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5659U - 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5659U
CN217145659U CN202221582120.3U CN202221582120U CN217145659U CN 217145659 U CN217145659 U CN 217145659U CN 202221582120 U CN202221582120 U CN 202221582120U CN 217145659 U CN217145659 U CN 217145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body structure
vehicle body
electric vehicl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21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蕾
刘刊
张浩栋
王宏天
丁洋
路渤瑜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15821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5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5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5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及电动汽车,其中,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容纳腔设于车身本体上,容纳腔为左右对称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容纳腔的开口方向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电池模组可抽拉的布置于容纳腔内;中间线束腔,沿车辆行进方向布置在左右容纳腔中间,以将对称布置的容纳腔分隔开来,中间线束腔上设有用以连接电池模组以为车辆供电的供电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电池模组置于容纳腔内,从而在更换电池模组时,可借助工具车从容纳腔中取出电池模组进行更换,将整体结构的电池PACK包改为多个标准化电池模组,提高了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效率。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制造技术和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机械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制造业,得以将两个技术领域的成果结合,成为了机电工程技术的核心产业,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使用费用较普通燃油小汽车的使用费用差不多一公里省5-7分,则长久下来电动汽车的使用费用远低于普通燃油小汽车的使用费用,则电池汽车深受环保节能的青睐;然而,普通燃油小汽车加一次油5-7分钟,续行约400公里,电动汽车采用的是蓄电池,需时常充电,充一次电需两小时,续行才100公里,则电动汽车因主要依靠电池组内储存的电能作为动力来源,存在充电时间长。
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操纵和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换电模式在国家连续政策推动下迎来了重要转折。传统电动汽车的换电方案有底盘换电和分箱换电,底盘换电一般采用整体电池,十分笨重,需搭配成本300万起步的全自动换电站,模式太重,换电站制约换电车型销量不多,而分箱换电因其安全风险较大,亦无法大范围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以改变电动汽车换电形式,提高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容纳腔,设于所述车身本体上,所述容纳腔为左右对称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腔体,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方向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电池模组可抽拉的布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中间线束腔,沿车辆行进方向布置在左右所述容纳腔中间,以将对称布置的所述容纳腔分隔开来所述中间线束腔上设有用以连接所述电池模组以为所述车辆供电的供电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开口处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内侧设有若干突起部以抵接并压紧所述电池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上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具有布置于所述车身本体内部的开关,操作所述开关使所述锁止机构开启以打开所述箱门。
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与所述车身本体之间设有多个阻尼件,所述阻尼件采用气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内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模组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朝向所述容纳腔开口方向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箱门上。
进一步的,对应所述滑槽,于所述电池模组外壳底部枢转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位置匹配所述滑槽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贴设于所述中间线束腔两侧的汇流排,所述汇流排通过串联件与所述电池模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串联件包括固设在所述汇流排和中间绝缘立板上的弹簧,以及固定在所述汇流排上的极柱,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中间线束腔内部的所述电池模组管理单元,以及检测电池模组温度、电压等参数的连接线束。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外壳上设有对应所述串联件开设的匹配槽,于所述匹配槽中具有将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汇流排电连接的贴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利用车身本体上的容纳腔,将电池模组置于容纳腔内,从而在更换电池模组时,可仅借助便宜的工具车即可从容纳腔中取出电池模组进行更换,将整体的电池PACK包改为将多个电池模组便于更换,可使换电不依赖全自动换电站,避免了底盘换电使用全自动换电站的高成本投入,提高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效率。同时电池模组的位置仍在原来动力电池的位置,避免了分箱换电技术中电动汽车电池分布于后备箱、前备箱和车体底部所带来的的安全风险,从而不易大范围推广的问题。
另外,箱门上的突起部能够压紧电池模组,避免电池模组因车辆运动而在容纳腔内晃动导致的电池模组的损坏。
此外,锁止机构的开关设置在车身本体内部,能够防止车辆行进过程中箱门的误触开启,从而保证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外壳设置的滚轮,能够减少电池模组与容纳腔之间的摩擦,取放电池模组时能够减少对电池模组的磨损,同时使电池模组的取放更加便捷。
