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5720U - 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5720U
CN217145720U CN202221087292.3U CN202221087292U CN217145720U CN 217145720 U CN217145720 U CN 217145720U CN 202221087292 U CN202221087292 U CN 202221087292U CN 217145720 U CN217145720 U CN 217145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rail
seat
rail
pressing plate
outer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72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为
高威
王帅帅
姜永
谢真奇
江文杰
吴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72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5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5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5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涉及车辆内外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外轨安装在车辆地板上,内轨设置在外轨内,且与车辆的座椅连接在一起,内轨的朝向座椅的外侧具有开孔,锁止件连接在内轨处,且位于内轨的内侧。按压板连接在内轨处,且与锁止件接触。操作件与按压板连接,用于在被施加作用力时带动按压板转动,使得按压板将锁止件压缩至内轨内,以解锁外轨和内轨,从而允许内轨相对外轨滑动,从而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作用力撤销时带动按压板恢复原位,以使得锁止件贯穿开孔,以将外轨和内轨锁止。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简易的机械结构即可实现滑轨解锁和锁止,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内外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汽车座椅一般设置成通过滑动来调节汽车座椅的位置。
现有技术中座椅在靠背侧部增加调节按钮来调节汽车座椅的位置,成本较高,主要应用于高档车型电动副驾驶座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电动调节座椅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座椅调节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包括:
外轨,安装在车辆地板上;
内轨,设置在所述外轨内,且与车辆的座椅连接在一起,所述内轨的朝向所述座椅的外侧具有开孔;
锁止件,连接在所述内轨处,且位于所述内轨的内侧;
按压板,连接在所述内轨处,且与所述锁止件接触;
操作件,与所述按压板连接,用于在被施加作用力时带动所述按压板转动,使得所述按压板将所述锁止件压缩至所述内轨内,以解锁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从而允许所述内轨相对所述外轨滑动,从而对所述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在所述作用力撤销时带动所述按压板恢复原位,以使得所述锁止件贯穿所述开孔,以将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锁止。
可选地,所述内轨具有沿其下端向外翻折的第一翻折部,所述外轨具有沿其上端向外翻折的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和所述第二翻折部相互配合,以避免所述内轨脱离所述外轨。
可选地,所述外轨的所述第二翻折部具有开口朝下的卡槽,所述座椅调节装置还包括:
浮动板,设置在所述内轨内,且与所述锁止件连接,所述浮动板沿所述内轨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贯穿所述内轨;
所述浮动板设置成在所述锁止件贯穿所述开孔时,所述浮动板的两端位于所述外轨的所述卡槽内,在所述锁止件缩至所述内轨内时脱离所述卡槽,从而解锁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复位件,沿所述锁止件的布置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浮动板相抵接,以在所述作用力撤销时带动所述锁止件恢复至贯穿所述开孔的位置。
可选地,还包括:
操作杆,具有操作手柄和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按压板接触或设置在所述按压板上方;
所述操作手柄设置成在被施加向上作用力时,使得所述端部具有向下的压力,从而将所述锁止件压至所述内轨内,在撤销所述向上作用力时,使得所述端部恢复原位,从而使得所述锁止件恢复至贯穿所述开孔的位置。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内轨上;
横杆,沿所述座椅的横向布置且所述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操作杆的上部。
可选地,所述按压板与所述第一支架枢转连接,所述操作杆的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卡接。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内轨上且通过弹性件与所述按压板的远离所述操作杆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杆的端部连接,以在所述操作杆被撤销所述向上作用力时,使得所述操作杆的所述端部恢复原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上述的座椅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外轨、内轨、锁止件、按压板和操作件,外轨安装在车辆地板上,内轨设置在外轨内,且与车辆的座椅连接在一起,内轨的朝向座椅的外侧具有开孔,锁止件连接在内轨处,且位于内轨的内侧。按压板连接在内轨处,且与锁止件接触。操作件与按压板连接,用于在被施加作用力时带动按压板转动,使得按压板将锁止件压缩至内轨内,以解锁外轨和内轨,从而允许内轨相对外轨滑动,从而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作用力撤销时带动按压板恢复原位,以使得锁止件贯穿开孔,以将外轨和内轨锁止。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简易的机械结构即可实现滑轨解锁和锁止,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相对于电控调节座椅,故障率较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辆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中内轨和外轨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中锁止件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中锁止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6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中按压板、锁止件和操作杆的示意性位置图。
附图标记:
