推板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步进一次带动所述推板行走一个钢带全长。
优选的是,所述推板设置有二个,两推板将钢带分成等长的两段,驱动电机步进一次带动所述推板行走钢带全长一半。
优选的是,所述推板中设置有矩形内腔,所述推板远离钢带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矩形内腔连通的长条形开口,所述长条形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矩形内腔宽度,所述矩形内腔内设置有与之宽度适应的限位横条,所述限位横条朝向所述长条形开口的端面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从所述长条形开口中伸出,所述连板伸出长条形开口的端部连接有挡条,所述挡条厚度与所述推板厚度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装卸平台侧面连接有用于运移垃圾转运箱的倾斜运输通道,所述倾斜运输通道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靠近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的前门和后门。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垃圾分类储存室地面设置重量传感器,可根据垃圾转运箱装载垃圾的重量来判断垃圾转运箱是否装满,从而决定是否启动钢带输送装置让推板将最靠近垃圾分类储存室前门且压载于重量传感器上的垃圾转运箱推出,这样不仅能自动判断垃圾转运箱是否装满,同时还能通过机械将垃圾转运箱从垃圾分类储存室中移出,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垃圾分类转运站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仅画出一个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内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内部和顶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推板内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分类转运站,包括装卸平台1、设置于装卸平台1上的多个垃圾分类储存室2以及可储存于垃圾分类储存室2中的垃圾转运箱3,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与后门敞开,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靠近前门的地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感应垃圾转运箱3重量的重量传感器4,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沿前后方向至少能间隔放置两个垃圾转运箱3,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3压载于重量传感器4上;
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上部空间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运行的钢带输送装置5,所述钢带输送装置5的钢带上连接有推板6,所述推板6位于钢带输送装置5的下层钢带时,推板6的下端低于垃圾转运箱3箱顶,以使推板6能抵推垃圾转运箱3;
其中,所述钢带输送装置5的驱动电机7为步进电机,所述重量传感器4与钢带输送装置5的驱动电机7连接,用以在重量传感器4感应的垃圾转运箱3重量超过预设阈值时,钢带输送装置5带动推板6抵推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3移出垃圾分类存储室。
上述实施例使用过程中,垃圾转运车将从各个小区收集到的垃圾运送到垃圾分类转运站,再将垃圾分类卸载到各个垃圾分类储存室2中的垃圾转运箱3中,通过在垃圾分类储存室2地面设置重量传感器4,可根据垃圾转运箱3装载垃圾的重量来判断垃圾转运箱3是否装满,从而决定是否启动钢带输送装置5让推板6将最靠近垃圾分类储存室2前门且压载于重量传感器4上的垃圾转运箱3推出,这样不仅能自动判断垃圾转运箱3是否装满,同时还能通过机械将垃圾转运箱3从垃圾分类储存室2中移出,更加省力。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个蜂鸣器,让蜂鸣器与所述重量传感器4,当重量传感器4感应的垃圾转运箱3重量超过预设阈值时蜂鸣器发出声音,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根据蜂鸣器的声音来启动钢带输送装置5,使钢带输送装置5的驱动电机7完成一次步进,让推板6将最靠近垃圾分类储存室2前门且压载于重量传感器4上的垃圾转运箱3推出;
当然,也可以将重量传感器4与一控制模块连接,将控制模块再与钢带输送装置5的驱动电机7连接,当重量传感器4感应的垃圾转运箱3重量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模块发出脉冲信号,使钢带输送装置5的驱动电机7完成一次步进,带动推板6抵推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3移出垃圾分类存储室。
更具体的,所述推板6可以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7步进一次带动所述推板6行走一个钢带全长,当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沿前后方向刚好可间隔放置两个垃圾转运箱3时,将初始状态设置为推板6刚好与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且压载于重量传感器4上的垃圾转运箱3抵接,这样推板6将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3移出垃圾分类存储室后,继续行走一圈,就刚好可将靠近分类存储室后门的垃圾转运箱3再推向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且压载于重量传感器4上的位置,工作人员只需将被推出垃圾分类存储室的垃圾转运箱3中的垃圾装载到发往垃圾处理中心的垃圾转运车,将空的垃圾转运箱3再从垃圾分类存储室后门推入即可。
当然,所述推板6也可以设置有二个,两推板6将钢带分成等长的两段,驱动电机7步进一次带动所述推板6行走钢带全长一半,当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沿前后方向刚好可间隔放置两个垃圾转运箱3时,将初始状态设置为其中一个推板6刚好与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且压载于重量传感器4上的垃圾转运箱3抵接,这样推板6将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3移出垃圾分类存储室后,继续行走半圈,另一个推板6就正好运行到钢带下层,将靠近分类存储室后门的垃圾转运箱3再推向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且压载于重量传感器4上的位置,工作人员只需将被推出垃圾分类存储室的垃圾转运箱3中的垃圾装载到发往垃圾处理中心的垃圾转运车,将空的垃圾转运箱3再从垃圾分类存储室后门推入即可。
在另一实施例中,钢带输送装置5的驱动电机7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2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轴与一减速器8连接,所述减速器8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所述钢带输送装置5主动辊的转轴连接,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2的顶部开设有容传动皮带9穿过的通孔,这样设置可充分利用垃圾分类储存室2的顶部空间,同时将钢带输送装置5的动力部分和动作部分(钢辊和钢带)分开设置,也方便维护,不至于将所有零部件均设置于垃圾分类储存室2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分类转运站还包括:
防雨罩10,其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2顶部,且罩住所述钢带输送装置5的驱动电机7,这样能避免电机淋雨,也避免雨水从传动皮带9穿过的通孔中流到垃圾分类储存室2内。