利用串联件中的弹簧和极柱,能够实现电池模组与汇流排之间的压力接触连接,在电池模组对弹簧和极柱的压紧力下,电池模组与汇流排之间的连接能够变得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采用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将整块电池包改为将多个体积较小的电池模组分别放入容纳腔内,使得电动汽车便于更换电池,同时有利于减小整车重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模组置于容纳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本体;10、容纳腔;100、滑槽;11、中间线束腔;110、中间绝缘立板;12、箱门;120、突起部;121、阻尼件;2、电池模组;20、滚轮;21、匹配槽;30、汇流排;31、串联件;310、弹簧;311、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身结构,整体结构上,该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1,以及设于车身本体1上的容纳腔10。车身本体1可是轿车、SUV等车型的车身。
其中,容纳腔10为左右对称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容纳腔10的开口方向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电池模组2可抽拉的布置于容纳腔10内;中间线束腔11沿车辆行进方向布置在左右容纳腔10中间,以将对称布置的容纳腔10分隔开来,中间线束腔11上设有用以连接电池模组2以为车辆供电的供电组件。
如上结构,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利用车身本体1上的容纳腔10,将电池模组2置于容纳腔10内,可仅借助便宜的工具车即可从容纳腔10中取出电池模组2进行更换,将整体的电池PACK包改为将多个电池模组2便于更换,可使换电不依赖全自动换电站,避免了底盘换电使用全自动换电站的高成本投入,提高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效率。同时电池模组2的位置仍在原来动力电池的位置,避免了分箱换电技术中电动汽车电池分布于后备箱、前备箱和车体底部所带来的的安全风险,从而不易大范围推广的问题。
基于如上整体设计,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2为车辆供电的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电池包为车辆供电的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未对电池包与车辆之间的连接做具体描述。
另外,容纳腔10为矩形腔,容纳腔10的尺寸可匹配电池模组2的大小设置。此外,为便于电池模组2的更换,容纳腔10的数量设为偶数,例如可为2个、4个、6个等,其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应性变动,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并且,容纳腔10与车辆行进方向相同的中轴线为中间线束腔11的位置,中间线束腔11将容纳腔10分隔开来以使容纳腔10朝向车辆两侧开口,从而电池模组2可从车辆两侧进行同步更换,以提高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效率。
由于电池模组2是从容纳腔10开口处放入车辆内部,因此,为保证车辆行进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0开口处铰接有箱门12,即箱门12转动连接在车身本体1上,或者,箱门12与车身本体1连接处采用合页的形式。具体而言,箱门12的铰接轴水平设置,铰接轴的设置方向与车辆行进方向相同,并且,铰接轴位于箱门12的底部,以使箱门12开启时能够沿着铰接轴由上至下的打开,以便取放电池模组2。另外,箱门12打开时也能够为电池模组2提供一定的支撑,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池模组2的更换。
此外,结合图2所示,为提高电池模组2置于容纳腔10中的稳定性,箱门12内侧设有若干突起部120以抵接并压紧电池模组2。具体的,突起部120位于箱门12面对电池模组2的表面上,且突起部120为间隔布置的多个,突起部120一侧固定在箱门12上,另一侧优选的呈圆弧形,突起部120能够抵接并压紧电池模组2,从而避免电池模组2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晃动,也保证了行车时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箱门12上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具有布置于车身本体1内部的开关,操作开关使锁止机构开启以打开箱门12。其中,锁止机构包括设于箱门12上的挂钩,以及设于容纳腔10内部的卡爪,其具体设置形式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油箱门12锁或者后备箱锁的结构,触摸按压开关能够使箱门12开启,若需闭合箱门12时,只需将箱门12转动使挂钩和卡爪扣合即可。锁止机构的开关设置在车身本体1内部,能够防止车辆行进过程中箱门12的误触开启,从而保证电池模组2的安全性。
为保证箱门12平稳转动,箱门12与车身本体1之间设有多个阻尼件121,阻尼件121设于单个箱门12长度方向的两侧,以避开电池模组2进入的通道,具体的,阻尼件121采用气弹簧。
另外,参照图3所示的,由于将电池模组2放入容纳腔10的过程中,箱门12或容纳腔10的内壁可能会对电池模组2产生损伤,由此,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容纳腔10内开设有供电池模组2滑动的滑槽100,滑槽100朝向容纳腔10开口方向设置并延伸至箱门12上。对应滑槽100,于电池模组2外壳底部枢转设有滚轮20,滚轮20的位置匹配滑槽100设置。
其中,滑槽100的数量可为并排布置的两个,那么设于电池模组2上的滚轮20的数量也为两个,在取放电池模组2的过程中,利用滚轮20能够减少电池模组2与容纳腔10之间的摩擦,取放电池模组2时能够减少对电池模组2的磨损。而滑槽100延伸到箱门12上,则是因为箱门12开启后,箱门12与容纳腔10的底壁位于同一高度,电池模组2拿取的过程中,箱门12能够给予电池模组2一定的支撑。另外,由于电池模组2重量较大,通过设置滚轮20和滑槽100,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取放电池。
除此之外,结合图3和图4所示的,上述的供电组件包括贴设于中间线束腔11两侧的汇流排30,汇流排30通过串联件31与电池模组2相连。串联件31包括固设在汇流排30和中间绝缘立板110上的弹簧310,以及固定在汇流排30上的极柱311,供电组件还包括设于中间线束腔11内部的电池模组2管理单元,以及检测电池模组2温度、电压等参数的连接线束。
值得一提的是,汇流排30固定在中间线束腔11的两侧,多个电池模组2的正负极依次相连,电池模组2与汇流排30连接能够将同一侧的电池模组2串联,并将电池模组2的正极和负极导出。或者,多个电池模组2可以并联连接,只需将独立的多个电池模组2的正极相连、负极相连并分别导出即可。
此外,中间线束腔11内部具有线束腔,以为电池模组管理单元和连接线束的布置预留空间。另外,电池模组管理单元为BMS电池管理系统单元,并且,上述的电池模组管理单元、连接线束与电池模组2之间的连接方式参照现有技术即可。