100-座椅调节装置,10-外轨,20-内轨,30-锁止件,21-第一翻折部,22-开孔,11-第二翻折部,12-卡槽,31-浮动板,32-第一复位件,60-按压板,40-操作杆,70-第一支架,50-横杆,80-第二支架,90-操作件,42-第二复位件,41-操作杆的端部,42-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辆的座椅调节装置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100中内轨20和外轨10的示意性爆炸图,图3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100中锁止件30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100中锁止件30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100的示意性爆炸图,图6是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100中按压板60、锁止件30和操作杆40的示意性位置图。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100包括外轨10、内轨20、锁止件30、按压板60和操作件90,外轨10安装在车辆地板上,内轨20设置在外轨10内,且与车辆的座椅连接在一起,内轨20的朝向座椅的外侧具有开孔22。锁止件30连接在内轨20处,且位于内轨20的内侧,按压板60连接在内轨20处,且与锁止件30接触。操作件90与按压板60连接,用于在被施加作用力时带动按压板60转动,使得按压板60将锁止件30压缩至内轨20内,以解锁外轨10和内轨20,从而允许内轨20相对外轨10滑动,从而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作用力撤销时带动按压板60恢复原位,以使得锁止件30贯穿开孔22,以将外轨10和内轨20锁止。也就是说,该实施例是通过锁止件30的上下移动来实现内轨20和外轨10的锁止和解锁的,用户在内轨20和外轨10解锁时可以推动座椅从而使得内轨20相对于外轨10滑动,达到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目的。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将操作件90设置成朝向座椅后背方向延伸,使得后排座椅的乘客可以对前排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只需要拉动操作件90即可实现座椅滑轨解锁,比较方便。这里的操作件90为闸线。
该实施例通过简易的机械结构即可实现滑轨解锁和锁止,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相对于电控调节座椅,故障率较低。
在该实施例中,内轨20具有沿其下端向外翻折的第一翻折部21,外轨10具有沿其上端向外翻折的第二翻折部11,第一翻折部21和第二翻折部11相互配合,以避免内轨20脱离外轨10。具体地,从附图3和附图4中可以看出,第二翻折部11是将第一翻折部21包裹的,从而达到限制内轨20相对于外轨10左右移动的目的,内轨20只能够沿着外轨10的延伸方向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外轨10的第二翻折部11具有开口朝下的卡槽12,座椅调节装置100还包括浮动板31,其设置在内轨20内,且与锁止件30连接,浮动板31沿内轨2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贯穿内轨20。浮动板31设置成在锁止件30贯穿开孔22时,浮动板31的两端位于外轨10的卡槽12内,在锁止件30缩至内轨20内时脱离卡槽12,从而解锁外轨10和内轨20。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第二翻折部11上设有多个卡槽12,当锁止件30向下移动带动浮动板31从卡槽12中脱离,此时内轨20可以相当于外轨10滑动,当内轨20滑动至目标位置时,锁止件30向上移动带动浮动板31重新与卡槽12卡接,从而限制内轨20的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座椅调节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复位件32,其沿锁止件30的布置方向延伸且与浮动板31相抵接,以在作用力撤销时带动锁止件30恢复至贯穿开孔22的位置。从附图2中,在锁止件30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复位件32,相当于第一复位件32的底部与浮动板31相抵接,第一复位件32的顶部与内轨20的顶部内侧相抵接,从而在锁止件30向下移动时压缩第一复位件32,在撤销作用力时,通过第一复位件32的弹力带动锁止件30向上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复位件32设置成套设在锁止件30上。这里,第一复位件32可以是弹簧。
在该实施例中,座椅调节装置100还包括操作杆40,操作杆40具有操作手柄42和端部41,端部41与按压板60接触或设置在按压板60上方。操作手柄42设置成在被施加向上作用力时,使得端部41具有向下的压力,从而将锁止件30压至内轨20内,在撤销向上作用力时,使得端部41恢复原位,从而使得锁止件30恢复至贯穿开孔22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操作手柄42朝向座椅前方延伸,使得该座椅上的人员可以通过操作手柄42对该座椅位置进行调节,比较方便,提高了便利性。也就是说,该实施例中有两种对座椅滑轨进行解锁和锁止的操作方式,一种可以方便后排乘客对座椅进行调节,另一种可以方便该座椅上的乘客对该座椅进行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操作件90和操作杆40的延伸方向调换,只要分别向前后两个方向延伸即可。
在该实施例中,座椅调节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支架70和横杆50,第一支架70安装在内轨20上,横杆50沿座椅的横向布置且横杆50的端部与第一支架70固定连接,横杆50的至少部分位于操作杆40的上部。当需要对座椅位置进行调节时,用户只需要将操作手柄42向上抬起,操作杆40会绕与横杆50相抵接的支点转动,因此,操作杆40的端部会朝向下方移动,进而使得按压板60将锁止件30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内轨20和外轨10解锁。当用户将座椅滑动至目标位置时,需要对内轨20和外轨10进行锁止,只需要将操作手柄42方向即可,第一复位件32会带动锁止件30向上移动,使得浮动板31进入到外轨10的卡槽12中,实现内轨20和外轨10的锁止。
在该实施例中,座椅调节装置100中按压板60与第一支架70枢转连接,操作杆40的端部41与第一支架70卡接。进一步地,座椅调节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支架80,其安装在内轨20上且通过弹性件与按压板60的远离操作杆40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按压板60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弹性件与第二支架80连接且与第一支架70枢转连接,第二部分由第一部分的端部朝斜向下方延伸,且第二部分的端部位于锁止件30和操作杆40的端部41之间。从附图5中可以看出,按压板60与操作杆40的端部41相抵接的一端是斜向下方的。这里的弹性件可以是弹簧。
在该实施例中,座椅调节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复位件42,其一端与横杆50连接,另一端与操作杆40的端部41连接,以在操作杆40被撤销向上作用力时,使得操作杆40的端部41恢复原位。可以理解为,该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二复位件42和弹性件的设置,可以在撤销向上作用力时使得操作杆40更好的恢复原位。
具体地,横杆50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三部分设置在解锁杆朝向车辆上方的一侧,第四部分位于操作杆40朝向车辆下方的一侧。相当于将横杆50设置成弯折状,可以将操作杆40限制在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连接处,防止操作杆40移动。这里,第二复位件42是与横杆50的第三部分连接的。