如图2~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板6中设置有矩形内腔,所述推板6远离钢带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矩形内腔连通的长条形开口,所述长条形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矩形内腔宽度,所述矩形内腔内设置有与之宽度适应的限位横条11,所述限位横条11朝向所述长条形开口的端面连接有连板12,所述连板12从所述长条形开口中伸出,所述连板12伸出长条形开口的端部连接有挡条13,所述挡条13厚度与所述推板6厚度相同,这样当推板6行走至钢带下层时,推板6外的挡条13和矩形内腔中的连板12就可在重力作用下下滑,起到延长所述推板6的作用,推板6和挡条13共同抵推垃圾转运箱3能缩短推板6作用在垃圾转运箱3上的推力的力臂,减小推力矩,避免垃圾转运箱3被推倒,另外,当推板6行走至钢带上层时,推板6外的挡条13和矩形内腔中的连板12又在重力作用下下滑,连板12回到矩形内腔中,使得整体高度缩短,节约垃圾分类储存室2上部空间。
如图1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装卸平台1侧面连接有用于运移垃圾转运箱3的倾斜运输通道14,所述倾斜运输通道14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靠近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2的前门和后门,这样方便工作人员将垃圾分类储存室2前门外卸载垃圾后的空垃圾转运箱3移动到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2后门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垃圾分类转运站,包括装卸平台、设置于装卸平台上的多个垃圾分类储存室以及可储存于垃圾分类储存室中的垃圾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与后门敞开,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靠近前门的地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感应垃圾转运箱重量的重量传感器,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沿前后方向至少能间隔放置两个垃圾转运箱,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压载于重量传感器上;
每一垃圾分类存储室内上部空间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运行的钢带输送装置,所述钢带输送装置的钢带上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钢带输送装置的下层钢带时,推板的下端低于垃圾转运箱箱顶,以使推板能抵推垃圾转运箱;
其中,所述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重量传感器与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连接,用以在重量传感器感应的垃圾转运箱重量超过预设阈值时,钢带输送装置带动推板抵推最靠近垃圾分类存储室前门的垃圾转运箱移出垃圾分类存储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一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所述钢带输送装置主动辊的转轴连接,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的顶部开设有容传动皮带穿过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蜂鸣器,其与所述重量传感器,以用于在重量传感器感应的垃圾转运箱重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发出声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雨罩,其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顶部,且罩住所述钢带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步进一次带动所述推板行走一个钢带全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设置有二个,两推板将钢带分成等长的两段,驱动电机步进一次带动所述推板行走钢带全长一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中设置有矩形内腔,所述推板远离钢带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矩形内腔连通的长条形开口,所述长条形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矩形内腔宽度,所述矩形内腔内设置有与之宽度适应的限位横条,所述限位横条朝向所述长条形开口的端面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从所述长条形开口中伸出,所述连板伸出长条形开口的端部连接有挡条,所述挡条厚度与所述推板厚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平台侧面连接有用于运移垃圾转运箱的倾斜运输通道,所述倾斜运输通道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靠近所述垃圾分类储存室的前门和后门。
CN202221353300.4U 2022-06-01 2022-06-01 垃圾分类转运站 Active CN217147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3300.4U CN217147257U (zh) 2022-06-01 2022-06-01 垃圾分类转运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3300.4U CN217147257U (zh) 2022-06-01 2022-06-01 垃圾分类转运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7257U true CN217147257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3300.4U Active CN217147257U (zh) 2022-06-01 2022-06-01 垃圾分类转运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7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0916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recyclable materials
US5116184A (en)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recyclable waste materials
CN2897904Y (zh) 前装后卸式垃圾压缩设备
CN112551012A (zh) 一种多维度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US5458452A (en)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recyclable waste material
CN217147257U (zh) 垃圾分类转运站
CN110482070B (zh) 一种分类垃圾转运车及自卸式分类垃圾桶
CN100480031C (zh) 前装后卸式垃圾压缩设备
US3640411A (en) Refuse disposal transfer station
CN110540025B (zh) 一种纸管运输装置
CN100545060C (zh) 汽车用的双层的带轮容器的装运装置
CN218987707U (zh) 存放金属锭用的立体仓库
CN113636244B (zh) 自动装卸箱、垃圾桶转运车及垃圾桶装卸控制方法
CN210635147U (zh) 一种多维度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CN212685378U (zh) 死亡畜禽分类收集车
CN209720782U (zh) 酿酒料检测入窖输送装置
JP4376324B2 (ja) 仕分けごみ収集用昇降システム
CN106628767B (zh) 一种垃圾压缩装置
CN214691556U (zh) 一种方便清理积料的运转站溜筒
CN217262320U (zh) 一种医院污物的自动运输车
CN216846486U (zh) 一种果蔬定量称重装置
CN107600851B (zh) 模方式垃圾压缩设备
CN217023883U (zh) 一种垃圾投料机构
CN217323116U (zh) 一种铁路散粮小高箱吊运式卸车系统
CN212557842U (zh) 一种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