另外,当电池模组2放入容纳腔10后,关闭箱门12,箱门12上的突起部120能够压紧电池模组2,此时电池模组2压紧极柱311,极柱311压紧弹簧310,而可使电池模组2与汇流排30之间紧密连接。为进一步保证电池模组2连接的可靠性,电池模组2外壳上设有对应串联件31开设的匹配槽21,于匹配槽21中具有将电池模组2和汇流排30电连接的贴片。利用串联件31中的弹簧310和极柱311,能够实现电池模组2与汇流排30之间的压力接触连接,在电池模组2对弹簧310和极柱311的压紧力下,电池模组2与汇流排30之间的连接能够变得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利用电池模组2与之间的压力接触连接,可以提高电池模组2与汇流排3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在更换电池模组2时,可从容纳腔10中取出电池模组2进行更换,本实施例将整体的电池PACK包改为将多个电池模组2便于更换,提高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效率。可使换电不依赖全自动换电站,避免了底盘换电使用全自动换电站的高成本投入,提高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效率。同时电池模组2的位置仍在原来动力电池的位置,避免了分箱换电技术中电动汽车电池分布于后备箱、前备箱和车体底部所带来的的安全风险,从而不易大范围推广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具体的,该电动汽车采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通过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使得电动汽车便于更换电池。另外,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将整块电池包改为将多个体积较小的电池模组2分别放入容纳腔10内,有利于减小整车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本体(1);
容纳腔(10),设于所述车身本体(1)上,所述容纳腔(10)为左右对称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腔体,所述容纳腔(10)的开口方向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电池模组(2)可抽拉的布置于所述容纳腔(10)内;
中间线束腔(11),沿车辆行进方向布置在左右所述容纳腔(10)中间,以将对称布置的所述容纳腔(10)分隔开来,所述中间线束腔(11)上设有用以连接所述电池模组(2)以为所述车辆供电的供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10)开口处铰接有箱门(12),所述箱门(12)内侧设有若干突起部(120)以抵接并压紧所述电池模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门(12)上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具有布置于所述车身本体(1)内部的开关,操作所述开关使所述锁止机构开启以打开所述箱门(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门(12)与所述车身本体(1)之间设有多个阻尼件(121),所述阻尼件(121)采用气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10)内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模组(2)滑动的滑槽(100),所述滑槽(100)朝向所述容纳腔(10)开口方向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箱门(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对应所述滑槽(100),于所述电池模组(2)外壳底部枢转设有滚轮(20),所述滚轮(20)的位置匹配所述滑槽(10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贴设于所述中间线束腔(11)两侧的汇流排(30),所述汇流排(30)通过串联件(31)与所述电池模组(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串联件(31)包括固设在所述汇流排(30)和中间绝缘立板(110)上的弹簧(310),以及固定在所述汇流排(30)上的极柱(311),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中间线束腔(11)内部的电池模组管理单元,以及检测所述电池模组(2)温度、电压等参数的连接线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2)外壳上设有对应所述串联件(31)开设的匹配槽(21),于所述匹配槽(21)中具有将所述电池模组(2)和所述汇流排(30)电连接的贴片。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汽车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CN202221582120.3U 2022-06-23 2022-06-23 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7145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2120.3U CN217145659U (zh) 2022-06-23 2022-06-23 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2120.3U CN217145659U (zh) 2022-06-23 2022-06-23 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5659U true CN21714565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2120.3U Active CN217145659U (zh) 2022-06-23 2022-06-23 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5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14650B2 (ja) バッテリ装置
KR101689750B1 (ko) 배터리 팩
CN110062965B (zh)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和电池组以及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CN105640439A (zh) 用于吸尘器的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吸尘器
KR20220091682A (ko) 이동식 전기차 충전시스템
CN216389576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7145659U (zh) 电动汽车车身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04792929U (zh) 清洁车用可串并联锂电池组
EP3896775A1 (en) Battery pack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217158813U (zh) 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件及用电装置
CN215816099U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箱
CN213026315U (zh) 电池组
CN206388752U (zh) 汽车启动电瓶及汽车
CN202425219U (zh) 一种纯电动大巴车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箱设备
CN206807087U (zh) 一种电源装置
CN201112427Y (zh) 锂电池保护板安装结构
KR20210077549A (ko) 이동식 전기차 충전시스템에 적용 가능한 전력변환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20382363U (zh) 连接器、配电装置、电池及用电设备
KR20190122324A (ko) 충전 및 교체가 용이한 전기자동차의 배터리 결합 구조
CN216374824U (zh) 一体式电池外壳固定装置
CN215070249U (zh) 一种具有冲压成型箱体结构的组合电池单元
CN212162862U (zh) 电池包系统
CN220253396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334200U (zh) 极柱总成、电池单体及电池包
CN219959116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