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座椅包括上述的座椅调节装置100。对于座椅调节装置100,这里不一一赘述。
该实施例可以保留原有的解锁结构,再新增一组上述的简易解锁机构,可方便后排乘客对前排座椅进行解锁,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且前排座椅乘客也可以通过拉动操作杆40的操作手柄42即可实现座椅滑轨的解锁,使得座椅能够滑动,以调节座椅位置。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轨,安装在车辆地板上;
内轨,设置在所述外轨内,且与车辆的座椅连接在一起,所述内轨的朝向所述座椅的外侧具有开孔;
锁止件,连接在所述内轨处,且位于所述内轨的内侧;
按压板,连接在所述内轨处,且与所述锁止件接触;
操作件,与所述按压板连接,用于在被施加作用力时带动所述按压板转动,使得所述按压板将所述锁止件压缩至所述内轨内,以解锁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从而允许所述内轨相对所述外轨滑动,从而对所述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在所述作用力撤销时带动所述按压板恢复原位,以使得所述锁止件贯穿所述开孔,以将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具有沿其下端向外翻折的第一翻折部,所述外轨具有沿其上端向外翻折的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和所述第二翻折部相互配合,以避免所述内轨脱离所述外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轨的所述第二翻折部具有开口朝下的卡槽,所述座椅调节装置还包括:
浮动板,设置在所述内轨内,且与所述锁止件连接,所述浮动板沿所述内轨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贯穿所述内轨;
所述浮动板设置成在所述锁止件贯穿所述开孔时,所述浮动板的两端位于所述外轨的所述卡槽内,在所述锁止件缩至所述内轨内时脱离所述卡槽,从而解锁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复位件,沿所述锁止件的布置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浮动板相抵接,以在所述作用力撤销时带动所述锁止件恢复至贯穿所述开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杆,具有操作手柄和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按压板接触或设置在所述按压板上方;
所述操作手柄设置成在被施加向上作用力时,使得所述端部具有向下的压力,从而将所述锁止件压至所述内轨内,在撤销所述向上作用力时,使得所述端部恢复原位,从而使得所述锁止件恢复至贯穿所述开孔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内轨上;
横杆,沿所述座椅的横向布置且所述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操作杆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板与所述第一支架枢转连接,所述操作杆的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内轨上且通过弹性件与所述按压板的远离所述操作杆的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杆的端部连接,以在所述操作杆被撤销所述向上作用力时,使得所述操作杆的所述端部恢复原位。
10.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
CN202221087292.3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Active CN217145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7292.3U CN217145720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7292.3U CN217145720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5720U true CN217145720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6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7292.3U Active CN217145720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5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1995B2 (en) Seat slide mechanism for vehicles
DE102009008064B4 (de) Kopfstützenvorrichtung
US6631952B1 (en) Automobile seat
US7484808B2 (en) Vision improving system for a head restraint
KR101422407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워크인 메모리 장치
US10675998B2 (en) Stow-in-floor seat assembly with pitched easy entry position
JPH09123810A (ja) ロングスライドレール
JP2007513817A (ja) 自動車シート用のレール長手方向ガイドに対するメモリ装置
KR101353959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쿠션의 전방 이송장치
US20100301654A1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a moveab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KR101607103B1 (ko) 진입 간편화 기능을 갖는 차량 시트용 잠금 해제 장치 및 잠금 해제 장치의 작동 방법
KR100254491B1 (ko) 위치복귀시스템을 갖는 자동차 시이트용 슬라이드
CN217145720U (zh) 一种车辆的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US5730412A (en) Locking adjustable seat
WO2014125507A2 (en) An internal bottom locking type sliding system
CN109050357B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CN216033928U (zh) 运动座椅及商用车辆
CN110843615B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易进入解锁机构
CN111204262B (zh) 配置有易进入系统的汽车座椅
CN218257860U (zh) 一种背面解锁的升降头枕
KR101716968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워크인 장치
CN219789963U (zh) 具有乘客易进入功能的模块化座椅滑轨机构
CN218558640U (zh) 一种后排座椅骨架
CN216684186U (zh) 座椅头枕装置及包括该座椅头枕装置的车辆
CN111591179B (zh) 一种汽车座椅和独立式座椅坐垫延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